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对台湾经济的实证研究,修正了既有理论在解释台湾经济崛起上存在的缺陷,即政府并非一个意见一致整齐划一的行动者,其本身就充满了分歧和妥协,以历史的眼光进入政治体制和经济机构内部,方能更准确地理解台湾独特产业结构形成的原因。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台湾地区20世纪50—80年代的经济崛起为论题,综合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并访谈了多位曾亲历台湾经济腾飞的经济官僚,深入探讨了台湾经济崛起的政治根源,对诸多经济现象尤其是台湾中小企业在出口市场上的巨大成功,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作者简介
巫永平,荷兰莱顿大学博士,首位在台湾大学注册的大陆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评论》主编。
精彩书评
台湾经济起飞通常被看作单纯的经济现象,本书独特的贡献在于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解释台湾的经济发展。作者根据官僚政治(politics of bureaucracy,或译科层政治)如何影响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翔实事实材料告诉读者,非经济因素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比我们知道的大得多。台湾的经济起飞,不是得益于行政当局的直接干预和支持,而是在于政治人物实现自己目标的有意无意的行为如何为台湾走向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消除了障碍。
——吴敬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 教授
本书对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引人入胜的解释促发我们重新思考那些主张国家领导发展的理论。与一些依靠公有企业发展的经济不同,中小企业的作用表明台湾经济更加服从于全球市场的规律。巫永平的详尽研究表明,当公有企业和民营大企业控制岛内市场的时候,中小企业主导了台湾的出口市场。他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zui佳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参与全球生产链等问题都做出了极有意义的思考。
——托尼·赛奇(Tony Saich)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大宇国际事务讲座教授、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主任、前福特基金会驻中国总代表
目录
第一章 政府与市场:台湾经验的再解释
第二章 国民党政权在台湾的重建
第三章 私营部门的出现
第四章 公营与民营大企业的关系,1950-1960
第五章 转向出口:鼓励还是不鼓励?
第六章 出口导向工业化,1961-1975: 中小企业的成功
第七章 产业升级,1976—1985:一个新承诺?
第八章 政府、市场与中小企业的出口奇迹
第九章结论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谁创造的经济奇迹?》:
在嘉新和环球的例子中,台湾银行都扮演了出具信用状和借给支付头款所需外汇担保人的关键角色。在外汇被政府严格控制的时代,其功能对于两个申请都很关键。1949年“中央银行”指定台湾银行为唯 一经营外汇的银行。根据这个决定,它参与与外汇相关的决策。1955年,“行政院”下设立的“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取代了外汇小组,以加强外汇控制。台湾银行董事长是“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的成员(尹仲容同时兼任“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银行执行“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台湾银行持有和决定全部外汇的使用。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59年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在台北设立分行。从1961年起,本地银行获准从事外汇业务。在50年代,在分配和使用外汇这个稀缺工业资源的过程中,台湾银行发挥了双重作用:执行与外汇有关的政策并执行“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的指示,和向用户提供外汇。台湾银行因此通过提供外汇而在政策网络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
从嘉新和环球水泥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首先,批准它们申请的最重要因素是政治考虑。这一点被亚洲水泥的例子进一步证实。徐有庠1952年第一次建水泥厂的申请被否决,当时是与前上海银行家陈光甫一起申请。1957年再次申请时,他放弃了陈光甫,转邀“立委”王新衡和李泽民作为合伙人,就获得了批准。王新衡被任命为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嘉新水泥1957年预订的第二套设备后来就由“经安会”转批给了亚洲水泥。这三个例子都表明强大的政治网络有多么重要,无论申请者是大陆人还是台湾本地人。强大的政治联系是获得政府批准的最重要条件。这是一个“挑选支持者”的问题。
第二,申请者必须有经济实力。三个厂都由在纺织行业积累了资金的资本家建立。环球水泥的主要股东都是台南纺织的股东,亚洲水泥的徐有庠是远东纺织的老板,而嘉新水泥的主要股东则是中国悦新纺织的所有者。良好的财务状况是申请成功的前提条件,尽管不是唯 一条件。这是一个“挑选赢家”的问题。
……
谁创造的经济奇迹?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谁创造的经济奇迹?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