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惠力,冯新敏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机械工程
  • 工程手册
  • 机械工程师
  • 设计参考
  • 工业工程
  • 机械原理
  • 工程技术
  • 快速查阅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58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6375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4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
  《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从机械设计技术人员的设计需要出发,对内容进行了精心取舍与安排;表述方面以图表为主,具有简单易查的特点,提供大量设计所需的数据,同时也有相关的计算实例及按现行标准绘制的工程设计图样,以方便广大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内容简介

  《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是针对机械工程师的日常需要而编写的一本简明实用的机械设计工具书。全书共分13章,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设计资料、机械制图、一般标准和规范、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与表面粗糙度、材料、连接与紧固、机械传动(含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传动)、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润滑及密封等内容。是一部内容全面、实用性强、通用性好的专业工具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常用设计资料1
1.1常用资料和数据1
1.1.1常用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1
1.1.2常用金属材料的熔点、比热容和热导率1
1.1.3各种硬度值对照表2
1.1.4材料线胀系数2
1.1.5常用材料密度3
1.1.6常用材料的摩擦因数3
1.1.7常用材料极限强度的近似关系5
1.1.8机械传动效率和传动比范围5
1.1.9国内外常用标准代号6
1.2量和单位7
1.2.1法定计量单位7
1.2.2常用单位换算9
第2章机械制图11
2.1基本规定11
2.1.1图框格式和图幅尺寸11
2.1.2标题栏和明细栏12
2.1.3比例14
2.1.4线型14
2.1.5剖面符号15
2.2图样画法15
2.2.1投影法15
2.2.2视图16
2.2.3剖视图19
2.2.4局部放大图21
2.2.5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22
2.3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8
2.4尺寸标注与公差配合的标注29
2.4.1尺寸标注29
2.4.2公差配合标注34
2.5常用零件和结构画法39
2.5.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与标注39
2.5.2齿轮的画法43
2.5.3花键的画法44
2.5.4弹簧的画法46
2.5.5滚动轴承的画法46
2.5.6中心孔47
2.6机构运动简图49
第3章常用标准和规范51
3.1冷冲压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51
3.1.1冷冲压件常用材料51
3.1.2冷冲压件的结构工艺参数56
3.1.3冷冲压件的结构设计注意事项60
3.2铸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62
3.2.1常用铸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62
3.2.2铸件的结构工艺参数63
3.2.3铸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67
3.2.4铸件尺寸公差68
3.3锻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69
3.3.1各种锻造方法比较69
3.3.2锻件的结构工艺参数70
3.4焊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71
3.4.1焊件材料及选择71
3.4.2焊接的工艺性73
3.4.3焊接方法代号及符号79
3.5切削加工零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85
3.5.1切削加工简介85
3.5.2切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89
3.6钢的热处理92
3.6.1常用钢热处理方法、特点和应用92
3.6.2零件工作图应注明的热处理要求97
3.6.3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实例100
3.7装配通用技术要求103
3.7.1装配类型、方法及特点103
3.7.2机械装配工艺注意事项104
3.7.3装配通用技术条件109
第4章极限与配合114
4.1尺寸极限(公差)与配合114
4.1.1术语、定义与标注114
4.1.2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118
4.1.3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119
4.1.4孔、轴的极限偏差126
4.1.5孔、轴公差带162
4.1.6基孔制与基轴制优先和常用配合164
4.1.7配制配合165
4.1.8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和应用166
4.2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168
4.2.1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168
4.2.2适用的尺寸和图样表示法169
4.3统计尺寸公差169
4.3.1统计尺寸公差的含义169
4.3.2规定实际尺寸概率分布特性的方案及标注171
4.3.3统计尺寸公差在孔、轴配合中的应用171
4.4圆锥的锥度与锥角、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179
4.4.1统计尺寸公差的含义179
4.4.2棱体的角度和斜度系列181
4.5圆锥公差和配合185
4.5.1圆锥公差185
4.5.2圆锥配合189
第5章几何公差195
5.1术语、定义和符号195
5.1.1术语及定义195
5.1.2几何公差的符号198
5.1.3几何公差带的定义199
5.2几何公差数值及应用212
5.2.1几何公差注出公差值的规定212
5.2.2几何公差值的选用原则215
5.3几何公差的选择与应用216
5.3.1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用216
5.3.2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的选用217
5.3.3基准要素的选用217
5.3.4几何公差原则选用示例217
5.3.5几何公差综合应用实例221
5.4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223
5.5未注几何公差228
5.5.1未注几何公差的公差值228
5.5.2未注公差值的应用229
第6章表面粗糙度230
6.1主要术语、定义、符号和代号230
6.1.1表面粗糙度术语及定义230
6.1.2表面粗糙度常用符号与代号234
6.2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235
6.2.1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及其数值系列235
6.2.2取样长度的数值和选用236
6.3表面粗糙度的选择237
6.3.1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237
6.3.2规定表面粗糙度要求的一般规则237
6.3.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参数值的选择238
6.3.4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应用实例238
6.4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及其对照239
6.5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239
第7章常用零件材料243
7.1黑色金属243
7.1.1铸铁243
7.1.2铸钢250
7.1.3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252
7.1.4合金结构钢258
7.1.5特殊用途钢260
7.1.6工具钢264
7.1.7钢的型材、板材、管材和线材273
7.2有色金属288
7.2.1铜和铜合金288
7.2.2铝和铝合金298
7.3非金属材料346
7.3.1橡胶346
7.3.2塑料348
第8章连接与紧固353
8.1螺纹及螺纹连接353
8.1.1基本设计方法353
8.1.2设计标准及规范366
8.1.3常用螺纹连接件及其标准数据386
8.2键连接445
8.2.1基本设计计算方法445
8.2.2设计标准及规范453
8.3销连接482
8.3.1基本设计计算方法482
8.3.2设计标准及规范485
8.4焊接509
8.4.1基本设计计算方法509
8.4.2设计标准及规范518
8.5铆接525
8.5.1基本设计计算方法525
8.5.2设计标准及规范533
8.6胶接547
8.6.1基本设计计算方法547
8.6.2设计标准及规范551
8.7过盈连接552
8.7.1基本设计计算方法552
8.7.2设计标准及规范559
第9章机械传

