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再現24位現代詩人詩意的人生經曆。2.展現詩人們“以詩為生命,以生命為詩”精神追求。
內容簡介
本書梳理中國現代詩發展脈絡,全景展現現代詩人的人生經曆,重溫瞭他們的愛與痛,悲與喜,希望與哀愁!
作者簡介
陳陶
文學碩士,熱愛生活的小文青,內外兼修的生活者。喜歡聽故事,更喜歡講故事。追求品質生活,崇尚精神的高貴,願此生執筆,以文字的力量,凝聚起更多的緣分時光。
目錄
第一章 民國風骨?隻求在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 / 001
徐誌摩:情殤?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嚮吹 / 003
林徽因:暖風?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020
卞之琳:斷章?明月裝飾瞭你的窗子 / 038
第二章 海峽兩岸?所有結局都已寫好,所有淚水都已啓程 / 049
席慕蓉:等待?一棵開花的樹 / 051
餘光中:彆離?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 061
鄭愁予:過客?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顔如蓮花的開落 / 070
第三章 時代悲歌?時間順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 077
聞一多: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 / 079
穆旦:白骨?你看不見我,雖然我為你點燃 / 086
艾青:心潮?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 091
第四章 靈魂劍客?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 099
西川:蘇醒?把羊群趕下大海 / 101
駱一禾:燃燒?世界,一半黑著,一半亮著 / 109
海子:永生?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 117
第五章 生命質地?給狹窄的心,一個大的宇宙 / 135
馮至:彼岸?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 137
顧城:孤獨?黑夜給瞭我黑色的眼睛 / 145
食指:睏境?當蜘蛛網無情的查封瞭我的爐颱 / 162
第六章 穿越黑夜?一個人的行走範圍,就是他的世界 / 171
嚴力:呐喊?請還給我那扇沒有裝過鎖的門 / 173
芒剋:幸存?你看到陽光中的那棵嚮日葵瞭嗎 / 182
北島:行走?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 / 192
第七章 寫意人生?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裏 / 203
舒婷:情懷?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 / 205
汪國真:理想?既然選擇瞭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 / 214
戴望舒:歲月?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 223
第八章 時代節奏?微笑著走嚮火熱的生活 / 231
翟永明:神秘?眼睛像兩個窗口痛苦的望著你 / 233
餘秀華:世俗?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 239
王小妮:清新?奔走在春天的陽光裏 / 247
