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崛起”后流行的国际政治话语。提出三年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近40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近30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2015年,王义桅在我社出版《“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之后,又继续对“一带一路”进行深入研究,本书为其研究的文章的合集,可以视为对《机遇与挑战》一书的拓展与深化。全书共分为三部分:什么是“一带一路”?为什么建设“一带一路”?如何建设“一带一路”?核心是阐述“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回馈和贡献,体现了中国担当。
作者简介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兼任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其专著《“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被评为2015年中国好书,入选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一批学习书目,除中文简繁体外,还出版了英、阿、德、韩、波兰、越南、柬埔寨、土耳其、印地、乌尔都等十余个文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还著有《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入选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6年中国好书、“强素质 作表率”2017年上半年推荐书目)、《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中英文版)等11部著作。
目录
序 “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
一、什么是“一带一路”?
请用一分钟讲清“一带一路”
海上丝绸之路贵在 21 世纪
理解“一带一路”的三个维度
“一带一路”的文明内涵
“一带一路”与亚投行是什么关系
一带一路”是 21 世纪新长征
为什么要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不是对外撒钱
“一带一路”的中国智慧
二、为什么建设“一带一路”?
全球化的中国担当:通天下
“一带一路”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超越地缘政治,实现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助推中国模式走向世界
“一带一路”见证中国模式软实力
“一带一路”推行 21 世纪新型国际关系
塑造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一带一路”路径
三、如何建设“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建设的良好开局
建设“一带一路”,周边仍是首要·
中美合作建设“一带一路”2.0
唱衰“一带一路”,可以休矣
“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相通之道
“一带一路”研究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带一路”时代的城市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
中国企业如何布局“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和机遇
“一带一路”为香港转型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一带一路”为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结 语 “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
附 录 世界是通的——王义桅、余晓枫对话录
前言/序言
“一带一路”推进世界工业化进程
“一带一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未来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将因此更丰富、更美好、更便捷。“一带一路”将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成为国际标准,见证中国从引领农耕文明到引领工业信息文明的转型,比如,中国在5G技术方面具有先发优势,正与欧洲合作引领5G时代的来临。
初步统计,“一带一路”将涉及64个国家(不含中国)约90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2016年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基础设施开工,沿线形成共识。2024年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沿线国家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通往波罗的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安全畅通。2049年,建成利益、责任、命运共同体,“五通”基本实现.
“一带一路”建设,绝不是中国的独奏曲,而是世界的大合唱。“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和开放型经济。“一带一路”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亚欧非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一带一路”在中国国内是发展战略,而面向国际是一个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是非对抗、超越博弈的合作新理念。“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主导,是大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与沿线各国合作,而是沿线国家之间共同合作。
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义利观,不追求利益最大化,尊重各国发展道路,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欧亚非大陆那些国家,有什么必要非来搭中国经济的便车呢?这个问题,恰恰是旧式全球化遗留的问题。传统的、旧式的全球化,其实是海洋型全球化,是部分全球化,因为地球71%面积被海洋覆盖,90%贸易通过海洋进行。世界银行统计:全球产出的80%来自于沿海100公里地带。这种由欧美主导的全球化,造成了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结果,他们的“全球化”足迹难以抵达亚欧非一些内陆国家。这是一种非常不均衡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倡议,会给世界带来包容性“全球化”,告别西方全球化让东方从属于西方、让农村从属于城市、让内陆从属于海洋的发展模式,打造包容、均衡、普惠的合作架构。既如此,就不是对旧全球化的对抗或另起炉灶,而是扬弃,是深度全球化。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能够承担“搭便车”的角色,也有这个能力。
在“一带一路”建设视域中,探索中华文明与欧亚非大陆其他古老文明如何实现共同复兴之道是重大命题。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对世界工业化进程有重大意义。从工业化视角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表明中国这个和平崛起的大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产生“外溢”效应。“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包括中国)之间工业化水平差距较大,其中有14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44个低于中国,中国在沿线国家处于上游水平,因此中国的工业化经验对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经验最为鲜活且走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最有借鉴意义——在殖民体系和全球化体系中,西方国家是不会真正帮助它们实现工业化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拥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不同的梯度。这些都决定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产业合作空间巨大。通过各方面合作,促进沿线国家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对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意义十分巨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做法上看,中国推动“一带一路”,与旧式全球化有明显不同。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英语里也有类似的话:“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由此可见中西方思维的相通性。现在的问题是,大家都会“捕鱼”却“无鱼可捕”,人类社会正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欧亚非大陆各种古老文明迎来了共同复兴的曙光,世界各国也增加了共赢发展的可能。“一带一路”建设为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同于对抗、零和那种陈旧思维,“一带一路”建设与霸权主义主导下的所谓“合作”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具有公正性,而后者具有不公正性;前者具有平等性,而后者具有歧视性。“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正生动展现着合作共赢这一基本理念。
这种合作共赢,绝不会排斥欧美那些旧式全球化的参与者。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一带一路”建设秉承“两容”“两分”“一抓”思路,正在发扬光大这一优良传统。所谓“两容”,一是与当地已有合作架构的兼容,尽量不另起炉灶;二是与域外力量的包容,并不排挤俄美欧日等域外国家。
所谓“两分”,就是分好工、分好责,不能全包。所谓“一抓”,就是抓住丝绸之路终点站欧洲,推动中欧之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五通”。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中国的发展带动沿线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这其实是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国智慧转化为新多边主义的世界智慧,是将双赢、多赢上升到全方位开放的共赢主义,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公平发展、和平发展、包容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