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針對尼采重要著作——19世紀哲學的關鍵文本——的導讀性作品。弗裏德裏希·尼采是19世紀具爭議性、重要性和影響力的思想傢。《悲劇的誕生》——他的第一部著作——是一個經典文本,它對那些試圖理解和發展尼采思想的人而言仍是必讀書目。本書對這一極其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作品提供瞭一個簡潔、易於進入的指引,它是特彆為那些一次接觸尼采的學生而寫就的。
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不是概括或取代《悲劇的誕生》一書,而是幫助讀者深入閱讀原著。我們希望讀者將原著與本書同步閱讀。讀者可以一邊閱讀尼采如迷宮一樣的論證,一邊參考本書的評論。本書對原著所有的章節,及其中大部分的段落都有評論。在不同章節之間,我們盡量采用交叉引用的方式,以便讀者閱讀。我們不僅對尼采的論證以及文本風格進行解析,同時也提供背景信息。我們不希望本書抹殺原文,理解原文好的方式就是閱讀原文,體驗原文的魅力。
如果要問,讀者(包括一般讀者以及對尼采有特殊興趣的讀者)在閱讀尼采發錶的一本著作時,能夠得到什麼益處,簡短的答案將是: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書,它簡明扼要地將19世紀思想的方方麵麵呈現在讀者麵前。此書不僅為尼采其他的作品做瞭鋪墊,也為19世紀後發生的文化及思想運動奠定瞭基礎。因此,在第1章和第2章,我們將論述對尼采影響大的幾個事件,其他的影響會在本書主體章節(第3章)陸續提到。在第4章,我們會介紹《悲劇的誕生》一書發錶後的反響,被讀者接受的情況,以及它的長遠影響。
作者簡介
道格拉斯·伯納姆,英國斯坦福郡大學哲學係教授,著有《康德的判斷力哲學》(2004)、《閱讀尼采》(2007)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2007)。
馬丁·傑辛豪森,英國斯坦福郡大學英語係高級講師,他齣版過文化和藝術史、批判和文學理論,以及電影等領域的書籍。
丁岩,奧剋蘭大學翻譯學博士,好與文字為伍,喜歡哲學和科技,譯作包括《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傢論》、《導讀尼采》等。
目錄
導言
1 背景
尼采對《悲劇的誕生》一書的看法
《悲劇的誕生》之起源與方嚮:幾個關係
2 主題概述
《悲劇的誕生》作為不閤時宜的沉思:危險關係
《悲劇的誕生》的意圖、形式和結構
3 文本閱讀
《自我批評的嘗試》
前言:藝術、瓦格納和戰爭
第1節 日神和酒神:藝術動力及“生命觀”;正視新的美學科學。注:尼采與達爾文
第2節 前蘇格拉底時代活躍在希臘的藝術動力;三種象徵;亞洲和希臘文化中酒神的精神起源
第3節 “譜係學”之起源:希臘“特性”中日神的心理生成。注:尼采,德國的希臘主義與荷爾德林
第4節 動力之間關係的必要性:他們“互相強化”;動力的“倫理”;希臘文化的五個階段;“阿提卡悲劇”簡介
第5節 “第三類”象徵的曆史體現:阿爾齊洛科斯,“悲劇之父”;抒情詩中兩個動力的融閤
第6節 民歌;語言和音樂的融閤
第7節 閤唱團是悲劇的曆史核心;尼采對黑格爾的批評
第8節 閤唱團是悲劇最早的細胞;現代詩歌和語言理論。注:尼采的語言哲學
第9節 索福剋勒斯和埃斯庫羅斯悲劇的雙重意義
第10節 作為瀕死的陣痛,神話在悲劇中重生:神話時代的終結與邏輯時代的開始
第11節 歐裏庇得斯作為評論傢而不是詩人
第12節 對藝術動力的誤解和壓製
第13節 蘇格拉底——曆史文化的軸心
第14節 悲劇之死;現代藝術的誕生
第15節 科學是有缺陷的藝術形式;蘇格拉底在現代性門前
第16節 現代樂劇美學。注:尼采,音樂和風格
第17節 神話之死即悲劇之死
第18節 蘇格拉底的現代危機。注:論教化
第19節 天真和敏感;早期歌劇——不匹配的元素
第20節 德國教育;革命頓悟
第21節 現代歌劇——作為美學範式的瓦格納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
第22節 審美聽眾
第23節 未被擾亂的德國精神之統一
第24節 對世界是激進的美學現象的驗證——不協和音理論
第25節 論不協和人
4 接受與影響
當代對《悲劇的誕生》的接受
《悲劇的誕生》的“來世”:幾個例子
進階閱讀書目
索引
精彩書摘
重復和變化是尼采作品最明顯的兩大文體特徵,我們會盡量幫助讀者撥開迷霧,揭示尼采的真實意圖。尼采文本的另一個特徵是大量使用隱喻,尼采通過使用隱喻來進行學術批判,甚至有點反學術的意圖。尼采的學術批判主要是針對既有學術領域(比如,文獻學[尼采的老本行])長期以來形成的毫無生氣的、僵硬的概念性語言。尼采的第二個批判對象是現代哲學中的概念性語言。尼采認為,如果隱喻是人類交流中最接近外部“事物本質”(true nature of things;叔本華語,尼采多次引用,參見第16節)的語言形式,那麼所謂概念隻不過是乾涸的隱喻。概念經久使用,已經失去瞭它們原本的直觀意義:概念已經忘記瞭它們曾經也是隱喻;它們與最初錶達的意義再無任何關聯。在反對“學習”這種死闆語言的同時,尼采倡議創建一種更具洞察力的、更根本的、更具活力的,甚至偶爾帶有詩意的語言——簡言之,更富有生命力的語言(參見第8節,注:尼采的語言哲學),本書在內容和形式上也以此為目標。認真對待尼采在語言上的實驗(本書的做法),使類似本書的導讀書陷入一個方法論的睏境。若要幫助當代讀者深入理解《悲劇的誕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逆轉尼采的哲學風格,則需概念化《悲劇的誕生》中的隱喻語言並對此進行解釋。因此,導讀本身就與尼采決心改革哲學風格的目的背道而馳,也有違尼采倡導的修正概念性寫作的哲學標準。莎拉·考夫曼(Sarah Kofmann)在她的著作《尼采與隱喻》(Nietzsche and Metaphor)中提到瞭(並解決瞭,我們認為)這個方法論的難題。她提齣,以尼采的語言風格來評論尼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並且這樣做有害無益。考夫曼說,“我們需要以概念性語言寫作,但必須牢記,在這種語言中,概念的價值並不高於隱喻,且概念本身即是濃縮的隱喻”,這種方式更接近尼采的風格;考夫曼也指齣,更有意義的做法是“寫作的同時進行譜係學解讀,而不是以隱喻的方式寫作;貶低概念的同時提倡隱喻,這纔是標準做法”。所以,我們將采取這樣的做法:用傳統學術寫作的方式解釋尼采的意圖,同時也會指齣這種學術寫作方式的不足之處。
……
導讀尼采 悲劇的誕生 [Nietzsche’s the Birth of Tragedy: A Reader’s Guide]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導讀尼采 悲劇的誕生 [Nietzsche’s the Birth of Tragedy: A Reader’s Guide]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導讀尼采 悲劇的誕生 [Nietzsche’s the Birth of Tragedy: A Reader’s Guide]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導讀尼采 悲劇的誕生 [Nietzsche’s the Birth of Tragedy: A Reader’s Guide]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