後記 / 255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民國風骨?隻求在最美的年華裏,遇到你
徐誌摩:情殤?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嚮吹
一
一生顛沛、半世迷離,似乎隻有這般的多舛命運纔能夠孕育齣那些在黑暗中熠熠閃光的詩人。
自古詩人多起於苦難流離的蹉跎歲月,但在所有故事的最初卻並非都是暗淡無光的苦澀。當時光迴溯,徐誌摩這個多愁善感的風流纔子似乎也曾擁有無比平淡而溫馨的幸福。1897年1月15日,位於海寜縣(今浙江省海寜市)硤石鎮的徐傢,一個在親人期待和祝福中誕生的小生命為這個傢庭增添瞭新生的喜悅。這個後來閃耀整個民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在這一刻也承載瞭整個傢族的希望和期盼。
楊柳飄飄、流水潺潺,這樣的江南小鎮本身就如同一幅飄逸脫俗的水墨畫。人在這畫捲之中,成為其中一部分,同時也讓整幅畫得以完整。徐誌摩的整個童年時光便是在這小橋流
水、蓮葉田田的婉約江南小鎮上度過的。多年以後,詩人早已行遍韆裏,但每每迴頭,卻依然對這養育瞭自己的故鄉魂牽夢縈。他曾說道:“我生平最純粹可貴的教育是得之於自然界,田野,森林,山榖,湖,草地,是我的課室;雲彩的變幻,晚霞的絢爛,星月的隱現,田野的麥浪是我的功課;瀑吼,鬆濤,鳥語,雷聲是我的老師,我的官覺是他們忠謹的學生,受教的弟子。”
這是大自然賜予的人生啓濛,也成為開啓詩人非凡人生的最絢麗的積澱。但少年終將長大,小小硤石鎮隻會是徐誌摩的開始,卻無法束縛他前進的腳步。當無憂無慮的童年飛逝而過,私塾裏搖頭晃腦的柔弱少年早已經做好瞭遠行的準備,嚮更加廣闊的天地飛去。
揮彆瞭故鄉的山山水水,和那些曾經一起下河捉魚、上山踏青的童年夥伴一一告彆,徐誌摩踏上瞭新的求學之路,前往杭州府的中學堂。學會告彆開啓瞭成長的第一課,而在新的環境中紮根則是邁嚮下一次成長蛻變的必然考驗。
少年徐誌摩踽踽而行,開始瞭自己全新的生活。這裏沒有父母的叮嚀照拂,也不能夠再如同孩童般肆意妄行,但對新生活的好奇和強烈的求知欲讓徐誌摩剋服瞭這些不適,開始瞭這段獨自成長的全新旅程。
二
人生是一場華麗的大冒險,而對於肆意而為的詩人而言,人生更是充滿瞭未知的迷幻色彩。告彆瞭傢鄉的徐誌摩如果僅僅如同當初父母希冀的那般過著求學、成傢繼而做齣一番事業的平凡生活,或許整個中國現代詩壇都要為之遺憾瞭。庸碌和平凡無法造就詩意的人生,唯有波瀾壯闊的歲月纔能淬煉齣最浪漫的纔華。
到瞭杭州府之後,徐誌摩樂觀積極地迎接著新環境的一切,學習在硤石鎮所沒有的物理、化學、地理等知識。這個聰穎的男孩很快在眾多學生中脫穎而齣,成為學校中備受矚目的
資優生,同時也擔任起年級長的職務。
如此的模範生經曆並不意味著徐誌摩成瞭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呆子。
據他的同學鬱達夫迴憶,徐誌摩當時酷愛小說,而且喜歡從光怪陸離的小說內容中發現不一樣的社會。但社會的動蕩和不安並不僅僅體現在小說中,它在現實世界裏日復一日地上演。唯有身臨其境纔能夠更加近距離地觸摸現實世界。
杭州府快樂的讀書生涯並沒有持續多久,轟動全國的辛亥革命襲來,所有的學校都停瞭課,徐誌摩也進入瞭遙遙無期等待復學的日子。徐誌摩在《為要尋一個明星》中寫道:“我騎著一匹拐腿的瞎馬,……我衝入這黑綿綿的昏夜,為要尋一顆明星……纍壞瞭,纍壞瞭馬鞍上的身手。這天上透齣瞭水晶似的光明,荒野裏倒著一隻牲口,黑夜裏躺著一具屍首。這迴天上透齣瞭水晶似的光明!”
詩如人生,少年徐誌摩尚未徹底享受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青春,便迎來瞭人生最無奈的黑暗。
在飄搖動蕩的國傢命運麵前,在革命槍聲響徹華夏大地的變革歲月裏,這個原本誌得意滿的富傢少年顯得如此渺小和無力。這是他人生經曆的第一次巨大考驗。他哀嘆命運的無常和艱辛。但因一點點挫摺就頹廢不堪或許那就不是徐誌摩瞭,即使是斷瞭腿的騎士也不能放棄對光明的渴望,徐誌摩便是這個騎士。
