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

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360独角兽安全团队(UnicornTeam) 著
图书标签:
  • 无线电安全
  • 射频安全
  • 无线通信
  • 安全攻防
  • 信息安全
  • 无线电技术
  • 网络安全
  • 渗透测试
  • 信号分析
  • 无线电侦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58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91557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4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信息安全技术的学生、从业者、黑客、极客及各类安全研究团体。

√ 奇虎360公司神秘之师——无线电设备安全界特级纵队荣誉出品

√ 门禁卡|遥控车锁|航电|蓝牙|卫星|ZigBee|移动通信全能搞定

√ 嗅探|漏洞分析|信号伪造|加密破解|密钥获取|克隆攻击一本道

√ 物联网时代颠覆安全*前线,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更要握紧盾牌!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无线通信安全领域,以无线通信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讨论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协议分析结合攻防实例,深入介绍安全攻防技术。案例题材囊括物联网、车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及相关的软硬件安全。本书共分 9 章,其中第 1 章介绍作者在无线安全攻防领域多年来的思路、理念及对该领域未来的展望;第 2~8 章分别介绍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攻防(RFID、无线遥控、ADS-B、BLE、ZigBee、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及实例测试;第9 章介绍无线安全研究的重要手段,软件无线电工具GNU Radio和相关硬件的详细使用。
希望本书可以为对无线通信安全感兴趣的同学、从业者、产品研发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安全参考。

作者简介

杨卿,360独角兽安全团队(UnicornTeam)、360天巡企业安全产品负责人。国内*个地铁无线网(Wireless)与公交卡(NFC)安全漏洞的发现及报告者。2015年315晚会WiFi安全环节的“网络安全工程师”及后台技术负责人。美国DEFCON黑客大会、加拿大CanSecWest、韩国POC、中国XCON、ISC等安全峰会演讲者。

黄琳,UnicornTeam高级无线安全研究员,软件无线电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擅长无线信号分析和逆向,移动通信安全。国内首部该领域著作《GNURadio入门》的作者。首位实现低成本GPS信号欺骗试验的中国安全研究人员。美国DEFCON黑客大会、韩国POC、荷兰HITB等安全峰会演讲者。

张婉桥,UnicornTeam无线通信安全研究员,i春秋无线通信安全讲师。主要从事无线电、物联网安全研究,熟悉SDR工具的使用、GPS信号欺骗及通信系统原理等。长期关注国内外无线电研究领域安全动态、案例。

单好奇,UnicornTeam信息安全研究员。擅长Windows平台编程、嵌入式设备漏洞挖掘、新领域安全研究等,在无线安全领域小有建树。2015年于Defcon演讲《飞蜂窝基站劫持》,是美国黑客大会历史上*年轻的Speaker;2016年于Cansecwest及Syscan360演讲《高低频无线安全攻击防御套件》。

李均,UnicornTeam信息安全研究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美国DEFCON黑客大会、荷兰HITB、中国SyScan360等安全峰会演讲者;i春秋智能汽车安全讲师。研究方向包括传感器网络安全、嵌入式设备安全及汽车网络安全等。


精彩书评

和杨卿认识是2010年的事情,那时他是360信息安全部安全工程师,帅哥一枚。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他跑到我面前说:谭总,我们把北京公交一卡通破了……,围绕破解公交一卡通这事儿有很多很狗血的剧情,这里就不细表了。但这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让我对这个小伙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做人很有底线、性格沉稳、内心很坚强,还有一个深爱着他的女朋友(现在已经是杨卿太太,他们宝贝女儿的妈妈……)。

当杨卿提出组建Unicorn Team从事无线网络、无线电安全研究的时候,我无条件给予支持,既是看好无线网络、无线电安全这个研究方向,也是看好杨卿和他团队中的人。我相信有这些人,在兴趣驱动下,能在这个方向做出点事情来。

Unicorn Team没有让我失望,先后在RFID、WiFi网络、2G数据通信网络、GPS、ZigBee、伪基站的安全研究中有所斩获,在DEFCON、CanSecWest、SyScan360等世界级的安全会议上有多个主题演讲,有几个研究成果还进行了产品化:360天巡WiFi入侵检测系统中标东莞无线城市项目、360卡防已经上市。

