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现代人的角度平视两千年以前的社会,探幽烛微,对《世说新语》所记载的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进行了具有创见性的解读,通过一些人、一些事有趣的细节,让读者在领略那个时代的魅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内心以深深的启示。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慧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赏誉第八
【原文】
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a者,真治国者器。譬b诸宝剑,则世之干将c。”
【注释】
a周子居:即周乘,天资聪慧。b譬:譬如,比作。c干将:古代宝剑名。
【译文】
陈蕃曾经感叹说:“像周乘这样的人,真是治理国家的人才啊。把他比作宝剑的话,就是世上的干将。”
【原文】
世目a李元礼b:“谡谡c如劲松下风。”
【注释】
a目:评价。b李元礼:即李膺,汉末名臣,历任河南尹、司隶校尉等职。c谡谡:象声词,形容风声。
【译文】
世人评价李膺说:“像劲松下的风一样,清冽强劲。”
【原文】
谢子微a见许子将兄弟b,曰:“平舆c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子政弱冠d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干国e之器。正色忠謇f,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g,范孟博h之风。”
【注释】
a谢子微:即谢甄,曾任豫章从事。b许子将兄弟:指许劭和许虔。c平舆:汉晋时县名,位于今河南境内。d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算作成年,行“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年的帽子。e干国:治理国家。f忠謇:忠诚正直。g不肖:不贤。h范孟博:即范滂,河南伊阳人。
【译文】
谢甄见到许劭兄弟,说:“平舆县的滩水里,有两条龙。”见到许虔还年轻的时候,谢甄赞叹说:“像许虔这样的人,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端庄正直,可与陈蕃媲美;疾恶如仇,有范滂的风范。”
【原文】
公孙度a目邴原b:“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c也。”
【注释】
a公孙度:字叔济,历任冀州刺史、辽东太守等职。b邴原:字根矩,年少知名。c罗:用网捕捉。
【译文】
公孙度评价邴原说:“他可以说是云中的白鹤,是捕捉燕雀的网抓不到的。”
【原文】
钟士季目王安丰:“阿戎了了a解人意。”谓裴公之谈,经日不竭。吏部郎阙b,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注释】
a了了:形容聪明伶俐。b阙:通“缺”,缺少。
【译文】
钟会评价王戎说:“阿戎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还说裴楷的清谈,一天到晚停不下来。吏部郎职位空缺,晋文帝司马昭问钟会该用什么人,钟会回答说:“裴楷清明通达,王戎言简意赅,全是合格的人选。”于是,司马昭任用了裴楷。
【原文】
王浚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a二童何如?”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b尔时c天下无滞才d。”
【注释】
a向:刚才。b冀:希望。c尔时:那时。d滞才:被滞留、埋没的人才。
【译文】
王戎、裴楷两人在小的时候拜访钟会,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之后客人问钟会:“刚才的两个孩子怎么样?”钟会说:“裴楷清明通达,王戎言简意赅。二十年后,这两个人必定会成为吏部尚书,希望那时天下没有被埋没的人才。”
【原文】
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a。”
【注释】
a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裴潜之子。
【译文】
谚语说:“后辈中的领袖有裴秀。”
【原文】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a如入廊庙中,不修b敬而人自敬。”一曰:“如入宗庙,琅琅c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江廧d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注释】
a肃肃:恭敬的样子。b修:整理,装饰。c琅琅:美好的样子。d江廧(qiáng):水势浩大的样子。
【译文】
裴楷评价夏玄说:“恭恭敬敬,像是进入了庙堂之中,不需要修饰但自然而然地让人尊敬。”另一种说法是:“像进了宗庙一样,只见到美好的礼器和乐器。见到钟会,就像参观武器库一样,只能看到刀剑。见到傅嘏,像汪洋大海一般无所不容。看到山涛,像是登上高山居高临下,深邃旷远。”
【原文】
羊公还洛,郭奕a为野王b令。羊至界,遣人要c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d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e,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f!”
