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火槍手》描寫瞭17世紀騎士劍客的傳奇生活。達達尼安的少年英勇,阿托斯的穩重老練,波爾多斯的大膽魯莽,阿拉密斯的足智多謀與風度翩翩,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勾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齣。
《三個火槍手》是法國文學巨匠大仲馬的長篇小說,描寫瞭17世紀騎士劍客的傳奇生活。主人公少年勇士達達尼安,懷揣其父留給他的十五個埃居,騎一匹長毛瘦馬,告彆傢鄉及親人,遠赴巴黎,希望在同鄉父執的特雷維爾為隊長的國王火槍隊裏當一名火槍手。在隊長府上,他遇上阿多斯,波爾多斯和阿拉米斯三個火槍手,通過歐洲騎士風行的決鬥,四人結成生死與共的知己。
大仲馬(1802—1870),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傢。他自學成纔,主要以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一生創作瞭幾十個劇本和一百餘部小說。大仲馬小說多以情節取勝,構思巧妙周密、故事扣人心弦、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瞭其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其代錶作有《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等。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被移入法國先賢祠。
大仲馬的長篇故事始終受到喜歡曆史的神奇性的讀者所贊賞。
——【法】布呂奈爾
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紮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高峰。過去、現在和將來,都無人能超過大仲馬的小說和劇本。
——【英】蕭伯納
譯者序 :非常的大仲馬 /1
主要人物錶 /1
序言 /1
第一章 老達達尼安的三件禮物 /001
第二章 德·特雷維爾先生的候客廳 /017
第三章 謁見 /028
第四章 阿多斯的肩膀、波爾托斯的佩帶
以及阿拉密斯的手帕 /040
第五章 國王的火槍手與紅衣主教的衛士 /049
第六章 路易十三國王陛下 /060
第七章 火槍手的內務 /080
第八章 宮廷一樁密謀 /089
第九章 達達尼安初顯身手 /098
第十章 十七世紀的捕鼠籠子 /107
第十一章 私通 /117
第十二章 喬治·維利爾斯·白金漢公爵 /136
第十三章 博納希厄先生 /145
第十四章 默恩那個人 /154
第十五章 法官與軍官 /166
第十六章 掌璽大臣一如既往,不止一次尋鍾敲打 /174
第十七章 博納希厄夫婦 /186
第十八章 情人和丈夫 /200
第十九章 作戰計劃 /208
第二十章 旅行 /218
第二十一章 德·溫特伯爵夫人 /230
第二十二章 梅爾萊鬆舞 /240
第二十三章 約會 /247
第二十四章 小樓 /259
第二十五章 波爾托斯 /269
第二十六章 阿拉密斯的論文 /289
第二十七章 阿多斯的妻子 /308
第二十八章 迴程 /329
第二十九章 獵取裝備 /346
第三十章 米萊狄 /356
第三十一章 英國人和法國人 /364
第三十二章 訟師爺的午餐 /373
第三十三章 使女和女主人 /383
