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

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鸿鸾,韩钰 著
图书标签:
  • FANUC
  • 数控车床
  • 工艺
  • 编程
  • 数控技术
  • 机械制造
  • 工业自动化
  • 车削加工
  • CNC
  • 实操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084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197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码上学习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12
字数:35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初中级数控技术人员,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社会相关培训班学员
1、本书主要特点是运用二维码技术,将二维码应用在数控图书编写过程中,读者用手机扫码即可观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演示,很直观地彰显数控技术的操作特性,即学即得。
2、内容详略得当,以机床操作-加工工艺-指令编程为主线,并立足于典型形面的加工,引导读者在应用中学习编程指令。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数控车削加工的基础知识、轮廓零件的加工、槽类零件的加工、螺纹的加工、在车削中心上对复合件的加工等。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扫描本书中的二维码可观看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本书适合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初学者使用,也是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高校及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机电专业、数控专业的理想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数控车削加工的基础知识001
1.1数控机床的分类与发展002
1.1.1数控机床的分类002
1.1.2数控机床的发展012
1.2数控车床的组成与布局021
1.2.1数控车床的组成021
1.2.2数控机床的布局026
1.2.3数控车床坐标系026
1.2.4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相关点028
1.3数控车床的维护保养032
1.3.1一级保养的内容和要求033
1.3.2二级保养的内容和要求033
1.3.3三级保养的内容和要求034
1.3.4数控车床保养的操作035
1.4FANUC 0i系统数控车床的操作041
1.4.1FANUC数控系统041
1.4.2FANUC 0i数控车床的操作042
第2章轮廓零件的加工053
2.1圆柱零件的编程与加工054
2.1.1数控车削常用夹具054
2.1.2数控车削外轮廓常用刀具054
2.1.3进给路线的确定054
2.1.4数控编程规则和数控加工程序的格式057
2.1.5指令介绍058
2.1.6刀具位置补偿063
2.2特形面组成的轮廓加工067
2.2.1圆锥零件加工067
2.2.2恒线速度切削072
2.2.3数控车程序的程序开始与程序结束073
2.2.4刀尖圆弧半径补偿074
2.2.5蓝图编程079
2.2.6圆弧零件的加工081
2.2.7子程序编程084
2.3复合零件的加工088
2.3.1进给路线的确定088
2.3.2加工指令089
2.4非圆曲线组成特形面加工098
2.4.1加工原理098
2.4.2用户宏程序100
2.4.3B类型的宏程序101
2.4.4用户宏程序的调用104
2.4.5非圆曲线组成零件的加工104
2.4.6通用宏程序的编制109
第3章槽类与孔类零件的加工113
3.1槽类零件的加工114
3.1.1加工工艺分析114
3.1.2刀具的选择114
3.1.3用一般指令加工槽115
3.1.4用循环指令加工槽118
3.2孔类零件的加工126
3.2.1孔类零件加工用刀具126
3.2.2指令介绍131
3.2.3内轮廓的加工134
第4章螺纹的加工139
4.1普通三角形螺纹的加工140
4.1.1三角形螺纹的切削工艺140
4.1.2指令介绍143
4.1.3多线(头)螺纹的加工150
4.2梯形螺纹与异形螺纹的加工151
4.2.1螺纹切削复合固定循环(G76)151
4.2.2梯形螺纹的加工154
4.2.3异形螺纹的加工161
第5章在车削中心上对复合件的加工175
5.1轴向与周向孔的加工176
5.1.1基本指令介绍176
5.1.2车削中心上的钻孔固定循环180
5.2车铣复合件的加工189
5.2.1极坐标插补(G12.1、G13.1)189
5.2.2同步驱动192
5.2.3柱面坐标编程(G07.1、G107) 194
5.2.4多轴车削203
附录208
参考文献212

