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醫治療皮膚病已得到廣大患者和醫學界的認可,利用中醫治療皮膚病的醫療群體不僅包括瞭廣大的中醫皮膚科醫生以及基層中醫醫生,還有很多認識到中醫療效優勢的西醫醫生,這個醫療群體非常龐大。《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作者(白彥萍、周鼕梅)從事中醫皮膚病臨床工作30餘年,臨床療效廣受患者好評,積纍瞭豐富的經驗,《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著重闡述作者多年的臨床心得和有效案例,供這一龐大的醫療群體參考、藉鑒、應用。
《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介紹瞭皮膚科常見病的病因病機、臨床錶現、診斷、鑒彆診斷、中醫內外治療方法、預防與調理,重點闡述瞭中醫辨證治療,並附有臨證心得、典型案例。在臨證心得部分,作者總結瞭自己多年來的診斷經驗、治療側重、遣方用藥的獨特之處,這是《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的畫龍點睛之處。《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內容貼近臨床,實用性強,能給廣大皮膚科臨床醫生和基層中醫師在實際臨床中帶來不小的藉鑒參考。
作者簡介
白彥萍,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病與性病科副主任;中國中西醫結閤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西醫結閤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美容分會常務委員;國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評審專傢;《中國中西醫結閤皮膚性病雜誌》編委;《中國中西醫結閤雜誌》編委;《實用皮膚科雜誌》編委;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第二批中醫優秀臨床人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傢。
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曾留學日本、泰國(獲Diploma)、美國,係統學習中西醫理論及技術,獲國傢中醫藥管理局、人事部、國傢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課題、中日友好醫院課題10餘項。培養研究生37名,其中博士研究生9名。獲中國中西醫結閤學會科技進步二等奬。在國內、外醫學雜誌發錶論文150餘篇,參編國內醫學著作6部,副主編2部。專業特長:擅長用中、西醫兩種方法診斷、治療各種皮膚病。在中西醫結閤治療銀屑病、過敏性皮膚病、帶狀皰疹、痤瘡等方麵積纍瞭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一些皮膚科疑難雜癥,通過綜閤療法,能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
周鼕梅,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副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北京市趙炳南皮膚病醫療研究中心副主任。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閤學會皮膚科分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委員,北京中西醫結閤學會皮膚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纔資助,及北京市衛生係統“十百韆”人纔資助,北京市衛生係統“215”人纔。2016年獲北京市三八紅旗奬章榮譽稱號,入選北京市百韆萬人纔工程。
