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共分11章,重点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景观的动态模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及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中的应用。特点是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并且融入了作者在国内的实际研究工作。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适合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自然保护等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1.1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1.1.1 景观
1.1.2 景观生态学
1.2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1.2.1 景观生态学的萌芽阶段(1806~1939年)
1.2.2 景观生态学的形成阶段(1939~1981年)
1.2.3 景观生态学的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至今)
1.3 景观生态学的展望
1.3.1 景观生态学理论发展
1.3.2 景观生态学方法
1.3.3 景观生态学领域拓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核心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论
2.1.2 等级理论
2.1.3 地域分异理论
2.2 重要理论
2.2.1 岛屿生物地理学
2.2.2 复合种群理论
2.2.3 渗透理论
2.3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格局、过程与尺度
2.3.1 格局与过程
2.3.2 尺度与尺度转换
2.3.3 格局、过程相互作用及其尺度依赖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景观格局与分析
3.1 景观发育
3.2 景观要素
3.2.1 斑块
3.2.2 廊道
3.2.3 基质
3.2.4 附加结构
3.3 景观格局特征
3.3.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3.3.2 景观对比度
3.3.3 景观粒径
3.3.4 景观多样性
3.3.5 景观异质性
3.4 生态交错带与生态网络
3.4.1 生态交错带与边缘效应
3.4.2 生态网络与景观连通性
3.5 景观格局指数
3.5.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3.5.2 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指数
3.5.3 FRAGSTATS软件
3.6 景观格局分析模型
3.6.1 空间自相关分析
3.6.2 地统计分析
3.6.3 谱分析
3.6.4 小波分析
3.6.5 聚块方差分析
3.6.6 分形几何分析
3.6.7 趋势面分析
3.6.8 亲和度分析
3.6.9 元胞自动机
参考文献
第4章 景观生态过程
4.1 景观中的物种运动
4.2 景观中水分和养分的迁移
4.3 景观中的人文过程
4.4 干扰的景观生态效应
4.5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参考文献
第5章 景观动态与模拟
5.1 景观稳定性
5.2 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
5.3 景观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4 景观变化的动态模拟
参考文献
第6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6.1 景观生态分类
6.1.1 景观生态分类的发展
6.1.2 景观生态分类目的与体系
6.1.3 景观生态分类方法
6.1.4 景观生态系统功能类型
6.2 景观生态评价
6.2.1 景观适宜性评价
6.2.2 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6.2.3 景观安全格局评价
6.3 景观生态管理
6.3.1 景观生态管理的基本目标
6.3.2 景观生态管理的主要原则
6.3.3 景观生态管理的基本步骤
6.3.4 景观生态管理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7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7.1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
7.1.1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涵
7.1.2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
7.2 景观生态规划
7.2.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7.2.2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2.3 景观生态规划的步骤
7.2.4 景观生态规划的类型
7.2.5 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
7.3 景观生态设计
7.3.1 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
7.3.2 景观生态设计原理
7.3.3 景观生态设计的步骤
7.3.4 景观生态设计类型
参考文献
第8章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8.1 生物多样性
8.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8.1.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求
8.2 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
8.2.1 斑块与生物多样性
8.2.2 廊道与生物多样性
8.2.3 基质与生物多样性
8.2.4 景观格局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
8.3 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8.3.1 自然保护区设计的景观生态学原理
8.3.2 自然保护区设计
8.3.3 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设计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第9章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9.1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9.1.1 可持续性科学
9.1.2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
9.1.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9.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9.2.1 土地质量指标
9.2.2 生态指标
9.2.3 经济指标
9.2.4 社会指标
9.2.5 环境效应指标
9.2.6 景观指标
9.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9.3.1 一般问题
9.3.2 初步商讨
9.3.3 土地利用方式评价
9.3.4 土地利用系统评价
9.3.5 景观或区域评价
9.3.6 综合评价、成果与监测
9.4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案例研究
9.4.1 大南沟小流域概况
9.4.2 调查与评价方法
9.4.3 土地适宜性评价
9.4.4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
9.4.5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经济效益评价
9.4.6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社会接受性评价
9.4.7 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第10章 景观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10.1 全球气候变化
10.1.1 气候变化的事实
10.1.2 气候变化研究的尺度
10.2 景观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0.2.1 景观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10.2.2 景观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0.3 景观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10.3.1 全球气候变化对景观变化的影响
10.3.2 不同景观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4 景观生态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10.4.1 景观尺度上全球变化的研究
10.4.2 景观生态学在全球变化下自然资源适应性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1 遥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1.1 遥感技术基本原理与特征
11.1.2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1.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2.1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特征
11.2.2 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3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11.3.1 全球定位系统基本原理和特征
11.3.2 全球定位系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一版出版已近10年,历经10余次印刷,发行近2万册。这10年是景观生态学快速发展的10年,其理论与方法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进入了她的而立之年,已成为科学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花。面对这一快速发展的学科,应读者和编辑的要求,作者对原书进行了系统的修改和整理,吸收了景观生态学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成果,补充了大量新的内容和最新研究文献,归并了原有的一些章节,建立了逻辑更加紧凑和清晰的框架结构,使书稿更加完整和系统。具体修订如下。
第1章归纳和梳理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对1981年至今的景观生态学全面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补充;增加了景观生态学展望部分,从理论发展、方法创新和领域拓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2章由理论基础、重要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的核心3部分构成,格局、过程与尺度为新增内容。第3章在原书第三章景观结构和第八章景观生态学数量方法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最新进展,将景观格局与格局分析方法合并,形成景观格局与分析,加强了景观整体特征分析。第4章新增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一节,对原书的景观生态过程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对景观中人文过程有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从景观利用过程、景观改造过程、景观融合过程三个方面展开。第5章补充了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及驱动因子的识别和景观动态分析与模型模拟。第6章新增了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景观生态评价和景观生态管理,删除了原版中“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等内容。第7章梳理了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过程,增加了基于格局优化的景观生态规划和景观生态设计的步骤;结合现代景观生态设计的热点,补充了绿色节能的城市景观设计、浓郁文化的校园景观设计和天地人和的新农村景观设计等。第8章对原书结构和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基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研究及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的最新研究进展。第9章增补了可持续性的概念,进一步完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增加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案例研究。第10章对全球气候变化部分进行了补充和梳理,加强了景观生态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结合。第11章加强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的发展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应用的部分,增加了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
本书第1章由傅伯杰和苏常红修改,第2章由吕一河和傅伯杰修改,第3章由马克明修改,第4章由陈利顶修改,第5章由郭旭东修改,第6章由王仰麟、彭建和沈虹修改,第7章由王军修改,第8章由张育新和马克明修改,第9章由邱扬修改,第10章由刘国华修改,第11章由冯晓明和陈利顶修改。全书由傅伯杰和陈利顶统稿。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