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逊夫人在资产阶级学者中被称为凯恩斯左派,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有独特的见解。
本书扼要地介绍了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对主要经济学说作了理论评价;对资产阶级经济作了理论分析,进而探讨了当代世界的一些主要经济问题。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问题。
引言
第一篇 经济学说
序论
第一章 在亚当斯密以前
第一节 主要思想
一、有效需求
二、货币与财富
三、最后一个重商主义者
第二节 重农主义者
一、封建主义
二、形而上学论点
第二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基本观念
一、阶级分析
二、作为预付款的资本
三、“剩余产品”的决定
四、动态分析
第二节 财富积累
一、分工
二、工厂制度
第三节 分配与价格
一、李嘉图的分配理论
二、价格
三、生产的商品
四、一个不变的标准
第四节 有效需求
一、萨伊定律
二、马尔萨斯的“过剩”理论
第五节 马克思
一、社会关系与剩余生产
二、价值与价格
三、资本主义时期
附录:马克思的记号
第三章 新古典时代
第一节 新学派的胜利
第二节 基本思想
一、效用
二、均衡
三、生产要素
四、等待的报酬
第三节 价格与分配
一、稀少性
二、“边际生产率”
三、正常利润
……
第二篇 分析
第三篇 现代问题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它对宏观经济学宏大图景的描绘。从国民收入核算、通货膨胀、失业率,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调控机制,作者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整个经济体运行脉络的窗户。特别是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阐述,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了解到,经济并非总是平稳向前,而是伴随着繁荣与衰退的交替。书中对不同学派关于经济周期成因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既有凯恩斯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也有货币主义的货币供应变动论,还有一些其他更复杂的理论模型。这种多元化的视角,让我认识到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其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李嘉图等价”的讨论,它解释了政府发行国债融资,是否真的会对未来的税收和居民消费产生实质性影响。这种理论的辩证性,让我开始质疑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经济现象。读完这一部分,我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关注新闻中那些关于GDP增长、CPI指数等经济数据的含义。
评分这本书在解释经济学模型时,并没有一味地堆砌枯燥的数学公式,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案例分析,使得复杂的研究问题变得生动有趣。比如,在讲解帕累托最优时,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交换模型,用图示的方式清晰地展现了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的条件。我又比如,关于囚徒困境的博弈论分析,书中通过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场景,比如两个嫌疑人被分开审讯,来解释为何在个人理性选择下,最终可能导致双方都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策。这种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体验,也帮助我更好地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书中对一些经典的经济学实验的描述,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们展示了经济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来检验理论假设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是我在其他一些经济学入门读物中很少看到的,它让我觉得经济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实世界。
评分总的来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现代经济学导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次通往经济学殿堂的精妙导览。即便对于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书中对于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清晰定义、逻辑严谨的推理过程,以及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刻洞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尤其赞赏它在介绍复杂理论时所展现出的耐心和深度,避免了简单的罗列和肤浅的解释,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又多了一个维度,看待经济新闻和社会现象时,也能有更清晰、更专业的视角。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学术佳作,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经济学知识的好奇,更激发了我对这个学科持续深入学习的热情。
评分在阅读《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现代经济学导论》的过程中,我对经济学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历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不仅仅是罗列现有的经济模型和概念,更重要的是它追溯了这些理论的源头,展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经济学家们是如何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中,逐渐形成和完善他们的思想体系。例如,对于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之后各种分支学派的介绍,我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亲眼见证了经济学思想的萌芽、生长、繁荣与变革。作者对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经典阐述,以及他对后来批评者和修正者的介绍,都让我对这一核心概念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理解。书中也触及了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更前沿的领域,虽然篇幅不深,但足以勾起我对这些新兴学科的兴趣。这种对经济学发展脉络的梳理,不仅让我理解了“是什么”,更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会是这样”,让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深度。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现代经济学导论》,虽然我并非经济学专业出身,但出于对知识的好奇,我还是尝试着阅读了一下。刚翻开目录,就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严谨学术气息,那些由大师级学者撰写的经典著作,即使是“导论”,也绝非等闲之辈。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关于微观经济学的部分,尤其是市场均衡、供需弹性等概念的阐述。作者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比如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的涨跌,解释了这些抽象的经济原理,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逐渐领悟其精髓。例如,当描述到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时,作者会结合生活中大家对水果、衣服等商品的购买行为进行类比,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低,消费者越倾向于购买更多。反之,价格升高,购买意愿便随之下降。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此外,书中对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讨论也发人深省,它引导我去思考,在现实世界中,人的决策真的是完全理性的吗?是否存在非理性因素对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问题,都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