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考研政治字帖: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研政治的主观题占据整个试卷的50%,因此整洁的卷面和漂亮的书写有助于使考生的答卷在阅卷人那里获得良好的印象。基于此,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特为考生推出《考研政治字帖·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把考研政治的相关知识点与练字联系在一起。考生使用本字帖不仅可以练习书写、改善字迹,还可以识记相关知识点,一举两得。本字帖还附有楷书的书写要领,以便提高练字的科学性,适合考研的学生以及书法爱好者使用。
内容简介
《中公版·考研政治字帖: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与2017年考研政治大纲内容相符,里面包括16个知识点: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危害,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同时还包括8个时政热点,这些热点来自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这些知识点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目录
动笔识记——巩固知识点改善字迹1
什么是楷书2
楷书书写要领2
知识点1两极格局解体3
知识点2世界多极化5
知识点3经济全球化7
知识点4区域经济一体化10
知识点5综合国力竞争11
知识点6大国关系14
知识点7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16
知识点8地区热点问题18
知识点9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危害19
知识点10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20
知识点11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21
知识点12南北关系23
知识点13南南合作25
知识点14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27
知识点15推动建设和谐世界29
知识点16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工作新思想、新论断32
热点1“两学一做”学习教育33
热点2十三五规划纲要(节选)35
热点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节选)36
热点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8
热点5上海合作组织15周年峰会39
热点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40
热点7南海仲裁案43
热点8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45
精彩书摘
知识点1两极格局解体
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战后初期到
世纪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第二,世纪年代到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三,冷战结束以来。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
首先冷战结束后苏联
的继承国俄罗斯政治动荡经济危机长达十年之久;
其次,新兴国家迅速崛起
最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
雅尔塔两极格局到
世纪年代末年代初终
结。导致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国
际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世界基本政治力量的不断转换与相互作用,有
力地震撼着两极格局。第二,美苏两国在长期争夺世界霸权中矛盾不断激化力量相互遭到削弱。第三苏联及其控制的东欧集团的解体,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石。
知识点2世界多极化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当今国际格局的特征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
的趋势。各个行为主体更
前言/序言
动笔识记——巩固知识点改善字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考研政治字帖系列,便是把考研政治知识点的记忆和书写结合起来的系列图书,让考生通过边记边写,内外兼修。
在竞争激烈的考研中,按照目前考研政治的阅卷标准和流程,清晰的知识点和漂亮的书写有助于使考生的答卷在阅卷人那里获得良好的印象。对于政治基础不好的考生来说,通过练习本字帖,不仅能提升书法素养,还能巩固考研政治的相关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作答能力。
【把要点送到阅卷人眼前】
考研政治主观题部分的阅卷形式采取人工阅卷。每位阅卷人每天要批阅数千份答卷,分配给每道试题的批阅时间相对较少,这就要求阅卷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从考生的答案中找出相关点,快速给分。
在这种情况下,字迹工整、答案要点清晰有条理无疑可以增加阅卷人的好感。那么如何做到字迹工整、答案要点清晰呢?临摹本字帖将帮助考生把要点清晰地送到阅卷人眼前。
【一笔好字给阅卷人留好印象】
既然考研政治主观题部分是人工阅卷,那么分数中就难免掺杂进阅卷人对试卷的主观印象。试想,在高强度的阅卷工作中,阅卷人每天面对着杂乱无章的试卷,试图从这些文字中寻找要点,这时忽然一篇整齐、干净、美观、大方的答卷展现在他的面前,那种感觉只能用“如沐春风”来形容。
所以,考生呈现出的工整、干净、整洁的文字书写,会给阅卷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内外兼修备考考研政治】
一般来讲,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的佼佼者,大多数专业知识都比较扎实,其中也不乏字迹工整美观之人。空有一手好字,没有切合题意的答题要点,考生在考试中会铩羽而归;反之,如果考生政治基础过硬,知识点掌握牢固,但不能写一手好字,也美中不足。基于此,本字帖将二者结合起来,把考研政治相关知识点以字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考生在练字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总之,考生要肯静下心来,每天花上半小时的时间认认真真练习本字帖精挑细选的知识点,力争做到记忆更准、书写得更美。
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
2016年11月于北京
《中国走向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视角,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以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 第一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基石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意涵与理论创新 本书将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阐释其在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贡献。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历史脉络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前瞻性和实践性。同时,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正确义利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重要论述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背后蕴含的深刻的战略思维和价值取向。本书将强调,习近平外交思想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厚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理论内涵,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在逻辑与战略选择 中国外交的风格与战略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根植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和国家利益。本书将梳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所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灵活智慧。我们将探讨中国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平衡自身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的有机统一,如何在高科技竞争、地缘政治博弈等复杂环境中,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本书也将分析中国在多边主义、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战略选择,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的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独特理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集中体现,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本书将追溯这一理念提出的历史渊源,分析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思想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当代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契合之处。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包括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等核心要素,并结合当前世界面临的贫富差距、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流行病等严峻挑战,阐释其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现实路径。本书将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要取代现有国际体系,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探索 “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与共同繁荣的时代画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本书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全面审视“一带一路”倡议的缘起、目标、核心内容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实践进展。我们将深入分析“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战略设计,以及其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本书也将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风险管控、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并探讨中国如何与沿线国家共同应对,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贡献 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并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书将重点分析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和区域组织中的作用。我们将探讨中国如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如何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如何为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等全球性议题贡献力量。本书也将关注中国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兴多边机制中的角色,以及这些机制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多元化、平衡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周边外交的新篇章:睦邻友好与共同发展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本书将深入分析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特点和政策取向。我们将重点探讨中国如何通过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内容将包括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本书也将关注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等敏感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战略智慧和负责任态度,强调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实现共同发展。 大国关系的新格局:合作、对话与管控分歧 当前,世界正经历复杂的大国关系调整。本书将着眼于中国与主要大国如美国、俄罗斯、欧盟等的关系。我们将深入分析中国在处理这些关系时所秉持的原则和策略,强调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合作,加强对话,并有效管控分歧。本书将探讨中国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与各国就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如何在高科技竞争、意识形态差异等挑战面前,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避免冲突对抗,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挑战与展望 复杂国际环境下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性挑战与区域性冲突交织,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本书将全面梳理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中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探讨中国如何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的情况下,继续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如何应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如何抓住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之一。本书将分析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如何通过文化交流、媒体传播、公共外交等多种方式,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我们将探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内容也将涉及如何应对西方媒体的偏见与误读,如何在全球传播领域构建更加平衡和多元的格局。 未来中国与世界:迈向更加繁荣与和平的明天 展望未来,中国外交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书将就中国未来在全球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的作用进行前瞻性分析。我们将探讨中国如何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何引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如何积极参与和塑造全球数字治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本书旨在展现一个更加开放、包容、负责任的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迈向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可持续的明天。 本书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更致力于引导读者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定位和战略意图,从而更清晰地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本书适合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媒体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中国外交和世界发展走向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