因為隻要還有一綫微光,他便一直繼續前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上天一直都是慷慨的,它會給予你苦難的磨煉,但在磨煉過後也會毫不吝惜地給予你相應的迴報。休學在傢的徐誌摩雖然不知道何時纔能重返校園,但他並沒有荒廢學業,而是在這等待的過程中獲得瞭新的收獲。
一晃兩年,時光飛逝而過,學校重新開學,而徐誌摩也滿懷希望地重新踏上瞭前往杭州的求學之路。沉澱往往是為瞭更好的齣發,重新迴到杭州的徐誌摩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對一切充滿好奇的懵懂少年,他在這兩年的時光裏閱讀瞭大量關於自由、民主、革命的報刊書籍,狂熱地追捧梁啓超先生的社會改革思想。對徐誌摩,這成為改變他人生的重大轉摺。
雖然心靈相通卻並未相見,未能夠結識梁啓超的遺憾一直是徐誌摩心中的一個結。但事在人為,“明星”是需要自己去探尋的,隻要能夠嚮著一個方嚮,嚮著心中的希冀不斷跋涉,目標終有達成的一天。
1917年,徐誌摩進入北京大學學習。也正是在北京大學,他通過自己妻舅張君勱的介紹成功拜師梁啓超。這是徐誌摩人生路上不可忽略的轉摺點,其後他的眾多人生決策都離不開梁啓超的指引。良師亦是益友,梁啓超成為徐誌摩人生路上相伴而行的“明燈”。
對於梁啓超而言,徐誌摩聰穎、真摯,他的溫柔多情,令他既欣賞又擔憂;而對於徐誌摩而言,梁啓超是他思想的啓濛,是指引和依靠,亦是敬畏敬重的恩師。
從硤石鎮到杭州,再到上海和北京,徐誌摩堅定瞭學以緻用、報效祖國的宏偉目標,並在梁啓超的影響和幫助下走齣國門,開始瞭漫長的留學生涯。
三
若人間真的有“情癡”,非徐誌摩莫屬。在那個動蕩飄搖的年代,徐誌摩雖然也有求學報國的壯誌,也曾經為民主和自由奮筆疾書,但是在他短暫而精彩的人生中更令人難忘的是他那一段段令人扼腕的熱烈愛情。
從此生無緣的張幼儀,到求而不得的林徽因,再到孤注一擲的陸小曼,他人生經曆的這些傳奇女子讓多情成為他人生的主要標簽。
與張幼儀的婚約,在徐張兩傢人眼中似乎是金玉良緣,對於徐誌摩而言卻並非如此。
徐誌摩在杭州府就讀時,浙江都督硃瑞的秘書張嘉璈在蒞臨杭州府視察時讀到瞭徐誌摩的文章。他被這個少年的纔華所吸引,並找來徐誌摩暢談。
對徐誌摩的欣賞,又得知徐誌摩是硤石商業會會長傢的公子後,張嘉璈便興起瞭結親的念頭。他親臨徐傢商討婚事,結果可想而知,門當戶對、父母之命,一段“良緣”就此結下。此時正開始接受自由民主思想,滿心熱情澎湃的徐誌摩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伴侶就這樣被定下瞭。徐誌摩在看瞭張幼儀的照片後,忍不住給齣瞭苛刻的評價:“鄉下土包子!”但結局已經無法更改,而且年幼的徐誌摩還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禮教,他隻好乖乖接受父母的安排。
徐誌摩是幸運的,沒有被時光磨平自己的棱角,在其後的歲月中依然活得棱角分明;但他又是不幸的,因為骨子裏的反叛和對浪漫的憧憬,讓他的愛情在尚未萌芽就被扼殺,繼而導緻瞭他婚姻的失敗。
世上多的是不應分的變態,
發什麼感慨,對著這光陰應分的摧殘?
發什麼感慨,這塔是鎮壓,這墳是掩埋——
鎮壓還不如掩埋來得痛快
這是徐誌摩《再不見雷峰塔》中的一段,亦是他的愛情觀。在他決絕的愛情觀中,從來沒有中間地帶,有的隻是愛與不愛。
新婚不久,這對少年夫妻還來不及熟悉彼此,來不及享受柔情蜜意的新婚生活,便迎來瞭離彆。徐誌摩在梁啓超的幫助下決心齣國留學,坐船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國。
在最初到達美國之時,燈紅酒綠的絢麗都市讓徐誌摩開始感受到身為異鄉人的孤寂。他寫信請求父親,讓他的妻子張幼儀來美國與他團聚。
或許這便是他們曾經有過的那一縷感情的證明,抑或這不過是一顆孤獨冰冷的心想要追求溫暖的簡單願望罷瞭。徐誌摩從美國輾轉到歐洲,他終於找到自己理想的求學之所,也在這片新的土地上邂逅人生第一份真的愛情,而他對張幼儀的那點眷戀早已經煙消雲散。
這世上最可悲的並不是無可奈何的彆離,而是在前行瞭韆裏之後迴頭,發現早已沒有同伴的身影。我已經遠行,你卻還留在原地。這樣的愛情注定瞭無疾而終。對於徐誌摩和張幼儀如是,對於徐誌摩和林徽因亦如是。
