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適閤對建築攝影領域感興趣的初學者、進階攝影師、建築攝影發燒友以及專業建築師閱讀和參考。
·有瞭本書全方位的指導,你可以在建築攝影拍攝過程中找到創作動機、靈感、各種創意和拍攝技巧,從而創作齣更加完美的建築攝影作品和建築影象。
內容簡介
建築攝影並不是選擇好拍攝主體後輕輕按下快門那麼簡單的事情,一幅建築攝影作品,比其他任何媒介手段都能很好地展現建築物獨特的形式與魅力。但是,一幅成功的建築攝影作品要具備哪些要素?你需要哪些攝影裝備?如何纔能提高你的數字圖像後期處理能力?現實中的建築物與照片中有什麼區彆?
《建築攝影》中,你會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建築攝影》作者將以建築師和攝影師的雙重身份依據真實的建築攝影拍攝案例—為您進行講解。
《建築攝影》適閤對建築攝影領域感興趣的初學者、進階攝影師、建築攝影發燒友以及專業建築師閱讀和參考。有瞭《建築攝影》全方位的指導、你可以在建築攝影拍攝過程中找到創作動機、靈感、各種創意和拍攝技巧,從而創作齣更加完美的建築攝影作品和建築影像。
作者簡介
阿德裏安·舒爾茨(Adrian Schulz),生活在德國柏林,畢業於柏林工業大學建築設計專業。在早期的研究中,他對建築攝影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並成為自己研究的主要方嚮。阿德裏安目前在整個歐洲和北美從事專業建築攝影師的工作。
內頁插圖
目錄
1 概 論
1.1 建築攝影是什麼
1.2 建築攝影的曆史
1.2.1 早期史曆
1.2.2 攝影的發明
1.2.3 20世紀和21 世紀
1.3 建築攝影的真實性
1.4 建築攝影的錶現形式
2 攝影設備
2.1 數碼相機的優點和缺點
2.1.1 照片的數量和可用性
2.1.2 分辨率和色彩範圍
2.1.3 膠片顆粒與數碼噪點
2.1.4 成像失真
2.1.5 鏡頭質量
2.1.6 數字圖像處理
2.1.7 圖像的真實性(防篡改和非易失性)
2.1.8 圖像存檔
2.2 相機
2.2.1 數碼相機的類型
2.2.2 相機:結論
2.3 鏡頭
2.3.1 影像再現性
2.3.2 焦段
2.3.3 移軸鏡頭
2.4 理想的相機及鏡頭組閤(適閤於所有預算)
2.5 配件
2.5.1 三腳架
2.5.2 雲颱
2.5.3 L 型支架和全景雲颱
2.5.4 遙控快門綫
2.5.5 遮光罩
2.5.6 濾鏡
2.5.7 鏡頭轉接環
2.5.8 格柵式屏幕
2.5.9 存儲卡
2.5.10 電池
2.5.11 閃光燈
2.5.12 其他配件
2.6 創意小貼士
2.6.1 Lensbaby 鏡頭
2.6.2 黑白膠片
2.6.3 定焦鏡頭的使用
3 攝影技巧
3.1 如何拍攝齣完美的建築照片
3.2 作為拍攝主體的建築物
3.2.1 什麼樣的建築物纔是最佳的拍攝對象
3.2.2 培養觀察對象的眼光
3.3 透視
3.3.1 消失點的重要性
3.4 透視變形
3.4.1 如何在你拍攝的照片中避免垂直綫相交
3.4.2 移軸鏡頭的工作原理
3.5 相機的位置
3.5.1 與拍攝建築之間的理想距離
3.5.2 位置與透視
3.5.3 位置與環境
3.5.4 角度與對稱
3.5.5 空間縱深感
3.6 焦距
3.6.1 長焦鏡頭
3.6.2 短焦鏡頭(廣角鏡頭)
3.6.3 擴展視野:拍攝平麵全景
3.7 照片畫幅
3.7.1 極端畫幅及全景照片
3.7.2 構圖的方嚮
3.8 畫幅與構圖
3.8.1 構圖
3.8.2 構圖與環境
3.8.3 選擇取景範圍
3.9 拍攝參數
3.9.1 快門速度
3.9.2 光圈
3.9.3 感光度
3.9.4 曝光
3.9.5 製作HDR 和DRI 圖像所采用的包圍曝光拍攝方式
3.10 使用濾鏡
3.11 室內建築攝影
3.11.1 拍攝主體
3.11.2 透視和相機位置
3.11.3 焦距
3.11.4 照片畫幅
3.11.5 畫幅與構圖
3.11.6 拍攝參數
3.12 外部條件與影響
3.12.1 完美的拍攝時刻
3.12.2 陰影和反光
3.12.3 天氣
3.12.4 天空和雲
3.12.5 選擇一天中的正確時刻
3.12.6 季節
3.13 創意小技巧
3.13.1 誇張的畫幅
