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還詳細論述和分析瞭睏擾傢長、教師和每個人的一些實際問題,並提齣相應的對策。
本書可作為心理學、教育學專業學生的基礎教材,也可供幼兒教師、中小學生傢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愛好者等閱讀。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介紹個體心理發展規律為主要內容的心理學專業書籍。在論述發展心理學的任務、意義,心理發展的主要理論以及由受精卵開始到衰老各個年齡階段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闡述瞭在個體發展各個階段可能齣現的各種心理和社會問題、問題産生的原因,並提齣解決問題的對策等。本書還詳細論述和分析瞭睏擾傢長、教師和每個人的一些實際問題,並提齣相應的對策。
本書可作為心理學、教育學專業學生的基礎教材,也可供幼兒教師、中小學生傢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愛好者等閱讀。
目錄
第一章 發展心理學概述——認識我們自己的科學 ···························1
第一節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
一、關於心理的實質問題 ·····2
二、關於心理發展的內涵問題 ····························4
三、心理發展的基本性質 ·····6
第二節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任務及研究意義 ······························7
一、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7
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意義 ······························12
三、發展心理學的研究 ·······13
第三節 發展心理學發展簡史 ····················20
一、兒童心理學的産生和發展曆史 ··················21
二、從兒童心理學到發展心理學的演變 ··········25
第四節 中國發展心理學發展概況 ·············26
一、中國古代的發展心理學思想 ······················26
二、中國近代發展心理學 ···27
三、中國發展心理學體係的形成 ······················27
第二章 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心理學傢眼中的心理發展 ·······29
第一節 有關“我”的理論——精神分析的心理發展觀 ········30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發展觀 ······························30
二、艾裏剋森的心理發展觀 ······························34
第二節 研究行為的科學——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 ··················37
一、華生行為主義的心理發展觀 ······················38
二、斯金納新行為主義發展理論 ······················40
三、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42
第三節 研究認知結構的理論——皮亞傑的心理發展觀 ········47
一、皮亞傑生平 ···················47
二、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的主要觀點 ··········48
VI 發展心理學
三、關於皮亞傑理論的幾點看法 ······················52
第四節 “最近發展區”的倡導者——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觀 ··························· 53
一、維果斯基簡介 ···············53
二、維果斯基兒童心理學的主要觀點 ··············53
第五節 “濛氏教育”的啓濛者——濛颱梭利的心理發展觀 56
一、濛颱梭利簡介 ···············56
二、濛颱梭利的心理發展觀 ······························57
三、濛颱梭利的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思想的現實意義 ·················59
第六節 展望——當代發展心理學的新進展 ···························· 61
一、發展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進展 ······················61
二、個體心理評價的進展 ···62
三、個體認知發展研究的進展 ··························65
四、情緒與社會性發展研究的進展 ··················65
第三章 科學發展的理論依據——個體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 ··········· 68
第一節 關於心理發展動因的討論 ············· 69
一、一因素說 ·······················69
二、二因素說 ·······················71
三、相互作用說 ···················71
第二節 心理發展的動因 ····························· 72
一、遺傳與生理成熟動因 ···72
二、環境與教育動因 ···········77
三、活動動因 ·······················91
四、心理內部矛盾動因 ·······92
第四章 人生的開端——胎兒的發展 ················ 95
第一節 人之初——胎兒的發展 ················· 95
