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主要内容包括:灸之健康及病体作用、灸术之应用、施灸之方法、施灸之前后、施灸上之注意、灸痕化脓之理由、灸之善后、灸痕化脓之防止法、灸之适应症、灸之不适应症及于身体之禁忌症、艾灸之大小及壮数之决定等。
作者简介
杨医亚,原名杨益亚,1914年生,河南省温县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河北中医学院教授。1934年考入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主办的“北京华北国医学院”,在校学习期间受聘《文医半月刊》主编,1937年主办了《国医砥柱》月刊,期间发表了大量的针灸相关文章。1938年从北京华北国医学院毕业。1939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国国医专科函授学校及中国针灸研究所函授部学习班,办学期间出版多部针灸著作。1943年受聘于北京华北国医学院任教授,1949年又被聘为该院院长。
杨克卫,男,1984年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研究生。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多年,目前在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从事教学工作。他历时6年收集民国时期针灸文献百余种近300册。其中不乏民国针灸善本,并有馆藏未见针灸材料数种。
目录
针科学讲义
一、针术之定义
二、针之构造
三、针之种类
四、针之制法
五、针尖之形状
六、针之选择与保存法
七、刺针之练习
八、刺针之方式
九、刺针之押手
十、刺针之方向
十一、针之生理作用
十二、针之深部治疗“介达作用”
十三、刺针时医者与病者之体位
十四、针术之手技
十五、刺针时应注意要项
十六、进针时之程序
十七、补泻迎随说
十八、近世针家十四法
十九、通关过节十六法
二十、刺针刺激之强弱
二十一、从解剖生理学上之见解对于身体之刺针
二十二、刺针之健体及病体作用
二十三、针术之适应症
二十四、刺针之禁忌点
二十五、针术之不适应症及禁忌症
二十六、晕针之处置
二十七、出针困难之处置
二十八、折针之处置
二十九、出针后之遗感觉之处置
三十、出针后皮肤变色及高肿之处置法
三十一、针尖刺达骨节时之处置
中国灸科学
一、灸术之定义
二、灸术之种类
三、施灸之用料
四、灸之生理作用
五、灸之刺激作用
六、灸之健康及病体作用
七、灸术之应用
八、施灸之方法
九、施灸之前后
十、施灸上之注意
十一、灸痕化脓之理由
十二、灸之善后
十三、灸痕化脓之防止法
十四、灸之适应症
十五、灸之不适应症及于身体之禁忌症
十六、艾灸之大小及壮数之决定
……
精彩书摘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
十一、针之生理作用
针以治愈疾病,其作用有三,兹分述于下:
(一)兴奋作用:对于身体各机关之作用,衰弱或麻痹者,与以兴奋,例如知觉或运动神经麻痹,或知觉异状之正调,又如对于内脏机能,营养机能衰弱者,与以支配内脏机关。刺激交感神经,以回复其机能,其他封于因神经机能之异状,而起月经闭止,便秘等之正调,即一种神经冲动法,与电气刺激同一作用,惟针刺手术,能适宜于一局部,电气疗则不能。
(二)制止作用:筋肉、神经、腺(分泌机)等之兴奋,或血管扩张,血液之组织灌溉旺盛(如起炎症时)等,与以镇静缓解收缩作用,如基于知觉官能旺盛,而过敏疼痛,运动神经机能亢进,而痉挛抽搐等使之缓解,或消化器管之异状亢进,而呕吐下痢之使其镇静是也。
生理学上,神经越一程度,如刺激时,则神经疲劳,其兴奋力及传导机能减衰,甚而有时机能一时麻痹,故此,制止作用之手术目的在强刺激,应用雀啄术、置针术或歇针术等为要。
