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大师解读大师的经典力作
四位民国大师全面解读王阳明平生事业与学说要旨的著作
九十年来世界华语圈多次再版畅销不衰的阳明传记与学说力作
首部融传记与学说于一体的阳明读本,帮你读懂王阳明
内容简介
他是一位大英雄,平生指挥作战百余次,从未有过败绩;他是一位大政治家,对上勇于劝谏皇帝,对下善于安抚百姓。
他是一位大思想家,在“百死千难”的逆境中,阐发了“知行合一”之旨;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发明“致良知”之教。
他的学说,至今仍为我国哲学的擎天一柱,开启了日本明治维新之业,启迪了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宋教仁、蔡元培等等,都从中受益匪浅。
他就是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境界的人物之一。《王阳明传》融王阳明生平与学说于一体,为您认识王阳明、读懂阳明学说,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等领域,均有不凡的建树。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第一部分 生 平
编述大意
一、阳明出世
二、金山赋诗
三、塞外出游
四、江西招亲
五、回姚读书
六、会试下第
七、学习兵法
八、进士及第
九、九华求道
十、筑室阳明洞
十一、始授徒讲学
十二、忤旨下狱
十三、佯狂避祸
十四、谪居龙场
十五、初讲“知行合一”
十六、升治庐陵
十七、论朱陆异同
十八、与徐爱论学
十九、遨游山水
二十、警诫学者
二十一、留居京师
二十二、巡抚南赣
二十三、江西平寇
二十四、征服三浰
二十五、布告教育宗旨
二十六、平定宸濠
二十七、昭雪冀元亨
二十八、诏封新建伯
二十九、作业教育的证明
三十、家居讲学
三十一、恩田平苗
三十二、阳明逝世
……
精彩书摘
一、阳明出世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
大明成化八年,正是西元1472年、民国纪元前440年,在古历九月三十日,中国浙江省余姚县里,出了一位大儒!虽然当不起救世之主、儒家之宗,但是他的哲学和他的教育主张,在今日世界,确卓然不可磨灭。倘若大家能实行他的学说,不但可以提高人群道德,还是无量数儿童的救星哪!
这位大儒,姓王,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子,本是晋朝山东琅琊孝子王览的后代。王览的曾孙,就是书学大家王羲之,甚爱慕浙江山水佳丽,便迁居山阴。传到二十三代,有个王寿,从达溪再迁到余姚,自此便为余姚人。王寿的五世孙王纲,文武出众,在明太祖时,征苗捐躯,朝廷特命立祠,春秋祭祀,这是阳明的五世祖。王纲传彦达,号秘湖渔隐;彦达传与准,自号遁石翁,精通礼、易,隐居不仕;与准传世杰,人呼槐里子;世杰传天叙,号竹轩,为人胸次洒落,吟歌自得,时人都比他做陶靖节、林和靖,这是阳明的祖父。他父亲单名一个华字,表字德辉,别号实庵,晚年自称海日翁,曾经读书龙泉山中,时人都称他龙山公,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及第,做到南京吏部尚书。他常常思念先世羲之公的故居,再从余姚迁到越城的光相坊。后来阳明也在越城东南二十里地,有个阳明洞,筑室读书,所以学者都称他阳明先生。
阳明生小就很聪明,况且养育在这诗书旧家,环境又好,到了五岁,家里还没有教过他识字,他忽然把祖父常读的书读起来了。王天叙一听,好不奇怪!过去问他,他回说:“我常听得祖父这样读,早暗暗记熟了。”
二、金山赋诗
成化十八年(1482),阳明十一岁
王华在京供职,派人迎接他父亲王天叙到京里去住。那时阳明才十一岁,他祖父带着同行,路过镇江,王天叙天性潇洒,自然要流连一番,便和众宾客在金山寺饮酒取乐,领略那大江风物,大家兴致甚豪,正要即席赋诗,还没有成句,阳明忽然在他祖父身旁,高声吟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众宾听罢,个个惊异!便命他再做一首,以寺中“蔽月山房”为题,阳明又毫不思索,随口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于天,还觉山小月更阔。
看他第一首诗,气概不凡,第二首,思想高远,就知道他胸怀豪迈,推理精深。所以后来治学问、办政事,能跳出当时人的旧范围,独树一帜,不像常人那样徒读古书了。阳明随着祖父到京,住过一年,命他就塾读书。父亲王华,见他举动,豪迈不羁,心中常常担忧,独他祖父王天叙,料他将来有了学问,必能自己检束,决不会因此遭祸殃身的。
阳明自从就塾读书以后,每每喜欢对着书本,静坐不动凝神着想。有一天,忽然问塾师道:“怎样算第一等事?”塾师说:“只有读书,中进士。”阳明疑道:“中进士恐怕未必算,第一等事或者读书学做圣贤罢?”他祖父闻知,笑着说道:“好孩子,你要学做圣贤么?”
