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柏 杨版资治通鉴》获选一九八三年度台湾“*具影响力的书”。《资治通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动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是古代帝王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的必读史书。九百年后的今天,柏杨先生耗时十年(1983-1993)将一部浓缩了中国古代政治运作、权力游戏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译成现代语言,亲手 增绘地图,并注入自己的观点,谈论历史成败因果,使一部原本只供帝王将相阅读的史书在今天的读者面前*然如此之亲切。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鲜明的“人”的刻画,而非仅仅是事件的罗列。古代的历史叙事往往偏重于帝王将相的功过,但在这套书中,我看到了更多活生生的人物侧面。柏杨先生在叙述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对历史人物动机的深度剖析和犀利的点评,有时候甚至带着一种近乎苛刻的批判性视角。他不会回避人性中的幽暗面,对于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英雄人物,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揭示其自私、短视乃至残忍的一面。这种不加粉饰的、近乎“去神化”的描绘,让我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它教会我一个道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中的贪婪、嫉妒与智慧的光芒,始终是推动历史车轮的主力。每一次读到关键的转折点,总忍不住停下来思考,如果是我处于那个位置,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代入感和反思性是其他许多史书难以提供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函套包裹着上下两册,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感,仿佛真的捧着一部跨越千年的史书。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泛黄纸张,而是略带米白色的,印刷的字体清晰有力,黑白分明,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过分的疲劳。排版上看得出是用心了的,旁边的注释和原文的对照区域划分得井井有条,使得初次接触古代史籍的读者也能轻松找到重点,不至于被复杂的文言文困住手脚。这样的用心,体现了出版方对这部经典的敬畏,让阅读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单纯的文字信息的摄入。在如今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能看到如此精良的实体书制作,实在是一种幸运,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物,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那份对历史的尊重与对读者的关怀。
评分我花了很长时间来适应这种“白话”的处理方式,坦白说,最初有些担忧,怕过于口语化会冲淡历史的厚重感,让那些波谲云诡的权谋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变得轻浮。然而,深入阅读后才发现,柏杨先生的功力实在深厚,他并非是简单地把文言文直译成现代白话,而是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用一种极具现代人思维逻辑的语言进行“转译”,使得司马光记录的那些复杂的人事纠葛、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变得异常生动和易于理解。比如,对于那些古代官场的潜规则、士大夫阶层的互相倾轧,他总能用我们现代人熟悉的语境去描绘,让人瞬间就能抓住事件的核心矛盾。这种“入戏感”极强,仿佛你不是在看遥远的过去,而是亲眼目睹着一场场发生在眼前的政治大戏,充满了戏剧张力。这种处理,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那些原本觉得《资治通鉴》高不可攀的人,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历史,不如说是一场漫长的心灵修炼。在长达数百万字的篇幅中,我们跟随作者穿越了近千年的风云变幻,目睹了王朝的兴衰更迭,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沉浮。这不仅仅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和“如何安身立命”的教科书。当我合上书卷,思绪仍沉浸在魏晋南北朝的混乱与重塑之中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油然而生——历史的周期性是如此明显。书中对权力制衡、人才选拔、以及统治者如何避免刚愎自用等方面的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决策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能够从古人的血泪教训中汲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这种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它让我对当前社会的诸多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预判能力。
评分坦白讲,阅读体验并非总是轻松愉快的。庞大的篇幅和持续的深入分析,要求读者投入极大的精力和时间,这对于生活节奏很快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常常需要分段、分章节地消化吸收,有些复杂的政治博弈段落,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理解其前后因果链条。这本书的特点是“醇厚”,需要细细品味,无法快速浏览。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快餐式的历史读物,这本书可能会让你感到有些吃力。但正是这份“重”,这份对细节的穷究和对历史逻辑的严密推导,才构成了它的核心价值。它像一位严厉而又充满智慧的老师,不给你任何偷懒的机会,逼迫你进行深入的思考,最终给予你的回报,是对历史真相更深刻、更全面的认知。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阅读,但终点站的风景,绝对值得你付出汗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