前言/序言

  《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是针对机械工程师的日常工作查阅需要而编写的一本简明实用的机械设计工具书,本书从机械设计技术人员的设计需要出发,对内容进行了精心取舍与安排;表述方面以图表为主,具有简单易查的特点,提供大量设计所需的数据,同时也有相关的计算实例及按现行标准绘制的工程设计图样,以方便广大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全书共13章,涵盖机械工程师日常机械设计所需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为:第1章常用设计资料;第2 章机械制图,包括机械制图基本规定、图样画法、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尺寸标注与公差配合的标注、常用零件和结构画法以及机构运动简图;第3 章常用标准和规范,包括冷冲压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铸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锻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焊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切削加工零件结构设计常用资料、钢的热处理以及装配通用技术要求;第4 章极限与配合;第5章几何公差;第6章表面粗糙度;第7章常用零件材料;第8章连接与紧固,包括螺纹及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焊接、铆接、胶接以及过盈连接;第9章机械传动,包括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第10章轴;第11章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第12章联轴器;第13章离合器。   本书是一部实用性强、内容全面、通用性好的专业工具书,涉及的标准全部为现行国家标准。   本手册可供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参加本手册编写的有:于惠力(第9章9.1节及9.5节、第10章10.1节、第12章);冯新敏(第9章9.2节~9.4节);王妍玮(第1章、第4章4.1节、第10章10.2节);李佳阳(第2章、第4章4.4节~4.5节);魏波(第11章);张蔓(第5章、第6章);韩丽(第7章7.3节、第4章4.2节~4.3节、第8章8.4节);韩蓉(第7章7.2节);赵英妤(第3章3.5~3.7节、第8章8.1.3节的第5部分);高宇博(第7章7.1节);李军(第3章3.1~3.4节、第8章8.1.3节的第4部分);王昌红(第8章8.5节~8.7节);张晶(第8章8.2节);王甜(第8章8.1节中8.1.1~8.1.2);戴劲(第8章8.3节);魏庆媛(第13章);邓佳玉(第8章8.1.3节的第1~3部分)。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殷切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设计参考工具,涵盖了机械设计过程中所必需的核心知识与技术。手册聚焦于工程实践,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为导向,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应用广度之间取得平衡。 核心章节与内容亮点 材料力学与强度分析: 详细阐述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疲劳极限等)及其选择原则。 深入讲解了各种应力(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剪切)的计算方法,以及应力集中现象的分析与处理。 涵盖了构件的失效模式,如屈服、断裂、疲劳、蠕变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校核准则和设计方法。 特别关注了不同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如高温、低温、腐蚀环境等。 机械零件设计: 轴与轴系设计: 详细介绍了轴的材料选择、直径计算、校核(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及轴的连接方式、润滑和防锈等。 连接件设计: 涵盖了螺纹连接(螺栓、螺母、螺钉)、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等的设计计算、载荷分析和可靠性评估。 齿轮传动设计: 深入分析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的设计步骤,包括模数选择、齿数计算、强度计算(齿根弯曲强度、齿面接触强度)、润滑和热处理等。 轴承设计: 详细介绍了滚动轴承(球轴承、滚子轴承)和滑动轴承(油润滑、脂润滑)的类型、选择、寿命计算、载荷分析以及安装与维护。 联轴器与离合器设计: 介绍了各种联轴器(刚性、弹性、万向)和离合器(摩擦式、齿轮式、液压式)的选型、设计计算和应用范围。 机构设计与分析: 基本机构分析: 阐述了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绳轮机构等基本机构的自由度分析、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机械手与自动化机构: 提供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常用机构模块的设计思路与参数化设计方法。 新型机构的应用: 探讨了某些创新性机构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前景与设计挑战。 