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刘元庆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830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3396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92
正文语种:中文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信贷审批部的副总经理,在业内非常权wei,书中内容来自实践经验,将信贷方面的从业体会回归常理、常情、常规、常识,对微观信用风险管理做了全面的解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衢、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索绪全等业内人士均为《信贷的逻辑与常识》做了推荐。


内容简介

  信贷是商业银行核心的业务,是银行利润和风险主要的来源。当前,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区别,主要是由银行信贷经营能力决定的。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专注于探讨微观层面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作者结合自己长期的银行信贷工作实践及体会,用通俗的语言,辅之以大量的实际案例,阐述了银行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道理。本书从信贷从业人员(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概念着手,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了客户分析、用途与交易背景分析、项目分析、市场分析、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分析、担保抵押分析和融资方案分析等。在此基础上,作者还从银行债权人的视角,对信贷业务涉及的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解读,对债券承销及投资、表外理财投资、投贷联动等创新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当前银行可能涉及的绝大部分信用风险业务领域。此外,本书还对当前银行信贷业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过度负债、防假反假、民间借贷、关联交易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作者简介

  刘元庆,1973年生,经济学博士,有17年信贷从业经历,从支行信贷员做起,历任工商银行广州市同福中路支行主管信贷副行长、分行公司业务部、投资银行部、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和信贷审批中心主任,工商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副处长,信用审批部副处长、处长、副总经理,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兼任总行信贷与投资审查委员会委员等,工商银行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曾先后负责基础设施行业、制造业、境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涉及信用风险的审查审批工作,曾参与《信用风险决策案例》一书编写,并在《财政研究》《人民日报》《金融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精彩书评

  本书基于金融规律和市场脉络分解和阐明了企业信贷管理的全部流程,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信贷业务各环节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处理原则进行了细致的具体分析,对于做好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信贷结构调整和风险管控具有现实意义, 值得银行从业人员及相关管理部门思考与借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范一飞


  作者以丰富的信贷工作经历,总结提炼出了真经实货,条条都是银行信贷管理要领。信贷从来是经营实务而不是教条,经验更加重要,我从书中读到了作者对市场的专注和专业的水准。市场期待这样的书,我由衷地向业界推荐。

  ——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 张衢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客户三个层面,本书主要探讨银行微观层面的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践案例,去阐述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道理,值得银行从业人员一读。

  ——中信银行行长 孙德顺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银行信贷从业人员阅读的书。它将信贷工作的原则与方法写得通俗易懂和简单明了,体现了作者在对信贷工作复杂性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水准,值得从业人员一读。

  ——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 索绪全


  目睹现时的政策调整、企业经营和信用状况以及信贷资产质量,就知道把控信贷风险是一项多么高难度的工作。《信贷的逻辑与常识》使人眼前一亮,轻松自如地将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和规则融入实践,以工作心血铸成中国水土的经验之谈,更可贵的是,银行风险管理全过程中的各个风险点被清楚地标明和破解,从业务实践中悟到信贷规律,呈现出浓浓的时代特色和国情特色。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周好文


  信用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本书中,元庆以工匠精神,记录下了自己多年来在“宇宙第yi大行”贷款审批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心得,颇显真知灼见,具有培训教材般的工具性价值。

  ——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研究员 肖舟


目录

第一部分 总论篇

第1章 借债容易还钱难

第2章 周期是“大用”

第3章 风险控制要避免“火鸡的错觉”

第4章 借款人不能还款就是最大的实质风险

第二部分 客户篇

第5章 什么样的股东是好股东

第6章 债务轻的客户就是好客户

第7章 选好了客户就控制了风险的源头

第8章 开工率、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

状况的极简指标

第9章 库存和应收账款高企是企业财务恶化的重要征兆

第10章 品质是客户信用的基石

第三部分 用途与交易背景篇

第11章 用途欺诈是贷款反复发生风险的重要根源

第12章 识假辨假才能防假反假

第13章 民间借贷是“饮鸩止渴”

