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旅遊地理(第二版)》是高等院校旅遊管理專業係列教材之一。全書分為13章,緒論講授旅遊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11章分彆講授我國各種景觀資源的形成、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包括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遺址與遺跡、城市建築與工程、園林藝術、宗教藝術、古墓葬、旅遊商品、人文活動;第12章為我國主要旅遊區概述。每章前設置本章概要、學習目標、關鍵性術語、章首案例,章後設置復習題、經驗性訓練、案例分析、本章推薦閱讀書目等項目。全書結構清晰,體係完整,內容翔實,觀點新穎,應用性強。
《中國旅遊地理(第二版)》可作為高等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風景區管理者、導遊人員的培訓教材,以及其他相關行業人員、旅遊科研人員和旅行社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第2版前言
第1版序
第1版前言
第0章 緒論
0.1 關於旅遊地理學
0.1.1 旅遊地理學的概念、形成和發展
0.1.2 旅遊學與地理學的關係
0.1.3 旅遊地理學的學科理論
0.2 關於中國旅遊地理
0.2.1 中國旅遊地理的産生與發展
0.2.2 中國旅遊地理研究的內容
0.3 關於旅遊資源
0.3.1 旅遊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0.3.2 旅遊資源的特點
0.3.3 旅遊資源的評價
0.3.4 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第1章 地文景觀
1.1 我國地文景觀資源概況
1.1.1 我國地貌特點
1.1.2 我國基本地貌類型
1.1.3 顯著的地區差異及形成因素
1.1.4 我國地文景觀主要類型及開發前景
1.2 花崗岩景觀
1.2.1 花崗岩景觀形成及特點
1.2.2 花崗岩景觀在我國的主要分布
1.3 岩溶景觀
1.3.1 岩溶景觀的形成
1.3.2 岩溶景觀的類型及特點
1.3.3 我國岩溶景觀的分布和典型代錶
1.4 火山地質景觀
1.4.1 火山地質景觀的形成
1.4.2 我國火山地質景觀的分布
1.5 海岸景觀
1.5.1 山地丘陵海岸景觀
1.5.2 平原海岸景觀
1.5.3 生物海岸景觀
1.6 流紋岩景觀
1.6.1 流紋岩景觀的形成及特點
1.6.2 我國流紋岩景觀的分布
1.7 丹霞景觀
1.7.1 丹霞景觀的形成及特點
1.7.2 我國丹霞景觀的典型代錶
1.8 其他地文景觀簡介
1.8.1 風沙地貌景觀
1.8.2 冰川景觀
1.8.3 黃土地貌景觀
1.8.4 地震遺跡
1.9 我國的旅遊名山
1.9.1 中華五嶽
1.9.2 宗教名山
1.9.3 風景名山
1.9.4 極高山
第2章 水域風光
2.1 水的旅遊價值
2.2 海濱景觀
2.2.1 “三S”景觀
2.2.2 我國主要海濱旅遊勝地
2.3 江河景觀
2.3.1 我國江河概況
2.3.2 我國主要江河景觀遊覽綫
2.4 湖泊景觀
2.4.1 我國湖泊概況
……
第3章 生物景觀
第4章 天象與氣候景觀
第5章 古遺址
第6章 城市、古建築與古工程
第7章 園林藝術
第8章 宗教藝術
第9章 古墓葬
第10章 旅遊商品
第11章 人文活動
第12章 主要旅遊區概述
參考文獻
附錄
精彩書摘
《中國旅遊地理(第二版)》:
1.5 海岸景觀
海岸景觀是在海岸帶上形成的地文景觀。海岸帶是海洋與陸地的接觸地帶,處於水、陸、生物和大氣相互作用之中。這個地帶,由於波浪、潮汐、海流等流水動力作用形成獨特的海岸地貌,海岸地貌是海岸景觀的重要構景內容和海濱旅遊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
海岸地貌是海岸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貌類型,包括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海岸侵蝕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主要有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颱、海蝕柱、海蝕拱橋等,這類地貌又因海岸物質的組成不同,被侵蝕的速度及地貌發育的程度也有差異。堆積地貌是近岸物質在波浪、潮流和風的搬運下,沉積形成的各種地貌,有海灘、沙壩、沙嘴和潟湖等,這些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由此形成瞭豐富多樣的海岸地貌景觀資源。
根據構成海岸的地錶形態和組成物質的差異,可以把海岸地貌景觀分成最基本的3大類:山地丘陵海岸景觀、平原海岸景觀和生物海岸景觀。
我國大陸海岸綫漫長,北起遼寜鴨綠江口,南到廣西北侖河口。大緻以杭州灣錢塘江口為界,以北多為平原海岸,個彆地區如河北北戴河、南戴河,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地的海岸為山地丘陵海岸;以南多為山地丘陵海岸,隻有珠江口、欽州灣等地沿海為平原海岸,其中以廣東汕頭、福建廈門、海南、廣西北海、颱灣基隆等海濱最為著名。珊瑚礁海岸和紅樹林海岸分布在北迴歸綫以南的部分地區,自然景觀獨具特色,是優良的觀賞景觀。
1.5.1 山地丘陵海岸景觀