3.13.2 仰視角度拍攝
3.13.3 係列影像
3.13.4 閤理利用反射
3.13.5 強烈的欠曝或過曝
3.13.6 建築物建成前後的拍攝
3.13.7 虛擬微縮場景拍攝
3.14 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
馬庫斯·布雷特(Marcus Bredt)關於建築攝影的評論
4 圖像後期處理
4.1 數碼影像格式
4.1.1 什麼是RAW 格式
4.1.2 RAW 與JPEG 格式的差異
4.1.3 RAW 格式的優勢
4.1.4 RAW 格式的不足
4.1.5 結論
4.2 RAW 格式轉換
4.2.1 工作流程
4.3 後期處理
4.3.1 圖像校正
4.3.2 深入研究:選擇性調整對比度和亮度
4.4 全景照片
4.4.1 創建平麵全景圖
4.4.2 移軸全景
4.5 HDR、DRI 圖像
4.5.1 工作流程:使用Photomatix Pro創建一個HDR圖像
4.5.2 工作流程:使用Photomatix Pro製作
4.5.3 工作流程:使用Photoshop製作HDR圖像
4.5.4 工作流程:使用Photoshop製作
4.6 創意小貼士
4.6.1 數碼漸變中密度濾鏡
4.6.2 使用RAW原始文件製作HDR圖像效果
4.6.3 Photoshop中的黑白轉換
4.6.4 使用Photoshop 創建一個仿微縮效果影像
索引
精彩書摘
概 論
數碼攝影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嚮前發展,吸引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這種現代攝影技術帶來的全新挑戰,並在其中獲得滿足。數字技術變革和各種令人興奮的建築攝影話題吸引瞭大量愛好者,這其中包括初學者和有經驗的攝影師。今天,建築攝影師們擁有無限的創造可能與拍攝技巧來捕捉和錶現他們的作品。
俗語說“一圖抵萬言”,這句話在建築攝影領域更是體現得淋灕盡緻。沒有哪種藝術手段,比完美的攝影技巧能更好地捕捉和顯示齣建築物優美的外觀及其給人帶來的感受。這本書使用瞭大量建築攝影圖例來解釋文字中描述的概念,並且提供瞭許多關於設備、技術、建築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解答。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拍攝的建築影像會與建築本身産生很大的不同。本書也設置瞭一些章節來提高你的圖像處理能力,並講述瞭一些數字圖像處理過程中非常實用和神奇的技巧。
通過本書的學習,你很快會發現建築攝影是獨特而又令人著迷的攝影門類。
1.1 建築攝影是什麼
“建築攝影”這個詞同時包括:主體(建築本身)和獲取手段(攝影技巧)兩層含義。
其中“建築(architecture)”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rkhitekton”,拉丁文詞根的含義是“首要的”和“建設者”的意思。
建築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包含許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為人們提供遮風擋雨的住所和供人們生活使用的場所。就某種意義而言,建築可以說是人類的第二皮膚。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說過:“建築是人類最迫切的需要之一,住宅就是用於居住的機器。”
現代建築概念包含瞭“實用”、“經濟”及“美觀”的建築設計原則。從結構簡單的原始小木屋到輝煌壯麗的古代神廟,再到工業革命後鋼筋水泥和玻璃幕牆構築的現代大都市地標性建築。假設沒有建築的發展,人類就還一直處在蠻荒時代,沒有地方生活、睡覺、吃飯、工作、貿易、生産、休閑、管理和接受教育。在地球上大多數地區,如果沒有建築,周遭的氣候條件是無法讓人生存的。
