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電氣設備科研設計人員,機電自動化專業高年級師生等 《電接觸理論、應用與技術》(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是國際電接觸知名專傢經典力作,國內電接觸知名專傢傾情翻譯!
相關閱讀:
《(第1冊)》
《(第2冊)》
《(第3冊)》
《(第3版)》
《 》
內容簡介
《電接觸理論、應用與技術》(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分為3篇:第1篇為電接觸基礎,講述瞭電接觸的結構、機理及基本理論,電摩擦的基本形式與原理,常用電接觸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應用,電接觸可靠性等;第2篇為電接觸應用,介紹瞭電力連接器的結構、故障機理及預防措施,電子連接器的材料、結構、故障機理及預防措施等,從電摩擦學的角度闡述瞭在各種條件(參數)下的滑動電接觸特性及機理;第3篇為診斷與監測技術,介紹瞭摩擦錶麵的電檢測、評估方法,以及電網的監測技術。《電接觸理論、應用與技術》(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引用瞭大量相關領域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並附有大量參考文獻,使讀者在掌握電接觸原理及應用的同時,也能獲得對該領域研究背景和發展趨勢的瞭解,為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瞭便利。《電接觸理論、應用與技術》(Electrical Contacts: Fundamentals, 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y)可作為電氣設備科研與設計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作為高校機電自動化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Milenko Braunovic 博士,1962年於南斯拉夫Belgrade大學畢業,並分彆於1967和1969年在英國Sheffied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71~1997年作為高級研究人員在Hydro Quebec研究所(IREQ)工作,1997年退休並建立瞭自己的科學顧問公司——MB Interface。1997~2000年任加拿大電力聯閤會顧問。目前是加拿大魁北剋Boucherville的研發負責人。
在過去的30年裏,Milenko Braunovic 博士在Hydro Quebec研究所和加拿大電力聯閤會做瞭大量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內容涉及電力接觸、立交橋設計與評估、加速實驗方法,以及電力連接摩擦學等領域。他還指導瞭形狀記憶閤金在電力係統應用的研發工作。Milenko Braunovic 博士撰寫瞭100多篇論文和技術報告,包括在他擅長的科學領域撰寫百科全書的相關部分及專著。此外,他多次在世界範圍講學,發錶瞭大量的國際會議論文。
基於他對電接觸研究與應用的貢獻,Milenko Braunovic 博士於1994年獲Ragnar Holm科學成就奬。基於他對電接觸Holm會議長期的領導和組織工作,1999年獲Ralph Armington傑齣貢獻奬。他還於1994年獲IEEE CPMT佳論文奬。1990年他在加拿大Montreal成功地主持瞭第15屆國際電接觸會議(ICEC),任美國Chicago第18屆ICEC技術委員會主席。他是IEEE、ASM、MRS、ASTM、TMS高級會員。
Valery Konchits博士,於1949年1月3日齣生於白俄羅斯Gomel市,1972年畢業於Gomel國立大學,1982年在俄羅斯Kalinin 技術學院獲摩擦學博士學位。
1972年他加入白俄羅斯科學院Gomel金屬�簿酆銜鎇芯剋�,1993年成為摩擦實驗室主任,2001年任Gomel金屬 聚閤物研究所副所長。
Valery Konchits博士,的研究領域主要有電接觸的摩擦與磨損、接觸界麵的剝削現象,以及摩擦的電子物理診斷方法。他發錶瞭80多篇論文,獲得瞭10項專利。是專著《電接觸摩擦學》(俄文,1986年齣版)的作者之一。
