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製定的《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MS Of-fice考試大綱(2013年版)》編寫的。新大綱要求在Windows7平颱F、應用Office2010辦公軟件。
一級MSOffice主教程的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7、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因特網基礎等內容,著重介紹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應用。配套的上機指導實驗書側重於Win-dow7、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網絡操作5個部分的實際應用,並對主教程內容進行瞭適當擴展,是主教程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通過本套教材的學習,使讀者對計算機的基本概念、計算機原理、多媒體應用技術和網絡知識等有一個全麵、清楚的瞭解和認識,並能熟練掌握係統軟件和常用Office辦公軟件的操作和應用。同時拓寬知識麵,培養讀者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教程: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2017年版)》可以作為中、高等學校及其他各類計算機培訓班對MSOffice的教學用書,也是計算機愛好者較實用的自學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的發展
1.1.1 電子計算機簡介
1.1.2 計算機的特點、應用和分類
1.1.3 計算科學研究與應用
1.1.4 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1.1.5 信息技術
1.2 信息的錶示與存儲
1.2.1 數據與信息
1.2.2 計算機中的數據
1.2.3 計算機中數據的單位
1.2.4 進位計數製及其轉換
1.2.5 字符的編碼
1.3 多媒體技術簡介
1.3.1 多媒體的特徵
1.3.2 媒體的數字化
1.3.3 多媒體數據壓縮
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1.4.1 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和分類
1.4.2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1.5 小結
1.6 習題
第2章 計算機係統
2.1 計算機的硬件係統
2.1.1 運算器
2.1.2 控製器
2.1.3 存儲器
2.1.4 輸入設備
2.1.5 輸齣設備
2.1.6 計算機的結構
2.2 計算機的軟件係統
2.2.1 軟件概念
2.2.2 軟件係統及其組成
2.3 操作係統
2.3.1 操作係統的概念
2.3.2 操作係統的功能
2.3.3 操作係統的發展
2.3.4 操作係統的種類
2.3.5 典型操作係統
2.4 Windows7操作係統
2.4.1 體驗Windows7
2.4.2 操作和設置Windows7
2.4.3 軟件和硬件管理
2.4.4 Windows7網絡配置與應用
2.4.5 係統維護與優化
2.5 小結
2.6 習題
第3章 Word2010的使用
3.1 Word2010基礎
3.1.1 啓動Word
3.1.2 Word窗口及其組成
3.1.3 退齣Word
3.2 Word的基本操作
3.2.1 創建新文檔
3.2.2 打開已存在的文檔
3.2.3 輸入文本
3.2.4 文檔的保存和保護
3.2.5 基本編輯技術
3.2.6 多窗口編輯技術
3.3 Word的排版技術
3.3.1 文字格式的設置
3.3.2 段落的排版
3.3.3 版麵設置
3.3 ,4文檔的打印
3.4 Word錶格的製作
3.4.1 錶格的創建
3.4.2 錶格的編輯與修飾
3.4.3 錶格內數據的排序和計算
3.5 Word的圖文混排功能
3.5.1 插入圖片
3.5.2 繪製圖形
3.5.3 使用文本框
3.6 小結
3.7 習題
第4章 Excel2010的使用
4.1 Excel2010概述
4.1.1 Excel的基本功能
4.1.2 Excel的基本概念
4.1.3 Excel的主要用途
4.2 基本操作
4.2.1 建立與保存工作簿
4.2.2 輸入和編輯工作錶數據
4.2.3 使用工作錶和單元格
4.3 格式化工作錶
4.3.1 設置單元格格式
4.3.2 設置列寬和行高
4.3.3 設置條件格式
4.3.4 使用樣式
4.3.5 自動套用格式
4.3.6 使用模闆
4.4 公式與函數
4.4.1 自動計算
4.4.2 輸入公式
4.4.3 復製公式
4.4.4 函數應用
4.5 圖錶
4.5.1 圖錶的基本概念
4.5.2 創建圖錶
4.5.3 編輯和修改圖錶
4.5.4 修飾圖錶
4.6 工作錶中的數據庫操作
4.6.1 建立數據清單
4.6.2 數據排序
4.6.3 數據篩選
4.6.4 數據分類匯總
4.6.5 數據閤並
4.6.6 建立數據透視錶
4.7 工作錶的打印和超鏈接
4.7.1 頁麵布局
4.7.2 打印預覽
4.7.3 打印
4.7.4 工作錶中的鏈接
4.8 保護數據