润滑与密封技术: 润滑原理: 详细讲解了润滑剂的种类、性能指标、选择原则,以及边界润滑、流体润滑、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等润滑模式。 润滑系统设计: 介绍了集中润滑、强制润滑、油浴润滑等润滑方式的设计要点。 密封技术: 涵盖了动密封(油封、O型圈)和静密封(垫片、密封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密封性能分析及失效预防。 振动与噪声控制: 振动理论基础: 阐述了单自由度、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特性,阻尼、共振现象及其影响。 减振与隔振措施: 提供了减振器、隔振垫、隔振支架等减振装置的设计与选型原则。 噪声控制技术: 介绍了吸声、隔声、消声等降噪方法的应用,以及机械设备噪声的源头分析与控制。 制造与装配工艺: 常用加工方法: 简要回顾了车削、铣削、磨削、钻削、镗削等机械加工工艺。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 介绍了淬火、回火、渗碳、氮化等热处理工艺,以及电镀、阳极氧化、喷涂等表面处理技术。 公差与配合: 详细讲解了国际标准公差、配合制度,以及尺寸链的计算与分析。 装配技术: 提供了设备装配流程、精度调整、紧固件选用与装配要求。 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 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 强调了标准化零件和模块化设计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 CAD/CAE/CAM的应用: 提供了参数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数控加工等现代设计工具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指南。 典型机械设计案例: 选取了动力传动装置、起重机构、机床部件等典型工程实例,通过具体的设计过程,展示了手册中各类知识的应用。 本书特色 高度实用性: 所有内容均紧密围绕工程实践,提供直接可用的设计公式、图表和计算方法。 结构清晰: 内容组织逻辑严谨,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层层递进,便于查阅和理解。 图文并茂: 大量精选图示、表格和示意图,直观地展示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 数据可靠: 所引用的设计参数、标准和规范均来自权威机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面向读者 本书适合于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无论您是初入职场的工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设计参考。 总结 《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是一部集理论性、实用性、系统性于一体的工具书,旨在帮助机械工程师高效、准确地完成各项设计任务,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推动机械设计技术的进步。

用户评价

评分

在一家航空制造企业从事了多年的设计工作,我深知在航空领域,每一个微小的设计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整个飞行器的安全。因此,我们对材料、工艺、强度、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都极为严苛。《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这本书,尽管其定位是“简明”,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足以满足我们这些高端工程领域的需求。书中关于“先进材料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介绍了各种高性能合金、复合材料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探讨了这些材料在特定航空部件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和设计考量。例如,书中关于钛合金在发动机涡轮叶片设计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其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以及在加工和连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和借鉴最新的材料技术,在设计中进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此外,书中关于“疲劳与断裂力学在设计中的应用”的内容,也为我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指导。在航空结构设计中,疲劳寿命的预测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提供的计算模型和设计准则,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结构的可靠性,并优化设计方案,以确保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不会发生灾难性的断裂。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让我在面对复杂而严苛的设计挑战时,多了一份信心和底气。

