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大帝(套裝全三冊)/長篇曆史小說經典書係

漢武大帝(套裝全三冊)/長篇曆史小說經典書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煥亭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長江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5486004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031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長篇曆史小說經典書係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1178
套裝數量:3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他建立瞭一個國傢前所未有的尊嚴,

他給瞭一個族群挺立韆鞦的自信,

他塑造瞭一個民族奮起圖強的偉大時代,

他開創瞭一段留傳韆古的帝國傳奇,

他演繹瞭一場天地泣血的酷烈大戰,

他的國號成瞭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內容簡介

  《漢武大帝》以劉徹的幼年開篇,通過風險繼位,掌握大權;用賢變法,尊王攘夷;大戰匈奴,齣使西域;巫蠱為亂,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圍繞和與戰、治與亂、忠與叛、生與死、得與失、情與恨的矛盾,嚮讀者全景式地展現瞭漢武帝縱橫跌宕的一生和那個風雲變幻、英雄輩齣的時代。
  其間宮廷的明爭暗鬥,大漢帝國徵戰四方、金戈鐵馬的壯觀氣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抵禦外族入侵,氣勢宏大的戰爭場麵,壯烈激越的將士情懷,雄視天下的盛世風華,都將在這部作品中得到淋灕盡緻地展現。

作者簡介

  楊煥亭,現為中國作協會員,曾任陝西省作傢協會第五屆理事、長篇小說專業委員會委員、文藝評論傢協會理事,陝西省鹹陽市作傢協會主席。畢業於西北大學曆史係,一直在新聞戰綫工作,先後任編輯、縣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廣播電颱編輯部主任,市級廣播電視編委會副總編輯等職務。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有四百多萬字的作品在《人民日報》《陝西日報》《小說評論》《延河》《延安文學》《文化藝術報》《新大陸》等報刊上發錶。齣版有係列文化散文集《海的夢幻》《月影人影》《燭影墨影》《山月照我》,文化史專著《秦始皇與秦都鹹陽》(與雷國勝閤著),長篇人物傳記《茂陵臥牛之謎》(與雷國勝閤著),長篇小說《往事如歌》,長篇紀實文學《無定河的女兒》,長篇曆史小說《武則天》(全三冊)等。第*、第二屆“陝西文藝評論奬”獲得者。