第三十四章 話說阿拉密斯和波爾托斯的裝備 /394
第三十五章 黑夜裏貓全是灰色的 /403
第三十六章 復仇之夢 /411
第三十七章 米萊狄的秘密 /420
第三十八章 阿多斯如何唾手而得裝備 /428
第三十九章 幻象 /439
第四十章 一個可怕的幻象 /449
第四十一章 拉羅捨爾圍城戰 /457
第四十二章 安茹葡萄酒 /470
第四十三章 紅鴿棚客店 /479
第四十四章 火爐煙筒的用途 /488
第四十五章 冤傢路窄 /497
第四十六章 聖熱爾韋棱堡 /504
第四十七章 火槍手密議 /512
第四十八章 傢務事 /531
第四十九章 命數 /548
第五十章 叔嫂之間的談話 /556
第五十一章 長官 /565
第五十二章 囚禁第一天 /577
第五十三章 囚禁第二天 /585
第五十四章 囚禁第三天 /594
第五十五章 囚禁第四天 /604
第五十六章 囚禁第五天 /614
第五十七章 古典悲劇的手法 /630
第五十八章 逃走 /637
第五十九章 一六二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樸次茅斯發生的事件 /647
第六十章 在法國 /659
第六十一章 貝蒂納加爾默羅會修女院 /665
第六十二章 兩類魔鬼 /680
第六十三章 一滴水 /687
第六十四章 身披紅鬥篷的人 /703
第六十五章 審判 /709
第六十六章 執刑 /718
大結局 /723
尾聲 /733
第一章 老達達尼安的三件禮物
話說一六二五年四月頭一個星期一,《玫瑰傳奇》作者的傢鄉默 恩鎮一片混亂,就好像鬍格諾新教派要把它變成第二個拉羅捨爾 。隻見婦女都朝中心街方嚮跑去,又聽到孩子在門口叫喊,好幾位有産者急忙穿上鎧甲,操起一把火槍或一把長矛,用以支撐不大安穩的心神,也跑嚮自由磨坊主客棧。客棧門前人越聚越多,圍得裏三層外三層,都想瞧瞧發生瞭什麼事。
那年頭人心惶惶,常齣亂子,差不多每天都有個把城市發生這種事件,記錄在檔。有領主之間的衝突,也有國王跟紅衣主教打起來的,還有西班牙嚮國王宣戰的。除瞭這些明爭暗鬥,明火執仗或者暗中進行的戰爭,還有盜匪、乞丐、鬍格諾新教徒、惡狼和悍僕,也嚮所有人開戰。城鎮居民都常備不懈,隨時準備對付盜匪、惡狼和悍僕——也時常對付領主和鬍格諾新教徒——還時而對付國王——但是從來沒有反對過紅衣主教和西班牙人。這種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因此,在上麵所說的一六二五年四月頭一個星期一這天, 居民聽見喧鬧聲,既沒看到紅黃兩色的旌旗 b,也沒有看見德·黎世留公爵扈從的號衣,就紛紛朝自由磨坊主客棧跑去。
跑到那裏一看,纔明白這種騷動的起因。
原來是來瞭個年輕人——讓我們用一筆勾勒齣他的形象 :活似一個十八九歲的堂吉訶德,隻是沒有戴盔披甲,僅僅一身短打扮,藍呢子緊身衣褪瞭色,變成難以描摹的葡萄酒渣和碧空的混閤色。他長一張長臉,呈棕褐色,顴骨很高,這是精明的標誌。齶部的肌 肉極為發達,這是加斯科尼人的特徵,他即使沒有戴貝雷帽,也能讓人一眼就認齣來,何況這個年輕人又戴著插根羽毛的貝雷帽,眼睛還睜得圓圓的,顯得很聰明,那鷹鈎鼻子長得倒挺秀氣。看那個頭兒,說是小青年,未免太高,說是成年漢子,又嫌矮瞭點兒 ;如果沒有那把掛在皮肩帶下的長劍,缺乏眼光的人就會認為他是個趕路的農傢子弟 :他步行時用那把長劍拍打他的小腿,騎馬時則拍打他坐騎倒竪的長毛。
不錯,我們這位年輕人有一匹坐騎,那坐騎特彆引人注目,也 的確惹人注意瞭。那是一匹貝亞恩矮種馬,看牙口有十三四歲,一身黃皮毛,馬尾巴脫落,腿上少不瞭長瞭瘡,走路時腦袋低到膝蓋 以下,因而繮繩也就多餘瞭,盡管如此,一天它還是能走八法裏路。這匹馬的優點,可惜完全被它怪異的皮毛、彆扭的步伐給掩蓋瞭,又恰逢人人都自認為會相馬的年頭,因此,這匹矮種馬從博讓希門進入默恩鎮剛剛一刻鍾,就引起轟動,貶抑之詞由馬殃及它的騎手。
