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進化論早在古希臘哲學的思辨中就已破土萌芽,但直到19世紀纔在博物學的春風中爭妍鬥艷。博物學催生瞭兩個代錶性的科學進化理論——拉馬剋的內在復雜化趨勢、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以及達爾文的隨機變異、生存鬥爭與自然選擇,後者被譽為19世紀三個*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成為人們膜拜的聖典,而前者卻長期遭受封殺。現代遺傳學*終選擇瞭嚮達爾文主義的妥協,並用所謂的“中心法則”將獲得性遺傳徹底詆毀。達爾文主義並非完美無瑕:“自然”究竟意指何物?為何地球上的生命熱衷於不停地創造新物種?自然界若無目的性,那麼一個沒有目的的選擇會是什麼?若無拉馬剋主義,人的心智何以能如此偉大,動物的本能和習性又從何而來?
哲學傢對生命起源的興趣要遜色許多,或許因為太過遙遠,而可供辨識的痕跡也幾乎消失殆盡,雖擅長冥想,也隻得束手坐視。科學傢掙紮於灰霧濛濛之中,但提齣瞭各種妙想天開的假說。試問:為什麼要生?何為生命之本質?何為原始生命創造之動因?生命通過何種機製實現瞭從單純的(光)化學性嚮原始生命性再到肉體與精神之統一性(人性)的揚升?《生命的起源-進化理論之揚棄與革新:哲學中的生命,生命中的哲學》勾畫瞭一種生命起源的新途徑,包括一個細胞如何誕生、光閤作用如何起源、生命如何逆中心法則演化、細胞如何開始分裂、細胞遺傳機製(密碼的通用性)如何形成等。其實,光能纔是生命起源與擴展的根本動因,生命正是在光閤係統的演化中開啓瞭夢幻之旅!
《生命的起源-進化理論之揚棄與革新:哲學中的生命,生命中的哲學》絕不是對聖典的妄論,而是一種揚棄與革新,兼顧專業性和科普性。可供生命起源、進化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哲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生態學、生物地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人類學、生命科學史、係統科學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師生及感興趣的社會公眾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哲學、本原與動因
一、哲學、形而上學與辯證法
1.哲學
2.形而上學
3.辯證法
二、哲學傢關於萬物本原的認識曆程
三、古希臘哲學傢關於變化發展與普遍聯係的世界觀
1.泰勒斯——最早的西方哲學傢,認為萬物由水産生又復歸於水
2.阿那剋西美尼——氣的稀散和凝聚引起物質性質的變化
3.赫拉剋利特——一切皆流.無物常住
4.恩培多剋勒——四“根”學說
5.阿那剋薩戈拉——“種子”學說
6.留基波和德謨剋利特——原子學說
7.亞裏士多德——變化的不同形式
四、古希臘哲學傢關於對立統一與萬物動因的世界觀
1.早期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數與事物的對立,辯證法的萌芽
2.赫拉剋利特——相反者相成,對立麵在鬥爭中轉化與發展
3.恩培多剋勒——外在的“愛”與“爭”導緻宇宙萬物的離閤
4.阿那剋薩戈拉——“努斯”是萬物的動因
5.亞裏士多德——同類物被同類物作用,相反麵總在同類中
五、萊布尼茨——“有活動能力的”單子
六、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辯證法
1.黑格爾哲學的開端——“有”和“無”
2.黑格爾辯證法的體係
3.黑格爾列舉的對立統一
七、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古希臘哲學與黑格爾哲學的統一
1.唯物主義辯證法之根——古希臘的樸素辯證法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
2.萬物皆變——一切産生齣來的東西,都一定要滅亡
3.物質不滅——任一物質的滅亡必將伴隨另一物質的産生
4.恩格斯列舉的對立統一
八、生命世界中的對立統一
1.個性與共性
2.開放性與封閉性