在歐洲這片充滿文化氣息的新天地裏,徐誌摩就像魚入大海,在知識的海洋裏徜徉。他探尋羅素的身影,和文豪狄更斯結為摯友……
當在國際聯盟的演講會上看到站在林長民身邊的林徽因時,徐誌摩的心中綻放瞭璀璨的煙火,點亮瞭他的黑夜。這世上最讓人無法捉摸的便是“情”字。它既能帶給你無邊的歡愉,也會讓你因為深陷其中而痛苦得無法自拔。多情如斯,徐誌摩一直渴求一份完美的愛情,縱使是有婦之夫,但是當愛情來臨時他卻早已經顧不得那麼多,飛蛾撲火般地嚮著自己理想中的愛情飛去。
在宴會上結識瞭林長民之後,徐誌摩與之一見如故,成瞭林傢的常客。這也讓他有瞭更多的機會與心中的維納斯——林徽因相處。她的博聞強識、獨特見解以及那份知性的氣質都深深地吸引著徐誌摩。
“眾裏尋他韆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或許這便是徐誌摩當時的心態,自己尋尋覓覓的愛情仿佛就在眼前瞭。
他們曾一起漫步於泰晤士河畔,在劍橋的餘暉下促膝長談,在康橋上共看細水長流……兩顆心在逐漸靠近。同樣的背景和漂泊異鄉的孤獨讓兩個年輕人走得越來越近。愛情可以是獨立存在的,但戀愛卻必須是兩個人的。所以,在徐和林之間愛情或許存在,但是戀愛的卻隻是詩人。正如林徽因迴憶起她與徐誌摩的那段倫敦時光時說過的那樣:“不是初戀,而是未戀。”
然而,這種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曖昧卻無法一直延續下去。徐誌摩跟林徽因都算不得自由。他們一個是已為人父的有婦之夫,一個是有婚約在身的訂婚女子。林長民意識到徐誌摩對愛女的思慕之情並帶著女兒搬傢離開。
當張幼儀不遠萬裏來歐洲與徐誌摩團聚。這份剛剛萌芽的愛情便注定瞭走不到終點。
已經品嘗過愛情的甜美,又怎能忍受它就這樣在自己眼前消逝呢?愛情早已經將徐誌摩心中那對於妻子的責任和父母之命的束縛推翻。
“不自由,毋寜死。”這已經成為他新的人生信條。對他而言,這段阻擋他追求至真至美的真愛的婚姻成瞭他的枷鎖。
但多情如他,麵對不遠萬裏來追隨他的妻子,他始終無法下定決心提齣分手。所以,在張幼儀來英國的最初,他時常為她購入歐洲婦女的流行服飾,帶她齣席各種宴會。暫且把這些看作是徐誌摩對於這段婚姻最後的彌補吧,但不愛就是不愛,無論如何努力他也無法勉強自己。
當懷孕的張幼儀滿懷欣喜地迎接多日未見的丈夫迴傢時,卻被丈夫提齣流産這樣難堪的要求,內心的苦澀和絕望可想而知。她不答應。徐誌摩決絕地錶示不準備要這個孩子,他說:“流産有風險,坐火車還有可能有生命危險呢,難道你會因此不坐嗎?”這樣的冷酷和決絕徹底令張幼儀寒心,她同意和徐誌摩結束這段婚姻。
……
這韆縷萬縷煩惱結是誰傢忍心機織?
這結裏多少淚痕血跡,應化沉碧!
忠孝節義——咳,忠孝節義謝你維係
四韆年史髏不絕,
卻不過把人道靈魂磨成粉屑,
黃海不潮,昆侖嘆息,
四萬萬生靈,心死神滅,中原鬼泣!
咳,忠孝節義!
……
如何!畢竟解散,煩惱難結,煩惱苦結。
來,如今放開容顔喜笑,握手相勞;
此去清風白日,自由道風景好。
聽身後一片聲歡,爭道解散瞭結兒,
消除瞭煩惱!
離婚後的徐誌摩甚至欣喜地賦詩一首贈予張幼儀。好一句“咳,忠孝節義”,好一句“消除瞭煩惱”!天真的詩人以為自己的這段婚姻是他和林徽因之間的唯一阻隔,認為在婚姻結束的這一刻便是對他和張幼儀的最大恩賜,是自由的象徵。這是屬於徐誌摩式的天真,同樣是屬於徐誌摩式的自私,因為愛情從來不應該是逃避責任、推脫過錯的藉口。
重獲自由令徐誌摩期待瞭很久,而這一刻張幼儀的成全讓他欣喜若狂。而此時,徐誌摩似乎還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不是愛情,而是無止境的絕望和迷茫。或許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平衡。當你給予他人以傷害的時候,命運也會冷酷地給予你一記重擊。當他重獲自由身,奔嚮愛人的懷抱之時,卻發現林長民父女已經離開英國迴國瞭。但這對徐誌摩而言並不算是天大的睏難。就連這曾經這包裹著“忠孝節義”外衣的婚姻都讓他成功掙脫瞭,那麼隻是地域的距離又怎能隔斷他的深情呢?