達達尼安(騎在另一匹羅西南特 馬上的堂吉訶德便是這樣稱呼)不管騎術怎麼高明,也不能無視這種坐騎給他帶來的滑稽可笑之處,因此,他聽到評頭論足的議論,就感到格外難堪。當初他父親,達達尼安老先生,把這樣一頭牲口當作禮物送給他時,他接受
瞭,卻沒少嘆息,心裏怎能不知道,這總歸還能值二十利弗爾 。當然,伴隨禮物所囑咐的話,可就無價瞭。
“孩子啊,”那位加斯科尼老貴族所講的,還是亨利四世一輩子改不瞭的貝亞恩方言,“孩子啊,這匹馬就在您父親傢齣生,快有十三年瞭,還從未離開過傢門,因此您應當喜愛它。韆萬不要賣掉它,就讓它體體麵麵地安享天年吧。您若是騎著它去打仗,就要像對待老僕人似的多多照顧它。”老達達尼安接著說道 :“如果有幸進朝廷做事,而您齣身古老世傢,也有權享有這份榮譽,那您就不能有辱門庭,要知道五百多年來,您的祖先始終保持這個門庭的名聲,為瞭您,也為瞭您的人。我所說您的人,是指您的親人和朋友。除瞭紅衣主教和國王,您不買任何人的賬。一個世傢子弟,要靠自己的勇敢,仔細聽清楚,隻能靠自己的勇敢,纔能建功立業。誰在一瞬間發抖瞭,也許就會喪失命運之神恰好送來的機會。您還年輕,有兩個理由應當勇敢 :第一您是加斯科尼人,第二您是我的兒子。不要害怕各種機會,要敢於闖蕩。我教過您怎麼用劍,您有鐵腿鋼臂,找點碴兒就動武,現在禁止決鬥,就更要跟人鬥一鬥,這樣, 打架就要錶現齣雙倍的勇敢。孩子啊,我隻能送給您十五埃居 、我的馬和您剛聽到的叮囑。另外,您母親還要給您一種製藥膏的秘方, 那種創傷膏,她是從一個波希米亞女人那兒學來的,療效神奇,隻要沒傷著心髒就能治好。無論什麼您都要盡量利用,要活得痛快,活得長久。——我隻有一句話要補充瞭,想提供給您一個榜樣,但不是我本人,我沒有在朝廷當過差,僅僅當過誌願兵去參加宗教戰爭。我要說的是特雷維爾先生 :他從前是我的鄰居,他小時候,有幸跟路易十三世一塊玩耍——願天主保護我們的國王 ! 他們遊戲,有時還真動起手來,但是國王並不總能占便宜,挨瞭拳腳,但是國王反倒非常器重他,對他情深義重。後來,德·特雷維爾先生頭一次前往巴黎,一路上同人打過五場架。從老國王駕崩一直到當今國王成年,不算作戰和攻城,他同人決鬥過七次 ;從國王成年直到今天,也許同人決鬥瞭上百次 !——然而,雖有法規、條例明令禁止決鬥,他還照樣當他的火槍衛隊隊長,也就是說,國王特彆倚重而紅衣主教頗為忌憚的一批勇士的頭領,而眾所周知,紅衣主教先生是不懼怕什麼的。此外,德·特雷維爾先生年俸一萬埃居,因此,他是個大派頭的貴族。——他開頭跟您一樣。拿著這封信去見他,照他的樣子,學他的榜樣。”
說完這番話,達達尼安老先生將自己的劍給兒子佩掛上,深情地吻瞭他的麵頰,並為他祝福。
年輕人從父親房間齣來,又見到母親。她拿著那張神奇的藥方,正等著兒子,從上文極力推薦的話來看,這個藥方今後會常常用上。母子話彆比父子分手持續時間要長,更加難捨難分。倒不是達達尼安先生不喜愛自己的兒子,他唯一的後嗣,但他是條漢子,認為過分傷悲,就不配當一個男子漢。達達尼安老太太就不同瞭,她是女人,又是母親,她流瞭一大把眼淚。我們在這裏也要稱贊一句小達達尼安先生,他雖然極力控製,要像未來的火槍手那樣堅定,但還是流瞭不少淚,也僅僅忍住瞭一半。
這個年輕人當天就上路瞭,帶著父親贈給他的三樣東西,即上文交代的十五埃居、一匹馬和緻德·特雷維爾的一封信。不言而喻,叮囑的話我們沒有算在內。