我相信未来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无线网络必然扮演穿针引线的角色,而围绕无线网络的安全攻防不会有停止的一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Unicorn Team要成为未来世界的卫士。

——谭晓生

奇虎360 首席安全官


目录

目录
第1章 鸟瞰无线安全攻防 1
1.1 无线安全概述 1
1.1.1 无线安全的由来 1
1.1.2 无线安全与移动安全的区别 2
1.1.3 无线安全的现状 2
1.2 无线安全攻防思路 3
1.2.1 常见攻击对象 3
1.2.2 无线安全攻击手段 3
1.2.3 无线安全防范思路 4
1.2.4 无线安全趋势 4
第2章 RFID智能卡的安全研究 6
2.1 Mifare Classic智能卡简介 6
2.2 Mifare Classic智能卡安全分析 7
2.2.1 RFID芯片硬件逆向分析 8
2.2.2 RFID芯片加密算法细节 10
2.2.3 Mifare Classic业界破解过程回顾 12
2.3 Mifare Classic智能卡破解实例 15
2.3.1 Proxmark Ⅲ简介 15
2.3.2 Proxmark Ⅲ固件烧写及使用 17
2.3.3 Proxmark Ⅲ客户端 20
2.3.4 Proxmark Ⅲ安全测试Mifare Classic用例 23
2.3.5 Chameleon-Mini简介 29
2.3.6 Chameleon-Mini固件烧写及使用 30
2.3.7 Proxmark Ⅲ与Chameleon-Mini配合模拟Mifare Classic 35
2.3.8 RFID高频攻防总结 36
2.4 低频ID卡安全分析 36
2.4.1 低频ID卡简介 36
2.4.2 ID卡编码原理 37
2.4.3 ID卡译码原理 38
2.4.4 ID卡数据读取 39
2.4.5 ID卡卡号格式 40
2.5 低频ID卡克隆攻击 41
2.5.1 Proxmark Ⅲ模拟攻击 42
2.5.2 白卡克隆攻击 43
2.5.3 HackID模拟攻击 44
2.6 EMV隐私泄露 45
2.6.1 EMV简介 45
2.6.2 非接触式芯片卡隐私泄露原理 46
2.6.3 非接触式芯片卡隐私泄露现象 49
2.6.4 非接触式芯片卡个人隐私保护 50
第3章 短距离无线遥控系统 52
3.1 遥控信号嗅探与安全分析 52
3.2 遥控信号重放攻击 55
3.3 车库门固定码暴力破解 59
3.3.1 暴力破解的复杂度分析 59
3.3.2 固定码暴力破解的硬件实现 61
3.4 汽车遥控钥匙信号安全分析 64
3.5 汽车胎压传感器系统安全分析 72
第4章 航空无线电导航 78
4.1 ADS-B系统简介 78
4.1.1 ADS-B是什么 79
4.1.2 1090ES的含义 79
4.2 ADS-B信号编码分析 80
4.2.1 调制方式 80
4.2.2 报文格式 81
4.2.3 高度编码 82
4.2.4 CPR经纬度编码 83
4.2.5 CRC校验 85
4.3 ADS-B信号欺骗攻击 85
4.4 攻防分析 87
参考文献 88
第5章 蓝牙安全 90
5.1 蓝牙技术简介 90
5.2 蓝牙安全概述 91
5.3 蓝牙嗅探工具Ubertooth 93
5.3.1 Ubertooth软件安装 94
5.3.2 使用Ubertooth 95
5.4 低功耗蓝牙 97
5.4.1 TI BLE Sniffer 97
5.4.2 使用手机应用读写BLE设备的属性 101
5.4.3 模拟BLE设备发射数据包 102
第6章 ZigBee安全 106
6.1 ZigBee简介 106
6.1.1 ZigBee与IEEE 802.15.4的关系 107
6.1.2 802.15.4帧结构 108
6.1.3 ZigBee的MAC帧类型 109
6.1.4 ZigBee设备类型及网络拓扑 109
6.1.5 ZigBee组网过程 110
6.1.6 ZigBee的应用层 112
6.1.7 ZigBee的应用支持子层 112
