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由總報告和專題報告兩部分構成,總報告全麵分析瞭我國支付清算體係的發展曆程、現狀特點、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並且運用量化分析工具考察瞭支付清算體係運行與宏觀經濟變量、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金融穩定與金融風險、貨幣政策的內在關聯等;專題報告跟蹤分析瞭國內外支付清算體係的發展狀況、熱點與難點,係統梳理瞭近年來以支付經濟學為主綫的學術文獻,組織翻譯瞭美聯儲發布的“美聯儲支付研究報告(2016)”。
作者簡介
楊濤,男,1974年生,山東淄博人。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産業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與財政政策、金融市場、産業金融、政策性金融等。
程煉,男,1976年9月生,江西德興人。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國際金融與國際經濟研究室主任、《金融評論》編輯部主任、支付清算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金融地理與金融監管、支付清算等。學術論文包括“復雜産權論和有效産權論 - 中國地權變遷的一個分析框架”“中國經濟轉軌過程中的要素價格扭麯與財富轉移”“社會網絡: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政治經濟學視角”“宏觀審慎管理可行性及實施方案研究”“宏觀審慎性金融監管研究”等。論文“管理浮動、外匯儲備與國際貨幣政策協調”獲2008年首屆“國際金融青年論壇”會議論文一等奬。
目錄
總報告 我國支付清算體係的發展狀況及經濟含義
第一章 中央銀行支付清算體係的建設與運行/001
一 2016年基本情況及特點/002
二 2016年子係統運行情況/005
三 2016年重要事件/015
四 麵臨的問題與挑戰/018
五 完善思路/020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機構體係的建設與運行/025
一 2016年基本情況及特點/025
二 2016年監管環境/031
三 麵臨的問題與挑戰/040
四 發展趨勢及前景/043
第三章 證券清算結算體係的建設與運行/047
一 2016年基本情況及特點/047
二 2016年重要事件/060
三 麵臨的問題與挑戰/064
四 完善思路/065
第四章 支付清算體係與宏觀經濟運行/067
一 支付清算業務總體發展態勢/067
二 支付清算指標與經濟增長的聯係/075
三 支付清算指標與總體價格水平的聯係/086
第五章 支付清算體係運行、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097
一 各地區資金流動規模/097
二 地區間資金流動情況/099
第六章 支付清算體係運行與金融係統穩定/103
一 支付清算指標與宏觀經濟穩定/103
二 銀行間資金流動與金融體係穩定性/106
第七章 支付清算體係運行與貨幣政策/111
一 2016年貨幣政策實施概況/111
二 支付清算體係對貨幣供給的影響/116
三 人民幣清算行對貨幣政策的影響/121
專題報告 支付清算體係熱點考察、比較分析及文獻綜述
第八章 在多元競爭中發展規範的銀行卡市場/124
一 銀行卡市場發展環境的變化/124
二 銀行卡市場規模的擴大/128
三 進一步嚮規範化和多元化發展/135
四 2017年銀行卡市場發展趨勢/138
第九章 全球主要國傢支付清算體係最新進展/141
一 全球支付市場發展概況/141
二 主要國傢支付清算體係進展/145
三 全球支付清算體係監管新趨勢/193
四 結論與展望/197
第十章 跨境證券交易結算的實踐和展望/200
一 導言/200
二 跨境交易結算模式概述/202
三 關於跨境互聯互通模式的比較分析/216
四 影響跨境互聯互通的主要因素/220
五 對我國證券跨境交易結算模式的展望/222
第十一章 外匯市場支付結算係統的發展/226
一 概述/226
二 國際監管標準/232
三 外匯支付係統與機製述評/236
四 降低外匯結算風險的方法/241
五 降低外匯風險對於中國和人民幣的意義/244
第十二章 國傢快速支付體係:銀行與非銀行視角/253
一 引言/253
二 支付係統的“風險-成本前沿”理論/254
三 快速支付體係:基本概念/257
四 發展中的快速支付係統:銀行與非銀行/261
五 國傢快速支付體係的建設思路/268
第十三章 關於支付經濟學研究的相關文獻綜述/275
一 金融科技與支付清算體係:區塊鏈與數字貨幣/276
二 支付經濟學熱點研究領域的新進展/291
附錄1 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定位與監管/301
一 金融科技發展的全球版圖/302
二 金融科技如何改變金融體係/307
三 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和監管/310
四 科技與金融未來融閤趨勢展望/316
附錄2 支付行業變革與國際金融普惠實踐/319
一 引言/319
二 發展現狀:成績與不足/321
三 助力發展的四大趨勢/324
四 麵臨的挑戰/327
五 解決方案/330
六 小結/335
附錄3 美聯儲支付研究報告(2016)/337
一 主要發現/338
二 非現金支付/339
三 卡支付/342
四 普通卡詐騙類型與芯片卡應用/345
五 ACH支付/348
六 支票支付/348
七 關於本研究/350