(三)诱导作用:隔离患部,而从其他部位刺针,以刺激其末梢神经,引起血管作用,导血液于其部位,如对于脑充血之刺激四肢末梢,以扩张末梢部之毛细管,同时使脑之血管收缩,诱导血液至末经是也。又如深部充血炎症来时,则刺针于浅部,或其他部位,以诱导其血液。又如对于腹部内脏机能亢进,或充血时,则刺激其末梢神经,扩张其血管,使起内脏之血行异状,或行反射刺激,使下腹运动脉管收缩是也。刺针依以上三作用之发起,而奏效于疾病,惟现今所行之刺针学说,尚有刺激电气说,今简述之于下:
(一)电气说:刺激时,生活体内之液体之电池作用,因针之金属,与身体内之某种不明物质之间,发生电气,以此电流刺激于身体之神经系或组织,以奏效于疾病,故电气疗法,乃系全身,而针术之疗法,则乃局部。
(二)刺激说:针之刺激,即机械之学理之一种动作,刺激知觉运动之神经,其刺激程度之强弱,刺激时间之长短等,或以亢进神经,或营麻痹等作用,而导以治愈疾病。
(三)刺激变质说:刺针时,因针之大,而损伤筋神经,其损伤部分以下,因而变质,此刺针之损伤若多,其部必麻痹,其麻痹先经兴奋阶段,此作用即所以应用以治愈疾病。
以上刺针,对于身体之影响各说,举其大要如下:
(一)兴奋神经;(二)麻痹神经;(三)扩张血管;(四)收缩血管;(五)刺激细胞,旺盛其新陈代谢之机能;(六)去筋肉之紧张力;(七)活泼内脏机能;(八)抑制内脏机能之亢进。
……
前言/序言
杨医亚教授,原名杨益亚,1914年出生,河南省温县人,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河北中医学院教授。1934年考入近代名医施今墨先生主办的北京华北国医学院,在校学习期间受聘名医施今墨主办的《文医半月刊》任主编,1937年主办了《国医砥柱》月刊,其间发表了大量的针灸相关文章,1938年从北京华北国医学院毕业。1939年在北京创办了中国国医专科函授学校及中国针灸研究所函授部学习班,办学期间出版多部针灸著作,1943年受聘于北京华北国医学院任教授,1949年又被聘为该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辗转河北、天津等处任职编辑、教师等工作,1983年成立河北中医学院后,调任该院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教授,直至1988年退休。
杨医亚先生于1939年在北京创办国医砥柱总社函授部,1943年4月更名为中国国医专科函授学校;在1939年还开办了中国针灸学研究所函授部学习班,培养了大量的针灸人才。因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国医专科函授学校、中国针灸学研究所函授部学习班暂停招生,直到1946年7月时局稳定后恢复招生。杨医亚先生在办学期间出版了多部针灸著作,其中包括《针科学讲义》《中国灸科学》《配穴概论》《孔穴学》《实用针灸治疗学》《袖珍针灸经穴便览》等,新中国成立后,上述著作亦有再版。1954年《近世针灸医学全书》出版,该书系由原来《针灸经穴学》《针科学》《灸科学》《配穴概论》及《实用针灸治疗学》等改编而成。据前言中载:“本书是在北京创办中国针灸学术研究所时所编讲义。”杨医亚先生民国期间以《近世针灸医学全书》的出版进行了阶段性总结,至1998年由后辈整理修订重新编排出版的《杨医亚针灸学》,是对他的著作及学术思想的又一次总结。本书校注者所见民国时期出版的针灸著作,尚未得见民国时期出版的《针灸经穴学》,故此次没有收录《针灸经穴学》,为弥补遗憾,将《新国医讲义教材·针科》(天津国医函授学院编)收录,附在杨医亚先生著作5种后,如日后得见民国时期出版的《针灸经穴学》,再行重校增订补人。本次校对以1946年《针科学讲义》第三版、1946年《中国灸科学》第三版、1947年《配穴概论》《孔穴学》合订本、1948年《实用针灸治疗学》第五版为底本,参考1954年《近世针灸医学全书》进行校对,《新国医讲义教材·针科》(天津国医函授学院编)以1937年版校对,现就所见略做介绍如下。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