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建筑艺术爱好者 1.本书通过“千年古郡、梵天清音、寻踪觅迹、保护传承、有机更新”五个章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正定古城的概况、历史、格局和文化遗产,并对正定古城的现状问题及规划、保护、更新作了系统描述。
2.书中的实景照片和绘制图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依据,这些内容对专业读者而言具有借鉴意义,起到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
3.本书是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在正定古城现场实地踏勘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偏重正定古城的保护规划和实践,内容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内容简介
《正定古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丛书”之一,丛书主编阮仪三。本书力图通过对正定古城的佛教文化、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描写,反映正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正定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思路,向读者展现正定的千古之美。
作者简介
倪春,上海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五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工作至今参与正定、开封等多个中国历史城镇的保护实践和规划编制工作,并在国内重要年会和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千年古郡
一、地名称谓藏玄机
1. 因“山水名胜”命名——恒山、恒阳、滹阳
2. 因“祈福太平”命名——真定
3. 因“避讳习俗”命名——镇州、正定
4. 因“政治功能”命名——常山、北都、中京
二、正定由来道古今
1. 鲜虞古城——新城铺的历史嬗变
2. 东垣古城——从东垣到真定的千古绝唱
3. 正定古城——安乐垒问世中的华丽转身
三、匠心独运绘古城
1. 城市选址——城环新水绿
2. 古城格局——水绕垣路行
3. 价值特色——圣地肇佛城
第二章 梵天清音
一、水月禅心,墨缘佛寺——海内宝刹隆兴寺
1. 前部布局:寺大山门远,山门在河南
2. 叹为观止的中心建筑群
3. 龙腾故苑寻霸业——龙腾苑
二、前世佛缘,今生再续——佛寺、佛塔的前世今生
1. 惠照澄灵——临济寺与澄灵塔
2. 峭立须弥——开元寺与须弥塔
3. 慧光凌霄——天宁寺与凌霄塔
4. 瑰丽多宝——广惠寺与华塔
三、院祠虽逝,梵音犹存——风雨沧桑中消失的佛教寺院
1. 护国崇因寺
2. 洪济寺、舍利寺
第三章 寻踪觅迹
一、楼·庙·祠——古城拾遗,寻觅正定的吉光片羽
1. 畿南名楼、镇府巨观——阳和楼
2. 县、府文庙:隐匿民居间的记忆碎片
3. 赵云庙:瞻仰凭吊忆子龙
4. 城隍庙:老街深巷,一番滋味在心头
5. 王士珍故居:庭院深深繁华难现
6. 从梁氏宗祠到蕉林书屋
7. 正定衙署:守望古城的前世今生
8. 马家大院:被冷落的正定古城的“独立王国”
9.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二、人·食·景——五味杂陈,回味正定的风物美景
1. 钟灵毓秀:行走正定的人
2. 冀中美珍:老正定的小吃
3. 潭园觅踪:百年潭园沉浮史
三、艺·风·雅——体验民风,走进正定的艺术殿堂
1. 民间艺术——常山战鼓、正定高照、柏棠竹马
2. 乱世中诞生的中国文学里程碑——正定元曲
3. 正定歌谣:古城人永远的记忆
4. 年俗传承,“庙”趣横生
第四章 保护传承
一、中国历史古城的“四性”与保护模式
1. 保护历史古城“四性”
2. 中国历史古城保护模式
二、整体保护框架的提出
1. 正定古城的城市特色
2. 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4. 保护框架
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 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
2. 历史地段的渐进保护
3. 文物古迹的多样保护
4. 县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 保护项目
2. 保护措施
第五章 有机更新
一、抹一缕古城之春 秀一座千年古郡
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 古城更新策略
二、古城墙传统风貌多样诠释
1. 古城墙的修复
2. 正定古城墙的整治及修复策略
三、千古之美,重绽光芒——五大片区的胜景重构
1.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提升
2. 创意隆兴,行宫参禅——隆兴寺片区
