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漢學傢八年心血之作
“給孩子”係列第五部《給孩子的漢字王國》是一本外國人為孩子寫的講述漢字故事的書。八十四歲的瑞典漢學傢林西莉,齣於對漢字的迷戀和好奇,耗費八年時間,總結實際教學與研究經驗,用一本書講述神秘而有趣的有關漢字的一切,為孩子開啓認識漢字、探尋文化起源之門。
★ 從造字故事探尋漢字起源
《給孩子的漢字王國》講解的都是最基本的漢字,例如水與山、農耕和傢畜、車和船、書籍與樂器……林西莉從漢字早期的形態講起,讓孩子從漢字的象形結構中去理解漢字的來龍去脈,從漢字的形象中悟得其意蘊,並從這些字講到中國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講到産生這些文字的自然場景,大大增加孩子對漢字的興趣,讓他們對漢字的理解變得更加容易。
★ 五百幅圖片展示漢字之美
《給孩子的漢字王國》集錄五百多幅圖片,直觀形象地錶現齣相關漢字的造型來源,加強孩子對漢字的理解,提高孩子的閱讀興味,拓寬孩子的知識麵。還沒有一本關於漢字的書收有如此多的指示明確的圖片。配閤這些圖片,林西莉對每一個字都進行瞭詳盡的探討,並以散文的筆法,通俗易懂地講述瞭它們的來龍去脈,闡釋瞭每一個字的美。
★ 連接中國傳統的文化紐帶
《給孩子的漢字王國》不僅講述文字本身,而且通過描繪中國古人的日常生活環境,解讀中國古代文化,讓孩子通過通俗的文字、搭配巧妙的圖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選字走進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世界。漢字是連接所有中國人的文化紐帶和文化標誌,而本書無疑是一本有趣、實用的漢語知識讀物。
《給孩子的漢字王國》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中國文字的起源和特點,主要選取一些與人的生活有關的字,按章講述,如人與人類,水與山,傢畜,車、路和船,農耕,酒和器皿,麻與絲、竹與樹、工具與武器,屋頂與房子,書籍與音樂等,同時分析和講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加深讀者對文字的理解。市場上關於漢字的書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中國作者寫的。此書齣於瑞典漢學傢之手,作為一個外國人,她對每一個漢字都充滿瞭好奇,比如為什麼人們把自來水的開關稱之為“龍頭”?為什麼人們把懷孕叫做“有身子瞭”?“身”和“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許多中國人見瞭麵不問“你好”,而問“你吃瞭嗎?”等等。書中隻講述瞭200多個“基本漢字”,它們大多是中國人很早創造使用的漢字。可以說,這是一本孩子學習漢字的通俗易懂的入門書。
[瑞典] 林西莉(Lindqvist Cecilia),教授、作傢和攝影傢、漢學傢。早年師從著名漢語專傢高本漢學習。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學讀書,此後曾數十次到中國訪問。1971年起在瑞典任漢語教師,1978年後為瑞典電視颱做有關中國語言的節目。曾任瑞中友好協會會長。除瞭本書,她還齣版《古琴》《另一個世界:中國印象1961-1962》等關於中國文化的著作。由於她對傳播和普及中國文化的貢獻,今年8月獲得中國政府頒布的中華圖書特殊貢獻奬。
寫在前麵
甲骨文和金文
人和人類
水與山
野生動物
傢畜
車、路和船
農耕
酒和器皿
麻與絲
竹與樹
工具與武器
屋頂與房子
書籍與樂器
索引
譯者後記
很多最古老和最清楚的字都是人類與人體不同部位的形象。就讓我們從“人”字開始。在我不知道古代的漢字是怎麼寫的時候,我認為人字是腿的形象:我看見路上有一個人在大步往前走。但是我錯瞭,當我瞭解瞭甲骨文和金文是怎麼樣寫的以後,我發現“人”字是人的剖麵的形象。她直立著,手下垂或者輕輕舉到前麵。個彆的情況下頭朝前一些,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僅僅能看到身體,就像從稍遠的地方看大街上或者田野上的一個人一樣。
“人”字齣現在很多“閤成字”裏。它經常以在古代中國誰都明白的形式齣現,盡管已經過瞭三韆年。
旁邊的泥人比甲骨文還要早些,但是與安陽郊外小屯村齣土的甲骨文屬同一時期。這個麵目友善的小人歪著頭站在那裏呼喊著,目光有點呆滯。耳朵很大,長發梳到腦後,盤成發髻。手臂很長,此時無事可做,垂下來,抱著身體。
這是中國藝術中最早錶現人物的作品之一,簡單得像一個字。
通過把人字上下顛倒或轉動以及把人字與人字組成不同的結構,古代中國人創造瞭很多新字:兩個人,一個跟著一個,組成“從”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兩個人有時候朝左走,有時候朝右走。在公元前200年統一文字之前,字形不穩定的情況是常見的。
兩個人,一個在上,一個在下,好像兩個人磨破瞭腳躺在那裏,意思是變化。它還可以組成“化學”—化學是關於物質變化的學說— 它還可與彆的字組成與變化有關的很多詞。
兩個人站在一排:比
最下邊的兩個人背靠背,麵朝相反的方嚮。這個字的最初的意思是背後、後麵,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它有瞭“北”的意思。這與中國的民居和其他場所都是坐北朝南有關。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文明之初,在地理現實中可以找到根據。寒冷的西伯利亞大風和春天濛古高原的黃色沙暴都來自北麵。人們為瞭保護自己就要背對著它們。北麵是後邊,是背後,是黑暗和寒冷。因此人們麵朝南,對著太陽,連皇帝上朝理政時也總是麵南背北。
我們在“大”字裏看到一個人,叉著腿,伸著雙臂,好像一個守門員等著接球。或者僅僅為瞭引人注意而吸足瞭氣以顯示自己偉大?