6.1.8 ZigBee应用Profile 113
6.2 ZigBee安全 113
6.2.1 安全层次 114
6.2.2 密钥类型 115
6.2.3 安全等级 115
6.2.4 密钥分发 116
6.2.5 ZigBee节点入网认证 116
6.3 ZigBee攻击 117
6.3.1 攻击工具介绍 117
6.3.2 协议分析软件 118
6.3.3 网络发现 122
6.3.4 对非加密信息的攻击 124
6.3.5 对加密信息的攻击 126
6.4 攻击实例 131
6.4.1 从设备中获取密钥 131
6.4.2 利用密钥可进行的攻击 138
6.5 攻防分析 141
第7章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现状 142
7.1 GSM系统安全现状 142
7.1.1 GSM/UMTS系统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简介 142
7.1.2 GSM加密算法的安全性 146
7.1.3 GSM攻击 150
7.2 IMSI Catcher 156
7.2.1 什么是IMSI Catcher 156
7.2.2 GSM环境下的IMSI Catcher 157
7.2.3 UMTS环境下的IMSI Catcher 159
7.2.4 LTE环境下的IMSI Catcher 160
7.2.5 IMSI Catcher的缺陷 162
7.2.6 Stingray 手机追踪器 163
7.2.7 IMSI Catcher Detector 166
7.3 Femtocell安全 169
7.3.1 Femtocell简介 169
7.3.2 家庭基站的攻击面 170
7.3.3 CDMA Femtocell漏洞综合利用 171
7.3.4 基于VxWorks的GSM Femtocell流量捕获器 178
7.3.5 350元玩转Femto 184
7.4 降级攻击 188
7.5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防御措施 189
第8章 卫星通信安全 190
8.1 人造卫星概况 190
8.2 GPS的安全研究 192
8.2.1 GPS嗅探与安全分析 192
8.2.2 GPS信号伪造风险评估 195
8.2.3 防御方法及建议 211
8.3 Globalstar系统的安全分析 212
8.3.1 Globalstar的码分多址技术 213
8.3.2 Globalstar数据破解 215
8.3.3 可能的攻击手法 220
参考文献 221
第9章 无线安全研究工具―GNU Radio 223
9.1 软件无线电技术 223
9.1.1 SDR的强大能力 224
9.1.2 SDR的用途 225
9.2 GNU Radio简介 226
9.3 GNU Radio支持的硬件工具 228
9.3.1 USRP 228
9.3.2 RTL-SDR 232
9.3.3 HackRF 236
9.3.4 bladeRF 237
9.4 GNU Radio安装 239
9.4.1 从源码手动安装 240
9.4.2 使用PyBOMBS安装GNU Radio 243
9.4.3 如何更新软件版本 245
9.5 安装好之后可以做的第一件事 245
9.5.1 如果有硬件 245
9.5.2 如果没有硬件 249
9.6 GNU Radio的一些基本概念 250
9.6.1 流图(flow graph) 251
9.6.2 信号流中的颗粒(item) 251
9.6.3 采样率 252
9.6.4 metadata 253
9.6.5 传递数据的两种方式:信号流和消息 254
9.7 初学者如何使用GNU Radio 254
9.7.1 如何编写流图―Python应用程序 255
9.7.2 如何编写自己的C++模块 265
9.7.3 如何编写自己的Python模块 276
9.7.4 调试代码的方法 279
9.8 范例解读―OFDM Tunnel 283
9.8.1 系统框图和MAC帧的构成 285
9.8.2 物理层 286
9.8.3 调试方法 288

