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志超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3

商品介绍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401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827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1
字数:2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宇宙学史》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宇宙学思想,以天地万物的物理模型为首,并为此引入适量基础性天文历法内容。
  《中国宇宙学史》内容按作者为中国宇宙学发展史立下的时标顺序展开。*一个时标——汉武帝太初改历,浑天说取代盖天说,这是中国的一次科学革命;第二个时标是张衡创制多圈浑仪和水运浑象,开辟精密天文学;第三个时标是欧阳修作《新五代史》废黜星占家语,预示理学的兴起。另外,还有两个时标,一是上古的武王伐纣时间表,作者为之作了训诂考定;二是利玛窦来华传人地心说,为中国进入现代物理学准备了条件,这一条不作详说。
  《中国宇宙学史》内容丰富,适合科技史及相关专业的学者参阅,也适合对中国宇宙学史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宇宙学概说
一、宇宙学是什么?
二、宇宙学源流

第二章 远古先秦宇宙观——天地对等
一、远古传说的宇宙观念及武王伐纣时日
二、阴阳家与平天说
三、上古天文历法的岁时概念

第三章 早期儒道哲学宇宙论
一、时空观
二、《老子》开篇创名解
三、《墨经》的时空观
四、《墨经》有无论
五、《列子》的时空观和物质观
六、宇宙构成的物料——元气说及其前史
七、天人观

第四章 汉代的宇宙学革命
一、太初改历——科学革命
二、《周髀》——终结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三、浑天说的宇宙模型
四、浑天仪象的创作
五、石氏星度年代问题
六、月食预报问题

第五章 从汉到唐的宇宙学争鸣
一、汉代学人论天道常变
二、《淮南子》的天地生成论
三、宣夜说与元气
四、从董仲殊唯整合论到王充唯还原论
五、并驱腾沸的宇宙学争鸣
六、汉魏六朝的历学争鸣
七、一行的困惑与高见

第六章 近古期——天地不等观的发生
一、宋代社会文化以及星占的衰微
二、邵雍象数学与北宋理学
三、沈括的矛盾和疑虑
四、朱熹的贡献
五、元明二代宇宙学
结束语——中国传统思维的扬弃
附录夏商周断代又一时标——夏仲康日食

精彩书摘

  《中国宇宙学史》:
  3.宇宙学史是一门科学
  既然宇宙学是科学与哲学兼而有之,则宇宙学史自然是科学史与哲学史兼而有之。科学和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史是总体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宇宙学史是属于文化史的一门科学。从科学观而言,历史学是一门科学,是为各门研究人类社会的理论科学寻求实证资料的科学。须知,以牛顿力学为楷模的追求简单性的科学观早已过时了。以任何一门科学的历史为对象的学问,不同于该学科自身的内容,科学史全都是复杂的问题。科学的历史不能重复,哲学的历史也不能重复,文化发展的历史都不能重复。但人们怎能不关心文化、哲学、科学的发展呢?这是关系人类未来的大事!这种发展难道永远任其盲目自发地进行吗?我们的高等教育所造就的专家学者们可以永远满足于做一个盲目探索者吗?显然,我们需要科学的科学史、科学的哲学史、科学的文化史。宇宙学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典型的组成部分。针对社会建设的发展观更要科学化为科学发展观。
  宇宙学是各门科学中最早发生的一门学科,它是随着天文学这门最早发生的自然科学不分彼此地发生的。早期狭义的天文学仅限于研究日、月、星的运动规律,由此产生历法,预报日、月蚀等。然而人们必然要追问更多的事情:日、月、星都是什么东西?它们有多大多远?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见的种种天象的动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古代是超出当时天文学力所能及范围的哲学命题,有的从开始以至永远都是科学解决不了的哲学问题。把这些命题加到狭义的天文学上就是宇宙学。若说科学是为解决生产问题才产生的,那么宇宙学的这些问题则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就连狭义的天文学也不能说都与生产相关。古代的日、月蚀预报就与生产无关,回归年数精密到1天的历法对其创始当时的生产也无必要。科学与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事,生产不达到一定的水平,人们没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足够的交流和传授条件,科学就难以形成和发展。
  然而,科学既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就总有用于生产的时候。但是,科学毕竟是独立于生产的事情,不是或至少不全是为生产服务的。科学不是生产的奴婢,科学是人类因之以成其为人类的社会化求知大业。如果没有科学而只有生产,即便是社会化的生产,那也成不了人类,蚂蚁、蜜蜂也是社会化生产者。若说人的生产使用工具,与其他动物不同,那么人类的工具的发明则来自求知,而求知过程的源起却很难说都是受生产目的制约的行为。
  一个郁郁乎文哉的文明社会不能没有发达的宇宙学,不能没有独立于生产的科学,不能没有发达的哲学和宽面的文化事业。同样,一个有足够素质修养的学者也不能对文化史、哲学史、科学史一窍不通,而一个中国学者则不能不学点中国宇宙学史。对一般读者而言,可以把宇宙学史当作普及性知识去学。哲学和天文学总是比较深奥的学问,非其专业的人对它们多无兴趣。至于宇宙学史则同时涉及两个学科的一角,有两者的代表性,同时又比较浅显易懂。举一隅(重要的一角)以见一般,总是求知的好办法。
  ……