第14章 关联交易的主要指向是套取融资及掩盖用途

第四部分 项目与市场篇

第15章 小马拉不动大车

第16章 有多大的本钱干多大的事情

第17章 不要迷信项目的未来效益

第18章 东西卖不出去是制造企业最大的风险

第五部分 还款能力篇

第19章 债权人看报表就是看偿债能力

第20章 债务能否偿还的两大关键因素是收入和资产

第六部分 担保篇

第21讲 不能把宝押在保证和抵质押上

第22章 押品管理的核心是选得好、估得准、押得住

第23章 保证人的净资产与其保证能力关系不大

第24章 财务限制条款和保护性条款是重要的风险预警线

第七部分 融资方案篇

第25章 好苹果吃一半

第26章 期限越长不确定性越大

第27章 下浮利率就相当于等额减少了利润

第28章 大额或长期贷款到期一次性偿还是还不了的

第八部分 贷后管理篇

第29章 控制不了现金就控制不了现实的还款来源

第30章 贷后要相机抉择管控风险

第九部分 财务分析篇

第31章 财务报表分析与银行信贷决策

第十部分 创新业务篇

第32章 银行理财投资业务及其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第33章 银行承销和投资债务融资工具及其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第34章 投贷联动与银行公司业务投行化

后记


精彩书摘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信贷是经营风险和具体体现。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业务,并对银行整个资产端业务都有深刻的影响,是银行利润和风险最主要的来源。信贷赢,全局主动;信贷输,满盘皆输。

  信贷业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即为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信贷是顺周期的,经济繁荣时期,客户各项经营指标较好,再融资环境比较宽松,即使贷款到期客户偿还出现一些困难,也总是可以借入更多的债务偿还前期贷款,因此,经济繁荣时期通常也是企业加杠杆的时期,相应地,客户也很少违约。经济下行时期,客户的各项经营指标恶化,但杠杆还在,债务依然高企,同时再融资环境恶化,不仅难以借入更多的债务,很多时候存量债务到期也难以周转续贷,于是客户便违约了。同时,当前银行的平均利差不足2%,信贷客户群体本质上是应具有较低风险特征的,社会上很多融资需求,本来不应该靠银行来满足,而是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解决,但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权益性资金来源非常有限,当前银行承担的很多责任,实际上超出了它的能力。比如,当前全社会三大债务融资的风险,几乎都集中在银行体系中:一是企业过度使用杠杆,信贷违约风险高企;二是债券(包括债务融资工具)的购买主体主要是银行,风险并未从银行体系分散出去,所谓的直接融资实际上仍是间接融资,而且债券投资的风险一点儿也不比信贷的风险小;三是在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环境下,银行非标理财产品的风险实际上也未从银行转移出去,而且一旦出现风险更难处置。总之,当前银行同时面临信贷、债券投资和理财投资三重叠加的风险,风险管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信用风险控制包括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风险控制的基本理念是“先控大,再控小”。宏观经济、中观行业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办法、架构和流程,属于银行“顶层设计”的范畴,不属于本书重点讨论的内容。本书专注于微观层面单个客户、单个项目和单笔业务的信用风险控制事宜,并将有关宏观经济、中观行业风险的考量融入具体的客户、项目或业务中。

  微观客户、项目或业务的风险控制构成了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石。经济繁荣时,在信贷调查、审查和贷后管理过程中,银行粗一些或是细一些的区别可能还不是很大,客户较好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以及企业产销顺畅和资产升值,可能把银行前期的疏忽就掩盖了;但在经济下行期,客户还款能力下降,信贷欺诈层出不穷,银行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风险。除宏观经济及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外,银行内部“三查”不到位,也是造成当前信贷风险高发、多发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银行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队伍普遍都比较年轻,在注重市场扩张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很多都未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也未经历过经济周期,基层信贷人员只注重形式合规,忽视实质风险的情形普遍存在。在当前银行信贷风险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提高信贷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其把控实质风险的能力,显得尤其迫切。本书尝试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努力。

  我1999年参加工作时,正值上一轮银行不良资产剥离、股改和上市,此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黄金10年”,银行信贷资产高速增长,客户很少违约。大约从2012年开始,随着经济减速和“三期叠加”,信贷风险开始日益显现,银行经营压力不断加大。从我个人的工作经历来说,我参加工作后一直与信贷打交道,从工商银行基层支行的信贷员做起,先后在公司业务、投资银行、信贷管理、授信审批等多个信贷相关部门和岗位工作,比较完整地经历了银行信贷工作的各个层级、各个部门和各项业务,特别是在总行信贷管理部、信用审批部和授信审批部等部门工作期间,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最多的项目、最复杂的业务以及最前沿的产品。近10多年来,我比较深入地参与了5 000多个(笔)项目及业务的尽职调查、审查、审议或审批,对商业银行微观信用风险管理有比较深切的认识和体会,期间既有准确判断成功规避重大风险的喜悦,也有判断失误形成风险的痛苦、彷徨和煎熬。不论如何,我都要特别感谢工商银行这个“宇宙行”给予我的最大的平台、最高的眼界、最宽广的视野和最多的业务机会,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去观察、去审视、去触摸、去体会这个国家最活跃的微观经济主体。10多年来,在与无数的项目及业务打交道的过程中,当看惯企业的“千姿百态”,看过太多的“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事情以后,对风险的敬畏早已深入骨髓。本书是我这些年来从事信贷及风险管理实践的工作体会、观察与思考,也吸收了很多“老信贷”老前辈们的宝贵经验,既有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与提炼,也有对其中教训的回顾、检讨与反思。

