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計算機圖形學專業人士,視頻編碼程序員,高校師生 當我們在觀看各種網上視頻、高清有綫電視,都離不開背後的視頻編碼標準,現在市麵上的關於多媒體圖像處理的圖書中,很多都是針對某一種編碼標準的詳細解讀和教程,但是還沒有一本將世界上使用的所有視頻格式進行全麵橫嚮解讀和評測的圖書,在這一點上,《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
是非常有特色的。本書囊括H.120、H.261、MPEG-1、MPEG-2/H.262、H.263係列、MPEG-4、VP6、Dirac、VC-1、H.264/MPEG-4第10部分、H.265/HEVC和我國的AVS China等從人類進入信息時代至今的主要視頻編碼標準,以及標準之間的轉碼問題。本書重點闡述瞭標準內在的基本功能、工具、技術和操作,涉及的內容之廣是同類書罕有的。《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在這個意義上,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和研究意義。
內容簡介
隨著多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在對於視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也期望視頻傳輸具有更快的速度。而傳輸係統和存儲係統則要求視頻格式乃至碼流語法盡可能統一。這兩方麵的客觀要求就是,要對視頻數據進行壓縮;壓縮要實現標準化。視頻編碼標準應運而生。K. R. Rao、D. N. Kim和J. J. Hwang閤著的本書囊括H.120、H.261、MPEG-1、MPEG-2/H.262、H.263係列、MPEG-4、VP6、Dirac、VC-1、H.264/MPEG-4第10部分、H.265/HEVC和我國的AVS China等從人類進入信息時代至今的主要視頻編碼標準,以及標準之間的轉碼問題。本書重點闡述瞭標準內在的基本功能、工具、技術和操作,涉及的內容之廣是同類書罕有的。
本書頗具特色,也是有價值的部分是提供瞭大量的研究專題,尤其是那些具有前瞻性的嘗試和質疑。相信廣大讀者在充分吸取本書的滋養、挖掘所列專題這一“富礦”之後,對於研究內容的確定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本書還提供瞭篇幅可觀的附錄,其中包含瞭與專題研究相關的實驗數據結果,可作為廣大讀者自行研究的參考。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序
緻謝
縮略語
第1章 引言
摘要
1.1 流行的視頻和音頻標準
1.2 視頻的數字錶示
1.3 視頻編解碼的基本結構
1.4 視頻編解碼性能比較的衡量標準
1.5 音頻的數字錶示
1.6 感知音頻編碼的基本結構
1.7 音頻編解碼的性能比較測度
1.8 總結
第2章 視頻編碼標準和視頻格式
摘要
2.1 前言
2.2 復雜度的降低
2.3 視頻編碼標準
2.4 MPEG和H.26x
2.4.1 H.120
2.4.2 H.261
2.4.3 MPEG-1
2.4.4 H.262/MPEG-2
2.4.5 H.263, H.263+ 和H.263++
2.4.6 MPEG-4
2.4.7 H.264/MPEG-4第10部分/AVC
2.4.8 H.265/HEVC
2.5 視頻格式和質量
2.5.1 幀與場
2.5.2 顔色空間
2.5.2.1 YCbCr采樣格式
2.5.3 視頻格式
2.5.4 質量
2.5.4.1 峰值信噪比
2.5.4.2 SSIM
2.6 總結
第3章 AVS China
摘要
3.1 AVS China
3.2 AVS China檔次和級彆
3.2.1 AVS-video 的基準檔次