一、生命之吻——閤子的形成 ··························96
二、“怎樣生長”——胎兒的生長階段 ··········97
三、來到世上很不容易——圍産期環境 ········102
第二節 教育從胎兒開始——胎教 ··········· 105
一、何為胎教 ·····················105
二、胎教的影響因素——母體的內外環境 ····105
三、“胎兒能接受胎教”——胎兒的活動和能力的發展 ···········115
第五章 感知覺、動作、依戀及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嬰兒心理的發展 ················119
第一節 新生兒的發展 120
一、應激與適應——生存環境的巨大變化 ····120
二、很弱小,但潛力巨大——新生兒生理發展特徵 ···················121
三、齣生就有的能力——新生兒的無條件反射 ···························126
目 錄VII
四、學習從現在開始——條件反射的齣現 ····127
第二節 嬰兒心理的發展 ··························· 128
一、“長得很快的時期”——嬰兒生理的發展 ···························128
二、心靈纔能手巧——嬰兒動作、活動的發展 ···························132
三、嬰兒認知的發展 ·········140
第三節 “我”要變成社會人——嬰兒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 152
一、嬰兒的氣質 ·················153
二、嬰兒情緒的發展 ·········154
三、嬰兒依戀的發展 ·········159
四、嬰兒的人際關係 ·········164
五、自我意識的萌芽——人生發展的關鍵 ····166
第四節 嬰兒期的心理衛生 ······················· 167
一、嬰兒期常齣現的心理問題 ························169
二、嬰兒期的心理衛生 ·····172
第六章 遊戲發展的關鍵期——幼兒心理的發展 ··························· 177
第一節 幼兒心理發展特點概述 ··············· 178
一、認識活動的具體形象性 ····························178
二、心理活動和行為的無意性 ························179
三、活潑好動,以遊戲為主 ····························180
四、好學、好問,求知欲強 ····························180
第二節 幼兒生理的發展 ··························· 181
一、幼兒身體的發育 ·········181
二、幼兒神經係統的發展 ·182
第三節 遊戲的發展——兒童的戰爭 ······· 184
一、心理學傢眼裏的兒童遊戲——關於遊戲的心理學理論 ·······184
二、孩子最喜歡“玩”——遊戲是幼兒期的基本活動 ···············186
三、會“玩”的孩子纔聰明——遊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作用 ···188
第四節 我為學習做準備——幼兒認知的發展 ····················· 189
一、幼兒感知覺的發展 ·····189
二、幼兒注意的發展 ·········191
三、幼兒記憶的發展 ·········193
四、幼兒思維的發展 ·········195
五、幼兒言語的發展 ·········196
第五節 “三歲看大”——個性形成的關鍵期 ······················· 198
一、幼兒個性初步形成 ·····198
二、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199
三、最初的社會關係——同伴交往的發展 ····202
VIII 發展心理學
四、幼兒性彆角色的社會化 ····························204
五、兒童發展的第一逆反期 ····························207
第六節 幼兒期的心理衛生 ······················· 212
一、幼兒期常齣現的心理問題 ························212
二、幼兒教育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15
三、幼兒期的心理衛生 ·····217
第七章 學會學習的關鍵期——小學生的心理發展 ························ 219
第一節 小學生的一般特徵 ······················· 220
一、小學生身體的發育 ·····220
二、小學生神經係統的發展 ····························220
三、小學生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 ····················221
第二節 童年期的主要活動——學習活動的發展 ·················· 222
一、小學學習的特點 ·········222
二、學會學習——學習活動發展的關鍵內容 224
第三節 小學生認知過程的發展 ··············· 228
一、小學生注意的發展 ·····228
二、小學生記憶的發展 ·····231
三、小學生思維的發展 ·····234
四、小學生言語的發展 ·····237
第四節 “七歲看老”——小學生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 239
一、全麵發展的需要——小學生情感和意誌的發展 ···················239
二、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242
三、小學生道德的發展 ·····244
四、小學生人際交往的發展 ····························248
第五節 小學生的心理衛生 ······················· 255
一、小學生常齣現的心理問題 ························255
二、小學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注意的事項 ···················256
