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深層次全方麵解析日本文化,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讀的一本書。
現代“日本學”開山之源,被翻譯成30種語言,銷售逾3000萬冊。
行銷100幾多個國傢和地區,瞭解日本不得不讀的經典著作。
20世紀50年代美國用它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紀,中國用它認識與重新發現日本。
精裝珍藏版,作品語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讀之既啓人深思,又引人入勝,是瞭解日本民族繞不過的經典讀本。
內容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作為文化人類學傢的本尼迪剋特接受美國政府的委托,從文化的角度對日本人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進行研究,本書即是這個研究的成果。“菊”本是日本皇室的徽章,“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本尼迪剋特則用這二者來象徵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本書共分13章,從對戰爭的看法講起,講到明治維新,再分彆闡述瞭日本社會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甚至還包括日本人如何進行“自我訓練”和怎樣教育孩子等方方麵麵。
本書甫一齣版便受到瞭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它也直接影響瞭美國戰後的對日政策。事實證明,美國戰後的對日政策是成功的。整整70年過去瞭,《菊與刀》因其巨大的影響和經典的學術價值,已然成為人們瞭解日本的必讀書目。
作者簡介
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Benedict)(1887-1948年),1887年齣生於紐約,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傢、詩人。她1909年畢業於瓦薩爾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化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二戰期間,她先後對荷蘭、德國、泰國、日本等國民族性進行研究,尤其對日本的研究貢獻很大。二戰結束後,她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直到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歲。
內頁插圖
目錄
第壹章 任務——研究日本
第貳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第叁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肆章 明治維新
第伍章 曆史和社會的負恩者
第陸章 永遠償還不完的恩情
第柒章 情義最難接受
第捌章 對名譽的情義
第玖章 日本式的人情
第拾章 道德的睏境
第拾壹章 自我修煉
第拾貳章 對兒童的教育
第拾叁章 投降後的日本人
精彩書摘
自我修煉
在國外觀察傢看來,對一種文化中的自我修煉似乎沒有什麼意義。雖然修養的方法顯而易見,可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那麼多麻煩事兒呢?為什麼一定要把自己吊在掛鈎上?為什麼一定要專注於丹田?為什麼要讓自己過著過於簡樸的生活?為什麼隻專注於一種苦行,卻對彆人認為重要的、應該修煉的東西置之不理,比如對某種衝動進行控製?特彆是那些在自己國傢裏從來沒有學習過什麼修養方法的觀察傢,當他們來到一個對行為修養異常重視的國傢後,很容易産生誤解。
美國人不具備自我修養的悠久曆史,自我修養的方法也不多。在他們看來,如果能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實現的目標,在必要的時候就會對自己進行鍛煉,從而達到目標。但是,要不要進行修養訓練,則取決於一個人的理想、良心,以及所謂的“職業本能”(aninstinctofworkmanship)。例如,為瞭成為足球運動員,可以接受嚴格的訓練;為瞭成為音樂傢,或者為瞭獲得事業成功,可以將所有娛樂拋諸腦後。良心會讓一個人放棄邪惡和輕率的念頭。對美國人來說,自我修養這門功課與做算術不一樣。他們不會考慮特殊事例,隻會把自我修養作為一種技術加以練習。他們掌握的修行方式大都是由歐洲教派的領袖,或者專門傳授印度教修煉方式的印度教牧師(swamis)教的。在今天的美國,已經看不到那些由基督教的聖特麗薩(SaintTheresa)或聖鬍安(SaintJohn)傳授和實踐的默想式與祈禱式的宗教修行方式。
在日本人看來,不管是參加中學考試的少年,還是參加劍術比賽的人,哪怕是貴族,除瞭要學習考試規定的內容,還要進行自我修養訓練。不管考試成績多好,不管劍術多麼高超,不管禮貌多麼周到,他們都必須放下書籍、竹刀,或者其他社交活動,專門進行自我修養訓練。在西方人眼裏,這是一種神秘的修煉。事實上,並非所有日本人都要接受這種修煉。可是,對他們來說,有關自我修養的術語和實踐活動,卻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即使對於那些從不修煉的日本人也如此。在日本各個社會階層中,幾乎每個人都會用日本文化中流行的那套自我剋製理念來判斷自己和他人。
日本人的自我修養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培養能力,二是比培養能力可以給予更多東西的修煉,我將之稱為“圓熟”。在西方人眼裏,這兩種自我修養訓練差彆不大,但是對日本人來說卻有差彆。它們的目標不同,能夠産生不同的心理效果;它們的依據不同,能通過不同的外部標識加以識彆。對能力的培養,我在這本書中已經列舉瞭不少事例。例如:一位日本陸軍軍官談到士兵們平時的演習經常長達60多個小時,而在這個過程中,休息時間僅僅隻有十來分鍾時,說:“他們已經會睡覺瞭,現在需要煆煉的是不睡覺。”在西方人眼裏,這是一種極端要求,它的目的也僅僅是為瞭培養一種行為能力。但是那位軍官講的是一種被日本人公認的行為準則,即精神駕馭術,認為人的意誌可以駕馭幾乎能忍受一切的肉體,為瞭達到這個目的不惜犧牲健康,並且對忽視瞭健康、肉體就會被傷害的原則不予理會。日本人的“人情”幾乎全是以這種觀念為基礎。他們認為,不管健康條件是否允許,不管肉體是否允許,更不管肉體是否經過特彆培養和訓練,肉體的要求都要服從於人生大事,即為瞭發揚日本精神,每個人都可以任何形式的自我修養為代價。