Nikolai Myshkin教授,於1948年齣生於俄羅斯Ivanovo,1971年畢業於電力工程學院機電專業。1977年在俄羅斯科學院力學所獲博士學位,同年進入Gomel金屬聚閤物研究所,1990年起為摩擦學部主任。2002年為MPRI主任。1985年他在摩擦學領域獲科學博士學位。1991年成為材料科學教授。2004年被選為白俄羅斯科學部成員。
1983年他獲得USSR國傢青年科學傢奬,1993年獲白俄羅斯科學部佳研究奬,2004年獲俄羅斯政府科學技術奬。
Nikolai Myshkin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微納米錶麵特性、固體接觸機理、磨損監測、摩擦中的電現象、摩擦測試設備以及航天工程。
他作為作者或閤作者發錶瞭180多篇論文,獲得瞭60項專利。他作為作者之一撰寫瞭《摩擦手冊》(1979年俄文版,1982年英文版),專著《邊界潤滑的物理、化學和機理》(1979)、《電接觸摩擦學》(1986)、《摩擦學中的聲學和道學方法》(1991)、《機械中的磁場》(1993),《材料科學》(1989),英文《摩擦學導論》(1997)、和《摩擦學:原理與應用》(2002)。
Nikolai Myshkin教授是白俄羅斯摩擦學會主席和國際摩擦委員會副主席,《摩擦與磨損》雜誌副主編,以及《國際摩擦學》、《摩擦學報告》、《工業如何與摩擦》和《機械性與應用國際》雜誌編委會委員。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序
前言
作者簡介
第1篇電接觸基礎
第1章電接觸概述2
1.1引言2
1.2基本特徵綜述4
第2章接觸機理7
2.1固體錶麵7
2.2錶麵形貌8
2.3測量錶麵參數的現代方法15
2.4光滑錶麵的接觸18
2.4.1塑性接觸和彈塑性接觸20
2.5粗糙錶麵之間的接觸23
2.5.1Greenwood�瞁illiamson 模型23
2.5.2多級模型26
2.5.3彈性接觸轉變到塑性接觸29
第3章摩擦學31
3.1摩擦31
3.1.1摩擦定律31
3.1.2實際接觸麵積33
3.1.3界麵粘閤(摩擦的粘著分量)33
3.1.4摩擦時的變形36
3.1.5摩擦是運行條件的函數38
3.1.6初始位移39
3.1.7粘性滑動40
3.2磨損41
3.2.1磨損階段42
3.2.2磨損的簡化模型43
3.2.3磨損的基本原理44
3.2.4磨料磨損45
3.2.5粘著磨損49
3.2.6粒塊形成49
3.2.7疲勞磨損50
3.2.8腐蝕磨損51
3.2.9微動磨損53
3.2.10脫層磨損54
3.2.11侵蝕56
3.2.12組閤磨損方式56
3.3潤滑57
3.4摩擦學目前的發展趨勢58
第4章電接觸材料61
4.1金屬電接觸材料61
4.1.1電接觸材料的性能61
電接觸理論、應用與技術目錄4.1.1.1銅64
4.1.1.2鋁66
4.1.1.3銀67
4.1.1.4鉑69
4.1.1.5鈀69
4.1.1.6金69
4.1.1.7銠70
4.1.1.8鎢70
4.1.1.9鎳70
4.1.2重載荷及中等載荷電接觸金屬及閤金材料71
4.1.3輕載荷電接觸的金屬和閤金材料73
4.1.4液態金屬接觸材料74
4.1.5彈性電接觸材料76
4.1.6形狀記憶閤金及其在電接觸中的應用77
4.2電接觸用鍍層79
4.2.1基本要求79
4.2.2錶麵工程技術81
4.2.2.1錶麵偏析81
4.2.2.2離子注入82
4.2.2.3電鍍83
4.2.2.4化學鍍85
4.2.2.5噴鍍85
4.2.2.6化學沉積86
4.2.2.7刷鍍87
4.2.2.8物理氣相沉積技術87
4.2.2.9電火花沉積88
4.2.2.10中間過渡層88
4.2.2.11多層電接觸88
4.2.3鍍層材料89
4.2.3.1用於電源連接器的鍍層(銅、鋁連接)89
4.2.3.2電子/電力工業鍍層92
4.3復閤電接觸材料98
4.3.1轉換設備復閤電接觸材料98
4.3.2用於滑動觸點的自潤滑復閤材料104
4.4納米材料110
4.4.1納米材料總體性能111
4.4.2力學性能112
4.4.3電性能117
4.4.4磁性能119
4.4.4.1巨磁阻120
4.4.4.2彈道磁阻效應122
4.4.5納米管123
4.4.6熱穩定性125
4.4.7納米材料錶徵技術125
4.4.7.1納米壓痕126
4.4.7.2掃描探針顯微鏡127
第5章通過接觸麵的電流和熱流的傳導131
5.1接觸電阻131
5.1.1圓形和非圓形的a斑點131
5.1.2信號頻率的影響136
5.1.3尺寸影響,納米級接觸137
5.1.4錶麵膜的影響140
5.1.5接觸形狀的影響145
5.1.6粗糙接觸的傳導性150
5.2接觸麵的熱效應157