內頁插圖

目錄

君臨天下
序 一 曆史眼光 人間情懷
——讀楊煥亭長篇曆史小說《漢武大帝》……………001
序 二 詩人激情與史傢理性的結晶
——記長篇曆史小說《漢武大帝》……………………006
楔 子 ……………………………………………………………………001
第 一 章 驚天刺案動長安 劉徹請纓齣京都……………………………004
第 二 章 慧識忠勇贈虎鞶 謀齣少壯擒元凶……………………………019
第 三 章 劉徹遠慮焚獄詞 李廣齣奇卻敵兵……………………………031
第 四 章 金屋藏嬌談笑裏 風雨化虹辯詞間……………………………047
第 五 章 登樓追遠憂國政 帝後論人起鋒爭……………………………066
第 六 章 尊儒策問正綱紀 上林不眠議國是……………………………081
第 七 章 王娡書劄言心事 劉徹細柳振軍威……………………………094
第 八 章 心懷高遠拒風雨 積怨太深兩情疏……………………………108
第 九 章 張騫持節使西域 漢皇探心宴劉安……………………………126
第 十 章 趙綰傾舟墜情網 禍起蕭牆遇逆風……………………………142
第 十一 章 公主明理救漢使 劉徹動情遇紅顔……………………………159
第 十二 章 漢皇韜晦待崛起 竇後鎖眉愁烽火……………………………176
第 十三 章 柏榖曆險鎸足痕 江南伐酋主沉浮……………………………193
第 十四 章 盈淚齣宮恨無語 思漫歸京赴新程……………………………209
第 十五 章 暮靄深鞦殘陽落 風雨關河看英傑……………………………223
第 十六 章 不戰屈兵平南叛 力主和親謀北安……………………………240
第 十七 章 閩越分國南藩定 永巷事發韓嫣傾……………………………255
第 十八 章 靜心自問思官品 開懷放眼選良纔……………………………271
第 十九 章 王恢巡邊雁門郡 周風沐賢古雍城……………………………288
第 二十 章 餘吾水蕩情愛麯 未央廷議析戰局……………………………305
第二十一章 馬邑首戰失地利 池陽聞報怒衝冠……………………………323
第二十二章 痛追敗因還自省 爭寵尤人意難平……………………………337
第二十三章 竇嬰含恨辯朝堂 阿嬌泄妒作巫蠱……………………………349
第二十四章 引頸喋血巫蠱案 廢後阿嬌齣椒房……………………………367
漢武執鞭
第 一 章 東方朔怒斥董偃 張使君再徵瀚海……………………………001
第 二 章 衛將軍初戰告捷 長公主情發春華……………………………017
第 三 章 滄桑盡在酒時語 風流當屬情中人……………………………032
第 四 章 瑞雪妙賦搖玉樹 金麟嚶啼降皇廷……………………………046
第 五 章 阿嬌含淚訴積怨 衛後喜盈入椒房……………………………061
第 六 章 血灑疆場誌未酬 推恩狂飆振長纓……………………………077
第 七 章 鐵騎重擊破樓煩 衛青封賞犒三軍……………………………092
第 八 章 主父弄波齊王府 淮南夢破推恩潮……………………………108
第 九 章 汲黯判案公生明 劉徹護法義滅親……………………………124
第 十 章 閼氏凜然玉石碎 張騫傾淚歸長安……………………………140
第 十一 章 論官語中見官品 情怨話裏識情操……………………………156
第 十二 章 大將軍負重齣京 衛子夫遭嫉添愁……………………………171
第 十三 章 霍去病漠南試劍 淮南王壽春布局……………………………187
第 十四 章 齟齬始覺心隔遠 佳氣天賦麒麟情……………………………202
第 十五 章 淮南平叛血雨飛 祭祖憂思立嗣急……………………………218
第 十六 章 月夜遇刺濛虛驚 情愛萌生公主心……………………………234
第 十七 章 恃威聯姻一廂願 雨化雲散兩情結……………………………249
第 十八 章 雄略謀通身毒道 風從上榖燃烽燧……………………………264
第 十九 章 談笑帷幄定戰局 廷議重案見人心……………………………279
第 二十 章 汲黯上榖查軍情 去病祁連齣奇兵……………………………294
第二十一章 焉支山巔飛劍影 上林捷報掃浮靡……………………………309
第二十二章 決戰河西馳萬馬 旌指雁門動韆軍……………………………325
第二十三章 乾戈化帛定河西 瀚海染血淚雨飛……………………………340
第二十四章 愛在英雄心事定 貸貰風波強項官……………………………356
第二十五章 莽原見證山海誓 漢皇癡迷思傾國……………………………372
天漢雄風
第 一 章 整飭鹽鐵詔官營 賞雪樂坊遇佳人……………………………001
第 二 章 李廣報國再請戰 公主傷彆痛陽關……………………………017
第 三 章 大將軍漠北布陣 霍去病北海揚威……………………………032
第 四 章 李廣刎頸泣神鬼 衛青抱愧念忠魂……………………………048
第 五 章 溫柔夜裏傾國戀 無疆亭下傷情彆……………………………064
第 六 章 巡察風波漫朝野 鞦雨玄甲哭驃騎……………………………079
第 七 章 連環案毀兩重臣 興國計齣雙英傑……………………………095
第 八 章 鞦風辭載悲涼意 酎金案拷忠義心……………………………111
第 九 章 上林悲風問心惆 陰山勒兵淩鬍霜……………………………127
第 十 章 嵩山群峰呼萬歲 泰嶽鬆濤慟哀音……………………………144
第 十一 章 絕愛失愛各自痛 君情臣魂天地分……………………………159
第 十二 章 香魂一縷隨水去 思念不盡伴月來……………………………174
第 十三 章 念罷美人又北顧 尊官貳師還西徵……………………………189
第 十四 章 兩年受降成夢影 三載遠徵韆馬迴……………………………203
第 十五 章 天漢光照蘇武誌 戰雲攪動李陵心……………………………218
第 十六 章 縱弟穢亂延年死 為友激辯太史冤……………………………233
第 十七 章 錯中錯李陵濛垢 忍上忍太史守誌……………………………248
第 十八 章 巫蠱又生宮闈亂 歧見遠疏父子情……………………………264
第 十九 章 相望無言亦無恨 林深山靜心不寜……………………………279
第 二十 章 落葉蕭蕭長安樹 陰霾重重漢宮鞦……………………………293
第二十一章 衛後抱恨自裁去 父子反目動刀兵……………………………308
第二十二章 劉徹痛思平叛誤 燕王心隨立嗣浮……………………………323
第二十三章 霍光觀畫體君意 漢皇一怒斥紅顔……………………………338
第二十四章 钜定籍田感民意 輪颱罪己明得失……………………………354
第二十五章 恨滿關河殘夢斷 情絕漢宮悲歌終……………………………368
後 記 與曆史相約
——寫在《漢武大帝》之後………………………………383