4.8.1 保護工作簿和工作錶
4.8.2 隱藏工作錶
4.9 小結
4.1 0習題
第5章 PowerPoint2010的使用
5.1 PowerPoint基礎
5.1.1 啓動與退齣PowerPoint
5.1.2 PowerPoint窗口
5.1.3 打開與關閉演示文稿
5.1.4 PowerPoint的幫助功能
5.2 製作簡單演示文稿
5.2.1 創建演示文稿
5.2.2 編輯幻燈片中的文本信息
5.2.3 在演示文稿中增加和刪除幻燈片
5.2.4 保存演示文稿
5.2.5 打印演示文稿
5.3 演示文稿的顯示視圖
5.3.1 視圖
5.3.2 “普通”視圖下的操作
5.3.3 “幻燈片瀏覽”視圖下的操作
5.4 修飾幻燈片的外觀
5.4.1 應用主題統一演示文稿的風格
5.4.2 幻燈片背景的設置
5.5 插入圖片、形狀和藝術字
5.5.1 插入剪貼畫、圖片
5.5.2 插入形狀
5.5.3 插入藝術字
5.6 插入錶格
5.6.1 創建錶格
5.6.2 編輯錶格
5.6.3 設置錶格格式
5.7 幻燈片放映設計
5.7.1 放映演示文稿
5.7.2 為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
5.7.3 幻燈片的切換效果設計
5.7.4 幻燈片放映方式設計
5.8 在其他計算機上放映演示文稿
5.8.1 演示文稿的打包
5.8.2 將演示文稿轉換為直接放映格式
5.9 演示文稿製作實例
5.9.1 實例1
5.9.2 實例2
5.1 0小結
5.1 1習題
第6章 因特網基礎與簡單應用
6.1 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6.1.1 計算機網絡
6.1 2數據通信
6.1.3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分類
6.1.4 網絡拓撲結構
6.1.5 網絡硬件
6.1.6 網絡軟件
6.1.7 無綫局域網
6.2 因特網基礎
6.2.1 什麼是因特網
6.2.2 TCP/IP協議的工作原理
6.2.3 因特網中的客戶機/服務器體係結構
6.2.4 因特網IP地址和域名的工作原理
6.2.5 下一代因特網
6.2.6 接入因特網
6.3 使用簡單的因特網應用
6.3.1 網上漫遊
6.3.2 信息的搜索
6.3.3 使用FTP傳輸文件
6.3.4 電子郵件
6.3.5 流媒體
6.4 小結
6.5 習題
附錄1 考試指導
附錄2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MSOffice考試大綱(2013年版)
附錄3 習題參考答案
前言/序言
本套教材是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製訂的《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MSOffice考試大綱(2013年版)》編寫的。新大綱要求在Windows7平颱下、應用Office2010辦公軟件。
經改版後,本套教材包括主教程和配套上機指導兩本,本書為該套教材中的主教程,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7、Word2010、Ex(.el2010、PowerPoint2010、因特網基礎等內容。著重介紹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應用。在每章後麵有習題。在附錄中有一級MS Of-fice考試大綱和各章習題答案。
本套教材的上機指導實驗書則側重於Windows7操作係統、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網絡操作5個模塊的實際應用,並對主教程內容進行瞭適當擴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是主教程的有益補充和完善。
通過本教程的學習,使讀者對計算機的基本概念、計算機原理、多媒體應用技術和網絡知識等有一個全麵、清楚的瞭解和認識,並能熟練掌握係統軟件和常用Office辦公軟件的操作和應用。同時拓寬知識麵,培養讀者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與上機指導配套使用,則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
本書可以作為中、高等學校及其他各類計算機培訓班對MSOffice的教學用書,也是計算機愛好者較實用的自學參考書。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張彥(第1、2章)、蘇紅旗(第3章)、於雙元(第4章)、劉桂山(第5章)、王永濱(第6章)。
因時間倉促,盡管經過瞭反復修改,但書中仍難免有疏漏和不足之處,望廣大讀者提齣寶貴意見,以便修訂時更正。
編者
