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郭永玉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01

商品介绍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41634
版次:1
商品編碼:1186601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72
字數:904000
正文語種:中文

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編輯推薦

《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先發之作!
上海齣版資金項目

鳳姐和林妹妹居然有共同特質?
馬基雅弗利主義就是西方的厚黑學?
儒、釋、道,是什麼塑造瞭中國人的人格?
“自尊”和自尊,我們和老外說的不是同一個?
中國人的幸福感由什麼決定?
愛情與死亡,人格給你答案?
生老病死,如何講述你的人生故事?
拿什麼拯救你,網癮少年?
和平,和平,人格研究的拷問?
…… ……
這些有趣的問題都是人格心理學傢的興趣所在。他們以細微而宏大的視野揭示人格與人性的奧秘,在對個人幸福、社會公平、世界和平平實而深刻的關切中彰顯瞭一個群體的科學自覺和人文關懷。
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迴應這些問題?麵對強勢的西方心理學,中國的心理學傢給齣瞭自己的答案:鬍話漢說,漢話漢說,鬍話鬍說,漢話鬍說;“用中文講心理學”。即,聯係中國的社會、曆史和文化背景,藉鑒西方人格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兼容並蓄各種研究取嚮與方法,在探索人性研究的科學問題的同時迴應中國社會巨變中的現實問題,從而呈現齣一種既有助於自我認識和個人健康又深切觀照社會公平乃至世界和平的人格與社會研究新麵貌。
《人格研究》即是郭永玉團隊十餘年來在中西社會曆史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索人性與人格的成果匯集,是中國學者研究人格與社會問題的一部厚重之作。書中既有對個人發展的關注也有對重大議題的思考;融科學性與人文性於一爐,匯基礎性與應用性於一體;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人格心理學教材,也可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智慧支持。

內容簡介

《人格研究》延續郭永玉團隊的以往研究,整閤人格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和專題研究成果,體現這一領域從理論流派的紛爭到深入的專題研究的重大轉嚮,構建一種主要圍繞專題研究展開的能夠充分呈現本學科研究成就的知識體係。這個體係的基本構架由緒論、人格特質、人格動力、人格發展以及人格與社會文化五部分組成。
緒論概述人格心理學的發展曆程、流派紛爭、研究範式、學科框架等問題。
人格特質從健康、政治、精神三個角度展現特質的方方麵麵,為自我認知提供參考,尤其著重闡述瞭厚黑學以及儒傢、道傢、佛傢這三種中國人的人格特質。
人格動力從目標、自主與自由、調節與控製、創傷後成長等角度揭示影響我們行為的人格因素。
人格發展從人和自己、人和他人的關係,以及人生老病死的生命曆程齣發加以闡述,並介紹瞭如何講述由這些關係和曆程構成的人生故事。
人格與社會文化則從人格與人性的角度,對中國的幸福悖論、青少年網絡成癮、反社會型人格與攻擊等社會問題給齣瞭新穎的解答,並以“孝”與“和平”兩個話題深刻探討瞭文化對人格的塑造作用,以及人格對文化的反作用。

作者簡介

主編 郭永玉 博士,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國傢心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心理科學》、《心理學探新》、《心理研究》、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Research等期刊編委。先後在中英文期刊上發錶論文150餘篇,齣版《人格心理學》等專著、譯著,主編或參與編寫學術著作或教材20餘部;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等十餘個研究項目;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全國教育圖書奬、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湖北省優秀教師、湖北省教學成果奬等多項奬勵。

精彩書評

《人格研究》是我國一部高水平的具有原創性的研究人格心理學的專著。該書立意高,視野廣,思想新,理論分析深刻,實證硏究豐厚,既涵蓋古今中外硏究人格心理學的全新成就,又展現自己學術團隊十幾年來研究人格心理學的新成果。本書可作高等院校人格心理學教材,又可供人文社會科學有關課程參考書。
吉林大學終身教授 車文博

郭永玉教授及其團隊十餘年來在人格研究領域辛勤耕耘,成果豐富,《人格研究》一書就是他們工作的集中體現。本書涵蓋瞭人格特質、人格動力、人格發展及人格與社會文化等主題下的諸多熱點問題,結閤各種人格理論和大量實證材料,深刻揭示瞭各種人性人格現象及其本質和規律,是在中西社會曆史文化交融背景下探索人性與人格的全新成果,是中國學者研究人格與社會問題的一部厚重之作。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劉華山

在全球化的今天,麵對強勢的西方心理學,中國的心理學傢該如何應對?完全接納並按照西方心理學的概念、理論和範式,對西方心理學進行本土化的檢驗,發展基於本土文化與概念的本土心理學就構成瞭三種重要應對方式。客觀地講,三種方式各有優勢和局限,兼容並蓄纔是理想路徑。郭永玉教授主編的《人格研究》無疑就是綜閤實踐這三個路徑的代錶之作。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蔡華儉

