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定妆文绣全指导(第2版)

持久定妆文绣全指导(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利明 编
图书标签:
  • 文绣
  • 定妆
  • 持久妆
  • 化妆技巧
  • 美容美发
  • 彩妆
  • 技巧
  • 指南
  • 教程
  • 化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16728864
版次:2
商品编码:1213485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5
字数:16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持久定妆文绣全指导(第2版)》将从美学艺术的视角出发,涉及美学、面部骨骼、皮肤生理学、化妆与肤色、绘画与色彩等相关知识,提高从业者的审美与鉴赏水平;从人的形象及个人特征等方面入手,强化从业者的知识与技术,从而逐步提高从业者文绣能力。
  《持久定妆文绣全指导(第2版)》以专业的角度阐述面部文绣,涵盖文眉、文眼线、文唇、文发际线等多种技法,并对眉、眼线、唇、发际线等部位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根据不同脸型、肤色逐一讲解,使读者融会贯通,便于日常的工作与自我妆容的审视。

作者简介

  刘利明,中国美术学院古典油画研究生,意大利佩鲁贾美术学院研习生,中国形象设计大师,国家高级技师,中韩美容时尚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韩国4D文绣特讲首席讲师,日本化妆技术鉴定协会高级顾问,韩国美容产业振兴院“中韩化妆造型国际比赛”委员会副主任。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单元 持久定妆术基础
1.1 持久定妆术的起源与发展
1.1.1 持久定妆术的起源
1.1.2 持久定妆术的发展
1.2 持久定妆术与美学
1.2.1 持久定妆术美学原理
1.2.2 持久定妆术与美学的关系

第二单元 持久定妆术操作基础
2.1 持久定妆术与从业者的基本素养
2.1.1 外在美
2.1.2 内在美
2.2 持久定妆术的上色
2.2.1 着色
2.2.2 留色
2.2.3 持久定妆术不上色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2.4 色料的选择
2.3 持久定妆的手法和文饰机的使用
2.3.1 持久定妆的手法
2.3.2 文饰机的使用
2.4 持久定妆术的注意事项
2.4.1 持久定妆操作器具的消毒
2.4.2 操作环境的洁净与卫生
2.4.3 顾客皮肤的清洁
2.4.4 文饰师的无菌操作
2.4.5 持久定妆禁忌人群
2.5 文饰师操作工具
2.5.1 基本工具
2.5.2 定妆分类工具

第三单元 眉部持久定妆
3.1 持久定妆眉分析与设计
3.1.1 眉毛基础
3.1.2 眉形的设计需求和依据
3.1.3 根据不同的脸形,设计合适的眉形
3.1.4 根据个人特点,挑选合适的届色
3.2 眉部持久定妆的工具
3.2.1 工具的介绍
3.2.2 工具的消毒与存放
3.3 眉部持久定妆的操作
3.3.1 持久定妆眉的操作准备
3.3.2 持久定妆眉的操作技法
3.3.3 持久定妆眉的定妆技巧与注意事项
3.3.4 持久定妆眉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3.4 坏眉修改与洗眉
3.4.1 坏眉修改
3.4.2 洗眉

第四单元 眼部持久定妆
4.1 持久定妆眼线分析与设计
4.1.1 眼部的构成
4.1.2 眼形和眼线
4.1.3 根据不同的眼形,设计合适的眼线
4.1.4 根据个人特点,挑选合适的眼线颜色
4.2 眼部持久定妆的工具
4.2.1 工具的介绍
4.2.2 工具的消毒与存放
4.3 眼部持久定妆的操作
4.3.1 持久定妆眼线的操作技法
4.3.2 持久定妆眼线的注意事项

第五单元 唇部持久定妆
5.1 持久定妆唇分析与设计
5.1.1 唇形基础
5.1.2 根据个人特点,设计合适的唇形
5.1.3 根据个人特点,挑选合适的唇色
5.2 唇部持久定妆的工具
5.2.1 工具的介绍
5.2.2 工具的消毒与存放
5.3 唇部持久定妆的操作
5.3.1 持久定妆唇的操作流程
5.3.2 持久定妆唇的操作技法
5.3.3 持久定妆唇常见的问题及预防处理

第六单元 美妆素描
6.1 绘画工具
6.2 素描绘画技巧
6.2.1 执笔方法
6.2.2 运笔方法
6.2.3 素描中的点、线、面的关系
6.2.4 观察
6.2.5 色调
6.2.6 透视
6.3 美妆绘画实训
6.3.1 彩铅画训练的程序
6.3.2 头像彩铅表现
6.3.3 美妆素描绘画要点
6.4 持久定妆术与色彩
6.4.1 光线与色彩
6.4.2 色彩三要素
6.4.3 色彩的混合