Contents/353
前言/序言
前 言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7)》是國傢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推齣的係列年度報告的第五本。報告旨在係統分析國內外支付清算行業與市場的發展狀況,充分把握國內外支付清算領域的製度、規則和政策演進,深入發掘支付清算相關變量與宏觀經濟、金融及政策變量之間的內在關聯,動態跟蹤國內外支付清算研究的理論前沿。報告將緻力於為支付清算行業監管部門、自律組織及其他經濟主管部門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為支付清算組織和金融機構的相關決策提供基礎材料,為支付清算領域的研究者提供文獻素材。自2013年齣版第一本報告之後,連續四本都引起瞭政策層、實務界和理論界的高度重視與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曆經多年耕耘之後,我國支付清算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取得瞭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某些領域在全球也逐漸居於前列。但是在“大乾快上”的高速發展之後,則需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土壤”,協調多元化的改革目標,並讓“渾水摸魚”的“劣幣”退齣市場。對此,我們認為應深入思考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第一,積極落實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圍繞效率與風險的“蹺蹺闆”,亟須提升對後者的關注度。金融市場基礎設施(Financial Market Infrastructures,FMIs)是當前最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金融研究領域之一,主要包括支付係統(Payment System)、中央證券存管機構(Central Securities Depository)、證券結算係統(Securities Settlement System)、中央對手方(Central Counterparty)、交易數據庫(Trade Repository)。進入21世紀以來,尤其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各國都更加關注FMIs的穩健性與安全性。2012年,國際支付結算體係委員會(Committee on Payment and Settlement System,CPSS)和國際證監會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聯閤發布並齣版瞭《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PFMI),旨在形成全球共同努力完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軟法”。在PFMI的九大方麵裏,加強全麵風險管理成為主要內容,其篇幅遠大於其他要素。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具有特殊性,正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其迴憶錄中所提到的:“若是要存心搞垮美國經濟,隻需摧毀其電子支付係統就行瞭。”支付清算基礎設施,如同經濟基礎設施一樣,在初期嚴重缺乏的時候,需要加大建設力度,盡快布局,從而保障金融“交通和物流”的順暢。但到瞭一定階段之後,就需全麵提高建設質量,嚴格防止“豆腐渣”工程和低效項目。
雖然近兩年歐美也開始強調支付市場效率,但其已有多年的嚴格監管和工程質量監督機製。相比較而言,我國則到瞭需大力抓好金融基礎設施“項目監理”、有效防範風險的時點,當然這一“蹺蹺闆”將來也是動態變化的。
第二,基於國傢支付體係的戰略視角,需要統籌安排,構建“多層次新型支付市場”。在經濟基礎設施建設中,重復建設、多頭管理、資源浪費等一直受到關注。同樣,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中,隨著“初級階段”告一段落,也需要從國傢支付體係的大視野,進行更好的戰略統籌。
事實上,發達國傢與發展中國傢都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例如,美聯儲在2015年發布《提升美國支付體係戰略報告》之後,專門成立兩個工作組,分彆圍繞效率與安全,重點推動美國支付體係變革,以應對國內外的挑戰。
再如,2017年初埃及成立瞭由總統領導的國傢支付委員會,其成員包括總理、央行行長、央行副行長以及國防部部長、計劃部部長、內政部部長、通信部部長、司法部部長和財政部部長等內閣成員,還有情報總局、行政檢察署、財政檢查局等機構負責人。該機構負責減少銀行部門外紙幣的使用、支持和鼓勵電子支付以及構建國傢支付體係並對該體係框架進行監督以降低相應風險。同時,該機構還將促進民眾對銀行體係的利用,實現正式經濟和非正式經濟的融閤,降低貨幣轉移成本,增加稅收,保護支付體係使用者的權益,等等。
我國支付清算體係是在較為薄弱的基礎上快速發展起來的,有時呈現某些“多頭並進”和“碎片化”現象。如今,為瞭更好地承載金融創新與發展功能,需要打造一個高效的“多層次新型支付市場”。對此,一方麵,需要從全局看問題,注重多重目標協調,不應隻片麵看問題,糾結於局部利益目標;另一方麵,在法律、監管、治理等各方麵,都需要加強跨部門的協調機製建設,有效應對功能日益復雜的支付清算設施,因為伴隨金融機構的“混業”,金融基礎設施更是不可避免地齣現“邊界模糊”。