精彩书摘

推荐序1

本人已从事通信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曾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在通信系统设计、算法优化和协议实现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应该讲,所有通信系统都存在安全问题,通信系统安全问题涉及设备安全、内容安全和防护安全等,各种安全措施伴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引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网络空间安全越来越重视,无线电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关注。伪基站、非法广播电台,已经真实地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且,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协议的实现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这意味着攻击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在2009年,我的学生在研究OpenBTS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搭建的基站很容易把周围的手机吸入它的网络,这也许是国内最早的伪基站。只是那时,我们从未想到,伪基站会泛滥成如今的样子。

本书作者黄琳是我的学生,一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无线通信领域的专家,对无线通信和无线电安全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和实践。2010年,她曾写过一本《GNU Radio入门》教程,在网络上影响很大。她还曾作为中国360UnicornTeam的唯一女性代表在第23届DEFCON世界黑客大会上发表演讲,在无线电安全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这本书,涵盖当前常见无线电多种应用的安全问题,内容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具备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的读者均可阅读。本书既适合从事无线电安全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对无线电安全方面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可以通过本书对该领域有初步的了解。

王文博(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推荐序2

无线电安全是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领域。有多古老呢?和无线电本身一样古老。

1903年,当马可尼在伦敦皇家学院公开展示无线电通信时,他的竞争对手马斯基林就劫持了马可尼演示的通信。马斯基林在发射的信号中骂马可尼是“老鼠”、“欺骗公众的意大利佬”,弄得现场非常尴尬。直到今天,信号劫持及其防御,仍然是无线电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

二战期间,盟军成功破解纳粹用Enigma机加密的无线电报,大大改变了战局。盟军和纳粹当年在加密解密对抗上所做的工作,今天也仍是无线电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线电通信技术日趋先进、便捷和普及,无线电安全领域的攻防对抗也逐渐从神秘的实验室,走到了大众的身边。20世纪80年代,使用模拟信号的移动电话“大哥大”在香港流行,市面上也就随之出现了专门用于窃听“大哥大”的“小弟小”(粤语叫“细佬细”)。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一日千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无线电通信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然而,人们对这个领域安全对抗的了解却一度没有跟上。十几年前,黑市上刚出现GSM窃听装置时,还有不少通信领域的专家出来辟谣,认为GSM不可能被窃听。现在,GSM的不安全,至少在信息安全工作者中已经成为常识。

今天,在智能手机的引领下,万物互联的趋势不可阻挡,也带动了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当街边的大爷大妈也能随口说出“WiFi”、“GPS”这些词的时候,当家门口的电表也被接上天线的时候,无线电安全越来越多被大众关注也就不奇怪了。然而,相对软件安全领域,无线电安全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

我国每年培养的通信人才并不少,高校的安全专业建设这几年也逐渐跟上来了。但懂通信、会逆向,能拆能焊,又有攻防思维的跨界人才就比较稀罕了。而未来,这个领域会越来越重要。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对此有兴趣的年轻人走上无线电安全研究之路。

无线传千里,攻防永不眠。

于旸(腾讯玄武实验室总监,网名“tombkeeper”)

推荐序3

I first meet Yang Qing at Blackhat 2014 and was pleasantly surprised to learn such a young face leads a team on hardware security. Since then he has accomplished several works, ranging from GPS spoofing to designing various gadgets for protecting users’ security and privacy. When he told me about their book on wireless security, I was delighted because wireless security is such an important topic and needs much more attention and talents than what we have today.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wireless technologies, numerous emerging wireless devices have been woven into the fabric of our daily life, ranging from controlling our home appliances to making our vehicles automatically seek for help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Unfortunately, the security on these wireless devices has almost always lagged behind the plethora of the interests in integrating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to almost everything. Granted that manufactories and designers have gradually increased their motivation in securing their devices, we have a long way to go. Spreading knowledge on wireless security is one of the critical efforts towards securing wireless devices, and this book serves as a good endeavor along this goal.

Many academic book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security are available, and many of them focus on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This book is a collection of the systems works that Qing and his team have carried out in the past few years as well as the state of the art. The book covers a wide range of wireless devices, such as RFID, Bluetooth, Zigbee, GPS, and it contains many results, plots, screen-snapshots from real world experiments.

This book can serve as a good tutorial for those who want to have their hand dirty and reproduce the prior findings. It can also be a good reference book for those who want to find out the off-the-shelf tools for exploring the wireless world. I hope this book can help to foster talents in wireless security and to teach them necessary skills to secure the wireless world for many years to come.