前言/序言

数控加工是机械制造业中的先进加工技术,在企业生产中,数控机床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随着国内数控机床用量的剧增,急需培养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和维护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虽然,我们国家的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然而,一方面现在所培养的人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有些是从机械制造、车工、铣工等专业转过来的,甚至有些企业中数控机床操作编程者是来自农村几乎没有经过任何院校培养的人员,虽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一定的数控知识,但却很不全面,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另一方面即使是相关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的人员,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继续学习和进修的必要。本书就是为了满足这部分人员需要而编写的,具有如下特点。
一、编写时不受数控专业及相关标准的限制,而是通过调研确定了目前正在应用的普遍技术,并兼顾了社会的发展而确定的编写内容。
二、针对每条指令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就知道它的动作过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上手更快。
三、针对数控机床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也有一个二维码,以联系其操作方法,读者可照此操作,节省学习时间。
四、本套书还针对实际应用,给出了大量的实例,针对每个实例还以二维码的形式给出了加工录像和加工动画,以使读者举一反三,即学即会。
五、本书体系设计合理,循序渐进,文字规范,条理清楚,可读性强;名词术语、量和单位使用规范准确;图文并茂,配合得当;图表清晰、美观,图形绘制和标注规范,放缩比适当。
本书由韩鸿鸾、韩钰编著。全书由韩鸿鸾统稿。本书的数学建模与动画由韩钰负责制作完成。李元博、陈青、曲善珍、董文敏、王开良、刘国涛、刘祥坤、李旭才、刘曙光、马淑香、丛培兰、卢、阮洪涛、刘海燕、韩中华、张琪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帮助。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上海市等技能鉴定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感谢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于山东威海
《数控加工技术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深入的数控加工技术学习平台,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实际操作的各个关键环节。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实践指导详细具体,力求使读者能够系统掌握数控加工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并能独立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第一部分:数控加工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系统阐述数控加工的原理、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 数控加工概述: 深入剖析数控技术的定义、核心组成(数控系统、机床、编程设备等)及其工作流程。详细介绍数控加工的优势,如高精度、高效率、柔性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并探讨其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模具制造、精密仪器等。 数控机床结构与原理: 详细介绍常用数控机床(如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钻床等)的基本结构,包括机床坐标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主轴系统、测量反馈系统等。重点讲解各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同时,将涵盖不同类型数控机床的选型原则与应用场景。 数控系统工作原理: 深入解析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如CNC控制器、PLC、伺服驱动器、编码器等)和软件功能(如插补、刀具补偿、程序编辑、诊断与报警等)。阐述数控系统如何接收、处理和执行加工指令,以及其在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刀具与夹具技术: 全面介绍各种数控加工刀具(如铣刀、钻头、镗刀、车刀、磨具等)的种类、几何参数、材料特性、磨损机理与寿命预测。详细讲解各类刀具的选择原则、安装与调整方法。同时,本书还将深入探讨数控机床加工中常用夹具的设计原理、类型、选用原则及安装调试,以确保工件的可靠固定和加工精度。 加工工艺基础: 详细讲解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和方法,包括零件图分析、工艺路线设计、工步划分、切削用量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冷却润滑方式选择等。重点关注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并延长刀具寿命。 第二部分:数控编程与仿真 本部分将引导读者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指令,并学会利用仿真软件进行验证。 数控编程基础: 系统介绍数控编程的两种主要方式——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详细讲解数控编程的坐标系(绝对坐标、相对坐标、机床坐标)、刀具半径补偿、刀具长度补偿、圆弧插补、直线插补等基本概念。 常用数控指令详解: 详细讲解G代码(准备功能指令)和M代码(辅助功能指令)的含义、功能及使用方法。重点包括定位指令(G00)、直线插补指令(G01)、圆弧插补指令(G02/G03)、刀具补偿指令(G40/G41/G42, G43/G44)、程序段结束指令(;)、程序暂停指令(G04)、主轴指令(M03/M04/M05)、刀具更换指令(M06)等。 典型零件数控编程实践: 结合大量的实例,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读者完成不同类型零件的数控编程。涵盖平面零件的铣削加工、曲面零件的轮廓加工、孔系的钻削加工、外圆和端面的车削加工(此处将以通用指令为主,不局限于特定机床的专用指令),以及包含倒角、圆角的编程方法。 数控编程仿真与检验: 介绍常用数控编程仿真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重点讲解如何导入CAD模型、设置机床参数、进行刀具路径仿真、检测碰撞、优化刀具路径和切削参数。指导读者如何利用仿真结果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发现潜在错误,并进行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实际机床调试的风险和时间。 高级编程技术(选讲): 针对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介绍一些高级编程技巧,如宏程序编程(子程序、局部变量、条件判断、循环等)、参数化编程、固定循环指令的应用(如G81钻孔循环、G84攻丝循环等)以及三维曲面加工的编程思路。 第三部分:数控加工实践与应用 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生产现场问题的解决。 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 详细介绍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开机与关机步骤、程序加载与编辑、工件装夹与对刀方法(包括对刀仪的使用)、参数设置与调整。同时,阐述日常的机床检查、清洁、润滑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以确保机床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实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加工零件,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编程过程讲解、仿真验证和机床操作指导。从零件图到最终合格产品的全过程演示,帮助读者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控制: 深入探讨影响数控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各种因素,如机床刚性、传动误差、热变形、刀具磨损、切削力、振动等。介绍提高加工精度和改善表面质量的常用方法,如优化切削参数、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进行在线测量与反馈控制、后处理技术等。 数控加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总结数控加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如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度不合格、刀具折断、加工振动、报警等。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简要介绍当前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网络化、高精度化、五轴联动加工、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的融合等,并展望数控技术在未来制造业中的发展前景。 本书内容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配有丰富的图示和表格,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的核心技术,具备独立进行数控零件设计、编程、加工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数控技术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的时候,我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心里暗自期待着里面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精美的插图,让人瞬间就有了阅读的冲动。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FANUC数控系统基本操作的讲解,比如MDI模式下的指令输入、程序编辑、参数设置等等,这些都是实操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够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效果会事半功倍。所以,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演示,甚至是配以高质量的视频教程链接,这样我就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跟着视频练习,加深理解。而且,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熟悉数控机床的各个组成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详尽的介绍,比如主轴、刀塔、进给系统、冷却系统等,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此外,关于刀具的选择和管理,以及切削参数的优化,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我们选择最合适的刀具,并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加工要求,合理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同时也能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FANUC数控车床技术路上的得力助手,不仅能解决我眼前的困惑,更能为我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我是一个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学习者,尤其是在技术领域,我总是渴望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我非常想了解的是书中关于FANUC数控车床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讲解。在实际生产中,机床的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而能够快速有效地诊断和排除故障,对于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个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比如从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等不同层面入手,识别故障的根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我希望书中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例如主轴不转、刀塔换刀失败、报警信息解读等,并提供详细的排查步骤和维修建议。而且,针对一些棘手的故障,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高级的诊断技巧,甚至是一些经验性的“秘诀”,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另外,关于机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这同样是保证机床稳定运行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份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润滑、清洁、检查等各个方面,并指导我们如何正确执行这些操作,以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的发生。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机床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那将是锦上添花了,毕竟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

