內容簡介
《宋代三省、樞密院吏人製度研究》以宋代中樞機構——三省、樞密院的吏人為研究對象,重點梳理瞭中樞機構吏人製度的淵源及其在唐宋時代的變化,不僅對首席吏人做齣對比研究,而且對諸多吏職進行考證,探究瞭宋代三省、樞密院冗吏的形成過程,並以現存的唐宋告身為例探討告身中署名吏人的歸屬和職責等問題。《宋代三省、樞密院吏人製度研究》對宋代中樞機構基層行政人員的職級演變、升遷路徑、日常行為等方麵做瞭細緻入微又不失整體關注的考察,在立足製度條文的同時,又關注其執行情況與發展變遷,引證史料豐富,新見頗多。
作者簡介
武小平,男,1983年10月生,山西孝義人。曆史學博士。溫州醫科大學社科部講師,研究方嚮為宋代史、中共黨史及思政教育等。在《東北師大學報》《雲南社會科學》《中國史研究動態》等刊物上發錶論文十餘篇。主持、參與省、市級課題多項。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選題意義
第二節 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第四節 主要內容
第一章 三省、樞密院吏人的編製及其淵源
第一節 三省吏人的編製及其淵源
第二節 樞密院吏人的編製及其淵源
第三節 唐宋變革視野下的三省、樞密院吏人——兼論官吏分途
第四節 三省、樞密院吏人與文書處理
第二章 三省、樞密院首席吏人考述與對比
第一節 三省首席吏人考述
第二節 樞密院首席吏人考述
第三節 三省、樞密院首席吏人對比
第三章 三省、樞密院諸吏職考論
第一節 逐房副承旨與諸房副承旨考異與存疑——兼論官吏之彆
第二節 三省、樞密院流外吏職考論——兼論流內吏職與流外吏職之彆
第三節 守闕守當官的正額化之路
第四節 三省、樞密院吏人的職級演化
第四章 宋代三省、樞密院冗吏的形成
第一節 宋代三省的吏額變化
第二節 中書後省和門下後省的吏額變化
第三節 樞密院的吏額變化
第四節 冗吏形成之過程與原因
第五章 三省、樞密院的吏人製度
第一節 試補與保引
第二節 遷轉與齣職
第三節 禁約與懲處
第六章 宋代中央文書製度與行政效率
第一節 宋代中央文書的類型
第二節 宋代的文書製度
第三節 宋代文書處理時限製度和現實考察
第七章 唐宋告身中署名吏人歸屬和職責探析——兼論官告院的機構和職能演變
第一節 問題的提齣
第二節 現存唐宋告身中的吏人署名
第三節 宋代尚書省吏人的編製與執掌探源
第四節 五代至宋官告院的機構和職能演變
第五節 結語
結論
附錄一 隆興元年中央胥吏裁減一覽錶
附錄二 宋孝宗淳熙年間的中央胥吏裁減
附錄三 現存部分唐宋告身錄文
附錄四 徐謂禮錄白告身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宋代三省、樞密院吏人製度研究》:
文書保管和保密製度:宋代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府都有專門保管文書的機構“架閣庫”,類似今天的檔案館。宋代各級國**關普遍設置架閣庫。中書、門下、尚書三省架閣庫,由三省製敕庫房主管,收儲皇帝詔令、製書和其他檔案。徽宗崇寜年間(1102—1106),置吏部架閣庫,其後各部皆置。掌管財政的三司架閣庫,收藏戶口、賦役籍賬。*高軍事機關樞密院架閣庫,收掌有關軍籍、武官調遣、邊防設置和來往國書等重要檔案。地方機關架閣庫始設於江南西路。北宋仁宗時轉運使周湛首創韆文架閣法,以日月為次第連粘排列保管。此法得朝廷錶彰推廣,各級地方機關皆置庫效法。官司收到文書後置曆簿登記,每月歸總一次。由當職官簽字送架閣庫貯之,架閣庫將文書按時間先後分類編號入庫保存。入庫前,每份文書的封麵上書寫“某月日某處報訖”“某月日結絕勾倒”和“某月日某字號編排架閣某庫”等字樣,並書寫經辦人姓名。各種製書和重要事件的文書以及祥瑞、除官、婚姻、日令、市估、獄案等專題文書必須長期保存,要“置籍立號,彆庫架閣”,以便屆時翻曬避免潮濕毀壞。架閣公案即綜閤檔案庫的非長期保留文書檔案,*多保存10年,但每三年清理一次,申報監司復核,將其過時的文書即時處理,或作官人私用,或齣賣。如須長切保存者便移於彆庫。無論處理掉的還是轉移彆庫的文書,都由主管吏人和復核官共同簽字並注明年月。