评分

我是一名自由职业的机械设计顾问,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必须对各种机械设计领域都有所涉猎,并且能够快速地为客户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我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线。《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这本书,简直就是我手中最锋利的“武器”。它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万能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工程难题的“零件”和“说明书”。我经常需要帮助一些小型初创公司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和原型开发,这些公司往往资源有限,缺乏成熟的设计团队和完善的工程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快速地为他们提供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并且要考虑到成本、可制造性和市场竞争力。这本书的“通用机械元件设计”部分,就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传动装置、连接件,还是密封件、紧固件,书中都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准则、性能参数和选型指南。我曾经接到过一个客户,需要为一款新型的农业机械设计一个高效的动力输出装置。我迅速地查阅了书中关于齿轮箱设计、轴承配置和联轴器选型的相关内容,并在结合客户的具体技术要求后,很快就为他们提供了一套优化方案,大大缩短了项目的开发周期。此外,书中关于可靠性设计和失效模式分析的部分,也为我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风险评估方法,能够帮助客户在产品早期就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从而避免后期高昂的维修和召回成本。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权威性,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各种复杂的项目挑战。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考取注册机械工程师资格证的学生,深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备考,我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但很多内容都过于学术化,与实际工程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这本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备考人员。书中关于“结构强度与刚度设计”的部分,是我复习的重点。它不仅提供了各种应力分析的计算公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大量实际工程案例,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以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我曾经在做一道关于桥梁结构设计计算的模拟题时,遇到了一些困惑。通过查阅这本书,我不仅找到了相关的公式和规范,还理解了书中关于局部应力集中、疲劳强度校核等关键概念,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题目的考点,并做出正确的解答。此外,书中关于“机械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与公差配合”的讲解,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了解不同零件的制造方法和公差要求,对于理解设计的可行性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而这部分内容在很多理论书籍中都相对欠缺。这本书的出版,为我的备考之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迎接考试。

评分

作为一名在高校机械设计专业就读的研究生,我一直致力于钻研和学习最新的设计理论和技术。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文献阅读和实验验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之间的鸿沟,常常让我感到困惑。很多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虽然严谨,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何将其转化为可行的方案,却需要大量的工程经验来指导。《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的问世,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它将许多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以一种结构化、条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学生群体。书中关于动力学分析和振动控制的章节,我反复研读了多遍。它不仅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公式和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大量实际工程中的案例,比如如何分析机械设备的固有频率,如何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以及如何避免共振引起的结构破坏等。这些内容对于我正在进行的关于某个精密仪器设计的研究项目,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各种复杂机械系统的简化建模方法,这使得我能够在一个可控的计算范围内,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有效的预测和优化。此外,书中关于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如何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设备,不仅能提高操作效率,更能保障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这一点在许多工业设计中都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深入讲解,让我对这一跨学科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我的设计思维注入了新的维度。

评分

在一家大型工程公司担任设备管理工程师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和优化它们的挑战。我们负责的不仅仅是设备的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设备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故障率。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分析设备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诊断仪”和“优化手册”。书中关于“机械故障分析与诊断”的部分,对我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机械故障类型,如磨损、疲劳、断裂、卡死等,以及相应的诊断方法和判断依据。我曾经遇到过一台关键的生产设备,出现间歇性的异响,并且产量逐渐下降,但当时的维修团队一时难以找出病因。我翻阅了书中关于轴承失效的章节,结合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很快就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并将重点放在了轴承的磨损和润滑问题上,最终成功地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了相应的维修和更换措施,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此外,书中关于“设备状态监测与维护”的内容,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路。例如,如何通过振动分析、温度监测等手段,对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并提前预警潜在的故障。这本书的知识体系,帮助我从一个单纯的“维修者”转变为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设备管理者”,能够更主动地提升设备的整体效能。