徐文渊(浙江大学教授,南卡大学终身教授)


前言/序言


《无线电通信的奥秘: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 目录 第一章:无线电通信的基石——电磁波的魅力 1.1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1.1.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启示 1.1.2 振荡电荷与电磁波的诞生 1.1.3 传播介质与速度 1.2 无线电波谱的划分与特性 1.2.1 频率、波长与能量的关系 1.2.2 不同频段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1.2.3 电磁波的衍射、反射与散射 第二章:点亮通信的火花——振荡与调制技术 2.1 振荡器的原理与应用 2.1.1 LC振荡电路与RC振荡电路 2.1.2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精度与稳定性 2.1.3 压控振荡器(VCO)与数字控制振荡器(DCO) 2.2 调制:信息载体的“变装术” 2.2.1 幅度调制(AM):信号幅度的变化 2.2.2 频率调制(FM):信号频率的舞蹈 2.2.3 相位调制(PM):信号相位的律动 2.3 解调:重拾原始信息 2.3.1 包络检波与同步检波 2.3.2 鉴频器与鉴相器 2.4 数字调制:效率与可靠性的飞跃 2.4.1 调相(PSK)、调频(FSK)、调幅(ASK) 2.4.2 正交振幅调制(QAM):信息密度的极致追求 2.4.3 差分编码与解调 第三章:连接世界的桥梁——天线与传输 3.1 天线的角色与分类 3.1.1 天线的辐射原理 3.1.2 常见天线类型:偶极天线、单极天线、抛物面天线等 3.1.3 天线的方向性与增益 3.1.4 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3.2 传输线的魔法:信号的忠实伴侣 3.2.1 同轴电缆、波导管与微带线 3.2.2 传输线的阻抗匹配与驻波比 3.2.3 信号衰减与损失的分析 3.3 射频电路基础 3.3.1 滤波器:区分信号的“卫士” 3.3.2 放大器:信号的“力量助推器” 3.3.3 混频器:信号的“转换器” 第四章:现代无线通信的脉搏——接收与处理 4.1 接收机的结构与功能 4.1.1 超外差接收机:经典而高效 4.1.2 直接转换接收机(SDR):灵活性与可编程性 4.1.3 射频前端的设计考量 4.2 噪声与干扰的挑战 4.2.1 热噪声、散粒噪声与宇宙噪声 4.2.2 外部干扰源的分析 4.3 信号的净化:滤波与降噪技术 4.3.1 数字信号处理(DSP)在滤波中的应用 4.3.2 自适应滤波算法 4.4 信号的识别与提取 4.4.1 载波恢复与符号定时恢复 4.4.2 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提升数据可靠性的关键 4.4.3 解卷积与均衡技术 第五章:无线通信的多彩画卷——系统与网络 5.1 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你我的网络 5.1.1 从1G到5G:技术演进与革命 5.1.2 核心网与接入网架构 5.1.3 频率复用与小区划分 5.1.4 切换与漫游机制 5.2 无线局域网(WLAN):自由的上网体验 5.2.1 Wi-Fi标准(802.11系列)详解 5.2.2 CSMA/CA机制与信道接入 5.2.3 无线安全基础(WEP、WPA、WPA2/3) 5.3 卫星通信:连接世界的“眼睛”与“耳朵” 5.3.1 轨道分类与通信模式 5.3.2 卫星链路设计与信号处理 5.4 物联网(IoT)通信:万物互联的基石 5.4.1 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LoRa, NB-IoT等) 5.4.2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Bluetooth, Zigbee等) 5.5 广播与电视:信息传递的传统力量 第六章:无线通信的未来展望——创新与趋势 6.1 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灵活与智能的融合 6.1.1 SDR的架构与优势 6.1.2 SDR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潜力 6.2 认知无线电(CR):智能感知与动态频谱接入 6.2.1 CR的感知、决策与学习机制 6.2.2 动态频谱接入(DSA)的挑战与机遇 6.3 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6.3.1 毫米波通信与大规模MIMO 6.3.2 网络切片与边缘计算 6.4 新兴无线技术探索(如可见光通信、量子通信等) 附录 常用无线通信术语解释 无线电通信相关标准概览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无线电通信的奥秘: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是一本深入浅出的著作,旨在为读者揭示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背后那些令人着迷的科学原理和工程实践。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无线电通信从电磁波的诞生,到信息编码、传输、接收、处理,再到构成庞大通信网络的整个生命周期。 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入手,深入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传播,以及它在不同频段所表现出的独特物理特性。我们将探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论基石,了解振荡电荷与电磁波的诞生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学习如何根据频率和波长来划分无线电波谱,理解不同频段的传播特性如何决定其应用范围。从低频的穿透力到高频的带宽优势,读者将获得对无线电波谱的全景式认知。 