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第29卷 中旬刊 总第84-85期 合订本)》主要面向中青年男士女士的高品位的文摘刊物。视野,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天下事。既有当今时政热点、又有军事历史;既有严肃的社会问题,又有轻松地中外逸事;既放眼看世界,有追古问今……在文摘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目录
非常任务
贾平凹先生的三件笑事
最伟大的“违抗”
个性牛人
非常开心
婚姻经典幽默
不是刚给过钱吗
做男人太难了
糗事串串烧
“舌尖体”走红,引发网友造句热潮
笑弯房梁的那些爹妈
神回复
老婆的爆笑日记
不许笑!他们的世界你不懂
相亲奇葩录,你是来搞笑的吗
上学那些搞笑事儿
这个牙医很搞笑
爆笑回复雷死人
钱途
财智
从海报中挖掘商机
职场
小心牢骚会“发酵”
你的附加值是什么
情感在线
家春秋
“跑偏”的父亲
多夸父母少夸儿
“他还有一辆自行车呢!”
等你回家
捎的都是父母心
烈日下的母子
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
名人家事
下嫁并不比高攀容易
四十年的等待
两性
有些女人不必多说
配偶,到底要什么样的
爱情悖论,取有道用不武
非常视点
近代中国各省居民来历溯源
非常话题
住房公积金破坏社会公正,应尽早取消?
社会关注
广角镜
台北女孩看大陆
苏州一碗面
千种可能性的中国
那个让人心疼的考生
别再误会那些“奇葩”大学和专业
你不知道的“不知道”
观察
节约有时是浪费
为什么中国人创造力差
老外劝架
算清楚你的成本
减肥
无私到底有多高尚
倒逼的创新
世情
中国人为什么一出国就变脸
脆弱的信任
孝道不是买卖
平庸也是福
看世界
在国外
我要的是道歉
中年男导在海外
办个监狱来蹲
小女孩签署的法案
他山石
读懂日本才能超越
系不系安全带由你决定
美国父母家教很严厉
中文借用词
美国孩子都选文科
“输”在起跑线的德国孩子
异域风
巴西人的轻浮
请奥巴马多等一天
停车位的秘密
俄罗斯人的漫不经心
在加拿大停车,就怕鸡贼管理员
史海风云
史鉴
明清两朝,穷得只剩下钱
没信念的人更可怕
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戴胄的执法理念
宋代的二权分立
解密
历史上的特色间谍
日本侵华头号战犯为何被判无罪
奇葩君臣鱼水情
七七事变:日本蓄谋已久
的战略步骤
韬略
毛泽东善用“利益驱动”
小妥协大得益
掌故
顾祝同妻子毒杀“小三”
古代的最美家庭
官场感情牌
奏小过安君臣
精彩书摘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第29卷 中旬刊 总第84-85期 合订本)》:
7月23日,俄罗斯《军工信使》报道,当今的九个核大国在自己的战争学说中,都以某种开放程度规定首先使用核武器,惟一的例外是中国,无条件地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预计未来中国在有核攻击的高可能性的情况下会计划首先使用核武器。
遇有危险,中国会主动“有条件”地扣动“核扳机”
当前中国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安全危险,这种危险无疑更多地来自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领域。以美国支持印度“东进”直接介入太平洋、鼓动日本“西出”扰乱印度洋及南海、控制澳大利亚“北上”瞄准中国、策动东盟国家伺机而动为标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早在今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夏威夷主持召开首届美国一东盟防长会议,有媒体指出,其会议地点的选择明确体现了该地成为“太平洋支点战略”中的战略重要地位。同时,会议也预示美军在今年全部从阿富汗地区撤军后,将重新集重兵于亚太地区,特别是加强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部署,通过联合该地区的“遏华”力量,再整合体系联盟之中的其他伙伴国,形成东西合围、南北包夹之势,从而达到最有效地以集中力量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
面对现实的危机与危险,有外媒普遍猜测中国已经有目的地启动“核威慑”按钮。较早时候的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曾发表题为《中国在改变其核武立场?》的文章,文章指出,北京核战略的貌似转变完全可能是对地区安全形势的反应,或中国意在向未来的主要对手发出应有的“核威慑”信号。
自中国首次成功进行核试验以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无论是拥核国家还是无核国家,都从中国实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中得到了益处,这个最大的益处就是获得了安全。但也有中国核武专家指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出现重大进步,特别是众多的精确制导的常规武器及品种繁多的大型杀伤性武器都可以替代大型核武之时,世界同样面临等同于核风险、核威慑的境况。在目前多样式的核威慑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适时调整不同历史时期的核政策、核战略。如印度针对时而升级的核对抗,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的权利;美国更是在2005年根据修订后的《联合核作战行动原则》,规定美军可以使用核武器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俄罗斯的核战略也经历了从“不首先使用”到“首先使用”,再到“先发制人”的转变。
同样,面对近年来世界的核态势发生的大变化,特别是已经引发的中国核战略空间的变化,在核门槛极度降低及众多可能引发核风险和核实战的条件下,中国“有条件”地扣紧“核按钮”,重新评估核战略,甚至敢于担当核风险,既是必要之举、务实之举,也是国家安全形势所迫之下的无奈之举。