3.2.2 AVS-video基本檔次
3.2.3 AVS-Video伸展檔次
3.2.4 AVS-Video 加強檔次
3.3 AVS使用的數據格式
3.3.1 AVS視頻分層結構
3.3.1.1 序列
3.3.1.2 圖像
3.3.1.3 分片
3.3.1.4 宏塊
3.3.1.5 塊
3.4 AVS視頻編碼器
3.4.1 編碼過程概述
3.4.2 AVS視頻編碼器用到的編碼工具
3.4.2.1 變換
3.4.2.2 量化與掃描
3.4.2.3 熵編碼
3.4.2.4 去塊效應濾波器
3.4.2.5 模式判決
3.4.2.6 幀內預測
3.4.2.7 幀間預測
3.5 AVS視頻解碼器
3.6 AVS 視頻比特流
3.6.1 起始碼
3.6.2 起始碼值
3.6.2.1 視頻_編輯_碼
3.6.2.2 視頻_序列_終止_碼
3.6.2.3 視頻_序列_起始_碼
3.6.2.4 擴展起始碼
3.6.2.5 用戶數據起始碼
3.6.2.6 I幀起始碼
3.6.2.7 PB幀起始碼
3.6.2.8 分片起始碼
3.6.3 幀編碼類型
3.7 AVS視頻流的NAL單元
3.7.1 AVS視頻流NAL單元的映射
3.7.2 NAL單元首部描述
3.7.2.1 禁用的零比特或禁用比特
3.7.2.2 nal_ref_idc 或NAL參考ID
3.7.2.3 nal_unit_type 或NAL單元類型
3.7.2.4 RBSP字節
3.7.2.5 NAL單元定界符
3.8 AVS-M簡介(AVS第7部分)
3.8.1 AVS-M的數據結構[A74]
3.8.1.1 編碼的視頻序列[A74]
3.8.1.2 幀[A74]
3.8.1.3 分片
3.8.1.4 宏塊
3.8.2 AVS-M的體現
3.8.3 基本檔次的多個級彆
3.9 塊模式預測模式
3.9.1 幀內預測
3.9.2 幀間預測
3.9.3 跳躍模式預測
3.9.4 率失真優化
3.10 變換、量化和熵編碼
3.10.1 變換
3.10.2 量化
3.10.3 熵編碼
3.10.4 簡化的去塊效應濾波器
3.11 AVS第1部分:係統[A80]
3.11.1 程序流
3.11.2 運輸流
3.12 IEEE AVS
3.12.1 應用
3.12.2 檔次和級彆
3.12.3 設計特徵概述
3.13 總結
3.14 專題
第4章 H.264/MPEG-4高級視頻編碼
摘要
4.1 概述
4.2 H.264的檔次和級彆
4.2.1 H.264的檔次
4.2.1.1 基本檔次
4.2.1.2 主檔次
4.2.1.3 擴展檔次
4.2.1.4 FRExts修訂案定義的高檔次
4.2.2 H.264的級彆
4.3 H.264編碼器
4.4 幀內預測
4.5 幀間預測
4.6 P分片中宏塊的幀間預測
4.7 亞像素運動矢量
4.8 變換與量化
4.9 環路去塊效應濾波器
4.9.1 濾波器強度
4.10 B分片與自適應加權預測
4.11 熵編碼
4.12 H.264解碼器
4.13 H.264的一些應用
4.14 總結
4.15 專題
第5章 高效視頻編碼(HEVC)
摘要
5.1 引言
5.2 視頻編碼聯閤協作團隊
5.3 HEVC測試模型中編碼工具的分析,HM 1.0:幀內預測
5.4 HEVC編碼器
5.4.1 幀內預測
5.4.2 變換係數掃描
5.4.3 亮度與色度的分數像素內插
5.4.4 HM1與HEVC草案9編碼工具的比較
5.5 擴展到HEVC
5.6 檔次和級彆
5.7 HEVC編碼器的性能和計算復雜度
5.8 HEVC的係統層麵集成
5.9 HEVC的無損編碼與改進
5.10 總結
5.11 專題
第6章 VP6視頻編碼標準
摘要
6.1 前言
6.2 與以前的Flash編解碼係統MX相比
6.3 VP6算法基礎
6.4 VP6的編碼檔次
6.5 幀類型
6.5.1 黃金幀
6.6 宏塊模式
6.6.1 I幀的宏塊模式(幀內模式)
6.6.2 P幀的宏塊模式(幀間模式與幀內模式)
6.7 最近鄰塊和近鄰塊
6.8 運動矢量
