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第三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仲裁法(第三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伟,肖建国 著
图书标签:
  • 仲裁法
  • 民商法
  • 商法
  • 法律
  • 法学教材
  • 21世纪法学系列
  • 第三版
  • 仲裁
  • 争议解决
  • 法律硕士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31228
版次:3
商品编码:120175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页数:39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三版以我国仲裁法、仲裁法司法解释为规范依据,紧密结合我国民商事仲裁的当前实践动态,尤其是体现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等著名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之进展,吸收和反映近年来仲裁法学研究的*新成果,深入浅出地阐述仲裁法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系统、准确地传递仲裁法的知识体系。本书在内容上要求做到“**性”、“前沿性”、“规范性”、“新颖性”、“实用性”,力争使本书成为仲裁法研习者的良师益友。主要内容包括:仲裁与仲裁权、仲裁协议、仲裁机构、仲裁参与人、仲裁管辖权、仲裁程序、仲裁证据、仲裁裁决、仲裁调解、仲裁临时措施、涉外仲裁与区际仲裁、仲裁裁决的撤销与执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等。

作者简介

江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奠基人暨新中国民事诉讼法典的缔造者之一、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的泰斗。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公证律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证据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和省部级重大课题,发表学术性文章150余篇,出版学术性著作40多部。
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纠纷解决研究中心主任,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证据法、仲裁法、合同法等研究,著有《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等40多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全程参与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2015年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起草与论证工作。

目录

绪 论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民商事仲裁1
第一编 仲裁与仲裁法
第一章 仲裁概论11
第一节 仲裁的概念和特点11
第二节 仲裁的性质14
第三节 仲裁的类型19
第四节 仲裁权23
第五节 仲裁与民事诉讼29
第二章 仲裁法34
第一节 仲裁法概述34
第二节 仲裁法的历史沿革38
第三节 仲裁法的立法体例43
第四节 仲裁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46
第二编 仲裁协议
第三章 仲裁协议55
第一节 仲裁协议的内涵和特征55
第二节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57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效力63
第四节 仲裁协议瑕疵的补救69
第五节 仲裁协议的无效和失效73
第三编 仲裁主体与仲裁管辖权
第四章 仲裁机构79
第一节 仲裁机构概述79
第二节 仲裁庭和仲裁员87
第三节 仲裁协会95
第五章 仲裁参与人99
第一节 仲裁参与人概述99
第二节 仲裁当事人102
第三节 仲裁第三人110
第四节 仲裁代理人118
第六章 仲裁管辖权(Ⅰ):自裁管辖123
第一节 仲裁管辖权概述123
第二节 自裁管辖127
第七章 仲裁管辖权(Ⅱ):可仲裁性137
第一节 可仲裁性概述137
第二节 特殊民商事纠纷的可仲裁性140
第四编 仲裁程序
第八章 仲裁程序149
第一节 仲裁程序概述150
第二节 仲裁的申请和受理152
第三节 仲裁庭的组成158
第四节 仲裁审理程序161
第五节 仲裁简易程序167
第六节 仲裁程序中的其他问题170
第九章 仲裁证据180
第一节 仲裁证据概述180
第二节 仲裁证据的收集、提交185
第三节 仲裁庭对证据的审核认定193
第四节 仲裁证据保全196
第十章 仲裁裁决205
第一节 仲裁裁决概述205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作出208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效力211
第十一章 仲裁调解213
第一节 仲裁调解概述213
第二节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原则221
第三节 仲裁调解的类型227
第四节 仲裁调解的效力232
第十二章 仲裁临时措施238
第一节 仲裁临时措施概述238
第二节 仲裁保全的权力主体243
第三节 仲裁财产保全与行为保全247
第四节 仲裁临时措施的形式与效力254
第五编 仲裁裁决的撤销与执行
第十三章 仲裁裁决的撤销265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撤销概述265
第二节 撤销仲裁裁决的事由273
第三节 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284
第四节 重新仲裁制度290
第十四章 仲裁裁决的执行297
第一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概述297
第二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299
第三节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302
第六编 中国涉外仲裁与区际仲裁
第十五章 中国涉外仲裁315
第一节 涉外仲裁概述315
第二节 涉外仲裁程序的特别规定322
第三节 中国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325
第四节 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327
第十六章 中国区际仲裁332
第一节 中国区际仲裁概述332
第二节 中国区际仲裁裁决的相互认可和执行339
第七编 特殊仲裁制度
第十七章 劳动争议仲裁349
第一节 劳动争议及其解决机制349
第二节 劳动争议仲裁总则351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356
第四节 提起诉讼和强制执行358
第十八章 人事争议仲裁361
第一节 人事争议及其解决机制361
第二节 人事争议仲裁总则362
第三节 人事争议仲裁程序364
第四节 提起诉讼和强制执行366
第十九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368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及其解决机制368
第二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369
第三节 提起诉讼和申请执行373