中国面临周边高度核威慑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特别是周边新型核力量的崛起,既对我国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除美、俄两个实实在在的核大国外,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后,朝鲜也正极力地迫使外界承认其核拥有国地位;日本则在“特定时期”不时叫嚣重拾核武器,而且确实具有拥核的资本。
以印、巴、朝三国拥有或将拥有核武为例,上述三国与我国是近邻,尽管三国与我国关系亲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拥有的核武器都对我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印、巴拥有核武器使其成为双方敢于冲突的后盾。双方的任何冲突既直接影响我国利益,又可能引入外来势力介入与干涉,从而破坏我国西部脆弱的安全基础:而朝鲜的核武器危机,已经成为引发半岛冲突的导火线,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特别是美朝间强硬政策的任何非理性发展都将使我国直接面对极端复杂的军事风险环境。
美国的核力量更是成为威慑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隐患。作为当今世界惟一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美国以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战略轰炸机为发射平台的战略核力量投送工具,近年来屡屡出现并长期部署在中国周边地区,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核威慑或实施核打击的态势。有分析指出,到目前为止,美军通过加速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其在太平洋西部众多军事基地部署的具有极其强大核力量投放能力的核武力量,几乎就围绕在中国的周边地区,直接威慑中国的国家战略安全。事实上,数十年来,中国也是承担最大核打击风险的国家之一。对中国实施“核讹诈”别有用心
有外媒分析认为,继2012、2013年中国持续高调加大主权维护行动后,中国势必介入各个方面的利益冲突,从而加剧与相关方发生冲突甚至使用武力解决冲突的可能性,而核威慑是不可或缺的最后支撑。相反,无论是俄媒体爆出的新闻点,还是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炒作的“中国核威胁论”,都集中反射出对中国核力量的歪曲理解心态,而针对中国的“核讹诈”更是别有用心。
历史上,美、俄两国都曾试图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任总统都曾考虑过使用核武器;前苏联也曾动议对中国的内地重工业基地,导弹发射基地使用核武器。近年来,美国更是随时调整核战略,把防范目标指向中国。早些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国防授权法案》,甚至拟专门出台“消除中国核力量”报告。而按最新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明确的内容,美国军方列举了三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其中明确将中国未来在海洋主权问题上的发力及日后可能会出现的不利于美国亚太战略利益的局面,直接列为美国可能使用核打击先发制人的目标。
有分析指出,美国等其他拥核或预拥核之国之所以经常在敏感时候抛出“中国核威胁”言论,根本原因还在于让更多的国家加深对中国核战略理论与现实的反感和恐慌,用所谓的国际舆论挤压甚至抵消中国的核力量。一是急于凸显军事大国“无核”状态下的“准核”军力。中国军事专家指出,在美国常规武器水平居世界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核武器反而成为美国的一个巨大包袱。而发展技术支持强大的“准核”常规军事力量会更加灵活方便地使用武力。二是削弱中国周旋国际事务、提升军事力量介入的能力。海外媒体也认为,核裁军更符合西方的利益。中国核不扩散问题专家表示,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国家乐于核裁军,是出于它们很现实的考虑。西方国家极力鼓吹“中国核威胁”、“核神秘”,向中国核裁军施压,目的还是在继续制造“中国与美俄旗鼓相当”的假象,进而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更加恶化,达到遏制中国的最终目的。链接:中国核力量位居世界第三
世界上已确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
美国,约6000枚战略核武器及1670~3300枚战术核武器;
俄罗斯,约5500枚战略核武器及3000~4000枚战术核武器;
中国,1800颗战略核弹及550颗战术核弹。
法国,384枚战略核武器及60~80枚战术核武器;
英国,185枚战略核武器;
印度,30~100枚核武器;
巴基斯坦,15~50枚核武器。
到目前还不能确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以色列.100一200枚核武器;朝鲜,1~2枚核武器。
中国的核力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我国陆基的核武器运载工具有东风系列(DF-11、DF-21、DF-31、DF-41),其射程从近到远,在中国大陆上发射,基本上可以覆盖全球,弹头当量都在10万吨以上(有多弹头),这是我国第一次核打击力量。
海基核武器运载工具有巨浪-1、巨浪-2.它们就是DF-21、DF-31的海上型,用战略核潜艇发射,这是我国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
(综合摘编自《知识博览报》和《世界新闻报》)
……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第29卷 中旬刊 总第84-85期 合订本)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报刊荟萃非常关注(第29卷 中旬刊 总第84-85期 合订本)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