宋朝政府非常重視文書的保密,對侵害文書的盜、毀、棄、丟失等行為,《慶元條法事類》還規定瞭不同程度的處罰。如盜竊現行文書和架閣文書,均徒三年。主管官員、吏人藏匿、棄毀、拆換架閣文書,以盜論處。架閣庫文書藉齣超過期限,或不定歸還期限就藉齣,或超過百天不催還,主管官員、吏人各杖一百。由於保管不善,緻使文書丟失,在規定期限內仍沒找到,主管官員降一級,如果後來找到便可恢復原級。對僞造禦書和時政邊訪機密文書者,杖八十。
……
前言/序言
宋代三省、樞密院號稱兩府,是中央最高權力機構,而負責三省、樞密院具體運轉操作的則是兩府吏人。在宋代,兩府吏人在人事編製、升遷方式、管理製度等方麵是怎樣的一個製度架構,兩府吏人製度的變遷又是如何影響到整個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這些涉及宋代兩府運轉實踐的研究,以往的宋史研究少有涉及。這是因為以往的研究多關注於兩府高層官員的升遷互動,著眼於整體宏觀的官僚體製及其運作,而較少關注兩府中負責具體操作運轉的基層吏人,以及關係到他們生存發展、遷轉升黜的製度架構。而且在史籍記載中,關於宋代吏人的記載,既繁雜又分布零散,遑論專門記載宋代兩府吏人史料,真可謂少之又少。
因此,要想考察宋代兩府的吏人體製,就必須廣泛閱讀大量史籍,搜集有關史料,進而去粗取精,去僞存真,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考證,這既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更需要有一定的史纔和史識。今有小平同誌能不憚勞苦,在各類文獻中進行認真的爬梳、鈎稽、理順,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宋代中樞機構的基層行政人員的職級演變、升遷路徑、日常行為等方麵做瞭細緻人微又不失整體關注的動態考察,並準備齣版專著《宋代三省、樞密院吏人製度研究》,這無疑有助於填補這方麵研究的空白,可喜可賀。該書的齣版,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宋史研究領域,有利於今後對此類課題的進一步研究,也有助於加深學術界對國傢決策運作執行模式的總體把握。
該書的特色是以宋代吏人研究為切入點,以宋代三省、樞密院兩府吏人的製度變遷為基本綫索,在對兩府吏人製度做全麵細緻梳理的基礎上,重點考察瞭兩府吏人的編製變化及各項吏人管理製度的來龍去脈,層層深入地對其地位和升遷路徑、兩府冗吏的形成及政府的對策、中央兩府機構中官吏分途製度等方麵做瞭具體細緻的研究和考論。該書全方位揭示齣宋代兩府吏人製度的演變軌跡,並在此基礎上提齣瞭個人對宋代中央機構吏人製度變遷的見解,揭示瞭中國古代從官吏分途演變為官吏閤流、官與吏的界限在製度上逐漸淡化的發展趨勢,頗有新意。
該書從多個層麵對宋代兩府吏人製度進行瞭考察,首先是從宏觀方麵對宋代三省樞密院吏人編製、淵源進行瞭追溯、考訂,並以唐宋變革為視角,長時段考察三省、樞密院吏人在唐宋兩代的變化情況,進而論及官吏分途現象,對處於官和吏交界點的特殊吏職——三省、樞密院首席吏人進行瞭考述與對比,並指齣瞭産生差異的原因。其次,該書從微觀方麵對樞密院諸房副承旨、流外吏職、守闕守當官正額化過程,吏人職級演化等進行瞭詳細的考論和梳理。並對宋代三省、樞密院冗吏的成因和吏人、文書製度進行瞭探究。此外,該書還以現存唐宋告身、近年齣土和麵世的徐謂禮文書、南宋司馬伋、呂祖謙原頒告身為例,對宋代告身中署名吏人的職責分工、部門歸屬和官告院的機構演變進行瞭考證和討論。
該書以唐宋社會轉型期政治經濟的深刻變革為大背景,對宋代在私人産權日益深化、中央集權日益強化的形勢下形成的新的兩府吏人製度,宋政府在吏人管理各層麵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這些政策措施在人事管理體製方麵所起的作用和影響等,都做瞭深入細緻的研究和探討。對宋代兩府為保持運作的效率而重用吏人的曆史原貌有所還原。同時,該書將宋代的冗吏形成,視作一個動態的過程,分階段考量其在不同時期吏人的人數、級彆和守闕吏人的變化情況,將研究細化,亦體現瞭用“活的製度史”來解釋曆史的研究方法。
宋代三省、樞密院吏人製度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代三省、樞密院吏人製度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