精彩书摘

第三版编写说明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的一种,由江伟教授领衔主编。本书结合近年来仲裁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仲裁立法和实践的最新进展,深入浅出地阐述仲裁法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系统、准确地传递仲裁法的知识体系。本书在内容上要求做到“权威性”、“规范性”,在体例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力争使本书成为仲裁法研习者的良师益友。
本书不仅适合大学本科学生、研究生阅读和使用,也适合律师、仲裁员、法官以及其他研究仲裁法理论、关注仲裁法实践的各方人士阅读和参考。
本书的具体写作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江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绪论、第四章;
傅郁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绪论、第三章;
乔欣(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第一、二章;
谢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法学博士):第四、七章;
黄忠顺(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博士):第五、九、十一章;
侯登华(北京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第六章;
谢文哲(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第八、十五、十六章;
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十二、十三、十四章;
常廷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第十章;
邵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七、十八、十九章;
全书由肖建国统稿,黄忠顺协助统稿。
由于水平所限,本书在内容及文字表述上,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诸君批评指正,有关的意见和建议请发邮件到jianguoxiao@sina.com。
编 者
2016年5月28日

前言/序言


《仲裁法(第三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图书简介 本书是“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之一,旨在系统、深入地阐释仲裁法的基本原理、制度设计与实践应用。第三版在继承前版优秀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司法实践、立法修订以及国际仲裁领域出现的新动向,对仲裁法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更新和深化。 内容特色与结构安排: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仲裁法的核心概念、程序规则、实体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体系。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章节安排循序渐进,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仲裁法总论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仲裁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详细阐述了仲裁与诉讼、调解等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的比较,强调了仲裁的合意性、专业性、保密性等独特优势。同时,对仲裁制度的历史沿革、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为理解现代仲裁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本部分还探讨了仲裁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部分: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本书对仲裁协议的构成要件、效力、解释以及认定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重点分析了涉外仲裁协议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仲裁协议效力的冲突规则。在法律实践中,因仲裁协议效力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指导读者如何审慎订立、准确理解和有效运用仲裁协议。 第三部分:仲裁机构与仲裁员 本部分聚焦于仲裁的执行主体。详细介绍了仲裁机构的设立、性质、职能,以及国际上常见的仲裁机构及其规则。对于仲裁员的选任、资格、回避、权利与义务,本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了仲裁员公正、独立的职业操守对于仲裁公信力的重要性。此外,还分析了仲裁员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通过完善仲裁员制度提升仲裁服务的质量。 第四部分: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是仲裁实现公正、高效的关键。本书系统梳理了仲裁程序的各个环节,包括仲裁申请与受理、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开庭审理、调解、裁决的制作等。特别关注了现代仲裁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发展,如电子证据的采信、在线仲裁的应用、以及程序保全措施的运用。本书还对不同仲裁规则下的程序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和适应多元化的仲裁实践。 第五部分: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是仲裁程序的终点,也是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关键。本书深入阐释了仲裁裁决的效力,包括其终局性、强制执行力等。