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科学译丛精选套装:费马大定理+不可能的物理+纠缠态+灵魂存在吗?(套装共4册)

合众科学译丛精选套装:费马大定理+不可能的物理+纠缠态+灵魂存在吗?(套装共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阿米尔·艾克塞尔,加来道雄,玛丽·罗奇 著
图书标签:
  • 数学
  • 物理学
  • 科学普及
  • 费马大定理
  • 量子力学
  • 哲学
  • 灵魂
  • 科普读物
  • 合众科学
  • 译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1214591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591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费马大定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完整的解决费马大定理的故事,其中包括荧幕背后和相机镜头及闪光灯外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同时,这也是一个含有欺骗、阴谋和背叛的故事。


《不可能的物理》

是否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将能穿墙而过、建造飞行速度超过光速的飞船、解读他人的思想、隐形、以意念之力移动物体、瞬间将我们的躯体传送到太空?
对于“不可能”事物的认真研究常常会开拓出富饶并且完全出人意料的科学疆域;对“不可能”事物的研究可能也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一次又一次,我们看到对于不可能事物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视野,拓展了物理学和化学的疆界,并且迫使科学家们对自己所说的“不可能”重新定义。正如威廉?奥斯勒爵士所言:“一个时代的信仰在下一个时代成为谬误,而过去的荒唐愚蠢却成为明日的睿智。”


《纠缠态-物理世界first谜》

本书基本是按时间顺序,让一个个关键人物依次登场,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而且都是先讲生平轶事,再聊他们的理论,所以再科盲的读者也能看懂每章前半部分。对整个纠缠态的发展史写的挺清楚,对各种经典实验的解释非常简洁到位,而介绍相关物理学家的传记也很有意思。


《灵魂存在吗?》

灵魂存在吗?本书用科学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阅读本书将是一次有趣的旅程。







内容简介

《费马大定理》

1955年,在一次科学会议上,一位普林斯顿数学家的演讲像投下了一枚炸弹,引起了极大轰动。他已成功证明了一个使人类迷惑了350年之久的著名数学猜想——费马大定理。这个证明一共写了200页,是他面壁7年的结果。《费马大定理:解开一个古代数学难题的秘密》讲述的是隐藏在这次伟大科学胜利背后的人物、历史和文化的故事。


《不可能的物理》

一百年前,科学家们会说,激光、电视和原子弹超过了物理学上的可能性。在《不可思议的物理》中,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探索了科幻作品中目前被认为无法实现的科技与装置在未来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变得司空见惯。从隐形传送到心灵念力,加来道雄使用科幻的世界研究人们当今所知的物理定律的基本原理和极限。他将这些科技分类列为一等、二等和三等,依据是它们可能在何时被实现:在下一个世纪之内、在数千年之内,或者也许永远不会。他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的文字解释了:光学和电磁学将如何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可以将光线围绕一个物体弯折,就像溪流绕过河中的大圆石那样,使该物体对于身处“下游”的观察者来说不可见,等等。


《纠缠态-物理世界谜》

本书描绘了量子纠缠这个现象发现的始末与其应用前景,生动地讲述了围绕这个现象一直在探索的科学家们的故事,他们穷毕生之力来证明这种量子论所预言的、由爱因斯坦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的诡异效应确实是自然界所固有的现象。


《灵魂存在吗?》

死亡是永远的终结,还是另一段生命的开始?永生是否存在?这是长久以来困扰人类的难题。在本书中,作者玛丽?罗奇记述了历史上人们对灵魂的探索历程,并亲自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探索,从印度农村到英国灵媒学校,从剑桥大学图书馆到杜克大学医学院,从劳伦森大学意识研究试验室到北卡罗来纳州的乡村,再到弗吉尼亚大学手术室。作者以极大的智慧和不倦的好奇心将读者带上了一段奇异的旅程。



作者简介

阿米尔?艾克塞尔:国际著名数学家、科学史研究专家。出生于以色列海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数学学士和物理学硕士,之后又在俄勒冈大学获得统计学博士学位。阿克塞尔已经出版了十多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科普书,其中有些已成为科普著作中的经典畅销书,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如《费马大定理——解开一个古老数学问题的秘密》、《费马大定理》、《几率1》、《商用统计学》等书。