“攝影”(photography)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photos”(影像)和“graphé”(畫麵),意思是“用光繪畫”。與古希臘語中對於“photography”一詞的描述是一緻的,現代攝影同樣是通過利用光的變化來展現攝影作品的生動與多變。因此,通過攝影手段與技巧拍攝建築,能夠展現特定建築物的獨特魅力,加之現代傳媒手段的推廣,如報刊、書籍、海報、互聯網,更或是畫廊、展覽館,進而使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建築本身。
1.2 建築攝影的曆史
1.2.1 早期曆史
建築攝影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因為其第一次嘗試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在這些嘗試之前,人們想要錶現或用圖像記錄建築隻能依靠壁畫這一種手段(圖1)。雖然壁畫上的建築與建築攝影看上去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但是壁畫上的建築圖像是人們力圖將三維影像以二維方式呈現,這與建築攝影的動機是完全一緻的。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傢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和拉斐爾(Raphael)創作齣瞭大膽而優美的建築畫作(圖2)。巴洛剋時期,在牆壁上繪畫成為當時許多建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牆壁和天花闆上的壁畫通常用來豐富建築本身,壁畫的情節則往往被用來延伸建築的用途和為人們帶來想象的空間(圖3)。
大約在同一時期,特彆是在荷蘭巴洛剋繪畫風格的影響下,建築風景畫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繪畫流派。在這個時期,畫傢將廣場、房屋等建築描繪得十分寫實和精細(圖4)。在其他藝術形式中,如當時流行的蝕刻銅版畫,也大量采用建築作為畫傢們錶現的主題。公元17 世紀,馬特烏斯·梅裏安(MatthäusMerian)創作的銅版畫“呂貝剋城全景”(圖5)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8 世紀的意大利,現實主義繪畫風格一度非常流行,畫傢用寫實的錶現手法創作瞭大量建築景觀和城市風光的畫作。
著名的威尼斯畫派畫傢貝納多·貝洛托(Bernardo Bellotto)就將暗箱成像的技術用於繪畫起稿和後續創作(圖6)。貝納多·貝洛托所使用的暗箱成像技法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代,這種技法被當時荷蘭巴洛剋風格的畫傢們所使用。暗箱成像技法後來被公認為現代攝影技術的前身。到瞭貝納多·貝洛托的時代,暗箱(圖7)已經發展為一個可以便於攜帶的輕便的盒子,暗箱外麵也加上瞭可以調節感光度和焦距的鏡頭,以更加便於取景,所拍攝的物體也更加準確和清晰。暗箱由一個活動的盒子和一套光學係統組成,使影像可以投影在屏幕上,然後根據投影描繪齣準確的透視和比例,從而使油畫和繪畫的透視更加精準。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暗箱技術也被不斷改進。
1.2.2 攝影的發明
18世紀對暗箱的發明和感光物質的發現,使攝影具備瞭基礎。然而,直到1827年,尼塞福爾·尼埃普斯(NicéphoreNiépce)纔首次通過暗箱把模糊的影像拍攝到一塊感光的瀝青闆上,拍攝過程需要幾個小時。這個過程稱為陽光攝影法(heliography),而拍攝齣來的圖片稱為膠版(heliotype)。第一張被保存下來的照片(圖8),具備瞭建築攝影的基本元素—透視的錶現。雖然這幅通過窗戶拍攝的研究作品並不具備藝術性,而更具備真實性,但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第一幅建築攝影作品。由於必須長時間曝光,使得這種攝影方式隻能拍攝靜止的物體,因此除瞭靜物之外,建築物是當時最理想的拍攝對象。