详细分析了撤销仲裁裁决和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并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对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清晰阐明。此外,还探讨了涉外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以及中国在履行《纽约公约》等国际公约方面的实践。 第六部分:国际仲裁 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仲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专门开辟章节,系统介绍国际仲裁的法律框架、主要规则(如ICC、CIETAC、HKIAC等),以及国际投资仲裁、海事仲裁等特定领域的仲裁实践。重点分析了中国作为国际仲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参与国际仲裁规则制定、提升国际仲裁公信力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第七部分:仲裁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部分对仲裁制度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分析了仲裁在替代性争议解决(ADR)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与其他ADR方式的融合发展。重点关注了仲裁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以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同时,也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规则优化以及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仲裁的效率、公正性和国际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开放、包容、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适用对象: 本书是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仲裁法的必备教材,也是从事法律实务(律师、法官、企业法务等)以及对仲裁法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优质读物。本书的编写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既能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也能为解决实际法律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习价值: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够: 系统掌握仲裁法的理论体系: 深刻理解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核心制度及其内在逻辑。 提升仲裁法律实务能力: 能够准确运用仲裁法律法规,识别和解决仲裁实践中的各类问题。 了解仲裁前沿动态: 把握仲裁法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好准备。 增强法治思维和解决争议能力: 树立以协商、专业、高效方式解决争议的理念,提升综合法律素养。 本书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清晰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案例支撑,引导读者深入探索仲裁法的奥秘,为中国乃至全球仲裁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倒是蛮有意思的,封面选用了比较沉稳的蓝色调,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书名“仲裁法(第三版)”字体清晰,下方“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的字样也显得很醒目,暗示了其与时俱进的学术定位。我拿到书的时候,纸张的触感也比较好,有一定的厚度,摸起来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感,翻阅起来也比较舒服,不会轻易产生折痕。封底的介绍虽然简洁,但几句核心的概括,比如“体系化梳理”、“前沿性研究”等,还是能抓住重点,勾起我对内容的兴趣。整体来说,从外观上,这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扎实、专业,并且具有一定的学术分量,这对于一本法学教材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我比较期待书中内容能够像这外观一样,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为我解决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关于仲裁的各种疑惑。这本书的装帧工艺也值得一提,书脊部分缝线牢固,打开后书页平整,长时间阅读也不容易散架,这种细节处理往往能体现出版社的用心程度,也增加了书籍的整体品质感。

评分

这本书在论述一些前沿性的仲裁理论和实践问题时,展现出了其“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的特色。它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法律框架的梳理,而是积极地探讨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仲裁领域出现的新挑战和新趋势。例如,关于电子仲裁、跨境仲裁中的法律适用、以及仲裁在特定领域的应用(如知识产权仲裁、体育仲裁等),书中都给予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种前瞻性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仲裁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商事活动中运用仲裁解决争议,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让我意识到,仲裁法并非一成不变的古老学说,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这极大地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也让我看到了仲裁在未来扮演的更重要角色。