加来道雄是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亨利。塞特(Henry Semat)席教授。他是超弦理论的共同创立者。他已经写作了不少书,他的畅销作品《超间》被《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选为年度科学图书之一,他常常作为嘉宾出现在全国性电视节目上,他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广播目能在130个城市里收听到。他居住在纽约。


玛丽?罗奇:《尸体:人类遗体的离奇生命》一书的作者。《纽约时报》、《发现》杂志撰稿人,罗奇现居加州奥克兰。

目录

《费马大定理》

序 言 001
第一章 001
1. 剑桥,英国,1993 年6 月 001
2. 皮埃尔?德?费马 004
3. 素数 007
4. 写在空白处的著名评注 007
5. 1993 年7—8 月——一个隐含的漏洞 009
第二章 010
6. 约公元前2000 年,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 010
7. 数的平方意味着财富 011
8. 黏土平板文书“Plimptom 322” 012
9. 秘密宣誓的“数崇拜者”的古代盟会 013
10. “万物皆数” 014
11. 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余两边平方之和…… 016
12. 整数,分数,还有什么? 017
13. 毕达哥拉斯的遗产 020
14. 绳子,钉子,和几何学的诞生 022
15. 什么是定理 024
16. “我找到它了!我找到它了!” 024
17. 大约公元250 年,亚历山大,古埃及 027
第三章 029
18. 阿拉伯之夜 029
19. 中世纪商人和黄金分割 030
20. 求未知数者 034
第四章 036
21. 复兴和探索古代知识 036
22. 平方,立方,和更高次 036
23. 演算法家 038
24. 柯尼斯堡七桥问题 041
25. 高斯,伟大的德国天才 042
26. 虚数 045
27. 索菲?热尔曼 047
28. 1811 年闪耀的彗星 048
29. 弟子 049
第五章 051
30. 拿破仑时代的数学家 051
31. 周期函数 052
32. 拉梅的证明 055
33. 理想数 055
34. 另一项赏金 058
35. 非欧几里得几何 058
36. 美丽与悲剧 059
37. 另一个受害者 063
38. 戴德金的理想理论 064
第六章 066
39. 全才庞加莱 066
40. 模形式 068
41. 与拓扑学的意外联系 070
42. 佛廷斯的证明 072
43. 神秘的且名字可笑的希腊将军 072
44. 椭圆曲线 075
45. 奇特的猜想 077
第七章 078
46. 东京,日本,1950 年代初期 078
47. 一个有希望的起点 080
48. “你在说什么?” 081
49. 志村的猜想 082
50. 阴谋与背叛 084
51. “有兴趣读者的一个练习” 086
52. 谎言 087
第八章 091
53. 1984 年秋,黑森林深处 091
54. 里贝特定理 092
第九章 097
55. 童年时的梦想 097
56. 重新点燃一个古老光焰 098
57. 把一个大问题拆解为若干小问题 100
58. 弗莱切的论文 101

59. 一位好朋友 102
60. 谜题的最后部分 104
61. 检验 105
62. 深藏的一个隐含的漏洞 106
63. 烦恼 108
64. 如愿以偿 109
第十章 112
65. 费马有证明 吗? 112
注 释 115
作者的话 118


《不可能的物理》
目 录
前 言 001
第一章 一等不可思议 001
1. 力场 001
2. 隐形 014
3. 光炮与死星 032
4. 隐形传送 051
5. 心灵感应 068
6. 意志力 087
7. 机器人 103
8. 外星人和UFO 127
9. 恒星飞船 156
10. 反物质和反宇宙 182
第二章 二等不可思议 199
11. 比光更快 199
12. 时间旅行 219
13. 平行宇宙 232
第三章 三等不可思议 258
14. 永动机 258
15. 预知 273
后记 不可思议事物的未来 284
致 谢 305


《纠结态》

前 言 001
敬告读者 001
第一章 神秘的和谐力 001
第二章 序 幕 005
第三章 托马斯?杨的实验 012
第四章 普朗克常量 021
第五章 哥本哈根学派 027
第六章 德布罗意导波 035
第七章 薛定谔和他的方程 040
第八章 海森堡的显微镜 053
第九章 惠勒的猫 060
第十章 匈牙利数学家 070
第十一章 爱因斯坦登场 077
第十二章 波姆与阿哈朗诺夫 093
第十三章 约翰?贝尔的定理 105
第十四章 克劳瑟、霍恩、西摩尼的梦 115
第十五章 阿莱恩?阿斯派克特 137
第十六章 激光枪 148
第十七章 三粒子纠缠 157
第十八章 十千米实验 183
第十九章 隐形传态:“斯科特,开始传送!” 187
第二十章 量子魔术:这一切究竟说明了什么? 193
致 谢 197
注 解 203
参考文献 207



