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日本狡猾的心理学家、畅销书《博弈心理学》作者内藤谊人揭秘金钱与心理的博弈!
29个让金钱主动来敲门的心理秘诀!
○节衣缩食一整年才能省出几千块,可为什么几十万的东西却说买就买了?
○是不是经常为了“添头”掏腰包?
○是不是觉得在用钱上跟着专家走准没错?
○面对三个选项时总是稀里糊涂地选了中间的那个,其原因何在?
内容简介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可以正确地下判断,可总是判断失常呢。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成了“与金钱无缘的人”。在本书中,作者一边用实例介绍人们在购物、投资时的内心动向,一边就“如何做才能正确地下判断”这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掌握本书介绍的这29个心理习惯,金钱就会如潮水般涌来!
作者简介
内藤谊人,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安捷鲁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以说服交流为主的社会心理学和以精神分析为主的临床心理学方面成就显著,被称为“日本狡猾的心理学家”“心理学之神”。他著书几十种,几乎本本畅销,在日本引起了狂热的心理学浪潮。目前已引进出版的作品主要有《“蒙混”心理术》《百分百说服力》《攻心说话术》《攻心说服力》《不会被人怠慢的技巧》《排队的收银台:哪一队走得快?》《黑礼仪,潜规则》《博弈心理学》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你的判断永远是错误的
总是不断算计得失
以图做出合理的判断
然而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一旦被金钱蒙蔽了双眼
就会丧失冷静做出错误的判断
其原因何在
被颇具吸引力的“赠品”牵着鼻子走
不知不觉间竟买椟还珠地
为“赠品”买起了单
越是依赖情报
就越无法在金钱方面
做出确切的判断
只因语言组织方式不同
对同一件事的解读
竟会差之千里
即便面对完全不成立的理由
有时我们也会放弃作出判断
随波逐流
第二章与金钱无缘之人的心理
排队排得身心俱疲
明明很清楚继续排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
可不知为何却又不愿放弃
“想炒股赚钱”“还想稳赚不赔”
越这样想反而赔得越多
最终陷入无法抽身的窘境
从众则安心
跟专家走准没错
正是这种想法总是让你蒙受损失
面对诱惑斩断了一时的欲望
当机会再次到来时
我们往往会眼睁睁地再次看着机会再次溜走
只有近期才具有现实意义
远期是非现实的
这种想法只会让你不断蒙受损失
右手无名指
比食指长的人
更适合证券投资
明知已经搞砸了
却不愿意面对现实
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金钱跑掉
第三章自以为做出了选择实际上却是被挑选的那个
去寿司店吃饭
一定会点松竹梅中的“竹”
这可不是你们家的专属选择
以为买或不买
都是自己做出的判断吗
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别人帮你做的
情急之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勇气十足的博弈
而花时间深思熟虑地做判断
反而更容易“瞻前顾后”
可挑选对象的多寡
甚至可以改变你
想购买的物品种类
奖品数越多中奖率越高
价钱越贵质量越好
这毫无道理的结论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
第四章丑八怪也会越看越顺眼
再其貌不扬的艺人只要多见上几次
也会不知不会觉对其产生好感
甚至开始觉得他帅气逼人这又是为什么?
原本很讨厌的东西
一旦实际拥有了,体验过了
很可能也就喜欢上了
精挑细选
耐心比对之后买下的商品
实际上却未必比品更优质更良
为什么
人的心很总是容易被
红心形图案夺走?