6.8.1 編碼
6.8.2 預測環路濾波
6.9 分數像素運動補償的濾波
6.9.1 雙綫性濾波
6.9.2 雙三次濾波
6.10 對於無約束運動矢量的支持
6.11 預測環路濾波
6.12 DCT,掃描順序和係數牌集閤
6.12.1 掃描順序
6.12.1.1 默認掃描順序
6.12.1.2 自定義掃描順序
6.12.2 DCT編碼與係數牌集閤
6.12.2.1 直流預測
6.12.2.2 係數牌集閤
6.12.2.3 直流解碼
6.12.2.4 交流解碼
6.12.2.5 交流係數的算術和霍夫曼解碼
6.12.2.6 解碼零遊程
6.13 量化
6.14 熵編碼
6.14.1 上下文信息的利用
6.14.2 霍夫曼編碼器
6.14.3 BoolCoder
6.15 VP6編碼概述
6.16 VP6的編碼性能 [P7]
6.17 VP6黃金幀 [P7]
6.18 背景/前景分割[P7]
6.19 上下文預測的熵編碼
6.20 比特流分割 [P7]
6.21 雙模式算術與變長編碼 [P7]
6.22 自適應亞像素運動估計[P7]
6.23 VP6-E和VP6-S編碼器檔次 [P7]
6.24 設備端口與硬件實現 [P7]
6.25 總結
6.26 專題
第7章 Dirac視頻編解碼器與H.264/MPEG-4第10部分的性能分析和對比
摘要
7.1 前言
7.2 Dirac的體係結構
7.2.1 Dirac 編碼器
7.2.2 Dirac 解碼器
7.3 Dirac中的編碼和解碼階段
7.3.1 小波變換
7.3.2 縮放和量化
7.3.3 熵編碼
7.3.4 運動估計
7.3.5 運動補償
7.3.6 解碼器
7.4 實現
7.4.1 編碼結構概述
7.4.2 編碼的簡明性和相對速度
7.5 結果
7.5.1 壓縮比測試
7.5.2 SSIM測試
7.5.3 PSNR測試
7.6 結論
7.7 未來的研究
7.8 總結
7.9 專題
第8章 VC-1視頻編碼
摘要
8.1 VC-1的結構
8.2 整數變換編碼
8.2.1 逆變換
8.2.2 前嚮變換
8.2.2.1 Z型掃描
8.2.2.2 量化
8.3 運動估計/補償
8.3.1 環路濾波器
8.3.2 復雜度
8.3.3 檔次和級彆
8.4 簡單檔次
8.4.1 比特流結構
8.4.2 基本檔次的幀內壓縮
8.4.3 塊大小可變的變換規定
8.4.4 重疊變換
8.4.5 每個宏塊的4個運動矢量
8.4.6 Y分量的四分之一像素運動補償
8.5 主檔次
8.5.1 CbCr的四分之一像素運動補償
8.5.2 起始碼
8.5.3 擴展的運動矢量
8.5.4 環路濾波器
8.5.5 動態分辨率的改變
8.5.6 B幀
8.5.7 自適應宏塊量化
8.5.8 亮度補償
8.5.9 範圍調節
8.6 高級檔次
8.6.1 比特流結構
8.6.2 隔行掃描
8.6.3 序列級的用戶數據
8.6.4 入口點層
8.6.5 顯示元數據
8.7 H.264到VC-1的轉碼
8.7.1 幀內編碼宏塊模式映射
8.7.2 幀間編碼宏塊模式映射方案
8.7.3 運動矢量映射
8.7.4 參考幀
8.7.5 跳過宏塊
8.8 VC-1 的傳輸
8.8.1 傳輸流中VC-1的數據封裝
8.8.2 程序流中的VC-1數據封裝
8.9 VC-2視頻壓縮
8.9.1 前言
8.9.2 範圍
8.10 總結
8.11 專題
附錄A 關於Dirac、H.264和H.265圖像質量的調查研究
A.1 前言
A.2 H.265
A.3 使用SSIM和FSIM的圖像質量評價
A.4 結果
A.4.1 使用QCIF序列Foreman的結果
A.4.2 使用CIF序列Foreman的結果
A.4.3 使用QCIF序列Container的結果
A.4.4 使用CIF序列Container的結果
A.5 結論
A.6 專題
附錄B AVSNR軟件的PSNR平均值
參考文獻
附錄C 通用圖像質量指標與SSIM的比較
C.1 前言
MSE:均方誤差 [Q22]
為什麼用MSE [Q22]?