第三,優化支付市場供給與培育有效需求,改善支付體係的“穩健性”與“彈性”。一方麵,與日益增長的經濟金融創新和發展需求相比,我國的金融基礎設施有效供給仍然嚴重不足。例如,就零售支付而言,這種有效供給更需強調結構與質量,而非“唯數量論”。又如,幾百傢擁有支付牌照的機構曾被作為改革成就,但當眾多機構業務單一、同質甚至難以為繼,某些“殼”牌照價格被惡炒至天價之時,市場便需要擠齣“泡沫”和“無效供給”,構建更加嚴格的違規懲罰與退齣機製。再如,處於灰色地帶、無證從事支付業務的機構數量眾多,尤其是打著創新名義的某些模式,其風險不容小覷。還有,同樣是電子支付業務,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處理金額遠遠低於銀行,處理筆數卻逐漸超過銀行,這錶明二者的服務定位差異。當然,除瞭零售支付之外,大額支付、證券清算結算設施等也麵臨優化供給的迫切性。另一方麵,就需求而言,首先需要培育居民、企業和其他機構的有效支付清算需求,認清“過於花哨”和短期“過渡性”需求的局限性。例如,支付如同道路設施一樣,其提供的基本功能還是交通,在路邊設置廣告宣傳欄當然有必要,但如果太“吸引眼球”,或許也會造成“事故多發”。又如,以零售支付創新來促進消費非常重要,但如果居民收入、社會保障等條件跟不上,則便利支付加上金融杠杆共同作用於消費行為,最終不一定有利於居民福利提升。再如,債券市場可能存在的市場分割、製度缺失等問題,也在某種程度上與其金融基礎設施供求失衡相關。這些都意味著,支付清算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管理,需要避免大起大落,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應該更加強調持續、穩健、均衡發展。
第四,處理好平颱化與垂直化、國有化與民營化等基本關係,也是亟待應對的重大挑戰。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需處理好一係列復雜關係。其一,基礎設施自然具有某種“公共性”特徵,支付清算設施也是如此,這就要求支付清算組織、係統在“經營可持續”的同時,不能忽視“公共性”原則。其二,支付清算組織承載著資金流動、“四通八達”的基礎設施功能,天然具有某種平颱化特徵,也是平颱經濟學理論的研究重點。與此同時,全球復雜支付體係也已悄然形成,近年來支付也逐步成為商業模式的一部分和市場營銷的新手段。由此,在服務平颱參與者與自身掌控産業鏈之間,或許會麵臨某種權衡睏局,如銀行卡組織曾經存在“三方模式”還是“四方模式”的“路綫之爭”,第三方支付機構也存在是否有隱形“跨行轉接清算”的爭議。從客觀上看,二者在某種程度上難以兼容,選擇平颱化的“開放性”還是垂直化的金融控製“閉環”,也是許多支付清算組織“嚮左走、嚮右走”的難題。其三,以歐美為代錶,現代支付清算設施往往是自下而上發展起來的,在復雜的監管約束下,民營化設施也成為主流。相比較而言,我國采取的是自上而下推動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未來更是麵臨新的權衡。長期而言,對於支付交易層麵來說,應該在監管一緻性前提下,繼續推動各類支付機構的市場化發展,鼓勵民營資本充分參與;對於清算結算環節來說,基於國情,在適度推動民營化的同時,仍需在新形勢下探索國傢自主可控的原則與模式。應該說,符閤法律與國傢政策、市場化運營、民營資本參與、減少行政規製之間完全能夠實現協調共存。
第五,真正推動支付行業轉嚮紮實的金融科技驅動。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於2016年初對“金融科技”做齣瞭初步定義,即“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它能創造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或産品,從而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或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響”。就全球來看,支付領域正是金融科技最具生命力的應用場景之一。對此,一是麵臨新技術時代的重要轉摺期,無論銀行還是非銀行支付機構,都要減少對製度紅利和套利的“迷戀”,真正把科技驅動作為支付服務創新的核心動力,強化金融科技的“正外部性”;二是要消除“金融科技騰飛幻覺”,因為支付工具創新雖然看似“眼花繚亂”“趕英超美”,但是在基礎技術研發、技術標準化等層麵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三是金融科技可能使得金融與非金融的邊界進一步模糊,但無論怎樣,金融運行的底綫不能突破,相應的穿透式、功能式支付監管體係也需完善。
第六,“三路並進”完善支付消費者保護機製。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歐美金融監管進一步強調和突齣金融消費者保護,以緻引起瞭金融業的許多爭議。相比較而言,我國的金融消費者保護剛剛起步,屬於保護不足而非過度。對於支付消費者保護來說,考慮到其特殊性,更應該作為重中之重。對此,一是需要政府、監管部門完善消費者保護的法律依據、工作思路、方法與模式,使得違規者與機會主義者承擔高額違規成本;二是需要協會等自律組織、社會組織等,共同緻力於形成良好的行業氛圍,使得各類侵犯消費者的行為、不同主體串謀的行為等都“無所遁形”,並且“人人喊打”;三是應該緻力於提升支付消費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使得支付領域的違規乃至詐騙行為失去生存的土壤,因為隨著新型支付手段的飛速發展,大量問題是因支付服務消費者不熟悉安全原則而遭受損失的。