无论怎样离谱的天方夜谭
听多了就会信以为真
落入陷阱
第五章罪恶感支配行动
同样是钱
来路不同
花法竟也会产生天差地别
只要能感觉到视线
我们就会正义感十足
难行恶事
不管想在人前表现自己的欲望有多强烈
要是看起来不够出风头
也就不会做无用功了
若以报复为目的
就会毫不在乎地做出
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的事
为摆脱罪恶感
人们会主动行使善举
不过罪恶感是可以通过金钱来抵消的
投资机会虽千载难逢
可若要为之举债
倒不如就此放弃
精彩书摘
《金钱的有缘人和无缘人的心理法则》:
去乡下玩的时候,时常会在道边看到卖蔬菜的小窝棚。
菠菜、圆白菜、牛蒡,等等等等,附近农户自家种的各种新鲜蔬菜陈列其中,任来客随意选购。
然而,这其实是个不设售货员的无人蔬菜店。店主也正忙着在田里干农活,根本无暇顾及。
因此,店里只是放置着供顾客自己放钱的收款箱,整个过程全靠自觉。
只有在不存在不守规矩、不付钱就走的人的情况下,这套无人售货体系才能得以存续。
要是有人见店里无人就白拿不付钱,或者是拿了店里的货款逃之天天,那这套体系就会瞬间崩塌了。
始终给无人售货店留有一片生存空间的日本乡村,或许真的是一片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吧。
眼睛使我们诚实然而在城市里,事情可就没那么理想了。和乡下比起来,城市里的犯罪率要高得多,诚实守信的人也要少得多。
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个能反映出城市独有的社会状态的心理实验。
在某个办公室里,备有红茶和咖啡,人们可以在付款之后随意饮用,这里实行的也是自觉付款的制度。同时,该处也放置着“诚信箱”,要求员工们自觉将饮料钱投入箱内。
然而,基本所有的使用者都没有付款,很遗憾的,这个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了。
为了促使使用者们付款,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梅丽莎·贝特森(Melissa Bateson)为工作人员想出了个对策。
在她的提议下,工作人员弄了张画着“直视对方的眼睛”图案的海报贴到了诚信箱上。
为了与其他的条件进行比较,工作人员也会将海报替换成花卉或者其他的图案,每周进行一次,最后将每次收来的钱数进行了对比。
结果,贴着“眼睛”海报时,竟然要比贴着其他海报时多收了2.76倍的饮料钱。
仅仅是一张画着眼睛图案的海报,竟然就要比“做一个有诚信的人”,“请务必自觉付款”之类的说教有力得多。
仅仅是让人们感觉到“画上的眼睛在看着我”,人们就自觉地成了诚实守信的人。只要我们感觉到有人在注视着自己,哪怕那只眼睛只是画出来的,我们也会谨言慎行,再也不敢打什么坏主意了。
在日本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案例。
日本铁路三之宫车站附近的违法停车现象非常普遍,为此头痛不已的神户市政部门想了个对策,市政人员将人眼的特写照片制成警示牌,安放在了违法停车频发的地点。
该照片上的眼睛取自市政部门的一位男性职员,据说他之所以会被选中,是因为其眼神颇具魄力。
结果,设立警示牌之后,平均每天50台次的非法停车案,骤减至5台次左右,可谓效果惊人。
只要感到“正在被注视”,人们就对违法行为退避三舍,市政部门也因此得到了期待的效果。
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什么“视线”,然而我们却依然会产生“正在被注视”的错觉。
于是,在这种视线面前,我们也就不敢干出什么坏事了。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干坏事,会让人产生罪恶感。
正因为不想背负罪恶感,我们才会成为诚实的人,做正确的事。
[仅仅是“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我们的行为就会发生改变。]即使实际上根本没有人看着我们,只要我们“感受”到了视线,就会自觉做出正确的行为,成为品行端正的人。
那么,如果真的有人在注视着我们的话,我们又会表现出怎样的行为呢?只是感觉到视线就能成为品行端正的“善人”了,要是真被人盯着岂不是要变成“圣人”?从理论上讲似乎没错,可实际又如何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凯·萨托(Kay Satow)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首先,萨托邀请了95名女大学生,以进行心理实验为由让学生们做了一些智力测验题。实验结束后,在支付感谢费时,她对学生们说道,“进行心理实验也需要不少经费,如果你愿意的话,就请将感谢费放人这个募捐箱里还给我们吧”,随后便离开了房间。
……
前言/序言
金钱的有缘人和无缘人的心理法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钱的有缘人和无缘人的心理法则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