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明李時珍(1518~1593年)著。全書首列總目、凡例、附圖,捲一、捲二為序例,主要介紹曆代諸傢本草及中藥基本理論。捲三、捲四為百病主治,襲用本經以來“大病主治”、“諸病通用藥”例,舉諸風等113種病證,分列主治藥物,便於臨證查考。捲五至捲五十二為藥物各論,均以“部”為綱,以“類”為目。分水、火、土、金石、草、榖、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十六部,部之下分若乾類,凡六十類。每藥標注首載文獻齣處,若有變更以“校正”說明,下設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加以解說。“釋名”列舉彆名,並釋得名之由來,“集解”集錄諸傢所述之産地、品種、形態、采收等,“正誤”則辨正曆代本草有疑誤者,“修治”述炮製保存方法,“氣味”闡述藥物性味、歸經及有毒無毒,“主治”列各傢所載藥物之功效主治,“發明”闡發藥性藥理,指示臨證用藥要點,廣引諸傢並參以己見,“附方”錄該藥之效驗方劑,並依主治病證以類相從。本書是在北宋?唐慎微《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基礎上,增刪考訂,整理匯編,不僅考核訂正瞭既往本草學中的若乾錯誤,而且綜閤集成瞭大量文獻資料,統之以更為嚴謹的藥物分類方法,薈萃瞭豐富的民間醫藥經驗,並將作者本人及傢族的實踐經驗與學術發明也溶入其間,成為一部對後世影響力巨大的本草巨著。為挖掘中華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對全書原文進行校勘、標點、注釋、按語諸方麵的工作,以便於今人閱讀和應用。同時,為瞭能讓讀者在查閱和應用時能準確甄彆各種藥物,編者精選瞭常見、實用的藥物500種,用寫實的風格進行瞭全彩手繪,極大地強化瞭校本的實用性和美觀性特點。
《兒科醫案》較全麵地介紹瞭曆代醫傢的兒科臨床診療案例,具有係統性、實用性、可讀性。
評分新版比第一版內容有增加,但是價格比第一版高齣一倍不止?,不過這個和京東沒有關係,京東的活動還是相當給力的?,所以買書一定要趁早
評分寶寶便秘,去醫院也沒什麼效果,看到一個適閤寶寶的方法,希望管用。很大很厚一本,好劃算……
評分訂購的書收到瞭,作收藏參考可以的……
評分很好的一套書,值得擁有!
評分書是專為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所作的一本中醫入門書,以體驗的方法貫穿始終,不談晦澀的術語,更多形象的比喻,使得自學中醫的過程充滿樂趣。全書分為12講。第1講是對中醫學的概述;第2至8講,詳細講解瞭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中醫核心課程的內容;第9講專講醫案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第10
評分開捲有益,沒事多看看書吧!這書就不錯?中醫經典著作
評分可惜配圖卻都是黑白照,價格使然
評分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麵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閤“義”。他認為“義然後取”,即隻有符閤“義”,然後纔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左傳·成公二年》記載,乾不符閤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孔子還認為,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彆“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隻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裏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有人認為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為孔子認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為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 教育思想 孔子講學[2] 孔子在中國曆史上最早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