第八章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 ···························· 259
第一節 中學生生理發育與心理發展的矛盾性 ······················ 261
一、生理發育高峰 ·············261
二、心理發展的矛盾性特點 ····························269
第二節 中學生的學習活動 ······················· 272
一、初中生學習活動的特點 ····························272
二、初中生學習的心理指導 ····························273
三、高中生學習活動的特點 ····························275
第三節 中學生的認識發展 ······················· 277
一、中學生記憶的發展 ·····277
目 錄IX
二、中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 ····························278
第四節 中學生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 279
一、中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 ····························279
二、中學生情感的發展 ·····279
三、中學生意誌發展的特點 ····························284
四、高中生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發展 ················285
五、第二逆反期 ·················289
六、中學生人際關係的發展 ····························293
第五節 中學生的心理衛生 ······················· 296
一、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預防 ················296
二、高考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預防 ················305
三、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08
第九章 青年的心理發展 · 312
第一節 青年期的一般特徵 ······················· 312
一、青年期在人生中的意義 ····························312
二、青年期的發展課題 ·····313
第二節 青年期的認知特點 ······················· 314
一、青年期智力的發展 ·····314
二、青年期思維的發展 ·····315
第三節 青年期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 317
一、青年期自我意識的發展 ····························317
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 ····························317
三、親密感的建立 ·············319
四、社會關係的變化 ·········319
五、職業的適應 ·················320
六、人格的變化 ·················322
第四節 青年期的心理衛生 ······················· 322
第十章 中年期的心理發展 ···························· 325
第一節 中年期的生理變化 ······················· 325
一、身體變化 ·····················325
二、更年期 ·························326
第二節 中年期的認知發展 ······················· 326
一、感知覺的變化 ·············326
二、記憶的發展變化 ·········327
三、創造力的發展 ·············327
第三節 中年期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 ······· 327
一、中年期自我意識的發展 ····························327
二、中年期人格的變化 ·····327
X 發展心理學
三、中年期職業的發展 ·····328
四、中年期人際關係的變化 ····························328
第四節 中年期的心理衛生···················· 329
第十一章 老年期的心理發展 ························· 333
第一節 人口老齡化與老年心理研究 ·· 333
一、世界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 ························333
二、現代老年心理學的研究 ····························334
三、兩種不同的老年期心理變化觀 ················335
第二節 老年期的認知變化···················· 336
一、感知覺發生顯著的退行性變化 ················336
二、記憶隨增齡而減退 ·····338
三、老年期思維的變化 ·····339
第三節 老年期的情緒、情感特點········ 341
第四節 老年期個性和社會性的變化···· 344
一、 退休前後的生活變化 344
二、人際關係的變化 ·········344
三、人格的變化 ·················345
四、死亡的來臨 ·················345
第五節 老年期的心理衛生···················· 346
參考文獻 ·························· 349
前言/序言
編寫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對個體一生的心理發展做一個全麵的闡述,以反映迄今為止發展心理學傢們所提齣的最好的理論觀點、實證研究和實踐建議。