總而言之,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層麵來看,支付清算領域都有大量有價值的、前沿性的問題值得深入研究。鑒於此,《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7)》繼續從中國和全球兩個維度,從理論、實踐與政策多個視角,對支付清算領域的相關問題進行“點”“麵”結閤的研究。
本報告分為總報告和專題報告兩個部分。總報告為“我國支付清算體係的發展狀況及經濟含義”,全麵分析瞭我國支付清算體係的發展曆程、現狀特點、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並且運用各類量化分析工具,對支付清算體係運行與宏觀經濟變量、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金融穩定與金融風險、貨幣政策的內在關聯等進行瞭實證檢驗和深入剖析,具體包括:“中央銀行支付清算體係的建設與運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體係的建設與運行”;“證券清算結算體係的建設與運行”;“支付清算體係與宏觀經濟運行”;“支付清算體係運行、區域經濟與金融發展”;“支付清算體係運行與金融係統穩定”;“支付清算體係運行與貨幣政策”。
專題報告為“支付清算體係熱點考察、比較分析及文獻綜述”,深入探討瞭國際化背景下我國支付清算體係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對全球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和重要監管規則、不同國傢的支付市場運行等最新進展進行瞭動態跟蹤,係統梳理瞭近年來重要的學術文獻,並以附錄的形式提供瞭與支付清算研究相關的三個資料,即金融科技、支付與普惠金融,以及美聯儲發布的相關報告。具體包括:“在多元競爭中發展規範的銀行卡市場”;“全球主要國傢支付清算體係最新進展”;“跨境證券交易結算的實踐和展望”;“外匯市場支付結算係統的發展”;“國傢快速支付體係:銀行與非銀行視角”;“關於支付經濟學研究的相關文獻綜述”;“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定位與監管”;“支付行業變革與國際金融普惠實踐”;“美聯儲支付研究報告(2016)”。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7)》是在國傢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李揚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王國剛所長、王立民書記等專傢的指導下完成的。本報告在寫作過程中得到瞭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銀聯、Visa公司、上海清算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錶示誠摯的感謝。本報告由楊濤擔任主編,負責本報告的組織編寫、部分報告的撰寫以及統稿和審定工作;程煉擔任副主編,負責部分報告的撰寫及統編工作。各章執筆人分彆為:第一章,傅勇、萬阿俊;第二章,王邦飛、鄭弘、王雅潔;第三章,李鑫;第四章,程煉;第五章,程煉;第六章,程煉;第七章,楊曉龍、費兆奇;第八章,劉磊、許一帆;第九章,周莉萍、周亞平;第十章,陳加贊;第十一章,Sammie Chan、Elise Kim、Linda Santiago、Peter Went、Daniel Lennon、Rachael Hoey;第十二章,趙鷂;第十三章,董昀、李鑫;附錄1,周莉萍;附錄2,王東、Amina Tirana、嶽楊祺;附錄3,李淼、李重陽(翻譯)。
與2013~2016年推齣的四本報告相比,《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7)》在總報告部分,一直保持研究框架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專題報告部分的內容更加豐富,除瞭繼續跟蹤各國支付體係的發展動態和梳理相關文獻外,還推齣瞭一係列理論與實務的熱點與難點研究。如針對金融國際化背景下的跨境證券交易結算、外匯市場支付結算展開分析,就日益火爆的區塊鏈進行瞭研究文獻梳理,並且圍繞國傢快速支付體係建設進行瞭相關探討,等等。
當然,由於支付清算研究同時也是一個實務性較強的領域,不僅在我國的支付清算體係建設中不斷齣現各類新情況、新問題,而且各國都在此領域麵臨諸多技術和製度變革帶來的新挑戰。因研究儲備有限,本報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或需完善的地方。我們期盼各界同人的批評和建議,並希望長期堅持這項工作,以此來不斷地“拋磚引玉”,促使學術界更加重視支付清算研究,促進研究者與監管者、從業者的深度交流,推動跨學科的交叉研究與探討,真正使我國的支付經濟學得到發展,使支付清算體係的政策與實務研究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逐漸走嚮前沿,從而推動我國支付清算體係實現高效、健康、可持續和國際化發展。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7)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支付清算發展報告(2017)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