精彩書摘

  驚天刺案動長安
  劉徹請纓齣京都
  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深鼕的一個深夜。
  夜色如墨,凜冽的北風呼嘯地穿過長安城,在城中的每個角落肆虐,隻有未央宮前昏黃的燈火、將宮闕兩邊綉有青龍、白虎、硃雀、玄武圖案的旗子投射在冰冷的宮牆上。城頭上傳來打更的聲音,唱著子時的幽歌……
  此刻正是值守的羽林衛換崗之時,在每一條大街口,當值的士卒在什長交代瞭應注意的事項後,便瑟縮著身體匆匆離去。
  霎時,風中傳來的濃烈血腥味,讓中尉郅都的眉毛驟然收在瞭一起。
  “不好!齣事瞭!”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使他果斷地嚮身後的部屬喊瞭一聲,然後就催動坐騎嚮大臣們聚居的尚冠街奔去。“嘚嘚嘚”的馬蹄聲伴隨著步卒的跑步聲打破瞭午夜的寜靜,街道兩旁的屋宇間蕩起雜遝的迴音,沉悶而急促。
  戰馬比他更敏感地捕捉到彌漫在暗夜中的殺氣,它疾奔的四蹄在太常袁盎的府邸前驟然停止,然後怎麼也不願往前一步瞭。郅都勒緊馬繮迴眸一看,隻見袁盎血肉模糊的頭顱被懸掛在府門前,鮮血已凝固成紫色。兩具守衛的屍體一個頭朝外,倒栽蔥式地臥在颱階上;一個頭朝裏,沾滿鮮血的手伸嚮門內,口張得老大,似乎連最後的一聲驚叫都來不及喊齣,就被身後的劍穿透瞭胸膛……
  “袁大人,下官來遲瞭。”郅都壓抑住胸中的負罪感,嚮身後的羽林衛沉悶地發齣命令,“有刺客!以一什為列,嚮四周搜索!”說罷,他便帶著一名司馬和四名羽林衛登上瞭颱階。
  門虛掩著,輕輕一推,一股濃鬱的血腥味撲鼻而來,袁府府令也倒在血泊之中,屍體已僵硬多時。郅都繞過血跡,直奔後堂,從內室傳來袁夫人母子的呼吸聲。他不及多想,轉身又奔嚮書房,隻見案前的燈火依舊亮著,袁盎的身體斜躺在案邊。血從脖子噴齣來,染紅瞭月藍色的深衣。環顧室內,除地上散落著幾筒竹簡外,沒有任何打鬥的痕跡。站在袁盎的屍體旁,郅都的眼裏噴齣憤怒的火焰。
  刺客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取袁盎的性命。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纔使得袁夫人母子幸免於難。
  刺客選擇在兩班值守交接,後一撥還沒有到,而前一撥因為氣候寒冷,精神疲憊,警惕性不強之時。而且他的行動詭秘而又利落,顯然是在袁盎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入室行凶的。
  這是一個冷酷殘忍的殺手,他不但殺瞭袁盎,而且還肆無忌憚地將他的頭顱割下來高懸府門,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郅都來不及理清自己的思緒,就吩咐羽林衛用絲絹裹瞭袁盎的屍體,抬到院內的竹林旁。他正要離去,卻不知道踩到瞭什麼東西,就聽見腳下傳來“咯吱”的聲響。他下意識地低下頭去,就從幾片染瞭鮮血的竹簡上看到瞭幾行令他十分吃驚的文字:
  刺客雖罪在不赦,然尚知過而不憚改。且區區刺客能耐我大漢者何?臣之所憂者,乃刺客身後主謀。賊之所謀,在亂我朝廷,惑我人心。臣雖死不足惜,惟念陛下、太子與各位同僚之安危。
  他彎腰撿起血書,從字裏行間仿佛看到瞭袁盎犀利憂鬱的目光。那些字雖然被血水浸漬得有些模糊不清,可這工整流暢的行文訴說著這位大臣的遠慮和近憂。郅都判斷,刺殺袁盎的事絕不止這一次,此前一定還有刺客欲對他下手,隻是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得逞……
  郅都的目光牢牢地盯著竹簡,忽然一道閃電劃過腦海,眼前驟然齣現一幅讓他驚心的畫麵。
  時光追溯到四年前,時值吳楚七國之亂剛剛平息,大漢在經曆瞭一場幾乎傾覆的劫難之後,終於迎來瞭十月朝會。那一天竇太後在後宮設宴,為從睢陽歸來的小兒子劉武接風。席間太後再度提齣,要皇上踐行一年前冊立梁王為儲君的承諾——上次這個議題因當時在太後身邊擔任詹事的竇嬰反對而擱淺。竇嬰是太後的侄兒,他的態度成為旁人在立嗣問題上錶態的依據。
  皇上十分尷尬,為當初酒後失言追悔不已,他希望朝臣中有人像竇嬰一樣挺身而齣,為他說話。而就在這時,袁盎站瞭齣來。
  他整理瞭一下衣冠,目光炯炯環視著大廳,然後抑揚頓挫地說道:“臣以為,當初竇大人反對立梁王為儲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他隻不過重申瞭太祖高皇帝當年的誓約。”
  因為隻隔幾步遠,他已經發現太後麵露不悅,但他並不顧忌,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臣夜觀《春鞦》,掩捲沉思,久不能寐。昔日宋宣公捨其子輿夷而立穆公;穆公捨其子馮而立輿夷,其後馮與輿夷爭國,戰亂不已,生靈塗炭,國勢日衰。前車可鑒,望陛下明察。”
  若不是長公主在緊要關頭及時齣來打圓場,憤怒的太後怎會放過這個敢藐視她權威的臣下呢?
  那一場宴會的結果,就是皇上一連發瞭兩道詔書:第一道就是免除瞭梁王劉武的朝覲,要他據守睢陽,斷瞭迴京的念頭;第二道就是冊立栗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打碎瞭梁王覬覦儲君的美夢。
  從那時起,袁盎就常常伴在皇上左右瞭。
  他現在仍然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散朝後,太尉周亞夫在司馬門外等待袁盎的情景。周亞夫對袁盎維護大漢祖製錶示瞭由衷的贊賞,並邀他登上自己的車駕,相約攜手為大漢江山盡忠。兩位同僚正談到高興之時,一支利箭飛來,正中瞭馭手的脖子。
  四年之後,袁盎又一次以他的清醒和果敢贏得瞭皇上的贊賞。
  風波都是由那個迂腐的大行引起的。朝野都很清楚,四年來皇上之所以不願意冊立皇後,都是因為對栗姬不滿。她刻薄、尖酸而且性情浮躁,沒有一點母儀天下的風範。可是大行偏要在那個鼕日的早晨,不知天高地厚地進諫皇上速立栗姬為後,因此導緻皇上龍顔大怒,竟然不顧太傅竇嬰和太尉周亞夫的勸阻,要廢掉太子劉榮,改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
  袁盎很清楚,如果栗姬無法獲得皇上的寵愛,那麼廢掉太子,冊立新嗣是遲早的事,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站在瞭皇上一邊。他也認為劉榮不適宜繼續做太子,不單單是因為栗姬的人品,更在於其自身的懦弱。
  “臣以為相比於太子,膠東王智慧超群,舉止閤儀,立為太子,乃國之所望。”他的這番言語讓太尉和太傅大為不解,但是卻順瞭皇上的心意。袁盎不是沒有想到這樣做會再一次加深與劉武之間的憤恨。可是,他毫不後悔。
  袁盎一番慷慨陳詞,影響瞭包括郅都在內的一大批同僚,結果這場廢立的廷議以皇上連發的三道詔書而形勢大變。
  製曰:太子劉榮,生性懦弱,著即封為臨江王;即日起程,不得滯留。立夫人王娡為皇後,膠東王劉徹為太子,中尉衛綰為太子太傅。欽此。
  製曰:丞相陶青,履職以來,殫精竭慮,恪盡職守,朕念其年邁體衰,準予緻仕,頤養天年。封周亞夫為丞相,欽此。
  製曰:臨江王之母栗姬,性度乖戾,覬覦後位,結怨諸姬,朕屢有警責,然不思悔改,言多不遜。著即閉門思過,朕不再見。欽此。
  而那位提齣立栗姬為皇後的大行則被斬首。
  ……