達達尼安 vademecuma,他就從精神到外錶,成瞭塞萬提斯那部小說主人公的精確復製品瞭。而我們作為曆史學傢,必須描繪他的形象,在上文對兩者也做瞭恰當的比較。堂吉訶德把風車當作巨人,把羊群視為軍隊 ;達達尼安則把每個微笑當作侮辱,把投來的每一個眼神視為挑釁。因此,從塔爾布一直到默恩,他始終握緊瞭拳頭,而且兩隻手握著按住劍柄,每天也不下十次,不過,拳頭還沒有擊到任何人的腮幫子上,劍也沒有拔齣鞘來。這並不等於說,過路人瞧見這匹寒酸的小黃馬,臉上沒有綻齣過笑容。可是,小馬上麵畢竟有一大把長劍啪啪作響,長劍上麵還有一對炯炯發亮的眼睛,而那眼神露齣的凶光多於傲慢,行人也就憋住笑聲,如果實在憋不住而失慎,他們也至少像古代麵具那樣,盡量用半邊臉笑。就這樣,達達尼安一路行來,保持凜然難犯的神態,也安然無恙,直到默恩這座倒黴的城市。
他到瞭默恩,在自由磨坊主客棧門前下馬,卻不見來人招呼,無論老闆、夥計還是馬夫,都沒有到下馬石來扶馬鐙。他從一樓半開的一扇窗戶望進去,看見一個身材魁偉、雖然眉頭微皺但神態十分高貴的紳士,正對著兩個似乎洗耳恭聽的人談論什麼。達達尼安憑自己的習慣,自然而然以為他是談論的對象,於是側耳細聽。這一次,達達尼安隻錯瞭一半,人傢談論的不是他,而是他的馬。那位紳士仿佛在嚮聽者列舉這匹馬的各種優點,而正如我所講的,聽者對講話的人十分恭敬,他們時時哈哈大笑。須知微微一笑,就足以惹惱這個年輕人,因此可以想見,這樣哄堂大笑對他會起什麼作用。
不過,達達尼安倒想先看清,嘲笑他的那個放肆傢夥的尊容。他以高傲的目光凝視那陌生人,看那樣子,年齡在四十至四十五歲之間,黑眼睛目光敏銳,臉色蒼白,鼻子特彆突齣,黑髭鬍修得十分齊整。再看他的衣著,隻見他穿一件緊身短上衣和一條紫色齊膝短褲,配以同色的飾帶,除瞭露齣襯衣的袖衩之外,就再也沒有什麼裝飾瞭。那短褲和緊身上衣雖是新的,卻很皺巴,就好像長時間擱置在箱子裏的旅行服。達達尼安的觀察又迅疾又極為細膩,注意到這幾點,而且他無疑齣於本能,還感到那個陌生人對他的未來生活會産生重大影響。
且說達達尼安正盯著瞧那位身穿紫上衣的紳士,那位紳士也正品評那匹貝亞恩矮種馬,發錶一段極為淵博而深刻的議論,惹得那兩個聽客哈哈大笑,而他本人也一反常態,臉上顯然有一抹淡淡的微笑在遊蕩,假如可以這樣說的話。這一次再也沒有疑問,達達尼安確實受到瞭侮辱。因此,他深信不疑,便把帽子往下一拉,模仿他在加斯科尼偶爾見到的旅途中的一些貴紳,擺齣朝廷命官的派頭,嚮前走去,一隻手按住劍柄,另一隻手叉在腰上。然而不幸的是,他越往前走越氣昏瞭頭,本來想好瞭一套話,要義正詞嚴地嚮人尋釁,可是從他嘴裏吐齣來的,卻完全是狂怒地打著手勢的一個粗魯傢夥的言辭。
“嘿 ! 先生,”他嚷道,“說您哪,就在這扇窗闆裏麵的那位 !對,就是您,您在那兒笑什麼呢 ? 說給我聽聽,咱們好一起笑笑。”
那貴紳的目光,從馬緩緩地移到騎馬的人身上,仿佛半晌纔明白過來,這種莫名其妙的指責是衝他來的。繼而,再也沒有一點疑問瞭,他就微微皺起眉頭,又沉吟瞭好一會兒,這纔以難以描摹的譏諷和放肆的聲調,迴答達達尼安 :“我可沒跟您講話,先生。”
“可是我,我在跟您講話 !”年輕人又嚷道,他見對方又放肆又得體,又鄙夷又掌握分寸,就更加氣急敗壞。
那陌生人淡淡地笑著,又打量他一會兒,便離開窗口,慢騰騰地走齣客棧,來到距達達尼安兩步遠的地方,正好站到馬的對麵。他那樣泰然自若,又一副嘲笑的神氣,引得仍然站在窗口的那兩個人越發大笑不止。
達達尼安見那人走過來,立刻拔劍齣鞘一尺來長。
“這匹馬嘛,說它現在是,不如說它年輕時,肯定是毛茛黃花色。”陌生人接著說道,他繼續端詳這匹馬,但是對著窗口那兩個人講話,就好像根本沒有注意到達達尼安惱羞成怒,盡管年輕人就站在他和那兩個人之間 :“這種顔色,在植物中很常見,但是迄今為
止,這種顔色的馬卻寥寥無幾。”
“嘲笑馬的人,未必敢嘲笑馬的主人 !”堪與特雷維爾匹敵的人狂怒地嚷道。
“我不常笑,先生,”那陌生人接口道,“您自己瞧一瞧,就能從我這張臉的神色看齣這一點。不過,我高興笑就笑,這種權利我執意要保留。”
“我不管,”達達尼安又嚷道,“反正我不高興就不讓彆人笑 !”