持久定妆练习
眉形设计
眉形练习
眉眼彩铅练习
线条眉练习
眼线练习
唇形设计与练习
唇部上色练习
眉、眼、唇综合练习

前言/序言

  持久定妆用“风靡世界”的事实证明了美丽事业如日中天的地位,也以其火爆之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持久定妆文绣全指导》的出版,记录了“文饰”行业颠覆性的变化,见证了持久定妆给形象设计注入新的内涵。当代审美依据在思维理念、创新与发展、人文精神与技术研究成果上有着重大的变革和突破,人文理念成为“文饰”行业科学、艺术的先导。持久定妆注重以人为本,理性思维带动研发与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文饰”技术不断向前迈进,使形象美的价值与社会认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实现,也使持久定妆在美丽行业取得了空前的优势地位。作为一种新型的风尚,持久定妆将文饰工作者的审美理想转化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开创了探寻人文精神、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技术和经验是可靠的知识源泉,也是美业人坚信的理念。文饰工作者以求实的工匠精神、创新的思维信念,用科学技术手段重视美学教育,强调绘画基本功,将审美与艺术相交织,熔审美与艺术为一炉,为未来美业之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文饰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之势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持久定妆文绣全指导》的出版,预示着行业职业标准规范统一,也对从业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及个人修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愿《持久定妆文绣全指导》能更好地帮助每一个求知若渴的美业人。
《流光之影:古典摄影的湿法工艺与艺术探索》 作者: 维多利亚·赫尔佐格 出版社: 恒久光影出版社 ISBN: 978-1-956789-01-2 --- 内容提要 《流光之影:古典摄影的湿法工艺与艺术探索》是一部深入探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以湿版火棉胶摄影法(Wet Plate Collodion Process)为核心技术的专业指南与艺术鉴赏录。本书不仅是向摄影史黄金时代的致敬,更是一部面向当代实践者、历史爱好者以及艺术策展人的详尽工具书。 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历经数年考证与实验,力求还原并解析湿法工艺的每一个精微环节,同时深度剖析该技术在肖像、风景及纪实摄影中的美学成就。 --- 第一部分:工艺重现——湿版火棉胶的理论与实践基石(约450字) 本部分聚焦于湿版摄影法(特别是牛愭版和蛋白印相)所需的一切科学原理、材料准备与现场操作流程。作者摒弃了现代摄影中常见的简化描述,回归到化学反应的微观层面。 第一章:化学基底的精确构建: 详细解析硝化纤维素、乙醚与酒精的配比在制备火棉胶溶液中的关键作用。深入探讨不同粘度火棉胶对涂布均匀性的影响。 第二章:碘化银的诞生与光敏性调控: 阐述银盐敏化过程的化学动力学。特别设立章节讲解如何通过添加镉、溴化钾等媒介物,实现对乳剂感光速度的精细控制,以及如何通过“二次敏化”(如银氨处理)来提升低光环境下的表现力。 第三章:基材的选择与预处理的艺术: 详尽对比了玻璃(光面、磨砂)、锡版(Tintype)以及纸基(如象牙板)在不同显影需求下的适用性。重点阐述了关键的“明胶与明胶-蛋白基底”的制备方法,用以增强玻璃与乳剂之间的附着力,并有效抑制在湿版过程中常见的“起泡”现象。 第四章:现场操作的流体力学与时间控制: 详细描绘了从倒版、曝光到显影、定影的“黄金十分钟”内,操作者必须掌握的节奏感。书中包含大量图解,展示了如何使用定制的便携暗箱,以及在不同气温与湿度条件下,调整显影液(如硫酸亚铁)的浓度与温度,以确保乳剂层的均匀凝固与充分反应。 --- 第二部分:成像风格的解析——从牛愭版到蛋白印相的审美演变(约400字) 本部分将湿法工艺的化学成果转化为艺术语言,系统梳理了主要的湿版输出形式及其独特的视觉特征。 第五章:牛愭版(Ambrotype)的深度肖像: 探讨牛愭版如何通过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创造出三维的深度感。详细分析了不同颜色的底衬(黑色、红色、白色)如何改变肖像的最终色调与情绪表达,并展示了如何通过后期的上色(Hand-tinting)技术,赋予图像生命力。 第六章:锡版(Tintype)的坚韧与纪实性: 侧重于锡版在野外、军事和快速肖像中的应用。分析其金属基底带来的高对比度、极高的耐候性,以及其作为“大众化”影像媒介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蛋白印相(Albumen Print)的辉煌与脆弱: 作为十九世纪最主流的印相技术,本书深入解析了蛋白印相的化学显影过程,以及其标志性的“镜面光泽”是如何产生的。同时,本书也细致探讨了蛋白纸张的酸化问题、光漂白反应,以及针对这些早期老化现象的修复与保护策略。 --- 第三部分:大师的工坊——历史案例的微观解构(约350字) 本部分选取了十位使用湿版法留下了不朽遗产的摄影大师,对其作品进行技术层面的逆向工程分析,探究他们的独特“签名”。 第八章:萨缪尔·霍尔本的布光哲学: 分析其肖像中,如何利用漫反射光源配合高对比度的火棉胶乳剂,来雕刻人物面部结构。 第九章:卡梅隆夫人的人文主义触觉: 聚焦于卡梅隆夫人作品中故意引入的“柔焦”效果。通过分析其乳剂厚度不均和轻微的曝光不足,揭示这种“缺陷”如何服务于其对灵性与梦幻主题的表达。 第十章:地理测绘中的精准: 案例分析早期远征摄影师(如蒂莫西·奥·沙利文)如何克服湿版法对温度的极端敏感性,在极端气候下维持了乳剂的稳定性和图像的几何精度,并探讨了其在长曝光中对动态物体的处理技巧。 --- 第四部分:当代实践与保护传承(约250字)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当代,探讨湿版技术在数字时代的新价值,以及对历史影像的科学保护。 第十一章:数字时代的湿版回归: 讨论当代艺术家如何将湿版工艺融入混合媒体创作,以及湿版法在捕捉现代都市景观时所呈现出的疏离感与永恒感。 第十二章:档案保存与化学退化干预: 专为博物馆和档案工作者撰写。提供了关于湿版相片(特别是蛋白印相与牛愭版)的酸碱度中和、湿法清洗技术的详细标准操作程序(SOPs)。并详细记录了对银卤化物晶体结构退化模式的研究成果,旨在为长期保存提供科学依据。 --- 结语 《流光之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做”的说明书,它更是一份对时间、光线和化学之间微妙平衡的深刻致敬。通过对复杂、精细的湿法工艺的重现与解析,本书旨在唤醒人们对摄影本质——即亲手创造光影——的敬畏之心,并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与历史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于实践的知识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太接地气了!我之前看过一些技术类的书籍,很多都写得晦涩难懂,像天书一样,读起来特别费劲。但这本书不一样,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把复杂的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它不只是在罗列技术要点,更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同行在交流心得。我感觉作者非常真诚,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路历程。这种平易近人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让我觉得纹绣技术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的。这种“亦师亦友”的写作风格,是我最欣赏的一点。