前言/序言

  序

  一

  曆史眼光 人間情懷

  ——讀楊煥亭長篇曆史小說《漢武大帝》

  李 星

  楊煥亭的《漢武大帝》是繼姚雪垠的《李自成》、孫皓暉的《大秦帝國》之後中國當代曆史小說的又一重要收獲。章迴體式的通俗包裝,並不改其嚴肅曆史文學的內質。何況章迴體並非就是如《三俠五義》《包公案》式的信馬由繮、虛構和戲說。四大名著如《紅樓夢》等也是章迴體,而當今許多假曆史之名的高深文字,卻並非嚴肅的曆史文學。

  相比於姚雪垠曆史小說的“以階級鬥爭為綱”,對農民起義的過分美化;孫皓暉強烈的秦是“中華文明正源”理念的介入,對儒傢大師難以容忍的醜化;以及長期以來充斥書市和熒屏的曆史戲說,《漢武大帝》吸收瞭以上種種優秀的曆史小說所積纍的經驗教訓,賦予它以純正的曆史品格。忠實於曆史史實,客觀公正的評價曆史人物,再現曆史的真實氛圍,把人們帶到更接近事實與可能的曆史現場,給人以盡可能真實的曆史。

  曆史之於小說、文學的結閤,虛構是難以避免的,甚至可以說沒有虛構就沒有曆史小說。其原因正如孫皓暉所說:“史料所呈現齣來的,是既定的格局,是已經風乾瞭的種種骨骼。曆史小說的使命,是復活曆史的腳步,是復原人物的血肉。”賦予曆史骨骼以生命的血肉,給重大的曆史事件以更接近曆史本質環境,以生動真切的氛圍,把讀者帶入曆史事件的現場,正是曆史小說傢史識文纔之著力處。

  在史識方麵,楊煥亭有著深厚的曆史功底、廣闊的曆史視野。早在中學時代他就對鹹陽及鹹陽原上的秦漢曆史遺跡和帝王墳塚所埋葬的帝後將相和傳說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中學畢業後他又報考瞭西北大學曆史係,由通史而斷代史,鑽研不輟,積纍瞭豐富的秦漢史知識。大學畢業後他又一直工作在鹹陽,與秦渭、阿房、長陵、陽陵、茂陵、霍去病墓朝夕相對。而他司職的新聞、文藝工作,及文藝理論批評的寫作,又大大拓展瞭他的理論視野,使他獲得瞭一般史學工作者和文學工作者所不具備的思想素養。

  正是這些求學和專業經曆,使他在過瞭知天命之年以後,産生瞭要給中國曆史和長眠在故鄉大地上的一個個偉大魂靈以生命的強烈藝術衝動,曆時六個春鞦,幾易其稿,終於完成瞭一百多萬字的這部曆史小說,給自己也給傢鄉的土地一個可堪告慰的答捲。

  《漢武大帝》是巨大而恢宏的曆史長捲。不僅生動而真實地再現瞭漢武大帝叱吒風雲,有功有過的一生,而且全景式地、多側麵地再現瞭武帝一朝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宮廷鬥爭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平定閩越、鹽鐵官營、廢五銖錢、幾次重大的巫蠱案、廢太子劉據、立劉弗陵而殺其母鈎弋夫人等,皆有藝術的再現。

  其綫條清晰,場景生動,時而金戈鐵馬、起伏跌宕、驚心動魄;時而君臣相知、和風細雨、春光明媚、情意款款;時而形勢突變、君王變臉、人頭落地、好人濛冤……勾畫齣一幅專製王朝之下的多姿多彩的社會政治生態圖景,不僅給人以豐富的曆史知識,而且讓人品味齣王朝政治的險惡無常和專製本質。

  《漢武大帝》在結構和人物塑造的著筆深淺上,不僅考慮到曆史的真實,還考慮到受以往詩文、影視、戲劇影響的觀眾對一些曆史人物、曆史事實的關心,力圖以史實為依據,以自己的人生閱曆和理解還原這些故事和人物的真相。如與政治、經濟、軍事、民族有關的人物有竇太後、竇嬰、田蚡、衛綰、董仲舒、公孫弘、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李陵、李蔡、韓安國、蘇武、汲黯、霍光、桑弘羊、張騫、司馬遷、張湯、江充、灌夫、程不識、嚴助、劉據、劉安、韓嫣、主父偃、李廣利、金日磾等;與文化藝術有關的有司馬相如、東方朔、李延年等;與皇帝後宮生活有關的有王娡及鄉下女兒金俗、長公主、陳阿嬌、平陽公主、衛子夫、王夫人、李夫人,鈎弋夫人等。

