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目录
序
1964年重印版导言
鸣谢
第一部分 问题及其背景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克钦社会的生态环境
第三章 掸人、克钦人及其分支
第二部分 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
第四章 帕朗——一个不稳定的克钦贡萨社区
第五章 克钦贡萨社会的结构性范畴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地域区分的概念
第三节 人群聚类的概念
第四节 姻亲关系和乱伦的概念
第五节 关于财产和所有权的概念
第六节 等级和阶层的概念
第七节 超自然的概念
第八节 权威的概念:政治和宗教权位
第三部分 结构上的变数
第六章 贡劳和贡萨
第七章 贡萨和掸人
第八章 克钦历史上的证据
第九章 为派系和社会变迁而辩护的神话
第十章 结论
附录一 见于记载的一些语言变迁的案例
附录二 官方报告中的帕朗世仇
附录三 克钦“奴隶制度”的性质
附录四 景颇语亲属称谓
附录五 克钦山区的“掸人”和“克钦人”的人口估计
附录六 降雨:年度降水量(以英寸计)
附录七 作者资历小记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地图
示意图
精彩书摘
第七章 贡萨和掸人
这是一本关于克钦的书,但是我在前面各章中所提出的观点则是,克钦社会之所以表现出贡萨这种形式,是因为克钦山官们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模仿掸族国王们的行为。
在本章中,我想要解释这种模仿牵涉到了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总的来说并不成功。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普通克钦人与普通掸人生活方式的主要差别。掸人的定居点几乎毫无例外地与一块种植水稻的灌溉平地联系在一起。房屋的建筑类型和聚居模式差异很大,但是定居点则是永久的。一个掸族农夫受制于他的土地,不可能像克钦人一样很容易地从忠于一个地方的山官转向忠于另外一位。一个掸人通常期望在自己村寨里娶一个女子,然后在此终老一生。他与村寨融为一体,这是他的家,哪怕受了形势所迫背井离乡,他也还是要说自己属于故乡的村落。即使一个村落里的人群因土地匮乏不得不分裂,新的村寨可能依然起和旧的那个同样的名字。所以说,一个掸人首先效忠的是地区而非亲属集团。事实上就一般情况而言,并不存在清晰、确定的亲属集团。掸族平民不像克钦那样有世系群姓氏。他们不限制表亲通婚,可以想见,地方社区常常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亲属内婚集团。然而似乎却很少或者不存在亲属群体的团结,负责安排个人婚事的是家长而非亲属集团。一个男人为了娶妻,必须向丈人支付现金形式的聘礼,哪怕那女孩是他父亲的兄弟的女儿。包括土地在内的财产所有权偏向有利于儿子而非女儿,有利于长子而非幼子,但是女儿无论如何也还是有一定权利的①。拥有土地的人群被认为都是第一位所有者的后人,而后者获得租佃权的方式一是先来先占,二是得自当权国王的赐予,土地使用权算是回报他提供的服务①。
实际上,所有权只限于那些仍旧定居于这块土地并赖此为生的初始所有者的后人。严格说来,各种土地权利不能被出卖,只能被抵押。如果甲把他的土地抵押给了乙,那么大约三年之后,甲(或者任何甲的后人)只要有办法的话都有权赎回土地,这个规则据说甚至适用到第十代之久。
一个克钦村落社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是由一群依靠氏族身份和姻亲纽带联系到一起的世系群分支组成的,氏族身份和姻亲联系在掸人的地方组织中所起的作用则有所不同,在这里是拥有土地本身构成了结构延续性的要素。因此,在一个克钦人会说他自己是某某世系群某某支的人的情况下,一个掸人则会说:“我和我的祖先都是勐卯人,我们从有人能记事的时候起,就在和弄耕种这些田地了。”②
掸人村落的领导权似乎主要依赖于年龄和天赋的才能。领导权可以子袭父位,但也不是非如此不可。领导权不限于任何一个世系群③。
在掸人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取代克钦社会的世系群结构的,是一种夸张的世袭阶层或者种姓的意识。掸人社会没有前文提及的奴隶范畴,名义上有三个主要的种姓:
1.贵族。包括所有能在系谱上与当权的召帕追溯到有某种关系的人。考虑到双系继嗣的原则,够格宣称有这种亲戚关系的人实在多不胜数,贵族的定义其实是“那些能够说服他们的同伴用诸如召(Sao)、昆(Hkun)、囊(Nang)等头衔称呼他们的人”。人们认为贵族是一个世袭的种姓,但实际上总是有些声称是贵族却得不到认可的人,他们处于种姓的边缘④。这里父系的纽带比母系更重要。财富也是维持贵族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