三、塞外出游
成化二十二年(1486),阳明十五岁
阳明十三岁上,母亲郑太夫人去世,居丧尽礼,和成人一样。三年服满,他就出游长城居庸关一带。那时长城以外,都是东胡、蒙古诸民族的部落,从明成祖征服以后,屡叛屡服,到成化年间,虽然遣使入贡,却渐渐强大。阳明到得长城,登高远望,觉得脚下一线,便是胡华天界,不觉触动了个民族思想、筹边心念,便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遂驱马出关,考察各族的部落,留心备御的政策,时时和胡儿浑在一起赛马、校射,那些胡儿见他小小年纪,已经弓马娴熟,个个叹服!阳明游历了个把月,才回京城。忽闻京畿以内,石英、王勇盗起;又听得秦中石和尚、刘千斤作乱,几番要上书朝廷,去献那削平内乱的计划。父亲王华,连连斥骂他不准妄为,方才作罢。
四、江西招亲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阳明十七岁
阳明的外舅诸公养和,做江西布政司参议,把女儿许配于他,十七岁上,奉了父亲之命,到江西洪都去亲迎。诸公留他在衙门居住,择吉招赘。结婚那天,自有一番热闹,不必细说。谁知礼堂上准备行礼,书房里却不见了新郎!诸公急急派人四下找寻,影踪全无。原来,阳明那天偶尔出衙闲步,不觉行到铁柱宫,见一道士,趺坐一榻,阳明看他有些来历,便上前叩问。那道士也见阳明年少不凡,两下讲礼对坐,渐渐谈起养生之说,那道士逐层指点,阳明也逐层究问,把招亲的事,完全掉在脑后,直和道士谈到次早,诸公家人找来,然后告辞回衙。
阳明在这新婚之中,闲着没事,见诸公衙内有好几竹笥箱的纸藏着,就取出来成天到晚的学习书法,从此字学大进。到回去时,那竹笥箱里的纸,被他写个尽空。后来阳明常常和学者说:“我起初学字,对着古帖临摹,只学得字的外观,入后提着笔,不轻易落纸,先凝思静虑,把精神会聚一起,字体默运在心,然后下笔,如此好久,才通得字法。又见北宋程明道先生说:‘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我们想来,既不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学字呢?可见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也在其中了。”
五、回姚读书
弘治二年(1489),阳明十八岁
阳明在江西住过一年半,辞别诸公,同诸夫人雇舟回乡。路过广信,闻娄一斋先生深明宋儒理学,便专程拜谒。一斋先生说:“圣人必定可以从学而求得的。”阳明就心服这一句话,留心圣贤学问。明年,祖父王天叙去世,父亲王华回乡守孝,命从弟冕、阶、宫和妹婿牧相,与阳明讲析经义。阳明日间随众课业,夜间搜取诸经、子、史诵读,每到深夜。冕等见他文字日进,自愧不及,并且知他已心游科举之外了。
大凡聪明人,常有诙谐戏谑的病,阳明年少时,也是如此。自从回家读书,磨砺一番,大悔前非,时时端坐省言,冕等四人。知他从小说笑惯的,决不会一时检束,都不信他。阳明正色道:“我从前放逸,如今知道了。”冕等四人,也就端容慎言。
六、会试下第
弘治六年(1493),阳明二十二岁
阳明到了二十岁左右,经、史、文章,一天深似一天,修身功夫,也同时并进,便想进探宋朝许多大儒所讲的“格物”[1]()之学。
阳明那年随着父亲,住在京里,遍求北宋大儒朱熹所著遗书,细细研读,知道宋儒解释这“格物”二字,是推求各种事物原理的意思,并且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涵着至理。”他见衙署中种着许多竹子,便去推求竹子的原理。哪知沉思默想了多时,依旧不得其理,反把病都想出来了,叹口气道:“这圣贤怕没有我的份数了!”才把这个念头拨开了去,专心辞章之学。
二十一岁,阳明中过壬子科浙江举人。明年春天,到京会试,竟至落第,亲朋都求劝慰,独有宰相李西涯戏道:“你今天不第,来科必中状元。”便命试作《来科状元赋》。阳明提笔立成,许多老辈,都叹为天才!退后,有位忌才的说:“此人取得上第,眼中还有我辈么?”等到弘治九年丙辰,再去会试,果然被忌者暗中摒斥。有个同舍的为着不得登科,羞愤异常。阳明劝道:“世人多以不得登第为耻,我反以不得登第,就动了自己的名心算大耻。”当时识者闻得此言,很为叹服!自此阳明依旧南归,和一班名士,结社龙泉山中,对弈、联诗、饮酒、取乐。
……
前言/序言
名家名传典藏书系:王阳明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名家名传典藏书系:王阳明传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