评分

从排版和配图来看,这本书的用心程度简直是业界良心。我注意到书里有大量的插图和图表,而且质量非常高,清晰度极佳,对于理解操作步骤来说至关重要。那些关键步骤的细节图,简直是手把手的教学,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操作过程。很多技术书籍的图片模糊不清,看了等于没看,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此外,图文并茂的排版布局,让阅读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大大减轻了阅读枯燥技术内容的疲劳感。能把技术书籍做得如此精美,足见作者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品味,那种低调的奢华感立刻吸引了我。虽然我之前对纹绣技术了解不多,但光是看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我就觉得这本书绝对是下了功夫的。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考究,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累。我特别喜欢它那种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让人觉得作者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个懂得如何与读者沟通的老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从细节上就能看出作者对纹绣这门技艺的热爱和尊重。我还没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凭外观和初步印象,我已经对它充满了期待,感觉它会是一本能让我受益匪浅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太合理了!我粗略翻了一下目录,发现它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高级技巧的方方面面,逻辑性极强。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就像有人在一步步引导你学习一样,完全不会让人感到迷茫。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知识点讲解上的层次感,由浅入深,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让我对学习纹绣这件事充满了信心。而且,从目录就能感受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感觉这本书真正做到了“面面俱到”,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这种专业书籍的编排方式,真的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底蕴和教学经验,让人肃然起敬。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很多书要么是纯理论的“高大全”,要么是空泛的“操作指南”,但这本书似乎完美地融合了两者的优点。我能感觉到作者在理论基础的构建上非常扎实,为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同时,在实操环节的描述上又极其细致入微,给出了大量可立即应用的建议和技巧。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理念,对于想在纹绣领域走得更远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不是让你死记硬背步骤,而是培养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非常难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