评分

我是一位热爱生活、喜欢动手制作的机械爱好者,平时喜欢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些小玩意儿,比如模型、小家电的维修改造,甚至是一些小型的自动化设备。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机械工程师,但对于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我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机械原理,并且能够指导我进行实际操作的书籍。《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的出现,真的让我欣喜若狂。这本书虽然名为“工程师版”,但它的内容并不晦涩难懂,反而通过大量的插图、表格和简洁的文字,将复杂的机械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晰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的章节。我曾经尝试过制作一个简单的四连杆机构来模拟某种运动,但一直不得要领。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真正理解了不同连杆长度和转速对机构运动轨迹的影响,也学会了如何使用简化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机构的运动特性。书中对各种常见机械传动方式的讲解,也让我茅塞顿开。例如,对于我之前困扰的如何实现平稳变速的问题,书中关于链条传动、皮带传动以及齿轮传动的详细介绍,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传动方式,并且掌握了相关的设计参数。我还尝试使用书中提供的公式,来计算我制作的模型所需要的电机功率和扭矩,这让我能够更精确地预估材料和部件的选择,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凭感觉摸索的爱好者,而是拥有了一位“私人机械设计导师”,能够指导我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一家大型能源设备公司工作的工艺工程师,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设备的生产制造流程的设计和优化,以及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机械设计是工艺流程的基础,我需要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各种零部件的功能有深入的理解。《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实用的参考。在工艺设计中,我经常需要考虑如何更高效、更经济地制造出各种机械零部件。书中关于“金属切削加工与成形工艺”的章节,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信息。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以及相应的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定和工艺流程设计。我曾经在为一款大型泵体设计加工方案时,遇到了一些瓶颈,无法找到最优的加工顺序。查阅了这本书后,我才了解到如何根据零件的形状和精度要求,合理地安排加工工序,并且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并降低了废品率。此外,书中关于“焊接与连接工艺”的内容,也为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大型能源设备中,焊接是常用的连接方式,但不同材料和结构的焊接工艺差异很大。这本书的讲解,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焊前焊后处理,来保证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我在工艺优化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评分

这本《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的出版,无疑是给广大机械设计领域从业者和学习者带来了一份厚礼。我是一名在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从事了近十年机械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设计问题可谓五花八门,从基础的零件选材、强度校核,到复杂的机构设计、系统集成,总能遇到一些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才能解决的难题。过去,我常常需要翻阅好几本不同领域的专业书籍,或者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大海捞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信息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将机械设计中最核心、最实用、最常遇到的知识点系统地梳理了出来,并且用一种非常精炼、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例如,在材料选择的部分,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常用材料的性能参数,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如何根据具体的使用工况、载荷条件、以及成本要求来权衡和选择最合适材料的指导性原则和案例分析。书中关于轴承选型的那一部分,我印象尤为深刻,它将不同类型轴承的适用范围、承载能力、寿命计算等关键信息,通过清晰的图表和公式,直观地展示出来,让我能够快速地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找到最匹配的轴承型号,避免了过去那种凭经验或者反复试错的低效方式。而且,书中对一些易被忽视的设计细节,如配合公差、表面处理、润涝润滑等方面,也给予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提升产品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却常常在紧迫的项目周期中被简化处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高效、可靠的设计参考框架,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让我对机械设计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一家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研发的初创公司工作的软件工程师,虽然我的主要工作是编写控制算法和软件系统,但为了更好地理解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并与机械设计团队进行有效沟通,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机械设计相关的知识。《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本“通用机械语言手册”。它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机器人系统中各种机械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例如,我经常需要与机械工程师讨论关于机器人关节的设计。通过阅读书中关于“齿轮传动”和“减速器设计”的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不同类型的齿轮如何实现减速增扭,以及行星齿轮减速器在机器人领域如此重要的原因。书中关于“轴和轴承”的讲解,也帮助我理解了机器人手臂的支撑结构和运动自由度的限制。当我需要优化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或者进行碰撞检测时,对这些机械结构的了解,能够让我更准确地进行建模和仿真。此外,书中关于“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内容,也为我提供了理解机器人动力源的重要信息。尽管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软件控制,但了解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基本原理,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设计上位控制指令,并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进行预估。这本书的易读性和实用性,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并有效地促进了跨部门的协作。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机械工程师,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对机械设计的热情丝毫未减,常常喜欢翻阅一些经典的机械设计书籍,温故而知新。《机械工程师版简明机械设计手册》这本书的出版,为我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学习现代机械设计知识的绝佳机会。这本书将许多过去我只能从不同专业书籍中零散获取的知识,系统地整合到了一起,而且内容更新,涵盖了许多我工作时未曾接触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数字化设计与仿真技术”的部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CAD、CAE等现代设计工具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有限元分析、多体动力学仿真等方法,来优化设计方案、预测产品性能。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我曾经尝试使用一些基础的二维绘图软件,但对于三维建模和复杂的仿真分析,一直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如何利用这些先进的工具,更高效、更精确地完成机械设计。此外,书中关于“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让我看到了机械设计领域的新趋势。如何设计出更加环保、节能、易于回收的产品,是未来机械设计的重要方向。这本书的关注点,让我对机械工程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实用性的设计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引领读者了解机械工程前沿发展趋势的优秀读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