3.生與死
4.遺傳(穩定)與變異
5.種間的對立關係——捕(牧)食者與獵(食)物
九、圍繞辯證法之爭
1.對事物中存在對立統一因素的否定
2.對“正題一反題一閤題”或“否定之否定”的批判
3.將辯證法等同於一種萬物有靈論
4.辯證法——至少在具有靈魂的生命世界是有用的法則
結語
第二章 自然界之循環
一、循環的生成與消滅——概念與邏輯
1.亞裏士多德論生成、消滅與質變
2.亞裏士多德論必然性一永恒性一無限性一循環性
3.黑格爾——認識的無限循環過程
4.馬剋思——具有曆史性軌跡的循環
二、非循環的世界觀——走嚮上帝
1.阿維森納
2.安瑟倫
三、宇宙與地球地貌的循環生成與消滅
1.宇宙——無始無終,循環往復
2.地貌——隆升與侵蝕的輪迴
四、自然界中元素的循環生成與消滅
1.哲學傢思考的循環
2.現代案例——碳的循環
五、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環生成與消滅
1.個體的生活史循環
2.組織水平的循環——血液循環
3.生化水平的循環——艾根的超循環
結語
第三章 歐洲哲學傢和科學傢對生命本質的認識曆程
一、早期希臘哲學中的物活論思想
1.泰勒斯——靈魂是一種引起運動的能力,無生命的事物也有靈魂
……
第四章 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第五章 生物進化論簡史
第六章 進化論——超越達爾文
第七章 生命起源論簡史
第八章 原核微生物的代謝
第九章 光閤作用概述
第十章 蛋白質、RNA與DNA
第十一章 生命之根——追尋共同祖先之夢
第十二章 生命起源在光閤係統的進化中啓程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生命從何而來?又駛嚮何方?這既是哲學也是科學的終極睏惑。對哲學來說,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但也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式,因此,忽視生命的本質就不可能深刻認知人類自身,更不可能完美詮釋哲學,這就是為何哲學從來都不乏生命的身影。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復雜與悠長程度遠遠超齣瞭一切自然科學所能駕馭的範疇,因此,對此的科學探索需藉助哲學傢的深邃思辨。
假如你想挑戰在幾十億年的時間尺度,在如此廣袤的地球錶麵,生命是何時、何地及如何起源這樣的問題,而且不但沒有可以辨識的化石記錄,連它的近親可能也早已化為烏有:假如你還要冥思在如此悠長的曆史過程中第一個原始的單細胞生物是怎樣演化齣包括像我們人類這種繁復而睿智的動物在內的數韆萬個物種(絕大部分俱已滅絕)這樣的難題,而我們還得局限於一個人的生命又是如此勿猝(百年之計)的現實,那我們如何纔能從紛繁雜亂的現實世界與支離破碎的曆史殘跡中接近真理呢?在生命起源的濃濃霧靄之中,現代科學也完全失去瞭悅目賞心的燦爛與絢麗!
進化在我們身邊還留有可以辨識的印跡,因此,我們還能不斷地獲取感性經驗:但對生命起源來說就沒那麼幸運瞭,因為已經時過境遷,遠古的祖先很可能早已銷聲匿跡或改頭換麵瞭,因此,對信奉知識隻能源於經驗的人來說,生命起源是不可能被認知的。當然,理性主義者則會樂觀地認為人的心智可獲得一切知識。而我贊賞哲學傢康德的見解,即經驗對知識的産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要將經驗轉換為知識,還需要理性(或稱為範疇)——人類獨有的一種天賦。
本書(共分為12章)聚焦於生命科學的兩大領域——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它們在一些層麵上又交匯融閤、唇齒相依。由於關係到對人類自身的認知,從古至今人們對它們的思索或探究就未曾歇息,包括哲學傢、社會學傢、生物學傢、化學傢……乃至社會大眾。
生命的起源-進化理論之揚棄與革新:哲學中的生命,生命中的哲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生命的起源-進化理論之揚棄與革新:哲學中的生命,生命中的哲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