《計算機科學概論:原理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廣大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初學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入門導引,係統地闡述計算機科學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應用。我們力求以清晰的邏輯、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實例,幫助讀者構建堅實的理論基礎,並激發對計算機科學更深層次的探索興趣。本書內容涵蓋瞭計算機科學的各個重要分支,從最基礎的計算模型到復雜的係統架構,再到前沿的交叉學科領域,力求為讀者勾勒齣一幅完整的計算機科學全景圖。 第一部分:計算的基礎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踏入計算的奇妙世界,從最根本的層麵理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 信息錶示與編碼: 我們將從二進製這個計算機的“通用語言”齣發,深入探討數字、字符、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各種信息是如何在計算機中被錶示和存儲的。我們將學習二進製、十六進製等編碼方式,理解位(bit)和字節(byte)的概念,以及它們如何組閤成更復雜的數據結構。此外,還將介紹 ASCII、Unicode 等字符編碼標準,以及它們在多語言環境下的重要性。對於圖像和音頻的數字錶示,我們將觸及像素、分辨率、采樣率、量化深度等基本概念,為後續理解多媒體處理打下基礎。 邏輯門與數字電路: 計算機硬件的基石在於邏輯門。本章將介紹基本邏輯門,如與門(AND)、或門(OR)、非門(NOT),以及由它們組閤而成的更復雜的邏輯門,如與非門(NAND)、或非門(NOR)、異或門(XOR)。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卡諾圖等方法進行邏輯化簡,並理解這些邏輯門是如何被用來構建加法器、譯碼器、存儲器等數字電路的基本單元,最終構成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和內存。 計算機體係結構入門: 理解計算機的內部構造是掌握計算機工作原理的關鍵。本章將介紹計算機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內存(RAM)、輸入/輸齣設備(I/O)以及它們之間的通信機製。我們將初步瞭解馮·諾依曼體係結構,掌握指令周期、指令集架構(ISA)的基本概念,以及CPU如何執行程序指令。同時,還將簡要介紹不同類型的存儲器,如寄存器、緩存(Cache)和主存,以及它們在數據訪問速度上的差異。 算法與數據結構基礎: 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步驟,而數據結構是組織和管理數據的方式。本章將引入算法設計的幾種基本方法,如窮舉法、分治法、動態規劃等,並通過簡單的實例進行演示。我們將介紹幾種基本的數據結構,如數組、鏈錶、棧、隊列,並分析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劣。理解算法的效率(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是優化程序性能的關鍵,本章將對此進行初步的介紹。 第二部分:軟件的世界 在硬件的基礎上,軟件賦予瞭計算機生命和功能。本部分將深入探索軟件的構成與發展。 編程語言概覽: 編程語言是人與計算機溝通的橋梁。本章將介紹不同類型的編程語言,包括低級語言(如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我們將詳細講解幾種主流的高級編程語言(如Python、Java、C++)的特點、語法結構以及它們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我們將學習變量、數據類型、運算符、控製結構(如條件語句和循環語句)、函數等基本編程元素,並通過簡單的代碼示例來演示。 操作係統原理: 操作係統是計算機的靈魂,它管理著硬件資源,為應用程序提供服務。本章將深入探討操作係統的核心功能,包括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係統管理以及設備管理。我們將學習進程與綫程的概念,理解調度算法如何分配CPU時間,以及內存分段、分頁等內存管理技術。文件係統的作用、權限管理以及I/O設備如何被抽象和管理也將得到詳細闡述。 編譯與解釋: 計算機無法直接理解我們用高級語言編寫的代碼,需要將其轉換成機器能理解的指令。本章將解釋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的區彆,並詳細介紹編譯過程(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和解釋執行的過程。瞭解這些過程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程序的執行機製。 軟件開發流程: 成功的軟件開發並非一蹴而就,需要規範的流程。本章將介紹軟件開發的生命周期,從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到部署和維護。我們將探討敏捷開發、瀑布模型等不同的開發模型,並強調團隊協作、版本控製(如Git)和自動化測試在現代軟件開發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計算機網絡與互聯網 連接世界、信息共享離不開計算機網絡。本部分將聚焦網絡技術與互聯網的應用。 網絡協議基礎: 網絡通信依賴於一係列的協議。本章將介紹TCP/IP協議族的核心概念,包括OSI七層模型和TCP/IP四層模型。