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中学生与青年,地理知识爱好者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是依据秦岭山地地貌和南北文化过渡特征进行区域范围划分的。
介绍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的孑遗植物和珍稀动物的生长分布情况。
展示当地独特地理环境影响下的种植、养殖、采药以及矿产等经济方式。
解读大槐树移民、下户人及川楚棚民聚居所形成的历史、文化。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内容简介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秦岭》即以“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秦岭为叙述主体,且分别向东、西两侧延伸至以陕西商南及甘肃徽县、两当的地域为描写范围,向读者展示出这座被誉为“亚洲中轴”的巨型山脉呈展翅形态分布的空间地理特征,以及其由于受到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掌状岭谷地貌”景观。种类齐全的冰川活动遗迹、雄伟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以及奇丽的岩溶地貌景观等都会在书中有精彩的图解。与此同时,书中还就秦岭作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等地理意义分界线作出相应的介绍,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岭南、岭北的各种自然、生物、经济、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说明,展示出如“北麦南稻,南船北马”的鲜明地域区别。最后,本书还对范围内的十数个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地方植被群落以及分布在其中的珍稀动植物作出了列举,对秦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红翅绿鸠等受保护动物感兴趣的你一定不要错过。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中国大陆东部的篱墙 2
一 自然地理
秦岭山地中部 9
掌状岭谷地貌 9
流水侵蚀地貌 10
古冰川遗迹 11
南缓北陡 12
三滩山地 13
徽县-两当盆地 14
商丹盆地 14
丹江湿地 16
秦岭地槽 16
秦岭造山带 16
泥盆系 17
太白花岗岩 17
黄龙铺-石门地层剖面 18
多金属富集区 19
流岭 19
蟒岭 19
鹘岭 20
新开岭 21
太白山 21
紫柏山 24
灵官峡 24
河川发育 24
丹江中上游 25
嘉陵江上游 26
金钱河 27
褒河 27
湑水河中上游 29
金水河 29
乾佑河 29
中国气候分界线 30
山地气候 30
土壤垂直分布 31
泥石流 31
老爷山 34
铁山 35
江峡 35
月亮峡 35
文池 35
海眼神泉 36
永宁河 36
洛河 36
云屏三峡 37
黄疙瘩高山草甸 37
两当河 38
代王山 38
八方山 39
凤岭 39
透马驹高山石林 39
凤州盆地 39
小峪河 42
安河 42
摩天岭 43
光头山 43
香炉山 43
紫柏山天坦群 43
蒿坝河 44
转角楼 44
三冲天炮 45
北溪河 45
拔仙台 45
太白梁 46
鳌山 47
玉皇山 47
太白盆地 47
桃川盆地 48
二郎坝 48
三岔峡 49
观音峡 49
大箭沟 49
石沟瀑布 50
大爷海 50
石头河 51
活人坪梁 51
明阳山 52
两角山 52
酉水河 52
兴隆岭 53
天华山 54
观音山 54
韩盘沟 54
椒溪河(佛坪段) 55
秦岭东梁 55
平河梁 55
佛爷岭 56
九连洞 56
苍龙峡 56
十八丈瀑布 57
兰花湖 57
金簪河 57
汶水河 58
鹰嘴石 58
北阳山 58
四海坪 59
程家川 59
月河峡谷 59
旬河 60
四方山 60
九华山 61
对峰台 61
柞水溶洞群 61
姜家沟 62
金井河 63
秦王山 63
西芦山 63
熊耳山 63
静泉山 64
西荆-腰市低山丘陵区 64
陈塬-孝义河谷川塬区 64
砚池河溶洞群 65
泉山泉 65
仙娥湖 65
南秦河 66
板桥河 66
草链岭 66
佛山 67
书堂山 67
文显山 68
洛南盆地 68
石门盆地 68
玉虚洞 68
洛河上游 69
凤冠山 70
老林沟 70
大天竺山 70
小天竺山 71
鹃岭 71
海螺殿岩溶地貌 72
山阳盆地 72
漫川盆地 72
月亮洞 73
草庙三兆水 73
银花河 73
马滩河 74
大峰尖 74
金丝大峡谷 75
羊角山间歇泉 76
滔河上游 76
湘河 76
清油河 77
生物资源宝库 77
秦岭植被垂直带 78
山阳早石炭世植物群 79
柞水天然红豆杉林 79
秦岭栎林 80
灵官峡白皮松林 80
田河村古银杏树群 81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1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2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 83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 84
张家黑河森林公园 84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 85