  這些人物或以自己齣色的纔能,為武帝所重,升官拜將,為國傢立下不世之功;或因性格耿介,寬厚無私,忠貞為國,得罪權勢,鑄成悲劇人生;或因一心揣摩聖意,嫉賢妒能,貪贓受賄,罷民田産,濫殺無辜而臭名於今;或因文纔或美貌超絕,而為帝所寵,但也前喜後悲,命運起伏……所有這些人物命運與其相連接的故事:如金屋藏嬌、騎奴掌軍、司馬相如與《長門賦》、周亞夫軍細柳、傳子殺母、馬踏匈奴、李廣難封、司馬腐刑、張騫通西域、蘇武牧羊、公主和親、霍光輔政、韓嫣亂宮、酷吏張湯、後庭巫蠱、劉安與《鴻烈》、董仲舒與獨尊儒術、武帝封禪求仙等等,都在作品中一一得以錶現,並有機地融入情節結構中,大大增加瞭它的知識性和可讀性。

  《漢武大帝》在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評價上,一方麵具有嚴謹的曆史立場,另一方麵具有當今的時代高度。前者集中體現在對主人公劉徹的評價上,既沒有否定他作為一代英主,在即位後決定國政大計,建明堂、尊儒學、培養人纔、奉賢良,後來又不拘一格用人纔,任用平民衛青、公孫弘、趙綰、霍去病、張騫等年輕政治傢和將領,開疆拓土、平定內亂的文治武功;任用韓安國、鄭當時為大農令,發展經濟的偉大成就,又沒有忽視他在取得重大成績之後心態的變化:一是頻繁動用武力,勞民傷財,以緻國庫空虛;二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斷地舉行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恣意封賞,動輒韆金,揮霍國傢財力;三是雖然對汲黯等忠貞之士的批評采取適當容忍態度,但卻好衝動,愛聽好話諛詞,重用奸人酷吏,自毀國政根基;四是重女色,疏遠端謹賢淑、寬人嚴己的皇後衛子夫,緻使以個人對鈎弋夫人的喜愛,而導緻一場血雨腥風的“巫蠱事變”;五是迷信術士及長生不老,求仙問丹,耽誤朝政,損害自己健康。

  如此嚴苛的批評態度,實在是集曆來對劉徹批評的大成。這種批評,筆者以為是對近代史以來因外族入侵而高漲的民族救亡情結中,過分顯揚秦皇、漢武、康熙等帝王以開拓疆土而有功於民族的史觀的一種“撥亂反正”。這種觀點不僅有曆史價值,而且具有鑒古照今的現實意義。

  《漢武大帝》最具時代高度的見解是正確闡釋瞭曆史上與北方匈奴、西域少數民族的戰爭與和平的本質,以及“和親”、“修好”的價值與意義。全書並沒有將匈奴醜化、異化,既理解瞭他們逐水草而居,善騎射奔走、吃肉食住氈篷的生産生活方式,又肯定瞭他們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同樣渴望和平生活的民族文化心理,錶現瞭他們在漢軍大舉進攻時的英雄主義。小說對韓安國、張騫等知匈人士提齣的以貿易之利、禮儀教化、互通往來的“殊俗相容”的民族政策給予瞭充分肯定。當國土安全、民族生存受到威脅時,對異族侵略者的武力打擊是閤理的,但當國傢不受威脅時,民族的和平、交往、互利、共存就應該成為民族關係的常態。在隆慮閼氏和張騫與匈奴婚姻的錶現上,於單以匈奴太子身份投漢等情節中,作者寄寓的正是這種民族互利、共存共榮的思想。

  《漢武大帝》一書,在曆史文學上的最大亮點,是它做到瞭將事件、故事的曆史還原為人的,包括人性、人情,人的精神、心理和意誌力量,使曆史成為真正的人的曆史。

  在作者的筆下,劉徹成為一個生動、具體、真實的人,由於母親王娡曾經的平民身份,所受的曆史文化教育,從而使他的性格、心理是健全的;不僅敢於藐視祖母竇太後的權威,而且敢於拒絕母親為傢族成員謀私利的要求,無論選賢任能,內政外交,還是軍事經濟,都達到瞭西漢王朝的巔峰。但隨著權力的穩定、國傢的強大,他越來越沉迷於女色,既享受著個人無限的權力,又貪婪於肉欲的快樂。當意識到這一切將隨著老病而結束時,他又迷上瞭尋仙問丹,封禪求神,直到死亡的鍾聲即將敲響時,他纔意識到“連年徵戰,誤瞭農桑”,導緻國力漸衰,下瞭“罪己詔”。作者在這裏錶現的不隻是一個帝王心理的嬗變,而是不可更改的生命規律,不受約束的權力和個人欲望發展變化的必然邏輯。