  本书是专门为银行信贷相关专业(包括公司业务、投资银行、信贷管理、资产管理、授业信审批、风险管理等)从业人员而写的,供他们在进行具体项目或业务的尽职调查、审查审批决策和贷后管理中参考。由于全社会的融资主要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类,信贷是债权融资的主体,但如果透过纷繁复杂的交易结构及外在形式,回归债权融资的本质,我们会发现,所有债权融资风险把控的核心要点都是相通的,所有债权人关心的问题都是一致的,比如,谁融资,融资干什么,拿什么还款,还不了怎么办,以及如何确定融资方案,即金额、用途、期限、利率、担保条件和还款安排如何组合等问题。因此,本书也可为在信托公司、基金、券商、保险子公司、租赁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等金融机构从事债权融资业务的人员参考。

  本书的主要特点:一是通俗化。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说:“把金融搞得很复杂的那些人都是骗子。金融智慧,大道至简。作者力图用最通俗、最简单的语言,去阐述银行日常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道理,回归常理、常情、常规、常识。近年来,金融风险事件频发,动辄上百亿元的跑路事件,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违背了金融的常识,违背了信贷的常识;二是案例化。经验仍是抽象的,结合具体案例以后就形象化了。为此,作者精心挑选了约50个案例结合各章的主题,详细地分析了具体信贷业务风险把控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三是全面性。本书既包括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也包括近年银行的创新业务,如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和投资业务、非标理财投资业务以及投贷联动业务,几乎涵盖了银行当前绝大部分涉及信用风险的业务领域;四是实操性。本书立足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信贷工作实践,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日常遇到的每个客户、每个项目或每笔业务的信用风险决策服务。

  信贷涉及资金的跨期配置,贷款偿还与借款人预期效益密切相关。在银行发放贷款时,借款人大多都是好企业,但在贷款期间,与借款人预期效益及还款能力相关的一切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包括借款人在变化,保证人在变化,抵质押物在变化,政策在变化,市场在变化,技术在变化,而变化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损失就是风险。

  敬畏市场,敬畏风险,敬畏常识。

  刘元庆

  2016年7月16日于北京金融街

  ……


前言/序言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反思

  据银监会披露的信息,截至2016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4 373亿元,不良贷款率1.75%,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 454亿元和上升0.25个百分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客观因素影响,也有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和外部监管等问题,其中更有不少值得反思的教训。

  现状与趋势

  银行贷款的质量变化,与经济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等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从压力测试的情况来看,经济上行期,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会处于较好的状态;经济下行期,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就会随之下行。现在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主要是前几年经济快速增长时,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过度放贷所带来的结果。从历史情况的分析看,银行贷款在投放后的三年左右,就会出现不良贷款的大幅增加,无论是一个区域还是一家银行都基本如此。从近期新增的不良贷款分析看,基本都是2009年以后发放的。

  进入2012年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型、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国内外需求不足、钢铁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多种因素叠加,出现风险事件的企业明显增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相继出现了生产经营停顿、亏损增加、资金链断裂等状况,这导致银行业普遍出现了信贷资产质量下滑的态势。不良贷款率从2011年的0.9%上升到2013年的1%,结束了连续近十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下降”。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从披露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截至2016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逾期贷款占比为2.78%,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除逾期贷款外,已有潜在风险迹象的贷款也在增加。如目前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尽管还比较低,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结构性风险的逐步显现,房价下降预期不断增强,银行贷款的劣变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再如钢铁、电解铝、船舶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中的产能过剩风险还在增大,并不断向其上下游领域蔓延,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在增多。从以往的实践看,这类潜在风险贷款中至少有10%会劣变为不良贷款。如果银行逾期贷款和潜在风险贷款的增长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那么不良贷款还会继续上升。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再次出现“双升”,上升的势头较上年更快。