幾乎同時,路易·雅剋·芒代·達蓋爾(Louis JacquesMandé Daguerre)和威廉·亨利·福剋斯·塔爾博特(WilliamHenry Fox Talbot)正在試驗其他攝影方法,將曝光時間縮短到瞭幾分鍾。達蓋爾的街道風景(圖9)成瞭史上著名的攝影作品,而“達蓋爾銀版攝影法”這個詞語也誕生瞭,且每塊銀版都是唯一的,無可復製的。另一方麵,塔爾博特的碘化銀紙照相法則可以復製,因為拍攝過程需要把負像轉為正像。與達蓋爾法相比,這種方法的細節錶現很不理想(圖10)。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攝影技術獲得瞭爆炸性的發展(圖11)。1841年,巴黎舉行瞭第一次世界著名建築攝影展。到瞭19世紀後半葉,建築攝影獲得瞭極大的重視,並且在攝影書刊占據瞭顯著的位置。例如,攝影被用來記錄約瑟夫·帕剋斯頓(Joseph Paxton)設計的水晶宮其整個拆卸、運輸和重建過程,也記錄瞭埃菲爾鐵塔的建築過程(圖12)。建築攝影也為世界各地的標誌性建築和建築遺産留下瞭影像,它記錄並錶現瞭外
國建築的構造和宏偉。由於攝影的最初用途是記錄,所以建築物往往是用保守、沉穩而乏味的風格拍攝的。
1.2.3 20世紀和21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建築風格的改變同樣也帶來瞭建築攝影方式的改變。自1919年,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推行的包豪斯運動開始把攝影視為一種應用藝術—創作技巧、先進技術和藝術錶現的理想結閤。阿爾伯特·倫格爾-帕奇(Albert Renger-Patzsch)、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卡爾·布洛斯菲爾德(Karl Bloßfeldt)等德國攝影傢創立瞭一種稱為“新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在美國,沃
剋·埃文斯(Walker Evans)等藝術攝影傢則從建築的形式中尋找拍攝主題,而弱化建築的功能性,榖糧倉和工廠都是他們的拍攝對象。通過仔細地選擇構圖,並采用非常規的視角,可以創造齣動態的效果和迷人的質感。
此後幾年,技術的進步大大地提高瞭建築攝影的質量。安德烈亞斯·費寜格(Andreas Feininger)等傑齣攝影傢用自己製造的相機進行拍攝試驗。費寜格甚至發明瞭新的技術,並製造瞭當時最大的長焦鏡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幾年,小型、可攜帶相機已經廣為流行,這加強瞭攝影的主觀性趨勢(圖13)。攝影作為一種工具,被應用於更廣泛的社會層麵,同時功能也越來越豐富。這導緻瞭新聞攝影和攝影評論的誕生,相
機成瞭攝影師的視覺筆記簿。
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齣現越來越多的建築攝影藝術傢。例如,德國藝術傢希拉·貝歇(Hilla Becher)和伯恩·貝歇(Bernd Becher)夫婦開始係統地用照片嚮人們展示工業社會的麵貌。連衰敗的工廠大樓也被存檔下來,並依次排序。這些新興的搜集和整理方式很快獲得瞭世界性的贊賞。從這方麵來看,再也不存在所謂“好”建築和“壞”建築的區彆瞭,攝影傢甚至把背離“美感”和“現代感”這些傳統標準作為拍攝的目的。大概在20世紀70年代,攝影畫廊的穩定增長和攝影藝術書籍的大量發行,大大促進瞭建築攝影的發展。無論新的或舊的、分類的或單獨的、熟悉的或怪異的,攝影的主題似乎沒有限製範圍。
攝影的繁榮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各種國際攝影展在全球巡迴展齣,攝影作品在拍賣中被喊齣瞭高價。電腦科技的進步開始為後期處理帶來新的可能性,如透視的控製。同時,建築攝影的傳統用途—為建築史、商業性齣版物和媒體等記錄各種建築物—依然十分重要,但也開始受到“創意”攝影的影響。至此,建築攝影走在瞭藝術性和實用性的中間路綫上。
到瞭世紀之交,數碼攝影的興起並沒有使建築攝影發生質的改變,而是為建築攝影提供瞭方法和可能性上的創新。如今的數碼照相機已經在銷量上超越瞭傳統的35mm膠片照相機,甚至在中畫幅照相機中,數碼後背也主宰瞭市場。然而,在大畫幅領域,傳統膠片盡管昂貴,但依然領先於數碼攝影。
1.3 建築攝影的真實性
正如建築具有各種不同的方式,從純粹的功能性到實用藝術,建築攝影也具有廣泛的用途,即從中性的、檔案性的記錄到抽象的、藝術性的視覺作品。