评分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它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一法律条文或某一仲裁规则的讲解,而是从仲裁的起源、发展,到基本原则、制度设计,再到具体的程序和实务操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构成了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全面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化的梳理,让我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仲裁法在整个法律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我感觉读完这本书,就如同完成了一次系统性的仲裁法知识的“大扫除”,原先零散的知识点被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对于我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学科基础,也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句话都切中要害,直击主题。阅读起来没有丝毫的晦涩感,即使是对于初次接触仲裁法的读者,也能凭借清晰的逻辑和浅显的表达,逐步理解复杂的概念。我尤其喜欢它那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先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循序渐进,不会让人感到压力。这种写作风格,恰恰体现了编者希望将知识准确、有效地传递给读者的愿望。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将仲裁法的精髓展现在读者面前,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仿佛在与一位和蔼的长辈交流,他用最朴素的语言,将最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就被它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每一页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严谨的气息,排版非常清晰,即使是密密麻麻的条文和案例分析,也一点都不显得拥挤或混乱。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留白的设计,阅读时眼睛不会感到疲劳,能够更专注于内容的理解。而且,书中的字体大小和行距都恰到好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轻松上手。我还注意到,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法律条文都加粗了字体,或者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标注,这极大地便利了我们快速抓住重点,进行记忆和复习。在章节划分上,我也觉得设计得非常合理,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逻辑性很强,读起来感觉非常顺畅,不会有跳跃感。这种精心的排版和设计,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愉悦,也让我对接下来深入阅读和学习充满期待,相信这本书一定能成为我在仲裁法领域学习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必须强调的是,这本书在国际仲裁规则的介绍和比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详细讲解了包括UNCTIRAL仲裁规则、ICC仲裁规则等在内的主要国际仲裁机构的规则,并对这些规则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对于中国仲裁与国际仲裁的接轨,书中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探讨了如何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更好地运用和发展中国的仲裁制度。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参与国际商事仲裁至关重要,也为我们“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知识支撑。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这些国际规则时,不仅仅停留在字面翻译,而是会结合其背后的理念和实践,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规则的精髓,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是它在内容呈现上的用心。书中的案例选取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国内仲裁实践中的诸多疑难杂症,并且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也非常深入透彻,不仅指出了案件的争议焦点,还详细阐述了仲裁庭的裁决理由,甚至包括了不同观点的梳理和评析。这对我理解抽象的法律条文和掌握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专家学者的观点,这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我特别欣赏它那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编纂风格,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鲜活的实践案例支撑,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通过这些案例,我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仲裁庭,与当事人一同经历了案件的曲折发展,感受到了仲裁制度的魅力和智慧。

评分

书中对于仲裁程序的介绍,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所有教材中最清晰、最系统的。从仲裁申请的提出,到组庭、开庭审理,再到裁决的作出和执行,每一个环节的流程都被描绘得一清二楚。它详细解释了每个阶段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程序性问题。例如,在论述仲裁员的选任时,它不仅列举了相关的规定,还探讨了不同选任方式的优劣,以及如何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在谈到仲裁裁决时,它也详细分析了裁决的构成要素、撤销和不予执行的情形,这些都是在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操作手册,指导我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完整个仲裁程序,让我对仲裁的整个流程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再也不用担心会在某个环节上犯迷糊。

评分

这本书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在论述过程中,始终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它预设了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并在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例如,在解释一些相对抽象的法律概念时,它会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类比来帮助理解;在阐述一些复杂的程序性规定时,它会结合实际操作中的例子来加以说明。这种“用户友好型”的编写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原本枯燥晦涩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说教,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耐心陪伴你一起攻克学习难关,让我感觉学习仲裁法不再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反而充满了一种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

这本书在条文解读方面做得非常细致。每一条重要的仲裁法条文,书里都进行了详细的释义,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条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会结合立法背景、学界通说以及司法实践,来阐述该条文的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我之前在阅读其他资料时,对一些条文的理解总是模棱两可,但在读了这本书后,很多困惑都迎刃而解了。它还提供了一些对比分析,比如将新旧法条进行对照,或者将国内法与一些国际仲裁规则进行比较,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演变和国际化的趋势。对于法律条文的精确理解,是学习仲裁法的基础,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进仲裁法的世界,让我对法律条文的理解更加透彻,也更加自信。

评分

公司图书馆用的,不错

评分

不错啊,上课用得上,实用得很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哈哈还好还好哈哈

评分

上课的指定教材,很喜欢

评分

仲裁法的教材种类比较少,这本还是比较专业。

评分

评分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哈哈还好还好哈哈

评分

书收到了谢谢京东,希望内容丰富多彩

评分

是很好跟学校的一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