  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不活跃,私募基金的市场规模很小,债券市场也不够成熟。间接融资仍是企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大小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这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按现行规定,项目建设的资本金,最低20%就可以,高的也只有35%,剩余的资金全由银行贷款解决。这种规定使银行实际承担了主要的投资风险,项目投资成功了,银行按合同收回贷款本息,投资者则获得了全部的投资收益;投资失败了,投资者损失的只是有限的资本金,而银行损失的则是占项目总投资65%以上的全部贷款本息。可见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极不匹配,这种不匹配更激发了企业的投资冲动。

  投资冲动是企业家的基本特性之一。前几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效应,巨大的政策惯性,放大了一些行业的非理性繁荣,掩盖了大量的风险隐患。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下滑,累积的问题开始暴露。一些企业为追求高回报,通过过度负债、过度融资来扩张投资,导致杠杆过大,财务成本过高。从工商银行持续监测的3.4万户贷款样本企业看,其财务费用由2009年的862.2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 273.3亿元,年均增长39.59%,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高20.1个百分点。尤其是处于经济运行末端的小微企业,受经济运行波动的影响更大,从1.9万户小企业样本看,其财务费用比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高出30.88个百分点,这使得其抗风险的能力降低,现金流难以覆盖到期融资的本息而出现违约增加。因此,一些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高的银行或其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也明显要高一些。尽管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总体可控,与国际上主要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相比也算是比较低的,但绝不能由此而掉以轻心,必须要高度关注。

  问题与教训

  除了外部因素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外,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潮开始回落后,不少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以及监管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风险意识淡漠,责任意识不强。一些银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放松了风险防控,同业间还不断竞相降低融资的风险底线,以增大市场份额。比较普遍存在实质风险管理被形式上合规操作所替代的问题,只要形式上合规就给融资,对企业借钱干什么用、用什么钱来还、还不了怎么办等最基本的信贷问题很少考虑。少数银行分支机构还利用内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把本不符合融资条件的借款人,进行合规性包装,弄虚作假来获取银行融资,形成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信贷业务发展缺乏战略。部分银行对信贷总量、结构缺乏总体规划,对区域信贷的布局更是缺乏考虑。既没有规划与当地经济结构相匹配的信贷总量及其分布,也没有合理细分不同风险业务的管理。对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经营和管理能力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进行评估,只是以不断加码的绩效考核指标来激励其拓展市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及资源配置与业务发展的要求很不匹配,特别是信贷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没有同步跟上,不能有效识别风险,使得在同一区域、同一政策下,不同银行或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的信贷资产质量差异很大。

  体制机制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目前银行风险识别的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主要还是靠传统的方式采集,不仅各种财务报表信息是借款人提供的,生产经营情况主要也是听借款人的陈述,除此之外的信息很少。按现行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每家分支机构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开展业务活动,不能涉足其他分支机构的区域。而跨区域生产经营已是企业十分普遍的做法,这使得银行的现场调查效率大大降低,在本区域现场很难了解到借款人的全部真实情况。加上同一银行各分支机构之间在业绩评价排名上还有竞争,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这种体制机制下,银行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重要信息,尤其是关联信息的遗漏或缺失,从而严重影响了对借款人实质风险的识别与判断。

  风险识别和防控过于依赖第三方担保。一些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还比较传统,信息和数据挖掘深度不够,对于集团关联风险、连环担保风险以及交叉违约风险等多层复杂风险的识别能力还比较薄弱。风险防控主要靠担保,甚至把担保作为判断风险和融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不仅依靠担保公司担保、第三方监管出具的仓单等,还接受企业互保、联保等无实际意义的担保。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实战派作品 对公客户经理可以学一下 内容不深 都是作者多年积累

评分

书很不错包装也好,感谢京东快递的小孟,太给力了,昨天购买今天就收到了。继续支持

评分

非常棒的一本关于信贷的书,受益匪浅。

评分

入门很好,有很多需要实战中去体会

评分

看后深受启发,写的真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评分

作者很有名气,也很有权威性,对信贷业务讲的很高,推荐信贷人员都可以买一本来看看。信贷是商业银行核心的业务,是银行利润和风险主要的来源。当前,好银行和坏银行的区别,主要是由银行信贷经营能力决定的

评分

关于信贷业务写得非常透彻,一本很不错的工具书

评分

非常好,非常适用

评分

京东自营给力,第二次买,送给好学的同事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信贷的逻辑与常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