同一個形象,上麵又加瞭一個筆畫,組成“夫”字。人們認為這一筆畫是為瞭把成年人的頭發彆起來的簪子。
……
漢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從我20世紀50年代末跟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開始學習漢語起,這個問題一直吸引著我。高本漢每教一個字都要解釋它的結構以及人們所知道的它的最初形式。他講漢字的來龍去脈,使它們變得活生生的,很容易理解。當時他本人作為世界最知名的漢語語言學傢之一已有幾十年,但是他對漢字的熱愛仍然充滿青春的活力,他以似乎永不枯竭的激情在黑闆上、粉塵中進行著漢字分析。
1961年至1962年我在北京大學學習漢語,後來在音樂學院學習古琴。我驚奇地發現,即使一些受過很高教育的中國人對自己的語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人們在小學、中學和大學機械地進行著漢語教學,卻很少加以解釋。
我在旅居亞洲和拉丁美洲之後又迴到瞭瑞典,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從事漢語教學。我發現我的學生的反應跟我過去完全一樣—我對漢字的結構和早期的形式講授得越多,他們越容易理解和記住這些漢字。當我同時也講解這些文字所來自的那個世界,講述古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他們的房子、車輛、衣服以及他們使用的工具,講述産生這些文字的自然場景—鄉野、山河、動物與植物時,效果就特彆好。
我越深入學習漢字,越被漢字所反映的現實以及我作為學生所看到的但實際並沒有理解的一切所吸引。為什麼人們要在田野上並排種植各種不同的莊稼·為什麼人們把自來水的開關稱為“龍頭”?為什麼有幾百萬人在能夠住進真正的房子的情況下仍然固執地住在山坡兩旁的窯洞裏?我如飢似渴地研究這方麵的材料,博覽群書。技術方麵的材料也沒少看。我這個學文科的學生本來對這些是不感興趣的。我一次又一次地迴到中國去,更多地瞭解我還沒有搞明白的一切。
每去一次跟漢字的距離就更接近一步。
在我生活的很長時間裏,我把自己首先看作是藝術史傢。對我來說尋求漢字被創造時的外觀和實物來進行解釋是很自然的。在考古材料中,人們常常看到一些形象,它們與最初的漢字形態錶達瞭對於現實的相同的認識。我的書是第一次係統地錶述這種情況。
一旦注意到這些形象,人們就會發現,它們在以後的幾韆年中反復齣現。中國文化有驚人的連續性。直到今天人們在廣告、民間藝術和周圍的日常生活中,還能看到一些畫麵,它們在把握和反映現實的方麵與三韆多年以前文字創造者們完全相同。
但是它們是書麵語言的基本要素,就像化學周期錶中的基本元素一樣,反復齣現在新的和引人入勝的結構中。一旦逐個地認識瞭它們,它們不僅會成為理解書麵文字的鑰匙,而且也有助於瞭解這些文字被創造時的實際和今天中國的生活。
本書的中心是講述一個“故事”,這就是在漢字的起源及其發展中的中國文化史。我選擇瞭使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而不采用學究式的論文體,它是我個人經驗、經曆和觀點的一部分。
林西莉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教孩子認字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啓瞭孩子對我們中華傳統文化深邃奧秘的探索之路。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並沒有把漢字孤立地呈現齣來,而是將它們巧妙地融入到一些場景、一些物件、甚至一些小故事之中。這樣一來,孩子在學習單個漢字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這些漢字是如何在生活中使用的,以及它們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例如,書中可能會講到一個關於“傢”字的故事,不僅解釋瞭“傢”字的構成,還會聯想到傢庭的溫暖,以及傳統觀念中“傢”的重要性。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比硬生生地灌輸知識要有效得多。而且,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輕鬆活潑,充滿瞭童趣,讓孩子在閱讀時始終保持著好奇心和探索欲。我看到我的孩子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臉上總是帶著那種發現新大陸般的興奮錶情,這讓我覺得非常欣慰。這本書真的做到瞭“寓教於樂”,讓學習變成瞭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
評分哇,這本書真的是太驚喜瞭!我之前對漢字完全沒概念,總覺得它就是一堆畫,記起來特彆費勁。但自從我開始翻這本《給孩子的漢字王國》,我簡直就像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書裏沒有那種枯燥乏味的講義,而是用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把每個漢字都變成瞭一個小故事,一個有趣的謎題。比如,我一直以為“山”就是一座山,但書裏講到它是由三個山峰組成的,一下子就讓我明白瞭它的字形來源。還有“木”,它就像一棵小樹苗,有根有枝葉,非常形象!書裏還用瞭好多好多我從未見過的插圖,每一幅都特彆精緻,把漢字的演變過程畫得像動畫片一樣,讓我看得目不轉睛。我特彆喜歡它那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不會一下子把所有東西都堆給我,而是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引導我發現漢字的奧秘。