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该法律的出台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村庄规划的法律地位,为村庄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对村庄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村庄规划的理论依据还很欠缺,《村庄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列举了在村庄规划中可以参考的理论,如人地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行为科学理论、人居环境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反规划理论和低碳理论,但这些理论对村庄规划多是间接参考,而直接指导村庄规划的理论还有待于在认识村庄和规划实践中逐步总结和发现。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观点
1.2 国外村庄建设概况及借鉴
1.2.1 国外村庄建设概况
1.2.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借鉴
1.3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问题
1.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1.4.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重价值
1.4.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1.4.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1.5 政府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5.1 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出台相关法规及政策
1.5.2 积极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1.5.3 在指导农村经济发展上坚持政府行为生态化
1.5.4 建立绿色国民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
1.5.5 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补偿或奖励制度
1.6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村庄规划
1.6.1 村庄规划中导入生态理念的意义
1.6.2 生态文明思想与城乡统筹
1.6.3 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乡村规划
第2章 村庄与村庄规划概述
2.1 村庄分类和演变
2.1.1 村庄的内涵
2.1.2 村庄的分类
2.1.3 我国村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4 我国村庄发展趋势
2.2 村庄规划的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现实背景
2.2.3 经济与社会背景
2.3 村庄规划的界定
2.3.1 村庄规划的定义
2.3.2 村庄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2.4 村庄规划的影响因素
2.4.1 自然因素
2.4.2 经济产业因素
2.4.3 社会文化因素
2.4.4 空间因素
2.4.5 技术因素
2.5 村庄规划的意义
2.5.1 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5.2 集中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人居住的优美环境
2.5.3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5.4 集中公益设施的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
2.5.5 将村庄体系规划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体系
2.6 村庄规划的任务及构成
2.6.1 村庄规划的任务
2.6.2 村庄规划的构成
2.7 政府在村庄规划中的重新定位
2.7.1 有限政府的概念
2.7.2 构建服务型政府
2.7.3 健全行政监督机制
第3章 村庄规划建设的有关理论
3.1 人地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3.1.1 人地关系的内涵
3.1.2 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
3.1.3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4章 村庄建设规划的程序、方法和内容
第5章 村庄建设规划的前期研究
第6章 村庄总体规划
第7章 村庄专项建设规划与设计
第8章 村庄建设规划管理
第9章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
第10章 村庄规划案例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村庄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村庄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