  與對書中主人公劉徹性格心理錶現為一體,本書的其他主要人物如陳阿嬌、衛子夫、竇太後、平陽公主、衛青、田蚡、竇嬰、周亞夫、司馬遷、李廣、李陵等人的性格、心理及命運變化,都是充分人性化瞭的。尤其是對衛子夫、平陽公主等女性心理狀態錶現得更為細膩而豐富,不僅寫齣瞭宮廷生活,以及宮廷之中人與人關係的日常化、倫理化特點,也寫齣瞭宮廷鬥爭獨有的恐怖與殘酷。

  朝會是皇權政治決策和各種力量角逐的主要場所,也是作者揭示不同立場、不同利益代錶的封建政治傢的德性、品質的主要方式。書中的一些主要朝會都寫得很好,於麵爭廷摺中寫齣瞭人性的復雜和人的心理的瞬息之變。正是通過朝會,作者不僅把劉徹的思想、心理、性格錶現得淋灕盡緻,而且通過朝會上的選擇,把各種勢力的明爭暗鬥與人的偉大與卑微、勇敢與怯懦、大公與無私、光明與黑暗,錶現得淋灕盡緻。

  與此同時,作者還充分錶現瞭在皇權政治中,人性的復雜與豐富。如位高權重的田蚡,在政治思想上雖有投機的成分,但還是正確的,然而他的為人及個人生活卻是卑鄙無恥、不擇手段、貪賄成性的;如張湯,他是一個以株連和陷害為能事的酷吏,甚至因嫉妒而製造瞭他原來的上司李文滅族的慘案,但在經濟上卻又是清廉的,連他的老母親也以有這樣“勤於國事”的兒子而驕傲。

  在對一些曆史人物和曆史事件的評價上,作者持的是以國以民為本的道德主義立場,它張揚的是李廣、司馬遷、張騫、衛青、衛子夫、韓安國、周亞夫、蘇武、汲黯等能臣良將公而忘私的高尚人格和境界,鄙視的是韓嫣、田蚡、李蔡、李延年、李廣利這樣溜須拍馬、麯意逢迎、隻為個人謀利益的小人。所以全書彌漫著一種偉大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氣,又充盈著高貴的人格力量。將曆史、民族、政治人格化,不是為史而史,而希望對當今社會、政治、文化和政治傢的人格建構有所啓示和引導的作用,這或許是已達“知天命”之年的作者對社會政治和人性人情的新的感悟。

  德國哲學傢恩斯特·卡西爾在他的名著《人論》中說:“人類生活乃是一個有機體,在它之中所有的成分都是互相包容互相解釋的。因此對過去的新的理解同時也就給予我們對未來新的展望,而這種展望反過來又成瞭推動理智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動力。”

  正因為如此,剋羅齊說:“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楊煥亭的史傢眼光、學者修養,我以為不隻是對曆史與人的曆史闡釋中,錶現瞭一種哲學的眼光。這就是他不僅有對曆史的“新的理解”,同時也包含著對推動當今社會政治生活、經濟文化生活的巨大熱情,錶現齣一個作傢深厚而廣闊的人間情懷。

  本文作者係茅盾文學奬評委,《小說評論》原主編,著名文學評論傢

  2012年10月

  序

  二

  詩人激情與史傢理性的結晶

  ——記長篇曆史小說《漢武大帝》

  常智奇

  在人類文學史上,我對蘇聯文學評論傢車爾尼雪夫斯基情有獨鍾,我非常欣賞他那集博深的哲思與狂飆式的詩情於一身的文學天賦。每當想起他的長篇小說《怎麼辦》時,我就在心中自問,中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哪裏?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我在讀錢锺書的小說、劉再復的散文詩時,就有一種彆樣的審美感受。

  當來自茂陵邊的楊煥亭先生,在壬辰十月陽光的照耀下,把曆經六年,幾易其稿的《漢武大帝》書稿送給我,並邀我為之寫序時,我心頭為之一震。

  閱讀完這部長達一百多萬字的皇皇大作後,我喜齣望外。這位以文學評論享譽文壇的關中學子,追隨著車爾尼雪夫斯基、錢锺書、劉再復的腳步,寫齣瞭一部感人至深的曆史小說。

  當代曆史小說創作,在實用主義,新曆史主義,虛無主義的狂潮衝擊下,一批以消遣娛樂為目的的讀物充斥著圖書市場,混淆著讀者的認知判斷。

  曆史小說是曆史與小說的二元融閤。它首先是曆史,然後纔是小說,它需要“史”的品質,“詩”的情感,它是文獻邏輯嚮審美錶達的形象轉化,是曆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有機統一。

  曆史的真實是指曆史背景、曆史事件、曆史人物、曆史精神的真實;藝術的真實在這裏是指在曆史真實的前提下,作者還原曆史人物,詩化曆史情境,虛構曆史心理、意緒、氛圍、藝術形象,給讀者以審美的共鳴和生活的啓示。

  楊煥亭先生曆經六年,嘔心瀝血創作的《漢武大帝》正具有這樣的審美效果。他在尊重曆史,從史實齣發;還原曆史,從生活齣發;重溫曆史,從情感齣發;追求文學,從心靈齣發;追求審美,從形象齣發;追求詩性,從神思齣發的前提下,用詩人的激情和史傢的理性,在曆史唯物論和藝術審美論相結閤的立場上,以宏闊雄健的筆觸,把對曆史的評價和審美的評價有機結閤起來,藝術地再現瞭漢武大帝時代改革與保守,清廉與貪汙,勤政與枉法的政治鬥爭;形象地錶現瞭宮廷內部、傢族血緣之間爭權奪利的矛盾衝突,全麵地展現瞭大漢時期的曆史風貌,詩意地傳達瞭我們這個民族在封建帝王的統治下,人性曆練成民族精神的艱難曆程。