3. 特色博展,民俗丰富——开元寺片区
4. 佛学胜地,古城客厅——临济寺片区
5. 城隍闹市,莲池濯秀——城隍庙片区
6. 潭城旧影,宜居生活——北城门片区
四、复本还元,意境回归——一条中山路,千年正定城
1. 关于街道改造
2. 百步一故事,一街一传奇——八馆九坊十四景
3. 今日中山路——保护修缮纪实
五、回望佛城,再塑辉煌
1. 再回首:风霜雪雨搏激流
2. 看今朝:雨后春笋节节高
3. 展未来:古今辉映绽光芒
后 记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发现正定(前言)
文/倪春
在北京城往西南125公里的河北省石家庄境内,隐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鲜虞国都城遗址。值得注意的是,海内第一宝刹——大佛之寺隆兴寺,也坐落在这都城遗址附近。岁月的洗礼,已使寺庙沉寂了千年,却丝毫不减寺内主体建筑的威严。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寺内最北端的龙腾苑内却坐落着一群无头佛石雕像,这究竟意味什么?为解开这历史的幽迷,让我们一起去寻觅该遗址所在的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
“正定”的名称出自《佛说八正道经》。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所谓正定,是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四个层次的定境,因其与四圣谛相应,故称为正定。正定原称“真定”,因当年雍正皇帝信奉佛教,所以将“真定”改为“正定”,而正定又作为佛教八正道之一,可见有心所在。
正定是燕赵文明催生发展的宝地。这里地处华北滹沱河冲积平原,水源充沛,肥田沃野,便于人类繁衍生息。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此居住。域内有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和奴隶制时代殷商文化遗址。
正定是古代华北平原政治、军事中心。公元前770年,鲜虞人穿越太行山来到正定一带,建立鲜虞国,都城新治。这里地处“九省通衢”之地,是京师“畿南保障”,被誉为“神京锁钥”、“中国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宋代宋祁曾赞道:“河朔,天下之根本,而正定又河朔之根本。”清代朱佩莲以诗赞叹:“九达京华路,真称北镇雄。波惊徒骇侧,云压太行东。”千年来,正定一直是府、路、州、郡的治所,历史上战事不断。汉高祖战东垣,取名真定;汉光武帝刘秀转战真定,建立东汉王朝;北魏道武帝攻下常山郡,迁至真定;金兵进犯真定;明成祖朱棣真定“靖难之役”;李自成义军入真定;正定城抗日保卫战。
正定是一座地位显著、文化深邃的佛城圣地。著名学者余秋雨“行走”千年古城正定时盛赞:正定拥有着太多的国宝,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千古之美。历史上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庙,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誉,其中古城内拥有国家级8处、省级2处、县级10处,共20处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堪称“国之瑰宝”。
正定是中华文化交融汇合的前沿,也拥有文武荟萃的历史名人。这里人杰地灵,“为文彬彬,为武赳赳”,产生了赵佗、赵云、范仲淹、王士珍等历史名人;这里“艺文精美,诗风刚直”,孕育了白朴、尚仲贤、梁梦龙等文学大家。正定拥有古朴独特、兼容博大的传统文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项(常山战鼓、高照),省级有3项(马家卤鸡、八大碗、竹马)。世代相传的传统名吃更是比比皆是,“正定府里三大宝,扒糕、粉浆、豆腐脑”,“王家烧麦”、“孙家猪蹄”、“常山崩肝”等等,令人胃口大开。民间腊会、庙会、花会等颇为辉煌壮观,传统风情浓郁。同时正定也是元杂剧的摇篮与中心,以白朴为首的杂剧创作作家群落推动了杂剧的成熟发展与走向鼎盛。
本书力图通过对正定古城的佛教文化、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描写,来反映正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正定古城保护与更新的思路,把正定这座古城的精气神写活,向读者展现古城正定的千古之美。
正定古城,明艳照人,仪态万方,从历史久远的鲜虞国都城遗址、真定府,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砖绿瓦,小巷人家,古城、古街、古寺、古塔,辉映出婉约豪放的唐宋风情;传说、典故、史记、风情,谱就成摄人心魂的千年古韵。一路的变迁,生动地记载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沧桑。
……
正定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正定古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