前言/序言

  本书是讲述中国古代宇宙学思想的,故以天地万物的物理模型为首,只引入适量基础性天文历法内容为此服务,而不是一部讲天文历法史的技术内容的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国学界,对中国科技史严重生分,宇宙学史领域尤其严重,几乎可说是一团混乱。这或许与此前的批儒有关,因为宇宙学半是哲学。也许与流传约4个世纪的西学中源说有关,西方宇宙学改造中国天地观已经四百年,近百年的学者们已经看不懂更早的文献。
  本书内容中很多重要说法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学科师生的创新见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史学科团体正式组建于1980年,现在已经是一个系。一开头我们就把中国宇宙学史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当时我们发现了这个领域的问题及其重要性。我们人手的突破点选择在时间和空间测量的技术史方面,因为这方面比较实在,相对容易。刻漏和浑仪的一系列复原成果使我们的团体很快蜚声国内外,但这离宇宙学的思想史还差一大步。
  这一步是1985年迈出的,就是通过对《汉书》“太初改历”的解读,发现浑天说的科学革命。此事先是受金祖孟先生启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系邀请他来讲学。他给我们讲他的浑天平地说,但他说:盖天说比浑天说先进。我们不赞成,经过钻研才考证了盖天说被浑天说取代的具体过程——汉武帝太初改历。随之有1986年李志超、华同旭《论中国古代的大地形状概念》(《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年第2期)等一系列文章的发表。
  此项成果为中国天地模型的演化史立下一个时标(按历史时序是第二),许多史事的年代便好办了,否则还按郑玄的说法——舜就有浑仪,还谈何中国天文学史!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对《周髀》的解读迎刃而解。1987年第三届全国数学史会上李志超发表了《周髀数术议》一文,把该书的数字之谜完全解通了。
  第二个时标(按时序是*一)是“武王伐纣”。先是江晓原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做出“公元前1045年”的判断,但他没有解决《国语》的文字训诂问题,未能说服大家。在该项目群体决议取定为“公元前1046年”之后,处身项目组之外的李志超解决了文字训诂,证实了江晓原的判断。同时考证出周武王当时哪些天文学概念是有的,哪些是没有的。
  第三个时标是张衡发明多圈式浑仪和水运浑象。于是,刘洪首先发现月行迟疾并以算法预报月食的史实就明确断定了,然后才有日食推算。《伪古文尚书》“胤征篇”所言羲、和失职之事显然是杜撰。
  第四个时标是欧阳修《新五代史》废黜星占语不录。此事标志的是理学中科学化世界观的建立。虽然宋儒破除汉代迷信思想是好的,但不重发展,不及汉代重变之优。宋儒的理还是初级的重常轻变观念,这种观念至今在科学界仍有流行。然而,这却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宇宙学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中国宇宙学史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宇宙学史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宇宙学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