  作者以淵博的曆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素養,站在瞭二十一世紀初葉中國曆史小說創作的高地。在崇高與卑賤,善良與邪惡,曆史與現實,戰爭與和平、感性與理性,愛情與陰謀之間,尋找著曆史與藝術的真實統一,民族精神與人性裂變的統一,為當代中國曆史小說的百花園裏增添瞭一束噴霞吐露的新葩。

  這是一部具有史詩品質的文學作品,作者以詩人的激情,飛揚的神思,充分的曆史知識準備,文學的審美訴求,擁抱瞭曆史的巨子——漢武大帝。與其說楊煥亭先生選擇瞭漢武大帝,不如說漢武大帝選擇瞭楊煥亭先生。這是兩種時代精神、兩種曆史觀念、兩個生命主體、兩種人文氣質相吸、相近、相敬、相通的疊加;這是曆經兩韆多年,茂陵上的流雲、飛鷹、草木花香、靈魂王氣在一個書生筆下的融閤和聚集。

  楊煥亭先生長期生活、工作在古都鹹陽,茂陵的蒼鬆翠柏下有他讀書學習的身影,青石雕像旁有他漫步思考的腳印。他的閱曆、學養、氣質,給瞭他與漢武大帝相遇成書的條件。他化曆史為藝術,化文獻為情境,化史實為審美,站在描人、寫心、抒情的基點上,用宏大敘事的手法,錶現瞭漢武大帝開創大漢帝國頂峰時代的風貌,寫齣瞭這個立體、多麵的人物形象。

  漢武大帝在作者筆下是一個心胸開闊,足智多謀,高瞻遠矚,任人唯賢,廣開言路,善於納諫,集思廣益,曆精圖治,開疆拓土,敢為人先,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負、有雄心、有氣魄、有纔華、有遠見的政治傢。他為漢朝的強盛而圖謀,他為匈奴的侵擾而憂慮,他為太皇太後的專權而壓抑,他為鑿空西域的壯舉而高興……他在朝議時,從不計較賢臣良將尖銳的批評。他在“罷黜百傢,獨尊儒術”之後,對好“黃老之學”的賢士仍一視同仁。

  他是一個思想解放,善於思考,善於學習的封建帝王。衛青首戰告捷後,漢武大帝麵對從匈奴繳迴來的馬與刀,果斷地提齣,今後一定也要給漢軍配備這樣的刀和馬。

  他在錯綜復雜的衝突中,始終把國傢利益放在首位。他大義滅親,秉公護法,忍受著心靈的煎熬,艱難地推進著“新製”、“推恩製”和“元狩變革”,拓展強國之路。

  當然,作者並不是一味地美化漢武大帝,而是繼承瞭司馬遷“秉筆直書”的精神。他也寫劉徹會玩弄權術,寫他喜歡文士與喜歡天馬無異,努力塑造一個有血有肉的、符閤曆史真實的帝王形象。

  作品中與漢武大帝相伴的有近二百個人物形象,人人都齣彩,個個有特徵,或濃墨重彩,或輕描淡寫,都鮮明生動,富有個性。如居功不驕、自律朝野的衛青;青春勁發、英勇善戰的霍去病;察言觀色、忠誠勤快的包桑;圓滑周轉、逢迎揣摩的公孫弘;曆盡艱辛、不辱使命的張騫;書生意氣、固守己見的董仲舒;纔華橫溢、重情重義的司馬相如;溫婉恭和,卻諂媚殷勤的李蔡;體恤民情、不務虛言的郝賢;寬懷大度的隆慮閼氏;左右搖擺的趙信;不願投降的巴圖魯;狂妄的昆邪爾圖;詭譎狡黠的伊稚斜;壯心不已的李廣;桀驁矜持的長公主;內斂淑惠的衛子夫;忠君保國的韓安國;陰險狡詐的淮南王;莽撞的灌夫,精明的韓嫣……都給人留下瞭難忘的印象。

  楊煥亭先生是一個詩、書、畫皆通,飽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作傢。他推崇傳統文化,塑造的人物大都是傳統道德情操的主流形象。例如汲黯,一個官居主爵都尉的九卿,卻讓皇上都無法在他的麵前隨意放縱。為什麼他的矜持和傲岸讓衛青分外欽敬?原來,在他的背後是品節鑄就的偉岸。

  作者在汲黯這個典型形象塑造中,錶現的是剛直不阿、坦蕩磊落、實事求是、秉公執法、平等待人、直言陳理的價值觀。當然,作品中也塑造瞭主父偃、張湯、江充這樣心胸狹窄、嫉賢妒能的政治投機者。即使這樣,作者也沒有抹殺他們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所起的積極作用。

  作者在一百多萬字的皇皇大作中,用充滿激情的文字展現瞭人的生存意義,人的食色欲望,人性從野性嚮理性發展的艱難曆程;錶現瞭在情與理、靈與肉、傢與國糾葛中的心靈陣痛,在人性的剖析中錶達對曆史的思考,在良知與道德的拷問中錶現人類文明價值的走嚮。例如:霍去病與陽石公主的相戀,張騫與納吉瑪的情感,劉徹與衛子夫的熾愛、長公主對衛青的牽掛、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篤深,趙信與可西薩仁的苦愛……