但僅僅是地域的距離嗎?或許隻有徐誌摩一個人是如此想的。迴國之後,徐誌摩纔發現自己所有的追逐更像是一場可憐可嘆的獨角戲。他孑然一身終於擁有瞭追求林徽因的權力,但伊人卻早已心有所屬,投入他人的懷抱。
迴國之後,林徽因很快和梁思成走到瞭一起。他們原本就是青梅竹馬,又早有婚約,兩個人之間産生愛情是那麼自然的事情。
若要深究,林徽因或許並非對徐誌摩無情,但這種在異鄉培養齣的感情,或許更像是她對一個長者的依賴和崇拜。即使這其中多少有些情愫,但驕傲如林徽因是不會允許自己愛上父親的摯友、一個有婦之夫的。在這段曖昧又單純的感情中,歸根結底隻能是四個字——有緣無分。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在愛情的世界裏,徐誌摩或許並不是一個能夠讀懂女人心的風流浪子,但卻是最癡情也最決絕的。之所以不甘
心、不願放棄,隻因為他心中的愛火尚未熄滅,也因為並未覺得自己已毫無希望。
迴到北京的徐誌摩並沒有因為林徽因已經有瞭心儀之人而心灰意冷。他拒絕瞭老師梁啓超推薦給他的去上海《時事新014報》副刊任編輯的工作,選擇瞭留在林徽因所在的北京。然後,這場無謂的掙紮對他而言簡直是一場痛苦的磨難。他在石虎鬍同七號住瞭下來,並在恩師創辦的鬆坡圖書館擔任外文秘書的工作。而這裏也恰恰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學習約會的地方。
或許唯有親眼所見纔能讓人徹底死心。即使徐誌摩心中的愛火在逐漸熄滅,但也抵不住心中魂牽夢縈之人時時刻刻齣現在眼前更加煎熬。隨著徐誌摩在北京安頓下來,石虎鬍同七號也成瞭民主青年、知識分子聚會的地點之一,而其後徐誌摩還在此創立瞭新月社。林徽因也是其中一員。
他們之間雖然沒有成為戀人的緣分,但卻有著太多共同的牽絆。1924年的春天,印度文學泰鬥泰戈爾訪華,徐誌摩和林徽因陪伴在列。他們為泰戈爾共同排演瞭話劇《齊德拉》,林徽因是戲中的公主,而徐誌摩則扮演幫助公主和王子幸福生活的愛神。
戲如人生,無論戲裏或者戲外徐誌摩都不過是林徽因感情世界裏的過客和旁觀者。而這種一直牽絆著、摺磨著他的求而不得的心情,也隨著他跟隨泰戈爾齣訪日本,林徽因跟梁思成赴美求學漸漸變淡瞭。
再濃烈的感情都會隨歲月的流逝變得風輕雲淡,成為沉積在心底的淺淺烙印。很快,傳來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的消息,徐誌摩這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徹底被掩埋。
前言/序言
序言
細數歲月,從遠古時代的高聲歌唱,到今時今日的欲語還休,這片東方的土地,從未遠離詩歌。秀美山川孕育著語言的靈氣,凝結齣詞句的韻律,韆古文人墨客不論是壯誌萬裏,還是細膩情絲,都可以憑藉詩句的起承轉閤,將意境盡情鋪陳。伴隨著語言的發展,詩歌以不同形式嚮前演變。而新文化運動興起,現代詩也隨之登場。
新的語言格局,新的腔調,而此時適時湧現的一些語言的魔法師們,把握瞭時代的脈搏,準確地拋齣每一個字符,將其砸在人們的心上。他們歌頌愛情,詛咒黑暗現實,他們詠嘆夢想,質疑現實,他們呼喚真實,批判浮誇。他們將沉甸甸的思想果實獻給我們,我們則記住瞭那些詩句和他們的名字。
與常人相比,詩人的情感格外細膩,詩人的態度格外鮮明。因此,當我們有機會走進他們詩句背後的生活,忍不住驚嘆,他們生來具有一種能力,可以將人生百味推嚮極緻。
當愛情的煙花綻放,林徽因在信箋中栽下人間四月的花種;當彆離的笙簫吹響,徐誌摩懷揣著未完成的夢想跌落;當現實無情地查封瞭理想的爐颱,食指鏗鏘呐喊著相信未來的口號;當春暖花開的夢碎,海子循著冰冷的鐵軌走嚮瞭愛恨的盡頭……
這些詩人都是不會僞裝的孩子,他們用柔軟的心,純粹的愛,極緻的情懷,鍛造齣最動人的詩句。
他們的人生,是詩句的源頭;他們的詩句,又是人生的注腳。
詩意地棲居:24位中國現代詩人小傳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詩意地棲居:24位中國現代詩人小傳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