……
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自由解放,并富于智慧和热情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像它一样,社会黑暗混乱而风韵流动,士人出路艰难却个性张扬。皇帝登基邀请臣子并坐;士族掌权却以过问政事为耻;文人骚客嗜食毒品、行为放诞;人们推崇美貌男子而当街掷果盈车……刘伶纵酒、嵇康锻铁、阮籍狂啸,他们寻求清高,却流于孤僻,追求明敏,却流于放纵;他们狂放不羁、率真洒脱,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度”。《世说新语》恰恰真实地记载了魏晋名士的种种奇异之举,成为“ 魏晋风度”的形象演绎。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逸事趣闻,及统治阶级当时的情况。全书共36 篇1130则,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同时,更显现出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所具备的价值。《世说新语》行文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陈寅恪称其为“清谈之全集”,鲁迅则说它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并将其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千年虽逝,但那个追求率性、珍惜自我、强调精神自由的时代却久久地为后人所怀念。《世说新语详解》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去平视千年以前的社会,探幽烛微,通过平实而耐读、思辨而生动的语言,对《世说新语》所记载的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进行了具有创见性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与现代生活进行对接,通过一些人、一些事有趣的细节,使遥远的“魏晋风度”亲切可感,让读者真切体会那个朝代的贵族、庶民和文人的欢乐、痛苦与无奈,在领略那个时代的魅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内心以深深的启示。
《世说新语》无疑是研究魏晋六朝历史文化以及士人心态最值得研读的一部珍贵文献,同时,它也是古代文化爱好者案头珍品。试想,茶余饭后,看阮籍的青白二眼,看王猛的扪虱而谈,看王子猷的兴尽而返;听魏晋名士的“非常之言”、看魏晋名士“非常之行”、悟魏晋名士“非常之道”,其文化领悟与心性滋养不言而喻……
读罢这本《世说新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将中国古代的文学魅力与现代的视觉美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我曾经尝试阅读过一些传统的《世说新语》版本,常常因为对其中人物的背景、时代特色以及那些微妙的言语机锋理解不够深入而感到力不从心。然而,这本书的“全新插图升级版”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配了几张图,而是真正做到了“解”的功夫。每一幅插图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考究,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度解读。当我看到那些描绘名士风采的画像,看到他们如何在宴饮、谈笑、甚至是一些看似随意的场合中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情趣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理解那些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书中对于一些典故的解释,也通过图画的形式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展示,比如“鼻祖”、“倾盖如故”等,这些原本可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才能弄懂的概念,现在通过插图的辅助,变得一目了然。这种视觉化的阅读体验,让我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的累积,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这部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喜爱。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散文,特别是那些以人物言行和生活逸事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情有独钟。《世说新语》自然是其中的翘楚,但市面上各种版本的解读层出不穷,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却不多。这本《彩图全解世说新语》则给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它并非是那种流于表面的“图说”,而是真正做到了“全解”。每一则故事的原文,都配有详尽的解读,这些解读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更深入地挖掘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当时的社会风俗,以及那些言谈背后所折射出的士人精神。而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那些“全新插图”。它们并非简单的示意图,而是极具艺术价值的创作,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勾勒、人物的造型,都透露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当我阅读到某则关于名士轶事的片段时,脑海中浮现出的不再是模糊的想象,而是具体生动的画面,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是他们身处的环境,都因为这些插图而变得鲜活起来,仿佛我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份魏晋风流。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世说新语》的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评分这套《世说新语》真是让我惊喜连连!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士人群体及其风流韵事颇感兴趣,但很多版本都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文字晦涩难懂,要么就是缺少直观的图解,看得我云里雾里。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的装帧就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打开书页,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些全新的插图,色彩饱满,线条流畅,而且人物的服饰、场景的布置都充满了古韵,仿佛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那个魏晋风流的年代。不仅仅是美观,这些插图的运用实在是太巧妙了,它们恰到好处地标注在文本的旁边,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看似玄妙的典故和人物。比如,当读到某个名士的轶事时,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相应的画面,人物的神态、表情、甚至是周围的环境,都因为这些插图变得鲜活起来,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生动的故事。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这个原本有些畏惧古籍的读者,也能轻松愉快地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它让我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原来可以如此有趣和高效。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够“读懂”《世说新语》的书。我过去也曾接触过一些关于《世说新语》的读物,但总是感觉隔靴搔痒,无法真正领略到这部经典作品的精髓。很多时候,仅仅是晦涩的文言文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更何况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复杂的社会人情。然而,这本“彩图全解”版本,则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将这部古籍呈现在我面前。它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那种“解”的彻底性。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注释,而是结合了精美的插图,将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变得栩栩如生。这些插图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帮助理解原文的关键。当我阅读到一个关于名士的趣闻时,插图中的人物造型、表情,以及场景的布置,都能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让我立刻就能把握故事的要点,甚至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幽默或讽刺。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乐趣,让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领悟到《世说新语》所展现的那个时代文人的风貌和智慧。它让我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和有趣。
评分说实话,我选择购买这本书,最初是被它的“彩图”吸引,想着也许能作为一本欣赏性的读物,看看古人的生活和风采。但没想到,它的内容也如此扎实,而且解释得非常到位。很多我之前读过的关于《世说新语》的书,要么是纯粹的原文,要么就是一些非常简略的注释,读起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无法真正领会到那些言谈背后的深意。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提供了原文,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则故事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种解读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历史感。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个人会这么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以及这句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智慧或幽默。而那些精美的插图,则像一个个生动的注脚,将文字中的人物、场景、甚至是情绪都具象化了。当我看到一张图描绘着某位名士如何巧妙地应对尴尬局面时,我更能体会到原文中那些看似平淡的对话所蕴含的智慧。这本书的编辑团队显然对《世说新语》有着深厚的理解,并且懂得如何将这种理解以最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