《灵魂存在吗?》

简 介 001
第一章 又是你
造访轮回之国 003
第二章 精子中的小人,或大脚趾里的小人
通过显微镜和解剖刀来搜寻灵魂 037
第三章 如何为灵魂称重
一个人(或老鼠、水蛭)死在秤上时会发生什么 057
第四章 维也纳香肠事件
及其他想要看见灵魂的努力 085
第五章 难以下咽
眼花缭乱,令人厌恶的灵魂外质全盛期 097
第六章 灵媒的重大宣称
在亚利桑那大学实验室中接触亡者 125
第七章 傻瓜帽中的灵魂
作者在灵媒学校登记入学 145
第八章 你听得见我吗?
与亡者进行电信通话 155
第九章 在闹鬼盒子中
电磁场会让你产生幻觉吗? 187

第十章 倾听小精灵
一位心理声学家在英格兰闹鬼地扎营 199
第十一章 查芬和穿大衣的死者
法律做出对灵魂有利的判决,作者找来专家证人 213
第十二章 六尺之上
手术室天花板上的电脑正在等候记录下濒死经历 233
后 记 260
感谢语 262



探索宇宙的奥秘,丈量人类的智慧边界:一本汇集思想火花的集结 本书集结了四部影响深远的科普力作,它们如同四颗璀璨的星辰,分别照亮了数学、物理、量子力学以及生命哲学等多个领域。这不是一套简单的图书组合,而是一次深入探索人类智慧边界、挑战我们对宇宙和自身认知的绝佳机会。每一本书都以其独特的视角、严谨的论证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带领读者穿越学科的藩篱,领略科学的魅力与哲学思辨的深度。 第一卷:《费马大定理:历史与证明的史诗》 本书以史诗般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跨越三个半世纪的数学谜题——费马大定理的诞生、探索与最终的证明。作者不仅仅聚焦于纯粹的数学逻辑,更将目光投向了支撑这一伟大的思想成就的无数先贤的智慧、挫折与坚持。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整数和谐的迷恋,到笛卡尔代数的诞生,再到欧拉、高斯等巨匠的探索,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的闪光和严密的推理。 本书将带领读者回到那个时代,体验数学家们在黑板前冥思苦想的场景,感受他们面对看似无解难题时的困惑与执着。你将了解到,费马大定理并非孤立存在,它深深地根植于数论的古老传统,并催生了代数几何、椭圆曲线等一系列重要的数学分支的蓬勃发展。作者巧妙地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融入生动的故事中,让非专业读者也能体会到证明过程的精妙与艰辛。 最终,本书将聚焦于安德鲁·怀尔斯如何以超凡的毅力和惊人的智慧,在现代数学的框架下,将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变为现实。这个证明过程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科学史诗,它融合了代数几何、模形式、伽罗瓦表示等多个高深领域。通过本书,你不仅能领略数学的纯粹之美,更能体会到人类在追求真理道路上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它是一次关于人类智力极限的探索,一次对科学精神的致敬。 第二卷:《不可能的物理:重新认识现实的边界》 在科学的长河中,物理学无疑是理解宇宙运作规律的基石。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物理学的最前沿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颠覆常识、挑战直觉的“不可能”现象。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带领我们探索这些“不可能”物理的向导,它以开放的心态和严谨的态度,解构那些看似违背我们日常经验的物理规律。 本书将从经典物理的基石出发,逐步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更加奇妙和令人着迷的微观世界。你将了解到,在原子和亚原子尺度上,粒子的行为方式与我们熟悉的宏观物体截然不同。例如,量子叠加态让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而量子隧穿效应则允许粒子“穿过”理论上无法逾越的能量壁垒。这些现象,在宏观世界中是绝对“不可能”的,却在微观世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者将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解释,阐述诸如量子纠缠、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等核心概念。你将明白,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宏观尺度的直观感受,而微观世界的运行逻辑则遵循着一套截然不同的规则。本书还将探讨这些“不可能”的物理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从激光、晶体管到未来的量子计算机,都离不开对这些奇特规律的深刻理解。 更重要的是,本书鼓励读者以批判性思维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科学观念,并对科学的边界进行思考。它挑战我们固有认知,激发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心,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往往就孕育在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猜想和现象之中。阅读本书,你将重塑你对物理世界的理解,看到一个更加丰富、更加令人惊叹的宇宙。 第三卷:《纠缠态:量子世界的奇异连接》 量子纠缠,被爱因斯坦称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是量子力学中最令人费解也最引人入胜的现象之一。本书将以清晰而深刻的笔触,揭开纠缠态的神秘面纱,带领读者深入量子世界的奇特连接。 本书首先会介绍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为理解纠缠态打下坚实的基础。你将了解到,在量子世界中,粒子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可以以一种超越经典物理想象的方式相互关联。当两个或多个粒子发生纠缠时,它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联系,无论它们相距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瞬间影响到其他纠缠粒子的状态。 作者将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思想实验,生动地阐释纠缠态的本质。例如,著名的EPR佯谬将帮助你理解纠缠态如何挑战定域实在论的经典观念。你还将了解到,贝尔不等式实验是如何一步步证实了量子纠缠的非凡特性,并彻底否定了隐藏变量理论的解释。 