……
前言/序言
“菊”與“刀”——日本人的理想與現實
《菊與刀》成書於1946年,是一本闡述日本民族文化的著作。在眾多研究日本文化的著作裏,本書可謂是一部扛鼎之作,甚至有人認為它開瞭“日本學”之先河。1949年,本書的日文版齣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巨大反響,人們紛紛購買,一時洛陽紙貴。據統計,本書在日本就賣齣瞭230多萬冊。對於一部文化人類學的著作來講,這樣的銷量,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1944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已是節節勝利,正大踏步嚮日本本土推進。隨著勝利的臨近,一係列問題也擺在瞭美國政府的麵前:在不攻打日本本土的情況下,日本會投降嗎?一旦美軍登上日本本土,日本人會不會拼死抵抗而給美軍帶來巨大傷亡?占領日本後,如何改造日本社會,要不要保留天皇……所以,瞭解日本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就成瞭美國政府的當務之急。同年6月,本書作者奉命從文化的角度對日本加以研究,以期找到答案。《菊與刀》就是這份答捲,它其實就是作者在對日本文化進行分析後嚮美國政府提交的一份研究報告。事實證明,書中的觀點對日後美國對日關係及政策都産生瞭極大的影響,並且取得瞭良好的效果。因此,盡管這本書隻有十幾萬字,但無論是從它對一個國傢的命運所産生的影響來看,還是從它所取得的學術成就來看,《菊與刀》都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巨著。
菊花本是號稱“萬世一係”的日本皇室的傢徽,刀則是日本武士階層及其精神支柱——武士道的象徵。作者將這兩種事物放在一起,意在錶明日本民族心靈深處兩種迥異的特質,正如作者本人所說的那樣:“菊花與刀,兩者構成瞭同一幅畫。”當時令美國人頗為疑惑的是:為什麼有時日本人給人的印象是講究禮儀,溫良謙和,而有時又很野蠻;為什麼有的文獻中說日本人喜歡追求美好的事物,就像沉湎於菊花的栽培,而有的文獻中則說,日本人行為中充斥著暴力,崇尚刀劍和武士的榮譽。造成這些矛盾,固然有日本人個體之間、階層之間的差異,但普遍來講,這也確是日本人身上的一種共性。也就是說,這些矛盾都是獨特的日本文化的一種錶現,要想真實、準確地瞭解日本人,就必須解決這些疑問。對此,本書作者給齣的答案是:狹窄的島國、貧瘠的土地、激烈的競爭環境和套在自己身上的,由重重義務組成的枷鎖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時刻揮舞著手中之刀為自己打齣一片生存的天地;閑暇之餘,日本人又熱衷於浪漫的幻想,如前麵所說的“沉湎於菊花的栽培”等,究其本質,無非是逃避現實的殘酷,撫慰自己脆弱的心靈。總之,“菊”與“刀”分彆代錶瞭日本人在麵對理想與現實時的兩種心態,也是兩種不同生活狀態的寫照。圍繞於此,作者分彆從政治結構、社會階層劃分、消遣娛樂、人情世故,甚至是對兒童的教育等日本社會的不同領域都進行瞭剖析,不僅論理清晰,而且文筆也很流暢、優美。
本書作者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Benedict),1887年齣生於紐約,原姓富爾頓(Fulton),是美國的一位文化人類學傢、詩人。她1909年畢業於瓦薩爾學院,大學時期主修英國文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19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美國文化人類學”之父——弗蘭茨·博厄斯,專攻文化人類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1927年,她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寫成《文化的類型》一書。1940年,完成《種族:科學與政治》一書,批判種族歧視。二戰期間,她先後對荷蘭、德國、泰國、日本等國民族性進行研究,尤其對日本的研究貢獻最大。二戰結束後,她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直到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歲。
二戰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瞭,日本社會也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再用《菊與刀》中的觀點來看待日本社會,恐怕已經有些“不切實際”,但是《菊與刀》在中國卻依然保持熱銷。究其原因:一方麵,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確實造就瞭一部經典,揭示瞭日本人固有的、本質的東西;另一方麵,當前中日之間敏感的政治關係和復雜的曆史關係也促使我們必須要瞭解日本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做到“以史為鑒”,這也是我們再版此書的根本原因和動力。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采用瞭一種新穎的“圖解”編輯模式,將枯燥的文字簡化為一幅幅流程錶,不僅有助於讀者的理解,而且還可以節省讀者寶貴的時間。此外,本書還配有近兩百幅精美的日本古代浮世繪及相關插圖,使讀者可以更直觀地感受獨特的日本文化,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新版圖解菊與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新版圖解菊與刀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