“真的嗎,先生 ?”陌生人更加鎮定自若,繼續說道,“很好,這樣完全公正。”說罷一掉身子,就要從大門迴客棧。達達尼安剛到的時候,就注意到門下拴瞭一匹備好鞍的馬。
然而,達達尼安豈肯讓一個放肆嘲笑過他的人溜掉,他拔齣劍來,邊追邊嚷道 :“掉過頭來,掉過頭來,嘲笑人的先生,可彆讓我從身後襲擊您。”
“咦,襲擊我 ?”那人轉過身來,又驚訝又鄙夷地注視年輕人,“哼,算瞭吧,小老弟,您敢情瘋瞭 !”接著聲音轉低,仿佛自言自語 :
“真可惜 ! 陛下正四處招募勇士,擴充火槍衛隊,這個人多閤適啊 !”
話音還未落地,達達尼安就一劍猛刺過來,那人急忙往後一跳,動作稍慢一點,就可能再沒機會開玩笑瞭。陌生人這纔明白,這迴玩笑可開大瞭,於是他拔齣劍來,先嚮對手緻意,然後拉開架勢。就在這工夫,那兩名聽客由客棧老闆陪同,各操棍棒、鏟子和火鉗等傢夥,一齊砸嚮達達尼安,來勢凶猛,好似一場冰雹,逼得達達尼安隻好全力招架,而那對手以同樣準確的動作,將劍插迴鞘中,演員沒當成,重又成為這場搏鬥的旁觀者,並保持他那一貫的冷漠的神態,不過嘴裏卻咕噥道 :
“該死的加斯科尼人 ! 把他扔到那橘黃馬背上,讓他滾蛋 !”
“懦夫,沒乾掉你,休想把我趕走 !”達達尼安嚷道,一邊奮力抵擋三名敵手的圍攻,一步也不肯後退。
“又是一個硬充好漢的傢夥,”那紳士咕噥道,“老實說,這些加斯科尼人,真是不可救藥 ! 既然他非要找不自在,那就繼續玩吧。等玩纍瞭,他就會說夠瞭夠瞭。”
然而,那陌生人還不知道,他在同多麼頑固的一個人打交道。達達尼安這個人,什麼時候也不會討饒。搏鬥又進行瞭幾秒鍾,達達尼安終於精疲力竭,猛然一棍子打來,劍給打斷,手上的半截也給震飛。緊接著又是一擊,正中額頭,將他打倒,滿麵流血,幾乎昏過去。
正是這時候,居民從四麵八方跑嚮齣事地點。客棧老闆也怕事情鬧大,就讓夥計幫著,將打傷的人抬進廚房,稍微給他治療包紮一下。
那位貴紳則迴到原來窗口的位置,頗不耐煩地看著圍觀的人,見他們沒有散去的意思,不禁有點兒惱火。
“喂 ! 那個瘋子怎麼樣啦 ?”他聽見開門的聲響,便迴身問進來問候他身體狀況的店主。
“閣下安然無恙吧 ?”店主問道。
“是的,安然無恙,我親愛的店傢,我是在問您,那小夥子怎麼樣瞭 ?”
“他好些瞭,”店主答道,“剛纔他不省人事瞭。”
“真的嗎 ?”那貴紳問道。
“不過,他昏過去之前,還拼命喊您,喊著嚮您挑戰。”
“這小夥子,難道是魔鬼的化身 ?”陌生人高聲說道。
“哎 ! 不是,閣下,他不是魔鬼。”店主又答道,同時做瞭個輕衊的鬼臉,“因為,他昏過去後,我們搜瞭他的身,他的包裹裏隻有一件襯衣,他錢袋裏也隻有十一埃居,就這樣子,他要昏過去時還說,這件事如果齣在巴黎,您當即就要後悔,發生在這兒也得後悔,隻是晚點罷瞭。”
“這麼說,他是什麼王子王孫化瞭裝啦。”那陌生人冷淡地說道。
“我嚮您提這情況,閣下,也是想讓您多留神。”店主接口說道。
“他發怒時有沒有提起什麼人 ?”
“怎麼沒有,他指著衣兜說 :‘看看德·特雷維爾先生怎麼說,居然有人侮辱受他保護的人。’”
“德·特雷維爾先生 ?”陌生人說道,他開始注意起來,“他拍著衣兜,提起德·特雷維爾先生的名字嗎 ?……喏,我親愛的店傢,我可以肯定,在那年輕人昏迷的時候,他那衣兜,您不會不同樣瞧一瞧。兜裏有什麼 ?”
“有一封信,是給火槍衛隊長德·特雷維爾先生的。”
“真的嗎 ?”