本书不仅关注理论的阐述,更将目光投向纠缠态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潜力。你将了解到,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加密等前沿技术的核心。量子计算机利用纠缠态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有望在某些计算任务上远超经典计算机。量子通信则利用纠缠态实现绝对安全的加密信息传输,为信息安全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阅读本书,你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兴奋与智慧的碰撞。你将不再将量子世界视为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真实存在的、充满奇迹的领域。纠缠态的奥秘,将打开你理解宇宙深层联系的新视角,让你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期待。 第四卷:《灵魂存在吗?:意识、生命与存在的哲学追问》 在探索了宇宙的宏观规律和微观奥秘之后,本书将视角转向了我们自身——意识、生命以及“灵魂”是否存在这样古老而深刻的哲学命题。这并非一本宗教书籍,而是一次严谨而富有启发性的理性思辨,它邀请我们一同踏上对生命本质的探寻之旅。 本书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审视我们对于意识的理解。你将了解到,神经科学如何试图通过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来解释意识的产生。从突触的连接到神经网络的活动,科学家们正在逐步揭示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然而,意识的“主观体验”——那些我们感知的颜色、声音、情感,是否能完全被物质世界所解释?这就是著名的“困难问题”。 作者将引导读者思考,除了大脑的物质活动,是否存在某种非物质的实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它承载着我们的意识、记忆和个性?本书将梳理历史上关于灵魂的各种哲学观点,从柏拉图的灵魂不朽论到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再到现代唯物主义和泛心论的争论。你将接触到各种论据和反驳,它们将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本书还将探讨生命本身的定义和意义。生命是什么?它是仅仅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还是蕴含着某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本质?意识的出现是否标志着生命的某种升华?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本书的目的在于激发读者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人类的终极关怀——死亡与永生。如果灵魂存在,它将如何面对死亡?如果不存在,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生命的有限?这本著作鼓励我们以一种更加深刻的方式去理解生命,去拥抱存在的意义,去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是一次关于人性、意识和永恒价值的深刻对话,一场对生命本质的勇敢探索。 集结的意义:融汇贯通,开启新知 这四本书的集结,并非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一次思维的碰撞与升华。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触及了人类认知中最核心、最前沿的领域。阅读这套书,你将有机会: 拓展思维的边界: 从数学的抽象逻辑到物理学的奇异规律,再到量子世界的颠覆性概念,以及哲学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你的思维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和训练。 建立学科间的联系: 你会发现,看似独立的学科之间,实则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例如,数学是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而物理学的发展又不断催生新的哲学思考。 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每一本书都展现了科学家和思想家们严谨的求证过程、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深化对自身和宇宙的理解: 在理解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同时,你也会更深入地反思人类意识的本质,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 这套“精选套装”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智识盛宴,它将带领你踏上一段充满惊喜和启发的旅程,让你在感受科学的严谨与哲学思辨的深度中,不断接近人类智慧的更高峰。它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人类求知精神的一次全面致敬。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对那些试图挑战人类认知极限的论题抱有天然的亲近感。很多科学发现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们告诉我们,我们原以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在更深层次的宇宙法则面前,是多么的站不住脚。读这些书,就像是在接受一次智力上的“脱敏训练”,让我们习惯于接受那些初听起来荒谬、实则精妙的理论结构。比如,在探讨物质的本质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我们日常经验中的实体,在微观层面更像是一种概率波或信息场。我希望能找到那种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合上书本、凝视窗外、重新思考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时刻。这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拓展,是对自身思维局限性的一次温柔而坚定的冲撞。这种“颠覆性”的体验,是我选择这套书的核心驱动力。