山地丘陵海岸又稱為基岩海岸,簡稱岩岸,是山地與海洋直接相接的海岸地貌類型。在以基岩為主的海岸帶,在海浪、海潮的強烈衝蝕作用下,岸綫麯摺,岬灣交錯、峭壁斷崖、氣勢雄偉,可以觀賞海蝕崖、岩柱、海蝕平颱、海蝕洞穴、海蝕拱橋等各種海蝕地貌景觀,且沿海多島嶼,為最富有旅遊價值的海岸。
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海岸、杭州灣以南海岸以及颱灣東海岸,絕大部分都是山地丘陵海岸,其中颱灣東海岸的斷崖海岸,青島海濱的石老人,海南三亞海濱的“南天一柱”,浙江舟山群島普陀山的潮音洞、梵音洞,福建漳州和廈門一帶、廣東雷州半島等地的海蝕颱等,都是海濱旅遊地的觀賞景觀。
我國山地丘陵海岸中的斷層海岸和岬灣式海岸,以颱灣島海岸最為典型。颱灣島東海岸發育瞭斷層海岸,其餘岸段多為岬灣式海岸。岬灣式海岸具有突齣的海岬和深入的海灣,岬灣相間,岸綫麯摺。海岬處多有海蝕地貌景觀,海灣內則齣現海積地貌景觀。
1.5.2 平原海岸景觀
平原海岸又稱為沙岸,是平原與海洋直接相接的海岸地貌類型,根據上麵堆積物的不同,平原海岸可分為三角洲海岸、淤泥質海岸及砂礫質海岸3類,其中砂礫質海岸如果沙質純淨,沙粒粗細相宜,沙灘坡度閤適,適閤於開闢海濱浴場。
三角洲海岸是平原海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於流域來沙在河口不斷堆積而形成的。這類海岸在黃河、長江、珠江等河口較為典型,其他如灤河、韓江及颱灣的濁水溪等河口也都有發育。位於錢塘江河口的杭州灣則是三角灣的典型。
淤泥質海岸主要分布在渤海的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沿岸及瀕臨黃海的蘇北海岸。淤泥質海岸的特點是灘地寬廣、灘坡平緩。攜帶大量細顆粒泥沙人海的河流,特彆是黃河,對我國淤泥質平原海岸的發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砂礫質海岸介於基岩海岸和淤泥質海岸之間,以礫石和沙子為主要的物質組分。不過它在區域分布上卻不廣泛。砂礫質海岸的物質來源主要有3個方麵:一是從山地流齣的河流帶來大量較粗的礫石和泥沙人海;二是從基岩海岸侵蝕和崩塌下來的物質;三是由於海流波浪的縱橫嚮作用,把鄰近海岸或陸架上的粗粒物質攜帶而來。砂礫質海岸通常為堆積性海岸,所以這類海岸的沿岸,沙堤、沙壩、沙丘等地貌經常能見到。遼西、冀北海岸發育瞭平坦而且顆粒細小的沙質海岸,而華南沿海的某些地段,常形成一係列沙堤、沙壩和沙丘,與沿岸的綠樹相映成趣。
……
前言/序言
承濛廣大師生的厚愛,《中國旅遊地理》自2008年齣版以來,在多所高等院校旅遊管理及相關專業中使用,也得到瞭同行的關注,在此深錶感謝!
“中國旅遊地理”是旅遊管理專業的基礎課程,對於旅遊專業素質的養成和旅遊從業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所以《中國旅遊地理》教材的編寫與使用,意義重大。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科的進步,旅遊業的提升,《中國旅遊地理》教材也必須與時俱進,適時修訂。一些觀點的更新和數據的變化,要及時體現在教材中。更為重要的是,近些年旅遊業發展中齣現瞭一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如旅遊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問題,道德與利益之間的衝突問題,科學與迷信之間的較量問題等。這些都應該而且必須引起旅遊管理專業師生的關注與思考,因此要體現在改版後的教材之中。
考慮到教材使用者教學與學習的連續性和方便性,這次修訂,力求保持原教材基本結構和章節體係的穩定性,而在以下幾個方麵做相應調整。
一是關注學科前沿,更新觀點與數據。對於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做不必要的調整,但會盡量多體現學科前沿與新觀點,使用最新數據資料。
二是優化案例使用,引導自主學習。盡量使用在旅遊業發展中具有普遍意義和現實針對性的案例,啓發學生思考,理論聯係實際,學以緻用。
三是弘揚傳統文化,陶冶道德情操。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的傳承與體現,其核心已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旅遊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在審美的同時,兼有傳播知識、教化民眾的作用,所以旅遊專業的學生必須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提高人文修養,纔能為從業做好準備。因此本次教材修訂,力求在傳統文化內容方麵有所加強。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齣“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不僅指明瞭我國當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嚮,也應該成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為準則。本教材的修訂,亦立足於此。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缺點錯誤仍在所難免,懇請各方麵人士一如既往的關注,多提寶貴意見,衷心感謝!
中國旅遊地理(第二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旅遊地理(第二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