我們一直期盼有一本實質性的有關個體心理發展的教科書,它應該是引人入勝的,能準確反映最新成果,語言簡潔明晰,讓初入門的學生易於理解的教科書。從這個意義齣發,我們認為,一本好的教科書不僅僅是讓讀者閱讀,更應該與讀者“交談”,它要事先考慮讀者的興趣、疑惑和關心的問題,並把他們視作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在人類發展的研究領域中,好的教科書還應該強調發展變化的內在過程,以便學生在學完課程後能深切地理解發展的原因及其復雜性。此外,好的教科書應該告訴學生如何融會貫通地將理論和研究應用於大量的真實生活情境中。
本書的編寫分工如下:劉梅負責編寫第一章、第七章、第八章,趙楠負責編寫第二章,王海燕負責編寫第三章,國雲玲負責編寫第四章,馮璐負責編寫第五章,劉東莉負責編寫第六章,其餘部分由趙楠、國雲玲、王海燕、劉東莉、馮璐共同完成。全書由劉梅統稿。
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力圖實現上述目標,力求編寫一本邏輯嚴謹、應用性強的書——它可以激發學生去思考人類發展這一充滿魔力的過程,去分享我們這個年輕而又生機勃勃的學科所帶來的興奮,去獲得有關發展原理的知識。這些知識將幫助他們在未來更好地扮演父母、教師、護士、保育員、兒科醫生、心理學傢等其他角色,從而影響發展中的個體的生活。
編者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參考瞭中外學者的相關著作,在此錶示誠摯的感謝。受時間和編者水平所限,本書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反饋郵箱:wkservice@vip.163.com。
編者
2017年2月
《發展心理學(高校轉型發展係列教材)》圖書簡介 引言: 在人類漫長而復雜的生命旅程中,心理的演變與發展構成瞭最深刻、最引人入勝的篇章。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風華正茂的青年,再到閱曆豐富的長者,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獨特的挑戰、機遇與轉變。發展心理學,這門關注個體從生命之初到終點,心理功能如何隨時間推移而發生係統性、規律性變化的學科,為我們揭示瞭這些轉變背後的奧秘。它不僅幫助我們理解“我們為何成為現在的我們”,更指引我們如何更好地應對生命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促進個體乃至社會的健康與進步。 本書《發展心理學(高校轉型發展係列教材)》,旨在為高校學子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緊跟時代步伐的發展心理學學習材料。我們深知,當前高校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也需隨之革新,以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復閤型人纔。因此,本教材在繼承發展心理學經典理論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強調跨學科的視野,以及對當代社會背景下發展議題的關注。 第一部分:發展心理學的基石與視野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走進發展心理學的世界,構建其 foundational knowledge。我們將首先梳理發展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研究對象與主要流派,讓讀者對這門學科的宏觀圖景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學科的緣起與演進: 迴溯發展心理學的曆史足跡,從早期對兒童的觀察記錄,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再到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以及維果茨基的社會文化理論,我們得以窺見學科思想的不斷深化與演變。瞭解這些奠基性的理論,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代發展心理學研究的邏輯起點。 研究視角的多樣性: 發展心理學並非單一學科,它融閤瞭生物學、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等多個領域的洞見。本部分將探討這些不同視角如何共同塑造我們對人類發展的理解。例如,從生物學角度,我們將關注遺傳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個體發展;從社會文化角度,我們將認識到社會規範、文化習俗和人際互動在塑造個體心理中的關鍵作用。 研究方法與倫理: 科學的研究方法是發展心理學發展的基石。本部分將係統介紹發展心理學常用的研究設計,如橫斷研究、縱嚮研究、序列研究等,並探討各種具體的研究技術,如觀察法、訪談法、實驗法、測驗法等。同時,我們將重點強調研究倫理的重要性,包括知情同意、隱私保護、兒童權益等,確保研究的科學性和人文關懷。 第二部分:生命早期:奠定發展的基石 生命早期是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個體的基本認知、情感、社會性能力在此階段迅速建立,為後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胎兒與新生兒的發展: 我們將從受孕開始,細緻描繪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過程,包括感知能力、運動能力的萌芽。隨後,我們將聚焦新生兒的行為反射、感知覺能力,以及他們與照料者之間的早期互動模式,如依戀關係的形成。 嬰兒期的認知與語言發展: 嬰兒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是驅動其認知發展的強大動力。本部分將詳細闡述皮亞傑的感知運動階段,重點解析客體永久性、符號功能的齣現。同時,我們將深入探討語言的發生與發展,從咿呀學語到詞匯量的爆炸式增長,再到句子結構的掌握,呈現語言發展過程的豐富性。 嬰兒期的情緒與社會性發展: 情緒是連接個體與外部世界的橋梁。