“我榮幸對您講的,閣下,就是真的。”
店主缺乏洞察力,絲毫也沒有注意到,他的話引起那陌生人錶情的變化。本來,那人一直待在窗口,臂肘撐在窗颱上,現在他離開那裏,皺起眉頭,顯得惴惴不安。
……
譯者序
非常的大仲馬
2002 年間,法國發生一個非常事件,轟動法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在大仲馬誕生二百周年之際,或者逝世一百三十二年之後,法國政府做齣一個非常決定 :給大仲馬補辦國葬,讓他從傢鄉小鎮維萊科特雷搬進巴黎的先賢祠。
先賢祠是何等地方,乃是真正不朽者的聖殿。它始建於1764年,坐落在塞納河左岸,聖日內維埃芙山上,右依巴黎索邦大學,左擁巴黎高師,俯臨法國參議院所在地——盧森堡宮。
永久居住在先賢祠的文人,先前已有五位。
首批入住的是伏爾泰和盧梭,即法國十八世紀啓濛時期的兩位大師,法國現代文明的兩座思想的燈塔。隨後則是十九世紀的兩位代錶人物 :大文豪與共和鬥士雨果 ;在德雷福斯案件中挺身而齣、發錶《我控訴……》的文學傢和社會正義的衛士左拉。二十世紀法國仿佛進入迷惘的時代,在先賢祠險些空缺,最後總算將馬爾羅安排進去,雖有以爭議替代尷尬之嫌,但這位神主畢竟有人格力量,是當代人類生活狀況的勇敢探索者。
進入二十一世紀,仿佛為瞭填補時間的空白,法國人做齣瞭非常之舉,將逝世一百三十餘年的大仲馬請進先賢祠,完成瞭跨世紀的工程。不過,法國人雖然素有彆齣心裁的名聲,但是,這種史無前例的非常之舉,如果選錯瞭對象,還是會造成超現實的大笑話。
必是非常之人,纔配得上這種非常之舉,而大仲馬恰恰是這種非常之人。因此,法國這一超越文壇的盛事,隻給世人以驚喜,並沒有引起什麼非議。如果在全世界的讀者中搞一次差額選舉,我敢斷定大仲馬會贏得多數票,雖然彆的候選人的作品在文學價值上比大仲馬的可能高齣一籌。這就是大仲馬的非常之處。
我拈齣“非常”這兩個含義寬泛的字眼兒來界定大仲馬,就因為給風格鮮明的那些作傢冠名的用詞,放到大仲馬的頭上都不大閤適。提起雨果就會想到浪漫主義,提起司湯達或者巴爾紮剋,必然想到批判現實主義,而提起左拉,則迴避不瞭自然主義。大仲馬和雨果、司湯達、巴爾紮剋是同時代人,他們都投入瞭在法國剛剛興起的浪漫主義運動 ;而且,大仲馬的浪漫主義劇作《亨利三世和他的宮廷》,於 1829 年在巴黎演齣又打響瞭第一炮,可是稱大仲馬為浪漫派作傢,就難免以偏概全瞭。
不少文學批評傢稱大仲馬為通俗作傢,這倒有一定道理。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報紙為瞭吸引讀者,颳起瞭小說連載風,於是,連載的通俗小說大量湧現,同時也湧現瞭大批通俗小說作傢。雨果、巴爾紮剋等,也都給報紙寫過長篇連載小說,但是最負盛名的,還要數當時並駕齊驅的大仲馬和歐仁·蘇。然而,通俗小說大多是短命的,這已為曆史所證明,那個時期大批通俗小說及其作者,都已湮沒無聞瞭。可是大仲馬的代錶作品,如《三個火槍手》及其續集、《基督山伯爵》等,在世界上卻一直擁有大量讀者,甚至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賞閱,顯示齣特彆的生命力,這便是大仲馬的非常之處。
大仲馬名下的作品(因為某些作品有閤作者)非常龐雜,難以計數,有的材料上稱多達五百捲。僅就戲劇和小說而言,他嘗試瞭所有劇種,創作瞭近九十種劇本,而小說的數量則近百部。這種龐雜也招緻批評,說他的作品多有疏漏,流於膚淺,缺乏鮮明的風格。這些指責都有一定道理。大仲馬的寫作往往高速運轉,疏漏明顯存在。此外,他搞的不是命題文學,也不專門探討某一社會問題,隻是講故事,講好聽的故事,求生動而不求深刻,結果創造齣一個非常生動的大世界,不能拿文學精品去衡量的一個充滿非常景、非常事、非常人的大世界。
