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书,作者Neil Shubin的作品曾获得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佳图书奖。作者用睿智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用*通俗的语言娓娓讲述看似深奥的存在哲学。答案愈简单,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未知。阅读这本书,跟作者一起,从广袤的宇宙寻找如何为人的答案。
Kirkus 2013 年度zui佳图书,
宇宙怎样塑造了我们的身体。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和DNA片段之中,都蕴藏着超过35亿年的生命历史。这些历史就储存在我们的体内。而有关人类进化历程的线索,则隐藏在岩石中的蠕虫印痕化石、鱼类的DNA以及小池塘里那一团团的藻类之中。
不管是蠕虫、鱼类还是藻类,所有这些都只是通往更深层联系的通道――这种联系将把时间追溯到数十亿年前,那时生命甚至地球本身都还没有形成。在我们的体内,记载着恒星的诞生、天体的运行,甚至时间本身的起源。
尼尔·舒宾(Neil Shubin,1960-)是一名美国古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科学写作者,现任职于芝加哥大学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他在2004年发现了“提塔利克鱼”(Tiktaalik roseae),这是一种介于陆生四足爬行动物与鱼类之间的过渡生物,可能代表了生物界从鱼类向两栖类演化缺失的中间环节。
舒宾是俄罗斯裔,1987年获得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2011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是超级科普畅销书《Your Inner Fish》的作者,《Your Inner Fish》荣获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颁发的 2009 年*佳图书奖。作品《身体中的宇宙》获 Kirkus 2013 年度*佳图书。
严晨风,男,1984年生,上海人,而立之年,教师,有一个女儿。研读地质与天文,喜爱科学,电影与文学,喜欢收集地图和各种化石、贝壳和螺壳。
推荐序 ix
译者序 xi
作者序 xv
第一章 世界之巅 001
第二章 远古大爆炸 019
第三章 幸运之星 047
第四章 关于时间 077
第五章 从小到大 113
第六章 串联线索 139
第七章 山顶的主人 171
第八章 冷暖交替 201
第九章 冰冷事实 227
第十章 创新之源 259
拓展阅读与笔记 277
插图目录 321
《身体中的宇宙》是尼尔·舒宾的一部科普佳作。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尼尔·舒宾从研究貌似冰冷无趣的岩石的经历中,感悟到星系、宇宙和生命的产生过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通过自己多年地质考察的经历,将所见到的各种地质和自然现象,绘声绘色地讲出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本书中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解释都非常严谨,不同于科幻小说。读者在随作者进行各种有趣的地质旅行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身的各种生活经历,一些对自然的疑惑不解之处,也会在作者严晨风将本书翻译成中文,是非常值得赞许的。他对原文准确的理解和流畅的语言,保留了原作者的风格,堪称科普译著中
的佳作。鉴于该书的知识性、趣味性、易读性,我相信它会受到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和专业背景的读者的欢迎。
肖龙
2015 年5月15日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行星科学研究所 所长轻松愉悦的阐述中豁然开朗,得到科学的熏陶。
这本书最让我惊叹的地方,在于它如何巧妙地在“大历史”的叙述中,植入了对人类经验的深刻关照。它没有将人类简化为基因的奴隶,也没有将历史视为一连串的随机事件。相反,作者展现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观点:我们——人类——是宇宙演化中一个必然的、虽然是概率极小的结果,我们的意识和文化,是物质世界自我认识的一种高级体现。这种视角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它让你在阅读恒星死亡和大陆漂移的同时,也能联想到人类文明的兴衰和艺术的诞生。这是一种罕见的平衡,既满足了硬核科学爱好者的求知欲,又抚慰了追寻意义的灵魂。每次读到关于复杂性涌现的部分,我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连接感,仿佛能触摸到那股贯穿了时间和空间的、让无序走向有序的根本动力。
评分对于习惯了传统线性叙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和行文风格无疑是一次大胆的颠覆。它不拘泥于单一学科的边界,而是采取了一种高度跨学科的综合视角,信息密度极高,但阅读体验却出奇地流畅,几乎没有佶屈聱牙的晦涩感。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来描绘那些抽象的科学原理,比如对早期生命起源的描述,简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分子芭蕾。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不是因为不理解,而是因为被那种信息洪流中蕴含的美感所吸引,需要时间去消化和回味。它不像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部由顶尖科学家和富有激情的哲学家共同撰写的散文诗,每一个转折都充满了洞察力,让人拍案叫绝。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一块块严丝合缝的拼图,虽然还有很多部分模糊不清,但核心轮廓已然清晰可见。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算低,但绝对物超所值。它要求读者有一定的耐心和开放的心态去接纳跨度极大的概念跳跃。我个人的阅读策略是,不强求一次性掌握所有细节,而是专注于跟上作者的宏观思路和逻辑脉络。有几处关于量子效应在生命早期催化作用的论述,初读时感觉像是在迷雾中摸索,但当后续章节的知识点逐渐累积时,那些看似孤立的线索便奇迹般地交汇了。这种“顿悟”的体验是阅读此书最核心的乐趣之一。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像是在训练读者的思维模式,教你如何用一种更具整体性和历史纵深感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的世界,而不是被眼前的现象所局限。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任何短篇科普文章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从装帧设计到章节划分,这本书都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严肃性,但内容却丝毫没有学者式的傲慢。作者的叙述风格极其平易近人,像是邀请一位博学的朋友在壁炉边分享他最新的思考。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关键转折点设置的对比和反思,比如将地球上的生物圈与太阳系外的潜在生命形式进行类比,这种广阔的比较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它成功地做到了让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可感”和“可亲”,而不是停留在冰冷的公式或数据层面。读完此书后,我再去仰望星空或观察一片叶子,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而是一种带着深刻历史敬意的观察,仿佛看到了亿万年的努力才造就了眼前这短暂而奇迹般的瞬间。这是一本会长期驻留在你书架上,并被反复翻阅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知识的饕餮盛宴,它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将我们从宇宙的最初火花一直追溯到现代人类的复杂心智。阅读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横跨时空的精神漫游,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毫不费力地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乃至社会学的概念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关于“存在”的完整地图。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时间尺度的方式,那种将数十亿年的演化浓缩在寥寥数页,却又丝毫不失细节和重量感的能力,让人在阅读时常常会陷入沉思:我们究竟是多么微小,又何其幸运地处于这场宏伟进程的特定节点。这本书不仅仅是科普,它更像是一种哲学宣言,挑战着我们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从何而来”的固有认知,迫使我们将目光从日常琐碎中抽离,聚焦于那股驱动万物、永不停歇的创造与整合的力量。那种在浩渺星尘中寻找自身起源的震撼感,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深度体验。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
评分啪啪啪
评分质量不错,业务用书。
评分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啊!
评分替朋友买的,包装很好,书的质量不错
评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和DNA片段之中,都蕴藏着超过35亿年的生命历史。这些历史就储存在我们的体内。而有关人类进化历程的线索,则隐藏在岩石中的蠕虫印痕化石、鱼类的DNA以及小池塘里那一团团的藻类之中。
评分买了以后发现还是可以吃的
评分买了这么多次书,这本是第一次没有塑膜包装,很多灰尘,看起来很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