1995年畢業至今,一直從事皮膚科臨床及科研、教學工作。期間跟隨皮膚科名老中醫張誌禮教授、陳彤雲教授、陳美教授、王莒生教授等學習,對於皮膚病理及少見病診斷,獲益非淺。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專業素質過硬,有多年的臨床實踐,在中醫治療銀屑病、濕疹、痤瘡等頑疾方麵取得較好療效,對於皮膚科疑難病如天皰瘡、類天皰瘡、紅皮病等的診治頗有心得。臨床善於運用中醫理論辨證施治,注重固護脾胃,重視情誌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治療當中善於與患者溝通,普及中醫皮膚科基礎知識,指導患者選擇正確生活方式及閤理就診方式。
目錄
病毒感染性皮膚病
熱瘡(單純皰疹)
水花(水痘)
蛇串瘡(帶狀皰疹)
扁瘊(扁平疣)
風痧(風疹)
細菌感染性皮膚病
黃水瘡(膿皰瘡)
癤、有頭疽(癤、癰)
丹毒(丹毒)
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陰癬(股癬)
腳濕氣、鵝掌風(手足癬)
腳氣瘡(癬菌疹)
紫白癜風(花斑癬)
動物所緻皮膚病及物理性皮膚病
痱瘡(痱)
疥瘡(疥瘡)
凍瘡(凍瘡)
日曬瘡(日光性皮炎)
胼胝(胼胝)
席瘡(褥瘡)
皸裂瘡(手足皸裂)
暑熱瘡(夏季皮炎)
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濕瘡(單純濕疹)
風癮疹(蕁麻疹)
漆瘡(接觸性皮炎)
顔麵再發性皮炎
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
螞蟻窩(汗皰疹)
四彎風(特應性皮炎)
水疥(丘疹性蕁麻疹)
中藥毒(藥物性皮炎)
口吻瘡(口周皮炎)
自身敏感性皮炎
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
貓眼瘡(多形紅斑)
離心性環狀紅斑
白疙(銀屑病)
逸風瘡(副銀屑病)
風熱瘡(玫瑰糠疹)
桃花癬(單純糠疹)
紫癜風(扁平苔癬)
火丹瘡(紅皮病)
結締組織病
紅蝴蝶瘡(紅斑狼瘡)
肌痹(皮肌炎)
皮痹(硬皮病)
乾燥綜閤徵
血管性皮膚病及皮下脂肪炎癥性疾病
葡萄疫(過敏性紫癜)
瓜藤纏(結節性紅斑)
血疳(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狐惑病(白塞綜閤徵)
雷諾病
臁瘡(小腿靜脈性潰瘍)
皮膚附屬器疾病
粉刺(痤瘡)
麵遊風(脂溢性皮炎)
酒糟鼻(玫瑰痤瘡)
狐臭(臭汗癥)
蛀發癬(脂溢性脫發)
油風(斑禿)
代指(甲溝炎)
色素性皮膚病
麵塵(黃褐斑)
黑變病
白駁風(白癜風)
神經障礙性皮膚病
風瘙癢(皮膚瘙癢癥)
牛皮癬(神經性皮炎)
粟瘡(癢疹)
馬疥(結節性癢疹)
大皰及遺傳代謝障礙性皮膚病
天皰瘡
大皰性類天皰瘡
鬆皮癬(皮膚澱粉樣變)
蛇皮癬(魚鱗病)
性傳播疾病
楊梅瘡(梅毒)
陰部熱瘡(生殖器皰疹)
臊疣(尖銳濕疣)
花柳毒淋(淋病)
精彩書摘
《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
黃水瘡(膿皰瘡)
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化膿球菌淺錶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其皮損為丘疹、水皰或膿皰,易破潰而結成膿痂。能夠通過接觸傳染,蔓延迅速,可在兒童中流行。黃水瘡自古即已存在,又稱滴膿瘡,齣自《洞天奧旨·捲十-》,書中指齣:“黃水瘡又名滴膿瘡。其言膿水流到之處,即便生瘡,故名之。”後世醫籍還稱本病為香瓣瘡、天皰、爛皮野皰等。《外科大成·捲之三·麵部》稱:“黃水瘡,由外傷風熱、內傷濕熱所緻。宜升麻消毒飲清之,鹽湯洗之。”
相當於西醫學中的膿皰瘡。
一、病因病機
(一)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濕熱之邪,侵入肺衛,鬱於肌膚,肺衛有熱,脾胃有濕,二氣交雜,內外相搏而發本病。
1.脾濕內蘊稚童脾胃嬌嫩,喂養失當易積食停飲,成人喜食肥甘厚味,脾失健運,則脾濕內蘊,脾濕浸淫,達於四肢肌膚而發病。
2.腠理失固幼帝為稚陽之本,肌膚嬌嫩,或成人正虛至極,腠理失於固密,熱毒、風邪易於乘隙而入,客於肌錶,肌熱與脾濕互結而發黃水瘡。
(二)西醫病因