非常景、非常事、非常人,構成瞭大仲馬的非常世界。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大仲馬一生都那麼放誕,誇飾,豪放,張揚。因而,他所創造齣來的世界裏,景非常景,事非常事,人非常人,一切都那麼非同尋常,就好像童話,就好像神話。
景非常景。大仲馬不像巴爾紮剋等人那樣,花費大量筆墨去描繪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場所。大仲馬總是開門見山,起筆就要用故事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本書正文第一句話便是 :“話說一六二五年四月頭一個星期一,《玫瑰傳奇》作者的傢鄉默恩鎮一片混亂,就好像鬍格諾新教派要把它變成第二個拉羅捨爾。隻見婦女都朝中心街方嚮跑去……”讀者也一定要跟著跑去,“想瞧瞧發生瞭什麼事”。無獨有偶,《基督山伯爵》開頭一句話也是 :“一八一五年二月 二十四日,從士麥那 a 起航,取道的裏雅斯特 b 和那不勒斯的三桅帆船法老號,駛近馬賽港……”緊接著便是碼頭上“很快擠滿瞭看熱鬧的人”。
這兩部小說一開場,主人公就在變故中亮相,這就決定瞭故事情節展開和發展的速度,也決定瞭故事背景的特異和不斷變幻。大仲馬總把他的主人公置於命運的變化關頭,或者曆史的動亂時期。不斷變幻的特異場景,恰好適應故事情節快速發展的需要,與巴爾紮剋“靜物寫生”式的場景大相徑庭。
《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唐代斯剛剛升為船長,在同心愛的姑娘結婚的婚禮上,因遭誣陷而突然被捕,並且很快被押往伊夫獄堡終身監禁。於是他開始瞭由命運安排的非常經曆,越獄逃生,找到財寶,報恩又報瞭仇。非常的經曆,自然都發生在非常的場景中 :海水環繞的獄堡地牢、荒涼岩島的山洞,就是沙龍和花園、各種交際場所,也都因為密謀而籠罩著特殊的氣氛。
《三個火槍手》的故事背景則是一樁宮闈密謀和拉羅捨爾圍城戰,場景頻頻變化,忽而路易十三宮廷,忽而紅衣主教府,忽而火槍手衛隊隊部,忽而鄉村客棧,忽而修女院,忽而拉羅捨爾圍城戰大營,忽而英國首相白金漢宮……每一處作者都不多加描述,但是
每一處都因為有參與密謀的人物經過,便喪失瞭日常的屬性,增添瞭特異的神秘色彩,故而常景非常景瞭。事非常事。大仲馬不是現實主義作傢,無意像巴爾紮剋等作傢那樣,繪製社會畫捲。基督山伯爵恩仇兩報,猶如神話,錶麵常事掩飾著非常事,事事都驚心動魄,引人入勝。
《三個火槍手》是曆史題材的小說,然而大仲馬坦言 :“曆史是什麼,是我用來掛小說的釘子。”這一比喻不大閤乎中國讀者的習慣,換言之,曆史不過是大仲馬講故事的幌子,他不但善於講故事,還善於戲說曆史。達達尼安的雄心和戀情,同宮闈秘事、國傢戰事糾纏在一起,事事就都化為非常事瞭。他和三個夥伴為瞭挫敗紅衣主教的陰謀,前往英國取迴王後贈給白金漢的十二枚鑽石彆針,一路險象環生,絕處逢生,完成瞭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保全瞭王後的名譽,但是結怨瞭權傾朝野的紅衣主教,性命就握在黎世留的手中瞭。神秘女人米萊狄為瞭要達達尼安等人的性命,就奉紅衣主教之命,去阻止英國首相白金漢發兵,救援被法國大軍圍睏的拉羅捨爾的新教徒。於是,雙方暗中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故事情節演進發展,鋪張揚厲,逐漸超越社會,超越曆史,成為超凡英雄的神奇故事瞭。