评分

这本《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的到来,对于我而言,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知识财富。我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数控技能,并对FANUC系统有着浓厚的兴趣。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加工过程中参数优化的讲解。我知道,参数的合理设置是保证加工效率、精度和刀具寿命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系统地介绍影响切削参数的各种因素,比如材料的硬度、切削深度、进给量、刀具的几何形状、切削液的使用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通用的参数选择原则和方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加工,比如车削、钻孔、镗孔等,给出具体的参数建议。而且,我希望书中能够讲解如何通过实际的切削试验或仿真软件,来优化加工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刀具过早磨损、加工表面粗糙、尺寸超差等,并提供相应的参数调整方案。此外,我对于切削力、切削功率和切削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反馈控制也充满了兴趣,并希望书中能够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让我对它寄予了厚望。作为一名在数控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掌握先进的数控技术对于提升个人竞争力至关重要。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复杂曲面加工的工艺和编程技术。我知道,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零件形状的精度和复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数控车床在这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对三维模型进行CAD/CAM转换,以及如何生成高效、准确的NC代码,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不规则形状和高精度要求的零件。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比如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中复杂零件的加工过程,并详细剖析其加工工艺和编程要点。此外,对于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振动、刀痕等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例如,如何通过合理的刀具路径规划、切削参数调整或采用特殊的加工策略来避免这些问题,从而保证零件的光洁度和尺寸精度。我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刀具补偿、工件坐标系设定以及程序块的理解和应用。这些都是在实际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如果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解释和实例,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而且,针对FANUC系统中常用的G代码和M代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个详细的对照表,并解释它们的功能和使用场景,方便我随时查阅和应用。

评分

手中捧着这本《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我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专业知识扑面而来。我是一位希望在数控技术领域有所建树的从业者,对于FANUC系统的独特优势和应用技巧充满了好奇。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FANUC数控车床的常用宏程序编程。我知道,宏程序在实现复杂功能、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自动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希望书中能够从宏程序的语法规则、变量的定义和使用、条件判断和循环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提供一些经典的宏程序示例,比如自动测量、刀具寿命管理、参数化编程等。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示如何通过宏程序来解决一些在普通G代码编程中难以实现的复杂问题,从而提升加工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水平。而且,对于一些特殊的加工需求,比如批量生产中的个性化定制,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如何编写宏程序来实现这些功能的指导。我还需要了解如何对宏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宏程序接口的介绍,例如与PLC的联动,那就更好了,这将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宏程序技术。