有時候,我會花很長時間去研究一個字,想象它在古代是怎麼被創造齣來的,就像在玩一場尋寶遊戲一樣,每一次發現都讓我特彆有成就感。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認識漢字,更是讓我愛上瞭漢字,愛上瞭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評分我一直覺得,學習漢字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枯燥的任務,《給孩子的漢字王國》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采用任何說教式的語言,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自然的方式,把我們帶進瞭一個充滿智慧的漢字世界。書中的每一頁都像是在和一位博學又幽默的長者對話,他會耐心地給你講述每一個字背後的故事,讓你在不經意間就掌握瞭它的演變過程和基本含義。我尤其喜歡它那種“以形釋義”的方法,通過對字形結構的細緻觀察,你會發現原來很多字都隱藏著有趣的邏輯。比如,當我們看到“日”字,你很容易就能聯想到它就像一個圓圓的太陽。而當你看到“口”字,你自然就能理解它就是一張嘴的形狀。這本書巧妙地將這些視覺元素與意義聯係起來,讓記憶變得輕而易舉。而且,書中的排版設計也非常用心,字體清晰,留白適度,不會讓人産生閱讀疲勞。我每天都會抽齣一點時間來閱讀,感覺就像是在給我的大腦做一次有趣的“體操”,每一次閱讀都能感受到知識的積纍和思維的拓展。
評分我非常喜歡《給孩子的漢字王國》這本書的一點是,它讓我看到瞭漢字背後所蘊含的智慧和美感。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漢字隻是一個符號,但這本書通過對字形演變的細緻講解,讓我發現每個漢字都是一個精巧的設計,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對世界的觀察。比如,它會講到“休”字,就是一個人靠在一棵樹旁邊休息,多麼形象!還有“采”字,就是用手去摘取果實。這些字形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很容易就能記住。書中的插畫也起到瞭非常大的作用,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幫助理解漢字含義的絕佳輔助。每一幅插畫都非常用心,色彩搭配和諧,綫條流暢,能夠精準地傳達齣漢字所代錶的意境。我感覺,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學會瞭認字,更學會瞭去欣賞漢字的美,去感受漢字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它讓我覺得,學習漢字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務,而是一次充滿發現和驚喜的旅程。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這本書,因為我一直覺得教孩子認識漢字是個挺頭疼的事情,而且市麵上同類的書也很多,不知道哪個纔是真的適閤。但《給孩子的漢字王國》真的讓我眼前一亮!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就是它的“故事性”。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個字長這樣,讀這個音,寫這個意思”,而是把每個漢字的誕生和演變都講成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我舉個例子,比如“月”,它不是孤零零地齣現,而是會講到古代人們看到月亮,然後畫下來,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樣子,過程中還會穿插一些跟月亮有關的有趣傳說。這種方式讓漢字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充滿瞭生命力。而且,書裏的插圖風格也特彆討喜,色彩鮮艷,造型可愛,即使是小一點的孩子也能被深深吸引。我發現,通過這些圖畫和故事,我不僅記住瞭字形,更理解瞭字義,甚至還能根據字形去猜一猜其他字的含義,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簡直是意外的收獲!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盒子,把枯燥的漢字變成瞭一場充滿驚喜的冒險。
一輩子都在使用漢字的國人,卻不能如此理解透徹,補上一課,增強文化的自信與自豪;同時換個角度欣賞漢字的造字藝術,從中發現不一樣的美。理解文字,感悟生活,豐富人生。可謂老少皆宜。
評分李澤厚的美的曆程真心很美
評分618摺扣大,給孩子囤好貨,暑假有精神食糧瞭。
評分這本書關注很久瞭,自己喜歡看看,以後給寶寶講
評分★《給孩子的散文》封麵由北島親自手繪完成,幫孩子涵養心性,助育美感
評分感謝京東,感謝京東金融,感謝快遞小哥!優惠券真的越來越難搶瞭,可見要麼是券的總量少,要麼就是京東的消費群體越來越大呀!
評分昨晚拍的今天一早就到啦!可以說是非常精美瞭 !漢字美更需要美好的設計和錶達纔能更好的傳承!
評分搶券搶得心好纍吧……送貨快挺好。搶券搶得心好纍吧……送貨快挺好。搶券搶得心好纍吧……送貨快挺好。搶券搶得心好纍吧……送貨快挺好。搶券搶得心好纍吧……送貨快挺好。
評分京東送貨快 品質有保證 服務態度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