太白红杉 86
牛皮桦 87
秦岭冷杉 87
华山松 88
大果青扦 88
漆树 88
庙台槭 89
七叶树 89
山白树 90
头花杜鹃 90
蝟实 92
羽叶丁香 92
秦岭箭竹 93
独叶草 93
辛家山蟹甲草 96
秦岭棘豆 96
太白虎耳草 96
秦岭龙胆 97
宁陕耳蕨 97
灰毛岩风 98
商州恐龙蛋化石 98
镇安肉食类动物群化石 98
洋县大熊猫化石 99
秦岭大熊猫走廊带 100
秦岭大熊猫 101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2
牛背梁羚牛自然保护区 102
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04
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 104
武关河自然保护区 105
秦岭羚牛 106
秦岭金丝猴 107
红翅绿鸠 108
血雉 108
白眶鸦雀 109
太白虎凤蝶 109
宁陕小头蛇 109
隆肛蛙 110
大鲵 110
虎嘉鲑 111
二 经济地理
地少人稀 115
种植业 115
养殖业 116
伐木业 117
上山采药 118
商於古道 118
陈仓故道 120
褒斜道 121
丹江水运 122
秦岭终南山隧道 122
大花绿蛇纹石 123
中村钒矿 123
黄龙铺钼矿 124
大西沟菱铁矿 124
八卦庙金矿 125
商南水晶 125
镇安纹藻石 125
佛坪山茱萸 126
龙须草 127
商芝 127
凤党 127
留坝西洋参 128
镇安大板栗 128
商洛核桃 128
凤县苹果 129
象园茶 130
山阳九眼莲 131
凤椒 132
岭南牛 133
生漆 133
商洛冬青木烙花筷 134
两当树根雕刻 135
张良庙拐杖 135
洛南杏醋 135
丹凤葡萄酒 136
狼牙蜜 136
洛源豆腐干 137
孝义湾柿饼 137二 历史地理
大槐树移民 141
南人移民商洛 141
川楚棚民 143
商鞅封邑 143
汉军破武关 143
李适避乱傥骆道 144
仙人关之战 145
李自成整军商州 146
白莲教军战陕南 146
两当兵变 147
上洛郡 147
花石浪遗址 148
乔村古文化遗址 148
东龙山夏商周遗址 149
商洛崖墓 149
祝塬秦宫殿遗址 150
武关 151
安业县城遗址 151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 152
船帮会馆 152
骡帮会馆 153
新兴堡 154
天蓬山寨 154
禁赌碑 155
商山四皓墓 155
唐宜人墓 156
漫川关古镇 156
龙驹寨 157
凤凰古镇 159
华阳古镇 159
茅坡寨 160
云镇古街 160
四 文化地理
镇安回族 165
江南人 165
"花房子" 166
"十三花" 166
一年四季,酸菜不离 167
商州封猪头 168
腊肉 168
丹凤香苜蓿粉蒸肉 169
闸口石罐罐茶 169
商洛酒令 169
送蒜苗拒婚 170
游百病 170
"拜树王" 170
"新房谜" 170
"门槛子" 171
拜谱 171
刀砍核桃树 172
镇安城隍庙会 172
土地会 173
丰阳塔 173
塔云寺 173
大云寺 175
千佛洞 175
东关清真寺 176
洛南文庙 177
二郎庙 177
张良庙 178
仓圣祠 178
双戏楼 179
"躲大年" 179
童子摸秋 180
中秋斗鞭 180
转坛 181
路灯会 181
商南山歌 182
两当号子 182
锣鼓草 183
柞水渔鼓 183
凤县曲子戏 184
商洛花鼓 184
洛南静板书 185
丹凤高台芯子 185
泥阳泥塑 186
马勺脸谱 187
凤县瓢画 187
前言/序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
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全部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全部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全部。
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
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随机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阅读自由。
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
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
1.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
2.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
3.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
4.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
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
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 秦岭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 秦岭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