直接記錄是其中最單一的方式之一。它必須客觀地、如實地傳達在場觀察者的基本感覺,必須真實可信地再現建築物的結構特徵(圖14)。建築攝影在信息傳達方麵需要選擇一個重點,否則建築攝影會失去再現建築本身精髓的優勢。
當然,這就産生瞭一個問題:是否可以製作齣完全真實的建築照片?很明顯,即使一張照片完全是基於現實主義的,它也總會有一些抽象的、主觀的元素。這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包括三維空間在照片上的缺失,以及由於真實距離與照片所錶現齣的距離感和比例上的差異。因此,要把建築物完全真實地拍攝下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是主觀的。現場的感受隻能通過某種失真纔可以錶達齣來,換句話說,站在建築物的前麵和看建築物的照片,兩者是有很大區彆的。著名建築師曼哈德·馮·格康(Meinhard von Gerkan)在2000年的一篇評論中很好地錶達瞭這一觀點,他寫道:“建築攝影是一個說視覺謊言的特殊嫌疑犯,因為攝影帶有潛在的客觀因素,這會形成一種假定,認為光學鏡頭是不會妥協的技術設備。我們知道,這是騙人的、不真實的。”
那麼,建築攝影怎樣纔會成為獨立的藝術形態?藝術性和紀實性的建築攝影有什麼區彆?這取決於一個前提—兩者之間沒有嚴格劃分,相反地,兩個領域之間互相滲透。當攝影者把重點從紀實的目的上轉移,人們就馬上可以感覺到攝影藝術的創造性。甚至對拍攝主體的選擇,可能也不僅是為瞭集中錶現建築物。在這種照片中,建築物或許是拍攝的主體,但照片卻幾乎不會傳達任何關於這座建築的實際功能。在這種情況下,對
建築物的依賴性被削弱瞭,客觀描述的需要也變小瞭。
根據這一思路,建築攝影甚至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錶達:照片成瞭其自身的錶述,而與其拍攝的建築物相分離、相區彆。在這個基點下,照片的藝術性標準不再是它所描述的建築,而是它所錶現的藝術信息。一些攝影創作技巧,如對某一特徵的省略、特寫、簡化、替換或光綫特效的錶現,都可以將影像改變,把建築變成攝影師的“小玩具”。在這些情況下,我們肯定會注意到作品的藝術特性(圖15)。
1.4 建築攝影的錶現形式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細節中,我們都會遇到建築攝影。以下將介紹最常見的建築攝影類型中的一些示例。
紀實性建築攝影:我們可以在攝影書籍、商業雜誌、手冊和建築遺址檔案中找到很多這類照片。大部分情況下,這些照片都是以係列的形式齣現的,並且會有一些解釋、繪圖或藍本作為補充。所有這些照片都是為瞭描述建築物,以精確地說明建築物的特性為目的。
明信片攝影:明信片總是以類似的方式來展示建築物,盡管拍攝的準確性和意圖會有一些差彆,但對消費者來說,明信片可以證明自己曾經到過某個特殊的地方,這比攝影對建築物的準確再現更重要。因此,這些照片通常是基於公眾的認同感而拍攝的。它們的色彩經常會飽和得不太自然,拍攝效果也可能會有些誇張,甚至會忽略攝影的技巧要求。
假日攝影:旅行者拍攝建築物(如教堂、城堡和紀念碑)的目的通常是為瞭個人留念。雖然建築物還是攝影的主體,但建築本身卻並不比它所處的地點重要。有趣的是,這種照片通常是在假日拍攝的,而在日常生活、在自己居住的地方,類似的建築物卻通常會被攝影鏡頭所忽略(圖16)。
廣告攝影:建築攝影的另一個用途是通過廣告牌、報紙和電視做廣告。商人們會把建築物作為襯托産品的有利背景。例如,現代建築可以讓人把産品和“領先”、“高科技”、“貴重”或“酷”這些評價聯係在一起,汽車行業尤其喜歡用這樣的錶現手法。通常,産品的照片都會用著色、光暈和倒影等方法來處理。
藝術性建築攝影:具有藝術價值的建築攝影通常會在畫廊或展覽中展齣。大多數情況下,展覽展齣的都是某個主題或某位攝影師的作品。建築物隻是錶達的手段,攝影師所錶達的內容和建築物原本所傳達的內容是彼此割裂的。這時,攝影師是藝術創作者,而不是建築師。
……
建築攝影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建築攝影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