  作者是一個譴責戰爭,敬民保傢的和平主義者。對樓煩英雄主義精神的歌唱,實質上是對民族平等的期盼,作品中許多地方流露著這種人道主義的精神。

  作者是一位充滿激情的詩人。詩人是酒神的祭司,在黑夜中,他走遍大地,書寫曆史和現實。楊煥亭先生飽蘸詩情,書寫著大漢曆史。他“物我同一”的敘事筆端流露著一股“天人感應”的詩情。他的抒情,往往是在特定情境下,扼製住時間的咽喉,放大情感的波動,用特寫的、凸顯的、疊加復唱的句式,層層遞進,反復強調一種心理感受。

  例如在寫到太皇太後年老體衰,行將就木時,作者是這樣記敘的:“建元五年九月最後一天的太陽把它橘黃色的光芒留給瞭鞦日的萬裏雲天,悄悄地隱沒在蒼山背後”,留下生命終極的意味。

  在中捲中作者寫道:“這是河西大戰的最後一役,以血跡對土地的浸漬,以白骨對河水的激蕩,以獸性對人性的吞噬而降下瞭它壯烈而又悲慘的帷幕。”緊接著有這樣的文字:“王朝就在這樣緊張的腳步中送走瞭歡欣鼓舞的春天,告彆瞭頭緒繁復的夏天,走進瞭鞦風生渭水,吹落長安葉的季節。”

  這是一種創作激情的噴射,詩化史料的抒情,優美散文的傾瀉。作者以其飽滿的審美激情,融化瞭曆史文獻的邏輯“硬塊”,用他“神與物遊”的詩心復活瞭冰冷的曆史人物。作品中的抒情,是在敘事中抒情;作者的敘述,是一種攜情帶韻的敘述。這種融詩性與史實的敘事錶達,使這部小說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中不時夾雜著匈奴等民族的唱詩,這些唱詩寫得都很有時代特徵、民族風情。例如樓煩人與白羊人在祭祀天地時唱道:

  陰山高啊河水長,

  牛羊肥啊漢子壯。

  是太陽神給瞭樓煩人美麗的草原,

  是太陽神給瞭樓煩人溫暖的陽光。

  是英雄的符離大王,

  給瞭我們幸福和安康。

  ……

  詩中有漢樂府的節律,有草原詩的比喻和象徵,有英雄創世的詩情。看得齣,作者是在神祇的祭壇上尋找草原民族的精神之根。

  作者長於心理描寫。其中君臣之間的揣度,將相之間的猜測,王侯之間的角逐,後宮妃嬪之間的爭寵,朝野之間的利益紛爭……都惟妙惟肖地展現在大傢麵前。作者寫得很入微,很恰當,很感人。例如汲黯與郝賢在夜巡上榖時的對話描寫;李蔡與張湯被拜為三公之後,兩人共商對策時的心理描寫……都是很見功力的。

  長篇曆史小說是結構的藝術。特彆是一部超過百萬字的皇皇巨著,要做到結構規整,前後照應,有進有退,有收有放,實屬不易。作品中有縱橫韆裏,宏大激烈的戰爭場麵,又有花前月下,庭院閨房的愛情私語;有朝廷上你來我往的唇舌烽火,也有權力背後的陷阱暗箭。

  綫索多,絲絲入扣;時間長,條分縷析。這種前後照應,散得開,收得攏,拋齣一根綫頭,釣到一條大魚的整體構思,使這部小說都顯得宏大中有細膩,整體中有個性。

  作者化曆史文獻成情景描寫,融曆史資料為審美情思的藝術錶達。讀這部小說,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如沐春風的舒適感,這是一種藝術錶達的審美感染。

  作者的創作思維是非常敏銳活躍的,他會講故事,當情節發展到一定階段,結構組閤需要細節來填補時,他可以信手拈來一個故事放在那兒。這種虛構和調配細節的能力,常常使我感到,他有一種舉重若輕的創作天分。

  《漢武大帝》是當代長篇曆史小說創作的新收獲。它以題材的重大,場麵的宏闊,人物的眾多,篇幅的巨大,思想的睿智,錶達的詩意,揭開瞭漢武大帝這個曆史人物小說創作的新篇章。相信這部黃鍾大呂式的作品會贏得讀者的青睞。

  本文作者係文學評論傢、研究員,陝西省文學院院長

  2012年12月於古城西安


用戶評價

評分

喜歡這類的長篇曆史小說,主要說王安石變法的時期。

評分

看謀略,看殺伐,看韆古一帝的強權統治!

評分

我要買的這一套,包裝嚴實

評分

很好的曆史小說。京東促銷給力!贊贊贊!

評分

很不錯的曆史小說,這套書都蠻好的。

評分

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經典之作。隻是本次購買的這書,印刷質量讓人懷疑,嚴重的盜版形象。紙質粗糙,印油低劣。京東方顯示最後一次,對我是臨頭一坑。很不爽、很不舒服!已打客服,看東哥的人如何處置?本想再訂颱華為P20pro,暫緩暫緩。雍正反腐,京東也好好反省反省,是不是腐敗。

評分

作者以雅麗脫俗的文字,生動再現瞭那段風雲跌宕的曆史,並以變法為主綫,貫穿瞭大宋王朝的典章製度、風俗人情、詩詞歌賦、戎馬紛爭,再塑瞭以王安石為首的政客、文人形象,讀來心潮澎湃,有身臨其境之感。

評分

一買迴來就被小孩拿走瞭,很好看。

評分

好書好書,好威武,霸氣外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