本病多以葡萄球菌感染較為常見,且常造成流行。國內多數作者統計,病原菌多數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白色葡萄球菌,少數為溶血性鏈球菌,亦可為二者混閤感染。一般來說,膿皰瘡分為大皰性和非大皰性兩型,前者常由金葡菌感染引起,後者可由金葡菌、鏈球菌或二者混閤感染引起,混閤感染時原發性感染常為鏈球菌,繼發金葡菌感染。
二、臨床要點
1.發病年齡本病發病率約為皮科門診人數的5%左右,多見於2~7歲兒童。
2.好發部位好發於麵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3.皮損特徵根據皮損特徵可分為兩型:大皰性膿皰瘡和非大皰性膿皰瘡。①大皰性膿皰瘡: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緻,初起為散在水皰,在1~2天後水皰迅速增大至指頭大甚至更大,水皰內容物初呈清澈黃色。1天後,皰液渾濁,膿汁沉澱於皰底部,呈半月形積膿現象,成為本型膿皰瘡的特徵之一。皰壁薄而鬆弛,破後露齣糜爛麵,乾燥後形成黃色膿痂。有時痂下膿液嚮周圍溢齣,在四周發生新的水皰,排列成環狀或鏈環狀,稱為環狀膿皰瘡。好發於麵部、四肢等露齣部位,自覺瘙癢,一般無全身癥狀。②非大皰性膿皰瘡:亦稱接觸傳染性膿皰瘡,由溶血性鏈球菌或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混閤感染所緻。在紅斑的基礎上發生薄壁水皰,迅速轉變為膿皰,周圍有明顯紅暈。膿皰破後,其滲液乾燥結成蜜黃色厚痂,痂不斷嚮四周擴張,與鄰近皮損可互相融閤。自覺瘙癢,陳舊痂皮6~10天自然脫落,不留瘢痕。重癥患者常並發淋巴結炎、發熱及其他全身癥狀。此型好發於麵部、口周、鼻孔周圍、耳廓及四周暴露部位。
4.伴隨癥狀機體免疫力下降,如係統性疾病、營養不良時,可齣現深部感染如蜂窩織炎。鏈球菌感染後尤其是M49型鏈球菌感染後18~21天,25%的患者發生急性腎小球腎炎,近年來比例有所下降。發病前常有咽痛,其他並發癥有猩紅熱、蕁麻疹、多形紅斑等,一般不伴發風濕熱。
三、診斷及鑒彆診斷
診斷:結閤患者一般情況、皮損以及皰液、膿痂培養可以診斷本病。
鑒彆診斷:
1.丘疹性蕁麻疹其特徵是在風團樣紅斑上齣現丘疹或水皰,好發於軀乾、四肢,成批齣現,反復發作,奇癢。
2.水痘多見於鼕春季節,發疹時常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皮疹為嚮心性分布,以綠豆大到黃豆大小的水皰為主,可有臍狀凹陷,同時可見到斑疹、丘疹、水皰和結痂各個時期的皮疹,口腔黏膜亦常受纍。
……
前言/序言
皮膚病在中醫學中屬於外科範疇,是目前中醫學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學科。現在由於環境汙染、生活節奏緊張、精神壓力過大、生活作息顛倒、濫用化妝品、性意識開放等原因,皮膚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且病種多樣。皮膚病發生於身體外部,瘍、瘡、疥、癬形態各異,風、濕、熱、蟲、毒病因復雜,在診斷和治療上需要一定的經驗,同時中醫在治療皮膚病上又有明顯的優勢。中醫皮膚病學繼承瞭傳統中醫外科的理論方法,治病求本,外病內治,同時內外結閤,中西互補;既保留瞭中醫外科的“丸、散、膏、丹”,又辨證施治,多種治療方法多管齊下,方便易行且療效顯著。
中醫治療皮膚病已得到廣大患者和醫學界的認可,利用中醫治療皮膚病的醫療群體不僅包括瞭廣大的中醫皮膚科醫生以及基層中醫醫生,還有很多認識到中醫療效優勢的西醫醫生,這個醫療群體非常龐大。本書作者從事中醫皮膚病臨床工作30餘年,臨床療效廣受患者好評,積纍瞭豐富的經驗,本書著重闡述作者多年的臨床心得和有效案例,供這一龐大的醫療群體參考、藉鑒、應用。
本書介紹瞭皮膚科常見病的病因病機、臨床錶現、診斷、鑒彆診斷、中醫內外治療方法、預防與調理,重點闡述瞭中醫辨證治療,並附有臨證心得、典型案例。在臨證心得部分,作者總結瞭自己多年來的診斷經驗、治療側重、遣方用藥的獨特之處,這是本書的畫龍點睛之處。本書內容貼近臨床,實用性強,能給廣大皮膚科臨床醫生和基層中醫師在實際臨床中帶來不小的藉鑒參考。
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醫皮膚病臨證心得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