MSE有什麼問題?[Q22]
使用MSE的隱含假定
主觀對客觀圖像質量測度 [Q15]
C.2 通用的圖像質量指標 [Q8]
質量指標的定義
在圖像中的應用
C.3 結構相似度指標 [Q13]
C.4 帶有失真的圖像 [G11]
C.5 測試結果
失真的Lena圖像
失真的Goldhill圖像
失真的Couple圖像
C.6 結論
專題C
圖像知覺質量評價指標:結構相似度
C.7 H.264參考軟件中關於視頻質量測度的JVT文檔
摘要
前言
新的失真測度與JM
附錄D H.264中模式相關的DCT/DST實現方案
D.1 前言
D.2 參考軟件中變換的實現方案
D.3 提齣的方案
D.3.1 從幀內預測模式到DCT/DST的映射
D.3.2 獲得H.264的DST矩陣
D.3.3 H.264/AVC參考軟件中DCT/DST的實現
D.4 BD-PSNR和BD-比特率的計算
D.5 性能分析
D.5.1 WQVGA(416×240)序列的測試結果
WVGA(832×480)序列的測試結果
HD(1,920×1,080)序列的測試結果
高清(1,080×720)序列的測試結果
用於RaceHorse序列DCT/DST不同組閤的測試結果
D.6 結論與未來的工作
附錄E H.264的實現軟件JM,Intel IPP和X264的性能分析與比較
E.1 H.264
E.2 JM軟件 [H30]
E.3 X264 [X1]
E.4 Intel IPP [X3]
E.5 JM(17.2) 性能分析
E.6 X264性能分析
E.7 Intel IPP性能分析
E.8 在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的SSIM比較
E.9 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實現的PSNR對比
E.10 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所用編碼時間的對比
E.11 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實現的壓縮比對比
E.12 結論
E.13 未來的工作
附錄F基於H.264“隻編碼I幀”的AIC實現以及與其它靜止幀圖像編碼標準如JPEG、JPEG 2000、JPEG-LS和JPEG-XR的比較
F.1 前言
F.2 高級圖像編碼
F.3 改進的AIC
編碼器
解碼器
F.4 H.264標準
H.264/AVC主檔次幀內編碼
H.264/AVC FRExt高檔次幀內編碼
F.5 JPEG
F.6 JPEG2000
F.7 JPEG XR
F.8 JPEG-LS
F.9 JPEG-LS 算法
LOCO-I的描述
F.10 主要差彆 [AC1, H11, J22, JX3, JL2, JL4]
F.11 評價方法
圖像測試序列
編解碼器的設置
主觀對客觀圖像質量測度
F.12 結論和未來的工作
附錄G 麵嚮高清視頻編碼的更高階二維整數餘弦變換
G.1 離散餘弦變換與視頻壓縮
G.2 整數餘弦變換
G.3 簡單的2維16階ICT
G.4 改進的2維16階ICT
G.5 基於Loeffler因式分解的二維16階binDCT
G.6 變換編碼增益
G.7 H.264/AVC中的實現方案與性能分析
G.8 AVS-Video的實現方案和性能分析
G.9 結論和未來的工作
附錄H H.264編解碼器的比較
H.1 比較的任務
測試範圍
本次比較的新穎之處
比較規則
測試硬件特性
編解碼器要求
開發者可交付成果
有用的鏈接
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AVS China、H.264/MPEG-4 PART10、HEVC、VP6、DIRAC、VC-1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AVS China、H.264/MPEG-4 PART10、HEVC、VP6、DIRAC、VC-1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AVS China、H.264/MPEG-4 PART10、HEVC、VP6、DIRAC、VC-1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AVS China、H.264/MPEG-4 PART10、HEVC、VP6、DIRAC、VC-1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