评分

我最近对宇宙的终极奥秘和人类心智的边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几本读物。它们似乎瞄准了几个哲学和科学交叉领域最引人入胜的命题。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这些内容是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观。例如,某些理论在解释宏观宇宙现象时,往往会触及到我们感官经验的局限性,这对我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我希望阅读后能有一种“世界观被重塑”的感觉,而不是仅仅学习了一堆新名词。好的科普读物,应该像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数学和物理概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逻辑严密的论证变得触手可及。我非常期待书中对于那些边界性问题的探讨,比如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不存在”的事物,或者我们所感知的“实在”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结构。这种探索未知,挑战认知的过程,才是我阅读这类书籍的真正乐趣所在。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纸质感真是令人惊喜,拿到手沉甸甸的,翻开时油墨的清香也让人心旷神怡。我一直很喜欢那种有分量的实体书,而不是冷冰冰的电子屏幕。特别是这几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中透着一股深邃的学究气,很符合我这种喜欢在书架上陈列“硬核”读物的爱好。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打磨,比如字体选择的清晰度和行距的舒适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说实话,现在很多出版物为了追求速度和成本,在这些基础的阅读体验上做得越来越敷衍,但能看出这套书的编辑团队是真正用心了的。每本书的译者署名都非常醒目,这让我对译文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毕竟科学著作的翻译,一个不慎就可能将严谨的逻辑引入歧途。我期待能沉浸在这些由顶级思想家和科学家构建的知识殿堂里,感受那种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而不是被粗糙的排版和蹩脚的译文打断思路。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间精心维护的老图书馆,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对知识的尊重。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套书的时候,心里是抱着一点挑战的态度的。我深知其中涉及的主题,无论是数论的深渊还是量子纠缠的诡异,都不是轻松的“咖啡伴侣”读物。我希望作者们能够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向导,带领我们穿过那些看似密不透风的学术迷宫。我最看重的是逻辑的连贯性和论证的力度。如果一本书只是堆砌了惊人的事实和概念,但未能清晰地展示其内在的联系和推导过程,那么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本“概念图鉴”,而非真正的思想引导。我尤其关注那些被证明或被证伪的那些里程碑式的论断,看看它们是如何从一个大胆的猜想,逐步通过严谨的数学工具或实验验证,最终确立其地位的。我希望读完后,不仅能理解“是什么”,更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那种豁然开朗的智力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这几本书的汇集非常奇特,涵盖了从纯数学的绝对真理探索,到前沿物理学的反直觉世界,再到关于意识和存在本质的形而上学追问。这种跨学科的编排,恰恰反映了人类知识体系的整体性。我发现,当我们试图深入理解任何一个领域的最深处时,最终都会不约而同地汇聚到一些共同的基本问题上,比如确定性与随机性、有限与无限、物质与信息的关系。我期待看到不同领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运用他们各自的工具箱来试图解答这些问题的。数学家可能用公理和证明来逼近真理,而物理学家则可能借助实验数据和模型来描述现实。这种多维度的审视,往往能产生比单一视角更丰满、更接近真相的理解。这种“合集”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多元透镜,避免了我们在特定学科的思维定式中迷失。

评分

评分

还行吧

评分

很好

评分

评分

非常值得入手,书籍质量非常好,活动价格真的好值。

评分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脚不能到达的地方.它带着我的灵魂领略.给我另一番不同的体验.也许我们无法领会.那些大学问家高深的比喻.但是我们可以用平凡的眼光去看待.读书应该就像吃饭一样.身体需要能量.同样.心灵也需要粮食.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成为一个双丰收的人

评分

商品很不错,很喜欢的啊,下次还会再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