评分

这本《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的出现,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数控世界的大门。我是一位对数控技术充满热情,但又相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习者。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FANUC数控车床的图形化编程功能。我知道,现代数控系统都提供了图形化编程界面,可以大大简化编程过程,提高编程效率。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FANUC系统中图形化编程界面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拖拽图标、设置参数来生成加工程序。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实例,例如加工一个简单的外圆、内孔、槽等,让我能够快速上手。而且,我希望书中能够讲解如何利用图形化编程来生成一些复杂的刀具路径,比如倒角、圆角等,并展示如何进行程序的编辑和修改。我还需要了解如何将图形化编程生成的程序与G代码程序进行结合使用,以应对更复杂的加工需求。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CAD/CAM软件生成图形化程序,并导入到FANUC系统中的方法,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充分利用FANUC系统的图形化编程优势,提升我的编程能力和工作效率。

评分

手握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也看到了通往精通的路径。我是一位希望在数控领域不断进步的实践者,对于FANUC数控车床的调试和优化充满了求知欲。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FANUC数控车床的调试过程。我知道,新机床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基础。我希望书中能够从电气连接、机械对中、零点标定、限位开关检查等基础环节开始,一步步地指导我们完成机床的调试。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各轴的运动补偿,例如螺距误差补偿、垂直度补偿等,以提高加工精度。而且,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进行主轴和刀塔的动态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此外,对于机床的各种报警信息的解读和处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个详细的故障代码表,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我还需要了解如何对机床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提升其加工性能,比如如何调整伺服参数、PLC参数等。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机床的维护保养指导,那将有助于我更好地保护和使用机床。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时,我的内心涌动着对知识的渴望。我一直认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走向精通的关键。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FANUC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和主轴系统进行深入的解析。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例如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导轨等,并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如何影响加工精度。我希望书中能够讲解如何对进给系统进行参数的设定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比如如何优化进给速度和加速度,以减少振动和提高表面质量。对于主轴系统,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其结构,包括主轴电机、变速机构、轴承等,并讲解如何控制主轴的转速、扭矩和方向。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刀具,选择合适的主轴转速和切削参数的建议,以确保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我对于轴系传动中的间隙和刚度等问题也非常感兴趣,并希望书中能够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帮助我理解这些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学会如何进行优化。

评分

当我看到《FANUC数控车床工艺与编程》这本书时,我的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我一直渴望的学习资源。我是一个对机械加工充满热情的人,但对于数控编程,我总觉得有些神秘和难以捉摸。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FANUC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我理解,工艺是编程的基础,只有先了解了零件的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等,才能更好地编写出高效、准确的加工程序。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类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比如轴类零件、盘类零件、螺纹零件等的加工流程和关键工艺环节。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材料、刀具几何角度以及切削参数的指导,以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针对不同的加工工序,比如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相应的加工策略和技巧。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工件的装夹和定位的讲解,这同样是保证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此外,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切削力、切削热以及刀具磨损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希望能够了解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优化加工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如果书中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不同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过程,那将对我非常有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在茫茫学海中找到了一座知识的灯塔。我之前对数控编程接触不多,但随着工作需要,我必须尽快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FANUC数控车床基础编程指令的学习。我知道,G代码和M代码是数控编程的基石,掌握它们是编写有效加工程序的前提。我希望书中能够从最基础的指令开始讲起,比如直线插补(G00, G01)、圆弧插补(G02, G03)、刀具补偿(G40, G41, G42)、坐标系设定(G54-G59)等,并辅以大量的图文示例,清晰地解释每条指令的含义、格式和使用方法。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示如何通过这些指令来描述刀具的运动轨迹,以及如何控制机床的各种功能,如主轴的启停和转速控制、冷却液的开关等。而且,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我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编写一个加工简单零件的程序,并逐步增加程序的复杂度,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编程技巧。此外,关于程序块的结构、程序段的顺序以及子程序的调用,这些也是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解释,并展示如何通过合理组织程序结构来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的可靠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