前言/序言
利奇博士嘱我为本书作序,这是为我们多年的友谊和学术合作增添光彩。
通常,作序者的使命,或是将著作介绍给更多尚不了解作者的读者群,或是阐明著作蕴涵的不易明察之价值。但这两者都不是本序的目的。利奇博士作为顶尖的社会人类学家,声名未限于英国,实际上已远播国际学术界。而且他也有足够的能力通过其思想的力度和明晰来证明自己作品的价值。那么,我在序言中该写些什么呢?按惯例,序言作者理当避免在著作出版之际就评论该书,也就是说他不能用书评来代替导言,但可以说明一些将在书中出现的、依他之见是讨论作品价值时都会论及的重要主题。
“动态的”(Dynamic)-词已被用滥,但如果说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利奇博士提出了若干要素,以图为社会人类学建立一套动态理论,那么其要旨基本上容易理解了。本书分析的就是社会发展的诸动力或个人行动的诸原则。当今社会人类学的许多研究都在关注制度变迁问题。但这些研究通常是以描述为主,如果也进行抽象概括的话,那么所用的概念往往过于复杂,非常不自然(artificial),与特定社会中所观察到的真实的人类行为相脱节。而利奇博士尝试对动态理论进行高度的抽象,其程度既超过迄今为止社会人类学中前人已所为,同时其分析仍基于考察特定族群时所获之经验材料。
他的论述说服力强,而且精确简练。在分析之前他先提出一些假设,其中包含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对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s)的描述都是依据某一社会现实所建构的模型(models)。在社会人类学界有种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即把任何一套作为讨论基础的假设或概括都称为模型,这是一种相当轻率的做法。有时这种提法通过强调理论建构的人为特征而被当作理论与现实不符的借口。但在本书作者那里,一个模型明确地就是一种结构的表征(representation),这种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以这样的方式被描写和论述,从而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以勾勒其深层关系。在他那篇论景颇亲属称谓的文章中,利奇博士已展示了他在这种处理上的技巧,他自己称之为“民族志代数学的一项实验”。这一分析的本质特征是论证了通过对亲属结构提出一组有限的假设,同时通过使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在分析中将它们结合以来,可以发现一套行为模式,这一模式适用于按理念规则来解释实际社会中的重要事件。
利奇博士的分析再次强调了马林诺夫斯基等学者对“理念的”(ideal)与“实际的”(real)(或“常态的”[normal])行为模式的区分。但在利奇博士的论述中,这一区分呈现出新的重要性。对他而言,对社会系统进行结构性描述的模型所表示的是理念模式——被认做是“合乎规范的”社会关系。模型作为一种建构必然带有均衡性,这就意味着它自身本质上无法提供动态分析。然而最大的难题不在于抽象地将时间作为一个因素引入模型,而在于在模型中表现实际条件下真正相关的内容。因此,动态分析——结构性变迁的分析——必须基于通过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而获得的经验材料。这种情况与经济理论的分析相类似。不过社会人类学家与经济学家相比具有一大优势,因为自学科诞生伊始,人类学家亲身体验和直接研究的一直就是“现实世界”,因此人类学家业已熟谙社会变迁的原始材料。
在实际生活中,个体不断面临行为方式方面的抉择。利奇博士认为他们最终所作的选择往往是为了得到权力——即获取权位或是能使他最终获得权位的尊敬。他运用丰富的资料和精妙的诠释方式对此论点展开阐述,这必然赢得所有细心读者的欣赏。虽然他对某些公认观点的挑战恐难获所有人的好感,但他那直率的论述、知性上的彻底坦诚和研究路径上的创新,会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例如,我们当中一些人私下里会索性告知自己的学生,民族志材料之间可能并不相关,但是只要他们能够合乎逻辑地建构自己的理论,对材料理解有误也无甚大碍。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对克钦社会结构的一项研究/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