第二章将聚焦于信息传递的关键技术——振荡与调制。我们将剖析各种振荡电路的原理,从经典的LC、RC振荡器,到高精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以及可控性强的压控、数字控制振荡器。随后,我们将深入介绍各种调制技术,包括传统的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理解它们如何将原始信息“寄生”在载波上,以及如何通过解调技术将信息重现。更进一步,本书将详细阐述数字调制技术,如PSK、FSK、ASK,特别是代表信息传输效率巅峰的正交振幅调制(QAM),并介绍差分编码如何提升信号的鲁棒性。 第三章是关于无线通信的“硬件工程师”——天线与传输。我们将探究天线作为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工作原理,介绍各种类型天线的结构特点、方向性与增益,并讨论天线的设计与优化是如何影响通信性能的。同时,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传输线,如同轴电缆、波导管、微带线,以及它们在信号传输中的关键作用,包括阻抗匹配、驻波比的控制,以及信号衰减的应对策略。此外,射频电路中的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等核心组件也将得到详尽的介绍。 第四章将引导读者走进信号的“大脑”——接收与处理。我们将解析超外差接收机和直接转换接收机等经典与现代的接收机架构,探讨射频前端的设计考量。本书将重点分析无线通信中无处不在的噪声与干扰,以及各种有效抑制和消除它们的滤波与降噪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应用和自适应滤波算法。最后,我们将深入研究如何精确地识别和提取信号中的有用信息,包括载波恢复、符号定时恢复,以及至关重要的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它们是保障数据可靠传输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五章将勾勒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宏伟蓝图。我们将从最贴近生活的蜂窝移动通信出发,深入剖析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理解其核心网与接入网的架构,以及频率复用、小区划分、切换等关键机制。随后,我们将探索方便快捷的无线局域网(WLAN),详细介绍Wi-Fi标准及其信道接入机制,并简要提及Wi-Fi安全的基础。本书还将触及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卫星通信,以及构筑万物互联世界的物联网通信技术(LPWAN、Bluetooth、Zigbee等)。 本书的第六章将放眼未来,探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我们将深入解析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的灵活性与可编程性,以及认知无线电(CR)如何实现智能感知与动态频谱接入。此外,本书将对5G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展望,包括毫米波通信、大规模MIMO、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等。最后,我们将对可见光通信、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进行初步的探索。 《无线电通信的奥秘:从基础原理到前沿应用》力求以严谨的态度,清晰的逻辑,生动的语言,为广大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从业人员以及对无线通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源。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解复杂的技术原理,并对无线通信的未来发展方向形成深刻的认识。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感。厚实的纸张,精美的印刷,光是捧在手里就觉得值回票价。我是一个对信息安全领域非常关注的人,尤其是那些不太为人所熟知的细分领域。无线电安全,在我看来,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未知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无线信号包围的世界里,从手机通信到Wi-Fi,再到各种物联网设备,它们都依赖于无线电波的传输。而一旦这个环节出现安全漏洞,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的名字《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恰恰精准地戳中了我的痛点。我期待书中能对当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例如5G、蓝牙、Wi-Fi等,进行深入的安全分析。我想知道,在这些看似便捷的无线通信背后,可能存在哪些未被发现的脆弱点?黑客是如何利用这些漏洞来窃取信息、干扰通信,甚至控制设备的?我特别希望作者能够详细讲解各种攻击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信号监听、欺骗、重放攻击等。同时,我也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提出的有效防御措施,例如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抗干扰策略等。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无线电安全知识体系,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潜在的威胁,这是我最看重的地方。