5.2.1熱傳導理論的基本原理158
5.2.2熱傳導理論的基本問題159
5.2.3電流對接觸斑點的加熱163
5.2.3.1無膜金屬接觸163
5.2.3.2有錶麵膜的接觸斑點的生熱166
5.2.3.3帶有隧道�駁嫉縋さ慕喲ゼ湎兜某∏�169
5.2.4摩擦生熱公式170
5.2.5電接觸的閃點173
5.2.6摩擦接觸的瞬態熱效應175
5.2.6.1熱彈性的不穩定性176
5.2.6.2溫度�材Σ料凳�引起的非穩定性176
5.2.6.3摩擦方式的變化與非穩定性間的關係176
第6章電接觸中的可靠性問題178
6.1電接觸可靠性的重要性178
6.2電接觸的必要條件179
6.3影響電接觸可靠性的因素179
6.4連接器的失效機理181
6.4.1 接觸麵積181
6.4.2氧化183
6.4.3腐蝕184
6.4.4微動磨損187
6.4.4.1微動機理188
6.4.4.2影響微動的因素189
6.4.4.3電接觸中的微動190
6.4.4.4接觸載荷191
6.4.4.5運動頻率194
6.4.4.6滑動幅值194
6.4.4.7相對濕度194
6.4.4.8溫度195
6.4.4.9電流作用196
6.4.4.10錶麵加工198
6.4.4.11硬度198
6.4.4.12金屬氧化物199
6.4.4.13摩擦係數199
6.4.4.14電化學因素199
6.4.5金屬間化閤物199
6.4.6電子遷移205
6.4.7應力鬆弛和蠕變207
6.4.7.1電流作用的本質208
6.4.7.2電流對應力鬆弛的作用209
6.4.8熱膨脹214
6.5連接劣化的影響214
6.5.1接觸剩餘壽命的預測模型216
6.5.2接觸劣化的經濟影響221
6.5.3電源品質223
第2篇電接觸應用
第7章電力連接226
7.1電力連接器的類型226
7.2結構設計和退化機理227
7.2.1螺栓連接器227
7.2.1.1螺栓連接的磨損231
7.2.1.2鋁連接器的微動磨損233
7.2.1.3金屬間化閤物235
7.2.1.4蠕變和應力鬆弛236
7.2.2母綫�泊┐探喲�238
7.2.3壓接式連接器240
7.2.3.1壓接連接的退化機理242
7.2.3.2腐蝕243
7.2.3.3壓接式連接器中的微動245
7.2.4機械連接器245
7.2.4.1接綫螺釘連接器245
7.2.4.2絕緣刺穿連接器249
7.2.4.3楔形連接器249
7.2.5焊接連接器250
7.3減緩措施252
7.3.1接觸麵積�擦�接器設計252
7.3.2接觸壓力254
7.3.3錶麵預處理256
7.3.4機械接觸裝置256
7.3.4.1重新固定259
7.3.4.2雙金屬嵌入260
7.3.4.3過渡墊圈260
7.3.4.4多接觸元件261
7.3.4.5形狀記憶閤金機械裝置261
7.3.4.6自修復連接262
7.3.5潤滑:接觸輔助化閤物262
7.4安裝程序265
第8章電子連接器267
8.1電子連接器的類型267
8.2電子連接器的材料268
8.2.1焊接材料268
8.2.2無鉛焊料269
8.2.2.1锡269
8.2.2.2锡�慘�閤金270
8.2.2.3锡�慘��差楹轄�270
8.2.2.4锡�慘��餐�閤金271
8.2.2.5锡�慘��餐��蔡嗪轄�271
8.2.2.6锡�慘��蔡嗪轄�271
8.2.2.7锡�差楹轄�272
8.2.2.8锡�餐�閤金272
8.2.2.9锡�差骱轄�273
8.2.2.10锡�差鰵慘�閤金273
8.2.2.11锡�殘亢轄�274
8.2.2.12锡�殘開慘�閤金274
8.2.2.13锡�殘開慘��猜聯詫睾轄�274
8.3電子連接器的失效機理276
8.3.1孔隙率276
8.3.2腐蝕/汙染278
8.3.2.1孔隙腐蝕278
8.3.2.2蠕變腐蝕279
8.3.2.3變色281
8.3.3微動283
8.3.4摩擦聚閤物290
8.3.5金屬間化閤物292
8.3.6蠕變和應力鬆弛303
8.3.7電子遷移307
8.3.8晶須311
8.4改善措施314
8.4.1鍍層作用315
8.4.1.1金鍍層315
8.4.1.2鈀和鈀閤金316
8.4.1.3锡鍍層317
8.4.1.4鎳和鎳基閤金317
8.4.2潤滑作用318
第9章滑動接觸321
9.1電接觸摩擦學321
9.1.1摩擦與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322
9.1.2邊界膜的作用322
9.1.3提高滑動電接觸可靠性的主要方法323
9.1.4滑動電接觸發展中的摩擦物理學325
9.2乾(無潤滑)金屬接觸328
9.2.1小電流接觸328
9.2.1.1摩擦條件下小電流和電場的影響329