我們將重點講解IP地址、端口號、TCP(傳輸控製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的工作原理,以及HTTP、FTP、SMTP等常見應用層協議的作用。 互聯網結構與工作原理: 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分布式網絡。本章將介紹互聯網的基本構成,包括域名係統(DNS)、路由器、交換機等關鍵設備。我們將理解數據包是如何在互聯網上傳輸的,以及客戶端-服務器模型是如何工作的。同時,還將簡要介紹萬維網(WWW)的誕生與發展。 網絡安全入門: 隨著網絡應用的普及,網絡安全變得日益重要。本章將介紹常見的網絡安全威脅,如病毒、木馬、DDoS攻擊、網絡釣魚等。我們將學習加密技術(如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數字簽名、防火牆以及身份驗證等基本的安全防護措施。 無綫網絡與移動通信: 無綫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本章將介紹Wi-Fi、藍牙等無綫局域網技術,以及蜂窩網絡(如4G、5G)的工作原理。我們將探討移動設備的網絡連接方式,以及這些技術如何支持日益增長的移動互聯網應用。 第四部分:計算機科學的拓展領域 計算機科學的邊界在不斷拓展,湧現齣眾多令人興奮的新興領域。本部分將帶領讀者領略這些前沿的應用與發展。 數據庫係統: 數據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資産之一。本章將介紹數據庫的基本概念,包括關係型數據庫、錶、字段、記錄、主鍵、外鍵等。我們將學習SQL(結構化查詢語言)的基本語法,用於數據的查詢、插入、更新和刪除。同時,還將簡要介紹NoSQL數據庫的興起及其應用場景。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本章將介紹AI的基本概念,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分支。我們將講解幾種常見的機器學習算法,如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並通過簡單的例子說明它們的工作原理。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 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催生瞭數據科學的興起。本章將介紹數據科學的流程,包括數據收集、數據清洗、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和模型構建。我們將討論大數據的特點(Volume, Velocity, Variety, Veracity)以及處理大數據的常用工具和技術。 信息倫理與社會責任: 隨著計算機技術日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信息倫理與社會責任成為不可迴避的議題。本章將探討隱私權、知識産權、信息安全、算法偏見等關鍵問題,並鼓勵讀者思考技術發展對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作為技術使用者和開發者應承擔的責任。 學習方法與建議 本書的編寫風格力求通俗易懂,但計算機科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為瞭更好地掌握本書內容,建議讀者: 主動思考與實踐: 閱讀理論知識的同時,嘗試思考其背後的邏輯,並盡可能通過實踐來加深理解。例如,學習編程時,多寫代碼;學習網絡時,嘗試ping命令或查看網絡配置。 關注實際應用: 瞭解計算機科學的原理不僅是為瞭理論學習,更是為瞭理解我們周圍的技術是如何工作的。在學習過程中,嘗試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技術應用聯係起來。 保持好奇心與探索欲: 計算機科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保持好奇心,積極探索新的技術和概念,將有助於您在這個領域走得更遠。 參與討論與交流: 與同學、老師或在綫社區交流學習心得,可以幫助您解決疑難問題,拓寬視野。 本書適閤對計算機科學感興趣的初學者,包括高中生、大學生、以及希望轉行或提升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在職人員。通過對本書的學習,您將能夠: 理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編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瞭解計算機網絡和互聯網的工作機製。 認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 培養解決問題和邏輯思維能力。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計算機科學的各個分支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相信,《計算機科學概論:原理與實踐》將成為您探索計算機科學世界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