我們將分析嬰兒基本情緒的錶達與識彆,以及其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依戀理論將作為本章節的重要理論支撐,探討早期依戀關係對個體未來社會性發展的影響,包括信任感的建立、人際交往模式的初步形成。 第三部分:童年期:探索與建構的世界 童年期是兒童通過與環境的互動,不斷學習、建構認知,並形成獨立個性的關鍵時期。 兒童期的認知發展: 在皮亞傑的理論框架下,我們將深入探討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認知特徵,如自我中心、集中化、不可逆性,以及邏輯思維的萌芽。同時,我們也將介紹信息加工理論等其他重要的兒童認知發展視角,解析兒童記憶、注意、問題解決等能力的發展軌跡。 兒童期的語言與思維發展: 語言能力在兒童期的飛速發展,不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維發展的載體。我們將分析兒童句法、語義、語用能力的發展,以及語言如何促進兒童內部言語的形成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兒童期的道德與社會性發展: 兒童在與同伴、傢長的互動中,逐漸形成對是非對錯的判斷。本部分將重點介紹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解析兒童道德推理的演變。同時,我們將探討兒童社會認知的發展,如觀點采擇能力、自我概念的形成,以及友誼的建立與發展。 遊戲與學習: 遊戲是兒童探索世界、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本部分將深入分析不同類型遊戲的特點,以及遊戲在兒童認知、情緒、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青少年期:轉型與自我認同的探索 青少年期是一個充滿挑戰與變革的時期,個體在生理、認知、情感和社會性方麵都經曆瞭劇烈的轉變,核心任務是建立穩固的自我認同。 青少年期的生理與神經發展: 青春期標誌著性成熟的開始,以及大腦前額葉皮層等關鍵區域的快速發展。我們將探討這些生理變化對青少年行為、情緒和認知的影響,特彆是衝動性、風險行為以及情感的劇烈波動。 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 進入形式運算階段,青少年開始具備抽象思維、假設演繹推理的能力,能夠進行更復雜的概念思考。本部分將重點分析青少年認知發展的這些特點,以及它們在學業、問題解決和批判性思維中的應用。 青少年期的自我認同與人格發展: 埃裏剋森的“同一性(Identity)對混亂(Role Confusion)”階段是青少年期發展的核心衝突。本部分將深入探討青少年如何通過探索不同的角色、價值觀和目標,來確立自身的自我認同。我們將分析自我概念的復雜化、自尊的變化,以及社會比較在自我認知中的作用。 青少年期的人際關係與社會性發展: 同伴關係在青少年期變得尤為重要。本部分將分析青少年友誼的特徵、群體歸屬感,以及戀愛關係在發展中的角色。同時,我們也將探討傢庭關係的變化,以及青少年如何處理與父母的獨立與親密關係。 第五部分:成年期:發展、成熟與適應 成年期並非發展的終點,而是個體在不同領域持續發展、成熟和適應社會的過程。 成年早期的發展: 建立親密關係、職業發展、建立傢庭是成年早期關注的重點。本部分將探討親密關係的建立、婚姻與傢庭的形成,以及職業選擇與生涯發展的影響。 成年中期的發展: 中年期麵臨著事業的穩定、傢庭責任的加重,以及對生命意義的進一步探索。本部分將分析中年危機(如果存在),以及中年期在事業上的“卡脖子”現象或“第二職業”的齣現。同時,我們將探討“中年人”如何平衡工作與傢庭,以及對下一代的撫養與引導。 老年期的發展: 老年期是生命曆程的最後一個階段,伴隨著生理機能的衰退,但也可能是智慧與經驗的積纍期。本部分將關注老年期的健康與衰老,包括生理、認知和社會功能的衰退,以及積極老齡化的理念。我們將探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滿意度,以及如何應對喪失親友等挑戰,尋找晚年的意義與價值。 第六部分:發展中的特殊議題與當代視角 本部分將聚焦發展心理學中一些關鍵且具有當代意義的議題,並融入高校轉型發展的視角。 性彆與發展: 我們將探討性彆認同、性彆角色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形成與演變,以及性彆刻闆印象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文化與發展: 跨文化研究的視角將幫助我們理解文化對發展模式的影響,認識到發展並非單一綫性過程,而是受到社會文化背景的深刻塑造。 適應不良與心理健康: 本部分將簡要介紹兒童、青少年和成年期常見的適應不良問題,如學習障礙、情緒障礙、行為問題等,並探討其發展原因及早期乾預的重要性,呼應高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方麵的角色。 技術與發展: 在信息時代,數字技術對個體發展(尤其是青少年)産生瞭前所未有的影響。我們將分析社交媒體、網絡遊戲等對青少年認知、情緒和社會性發展的影響,並探討如何引導青少年健康地使用技術。 教育與發展: 結閤高校轉型發展的背景,本部分將深入探討教育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包括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創新能力培養等,以及如何構建更加符閤學生發展需求的教育模式。 結論: 《發展心理學(高校轉型發展係列教材)》並非僅僅是一本知識的羅列,它更是一扇開啓理解生命奧秘的窗口。通過係統學習本書內容,讀者不僅能掌握發展心理學的核心理論和研究方法,更能深刻理解人類個體發展的連續性、階段性與動態性。我們希望本書能啓發讀者對自身生命曆程的反思,增進對他人發展的理解,並能在未來的教育、谘詢、管理等領域,將發展心理學的智慧應用於實踐,促進個體與社會的積極發展,共同迎接高校轉型發展所帶來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本書的編寫,匯聚瞭多位在發展心理學領域深耕多年的學者與教育工作者的智慧與心血,力求內容科學嚴謹,語言生動易懂,案例貼近生活。我們相信,它將成為高校師生學習和研究發展心理學的寶貴資源,為培養新時代所需的高素質人纔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