9.2.1.2界麵剪切效應329
9.2.1.3粘結、轉移、磨損碎屑的形成及錶麵蛻變331
9.2.2大電流接觸336
9.2.2.1電流對於摩擦性能的影響336
9.2.2.2電場的影響340
9.2.2.3速度的影響342
9.2.2.4接觸件材料組閤的影響342
9.2.2.5滑動中的電塑效應343
9.2.2.6金屬縴維電刷接觸的摩擦及電流傳遞345
9.2.3接觸電阻的穩定性、電噪聲349
9.2.3.1常閉連接器的接觸噪聲349
9.2.3.2滑動接觸的電噪聲350
9.3潤滑的金屬接觸360
9.3.1潤滑要素的概述360
9.3.2潤滑邊界層的電性能360
9.3.3潤滑接觸的電導率364
9.3.3.1潤滑劑對於接觸斑點周圍區域電導率的影響364
9.3.3.2潤滑劑對於接觸斑點電導率的影響365
9.3.3.3經過潤滑處理後接觸對電導率的實驗研究370
9.3.3.4光滑潤滑錶麵間的接觸電阻373
9.3.3.5溫度對接觸電導率的影響374
9.3.4滑動電接觸中的潤滑因素375
9.3.4.1潤滑劑影響的早期研究376
9.3.4.2潤滑劑的耐用性377
9.3.4.3潤滑劑的摩擦化學特性379
9.3.4.4速度對於小電流接觸的影響382
9.3.4.5潤滑劑對於接觸性能的影響382
9.3.4.6大電流潤滑接觸中的電流導通情況及摩擦力384
9.3.5電接觸潤滑劑388
9.3.5.1滑動開關接觸件的潤滑劑389
9.3.5.2用於傳感器中滑動接觸的潤滑劑390
9.3.5.3接觸潤滑劑的選擇392
9.4復閤接觸394
9.4.1中間層對電特性的影響394
9.4.1.1中間膜層的結構和電特性394
9.4.1.2電流通過中間層的接觸機理399
9.4.1.3復閤金屬接觸麵極性對電導率的影響405
9.4.2電流的“潤滑”效應408
9.4.2.1電流對摩擦性能的影響408
9.4.2.2電流的“潤滑”效應機理410
9.4.2.3電刷材料對帶電摩擦性能的影響413
9.4.3電磨損416
9.4.3.1無電流接觸磨損416
9.4.3.2電流在磨損中的作用417
9.4.3.3無電火花下的電磨損影響因素420
9.4.3.4潔淨程度對電接觸區域的影響424
9.4.3.5存在火花和電弧時的磨損426
9.4.3.6減少電磨損的方法427
第3篇診斷與監測技術
第10章摩擦學中的電檢測方法430
10.1錶麵特徵430
10.2接觸區域與摩擦範圍的判斷434
10.2.1接觸區域的形成434
10.2.2有氧化膜的滑動接觸控製438
10.2.3金屬接觸點形成的實驗研究439
10.3材料和潤滑物的摩擦特性估測442
10.3.1錶麵膜的承載能力和潤滑性能的估測442
10.3.2在不完全的潤滑下的潤滑中間層的抗剪強度估計444
10.3.3通過電氣方法評估材料和潤滑劑的熱穩定性446
10.3.4錶麵塗層和錶麵膜的控製448
10.3.5測量和分析接觸特性的新型係統449
第11章監測技術454
11.1熱測量456
11.1.1紅外綫溫度測量456
11.1.2紅外綫溫度圖像測量的基本特徵457
11.1.3紅外綫熱係統的類型458
11.1.4形狀記憶效應溫度指示器462
11.1.5溫度膠465
11.1.6遠程溫度傳感器465
11.2電阻測量466
11.3監測接觸載荷469
11.4超聲波測量470
11.5無綫監測471
11.6監測和診斷技術的成本效益474
附錄476
附錄A粗糙錶麵的描述方法476
附錄B形狀記憶材料483
附錄C電接觸數據錶498
參考文獻508
前言/序言
本書詳細闡述瞭可使諸多技術裝備中的移動和固定的電接觸達到和保持其可靠性要求的分析模型、工藝技術、方法與工具。例如汽車部件和飛機部件,大、小功率接觸件,滑動和斷路觸點,電子和控製設備以及機電係統等。它提供瞭已有文獻中很少論及的電接觸摩擦性能的廣泛描述,這些是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很感興趣的問題。
本書聚焦於連接中主要的機械和電氣問題,涉及應用領域和結構與性能的關係。本書很好地平衡處理瞭電接觸中的機械學和材料學,同時兼顧瞭其設計、開發和製造。本書提供瞭關於跨越接觸界麵的導電性以金屬錶麵形貌、載荷和材料的力學物理性能為函數,以及考慮到材料性能和潤滑效應的電性能與摩擦、磨損的內在聯係的完整介紹。考慮瞭不同退化機理的危害作用,如應力鬆弛或蠕變、微動、
電接觸理論、應用與技術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電接觸理論、應用與技術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