评分

当我看到《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这本书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黑客在暗夜中操纵信号,截获机密信息,或者制造混乱。虽然现实可能没有那么戏剧化,但无线电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一直认为,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无线通信的安全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点出了这个核心内容,让我感到非常有吸引力。我设想,书中会涵盖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从传统的广播电视到现代的Wi-Fi、蓝牙、蜂窝网络,甚至是一些更专业的无线通信系统。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语言,剖析这些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我特别想了解,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无线设备,在安全防护方面究竟做得如何?是否存在我们不了解的“后门”或者隐患?书中提到的“攻防”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看到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攻击的套路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反制措施。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术,帮助读者进行安全评估或者防御,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是否能让我对无线电安全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这是我阅读的最终目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抓人眼球,那充满科技感的配色和抽象的图形,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内容一定不一般。我一直对无线电技术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它像是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神秘领域。这本书的名字《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更是直接点燃了我的兴趣。我设想,这本书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我期待能够了解无线电波是如何工作的,从最基础的原理到复杂的通信协议,都能有清晰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揭示那些隐藏在无线电背后的安全隐患,比如信号可能被如何拦截、篡改,甚至被用来进行恶意攻击。书中提到的“攻防”二字,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猜想作者会详细介绍各种针对无线电系统的攻击手段,以及相应的防御策略。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高深的技术概念解释清楚,让像我这样的技术小白也能有所收获。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这样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无线电安全的重要性,也能更好地想象出作者所描绘的“攻防”场景。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是一个充满知识宝藏的盒子,我迫不及待想要打开它,一探究竟。

评分

说实话,我接触过不少关于网络安全的书籍,但《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总觉得,与那些耳熟能详的网络攻击方式相比,无线电领域的安全问题更加隐秘,也更加难以察觉。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会像一把钥匙,打开一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我期待书中能够从物理层的角度,深入剖析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不同的无线电频段,是否存在特定的安全风险?信号的传播特性,又会如何影响通信的安全性?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无线电攻击技术,比如信号侦测、射频指纹识别、信号劫持等等,并且能够清晰地解释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的防御思路,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防御,也包括一些管理和策略层面的建议。如果书中能够结合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那就更好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无线电安全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技能,为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提供一些安全上的保障。

评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无线电安全的概念其实是模糊的。只知道手机信号、Wi-Fi信号,但很少去想它们的安全性问题。直到我看到《无线电安全攻防大揭秘》这本书,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专业,让我立刻产生了想要了解其内容的冲动。我猜想,这本书会从基础的无线电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手段。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实际的攻击案例,例如如何通过截获无线信号来获取敏感信息,或者如何通过伪造信号来干扰正常的通信。此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防御技巧,帮助读者提高自己的无线电安全意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通信安全。例如,对于家庭Wi-Fi网络,有哪些安全设置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些使用无线通信的智能设备,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才能避免被黑客攻击?我对书中关于“攻防”的论述非常感兴趣,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阐述攻击者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以及防御者又该如何构建自己的防线。这本书是否能让我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对无线电安全有所了解的行家,这是我最期待的。

评分

着眼于无线通信安全领域,以无线通信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讨论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协议分析结合攻防实例,深入介绍安全攻防技术。案例题材囊括物联网、车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及相关的软硬件安全。本书共分 9 章,其中第 1 章介绍作者在无线安全攻防领域多年来的思路、理念及对该领域未来的展望;第 2~8 章分别介绍各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安全攻防(RFID、无线遥控、ADS-B、BLE、ZigBee、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及实例测试;第9 章介绍无线安全研究的重要手段,软件无线电工具GNU Radio和相关硬件的详细使用

评分

价格实惠,活动给力,质量不错

评分

内容不错!值得一看,价格还比较优惠!

评分

涉及到的地方还真挺有趣

评分

?

评分

在京东自营买书就是快,价格可能不是最便宜,但能快速到手,趁兴致勃勃时阅多,是解决城市生活压力的好方法?我自己认为而已,看观莫喷

评分

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新技术,新方法!

评分

结果整体内容只用了几分钟就不想看了,并且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99%的内容都是产品目录类型

评分

好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好好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