多少讀者的曆史知識,是從閱讀曆史小說中獲取的。中國老百姓所瞭解的三國曆史,大半不超過《三國演義》,而有關清朝曆史的知識,更是來自各種戲說和曆史武俠小說。同樣,大仲馬的曆史小說,也嚮法國讀者提供瞭似是而非的曆史知識。通而觀之,人類閱讀追求故事情節的興趣,多少世紀以來並沒有減弱。這就是為什麼,大仲馬的一些小說至今仍然大行其道。此外,大仲馬講述故事的輕快語調,情節每發展一步都同讀者的興趣所達成的默契,也都是他的作品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原因。人非常人。大仲馬筆下的主人公,如唐代斯、達達尼安等,當初就是普通的海員、鄉紳子弟,但是命運(作者的安排)把他們變成瞭非凡的人物。何止主人公,就是其他重要人物,如路易十三、火槍衛隊隊長德·特雷維爾、紅衣主教黎世留、英國首相白金漢、法國王後奧地利安娜等這些曆史人物,本來都在塵封的曆史書中長眠。可是,他們一旦被大仲馬拉進小說,就改頭換麵,注入瞭新的生命力,從曆史人物搖身變為曆史小說人物,從而有瞭超越曆史的非凡之舉,他們特異的性格與命運,也就引起瞭讀者的極大關注瞭。
大仲馬的小說人物的非凡之舉,原動力固然因人而異,其中不乏高尚的忠誠、友情、正義感和俠義精神,但是幾乎無一例外地受貪欲的驅使。他們貪圖榮譽、金錢、女人、權力,貪圖美酒佳肴,還渴望報仇……由希臘宙斯等諸神所開創的貪欲和復仇的傳統,源遠流長,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又發揚光大。從拉伯雷到伏爾泰,再到大仲馬,可以說一脈相承。大仲馬筆下人物的超常胃口,也正是大仲馬的胃口,他在生活中的各種貪欲,都最高程度地體現在他塑造的人物身上。例如達達尼安,差不多什麼都貪,貪圖功名、金錢、地位、女色,等等,正是這些貪欲激發齣他的冒險精神,促使他走上一條充滿各種誘惑的人生之路。三個火槍手也各有所貪,連最清高的阿多斯,也還貪酒和復仇,更不用說波爾托斯瞭。位極人臣的黎世留貪權貪名,國王路易十三貪錢,心胸狹隘又貪圖“正義”的名聲,讓人們稱他“正義者路易”。
大仲馬在生活中和作品裏,都毫不掩飾,甚至炫耀各種欲望,而在他的筆下,不炫耀者便是心懷叵測的人物。當然,在達達尼安和三個夥伴身上,如果沒有忠誠和豪爽的一麵,貪欲就成瞭討厭的東西瞭。他們四個人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生死朋友,誰有錢都拿齣來大傢花,遇到事情也一起行動。達達尼安很想當官,他拿到空白的火槍衛隊副隊長的委任令時,還是先去逐個請求三個朋友接受。在大傢都拒絕,而阿多斯填上達達尼安的名字後,達達尼安禁不住流下眼淚,說他今後再也沒有朋友瞭。大仲馬的人物貪欲而不求安逸,他們認為安逸是僕人和市民過的日子,不冒任何風險,無異於慢慢等死。他們是躁動型的,往往
捅馬蜂窩,自找麻煩,冒種種危險而樂在其中,憑智慧、勇敢和天意,最後總能實現不可能的事情。
大仲馬一生充滿貪欲和豪情,過著躁動瘋狂的生活。他花費二十餘萬法郎建造基督山城堡,每天城堡裏高朋滿座、食客如雲,多至數百人,豪華的排場名噪一時。他不斷地寫作,不斷地賺錢,又不斷地揮霍,屢次陷入債務的麻煩,最後連他的城堡也被廉價拍賣瞭。有福同享的大有人在,有難同當者卻不見一人,這就是他的小說與現實的差異。
大仲馬深知,唯一藉用而無須還債的東西,就是智慧。他以自己的大智慧,創造齣一個由非凡的人、非凡的故事構成的文學世界。但是韆慮還有一失,有一個非常動人、齣人意料的故事,沒有寫進他的作品 :在逝世一百三十二年後,大仲馬作為這個奇異故事的主
人公,完成瞭從傢鄉小鎮遷入巴黎先賢祠的非凡之舉。
李玉民
京東做活動的時候 。。。囤書就對瞭!!摺下來很優惠。下次繼續囤……
評分趕緊買本書看看
評分新年是把種子遍地撒播。
評分如果有個商傢值得信賴,那就是京東!省錢,劃算,質量保證,快!
評分給老公買的書,搞活動買的很閤適,囤瞭不少貨
評分書外觀完好,還沒有看,看後再追評。
評分一起買瞭很多本書,等著陸續看瞭。剛好有活動,一次買瞭二十幾本。
評分京東的活動真是相當給力瞭,物流極速,書還沒看,目測夠我看一年的
評分看瞭傲慢與偏見,這本書作為作者的第一部說當然也不能錯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