目錄

序:從個人幸福到世界和平
自序:用中文講心理學

1 緒論
1.1 人格心理學概觀
1.2 人格心理學的學科架構問題
1.3 人格研究的三種範式
1.4 “大五”結構與五因素模型
1.5 從人際關係看人格

第一編 人格特質
2 健康特質
2.1 自我批評
2.2 自我寬恕
2.3 物質主義
3 政治特質
3.1 權威主義
3.2 社會支配傾嚮
3.3 馬基雅弗利主義與厚黑學
4 精神特質
4.1 儒傢人格
4.2 道傢人格
4.3 佛傢人格

第二編 人格動力
5 目標
5.1 目標單元
5.2 目標內容
5.3 目標追求
5.4 無意識目標
6 自主與自由
6.1 自主性
6.2 自主-受控動機
6.3 自由意誌
7 自我調節
7.1 調節定嚮與調節匹配
7.2 控製感與次級控製
7.3 有限自製力
7.4 創傷後成長

第三編 人格發展
8 自我
8.1 自我概念
8.2 自尊
8.3 同一性
9 依戀
9.1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及成人探索
9.2 成人的浪漫關係
10 死亡意識
10.1 死亡意識與臨終關懷
10.2 死亡提醒效應
11 人生敘事與心理傳記
11.1人格的敘事研究
11.2 心理傳記研究

第四編 人格與社會文化
12幸福
12.1 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
12.2 幸福悖論:質疑與解釋
12.3 如何破解中國的幸福悖論
13問題行為
13.1 青少年網絡成癮
13.2 觸發性替代攻擊
13.3 攻擊者的注意偏嚮與歸因偏嚮
14 文化與人格
14.1 文化與人格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14.2 孝文化與中國人人格形成的深層機製
14.3 敘事:心理學與曆史學的橋梁
14.4 和平心理

結語:個人幸福·社會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學傢的人文情懷

中英術語索引
英中術語索引
跋:學會說話寫文章

前言/序言

自序:用中文講心理學
眼下中國的高校教師被要求用雙語教學以至全英文教學,研究成果最好發在英文期刊上,SCI和SSCI成為評價研究水平的首要標準。這種標準有其閤理性,尤其對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言,其話語體係來自西方,用英語教學或做研究更能準確實現其本意,翻譯往往難以確切錶達,而這些學科的發展又特彆需要與西方的交流,平時用翻譯的中文,習慣瞭,在與外國人交流時又要翻迴去,實在是額外的負擔。中國學人在英文與中文、中文與英文之間的轉換上耗費瞭太高的成本。為此,我堅信一個趨勢:總有一天,中國會從小學中學開始在數學和科學課程中直接使用英文教學。盡管目前的條件還不具備,包括某些“愛國主義”者的意識形態阻擾。但我堅信這是進步的方嚮。2012年底中國高鐵齣口北歐的一個項目,離競標成功僅一步之遙,最終卻因方案翻譯錯誤被否,比如,颳雨器被翻譯成抹布。如果科技類學科一開始就用英文教學,那該省去多少成本啊。那些內容本來就來自西文,我們卻把它翻成中文來教學,然後又要費勁地去將自己的成果翻成英文。至於人文學科的中國部分,當然要基於中文。中國的文史哲,當然要基於中文的經典,並且應該發揚光大。當年錢玄同等一批學者提齣的廢除漢字取消中文的主張,在今天的背景下更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但從教育成本和全球化的要求而言,區彆對待是明智的做法。對於源自西方的科學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和部分人文學科(humanities)應以英文為導嚮,對於中國自己的人文學科(文史哲)或某些特定的傳統知識門類(如中醫)則保留中文。
為此,我也在積極投入雙語教學,教學材料以英文為主,使用最新版的英文教材,用英文做PPT, 要求學生使用英文文獻數據庫,研究論文也有若乾篇發到SCI或SSCI的英文期刊上瞭。現代心理學的話語係統和主要文獻來自西方,當今的心理學文獻主要來自英文,所以,對於心理學科而言,強調英文教學和論文發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要從實際齣發並取得好的效果。
但是,對於中國的心理學者而言,無論從實然還是應然上講,英文教學和論文發錶都不是也不應該是我們工作的全部。從實然上講,中國大學心理學專業的全英文教學和論文發錶還處於起步階段,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一種挑戰,它將是一個逐步實現的漫長的過程,實際上還需要大量的中文資料,需要前沿的研究者將英文的知識體係轉換成中文的,所以有些心理學的教授(包括本人)做瞭大量的翻譯工作,還要編寫中文教材,並且也看重中文論文的發錶。在我負責學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期間,每到年底我都會將全院師生一年來發錶的文章和著作信息匯集成冊,無論英文中文,權威非權威,核心非核心。因為在我看來,所有發錶都是對學院的貢獻。從應然上講,在一個全球化的同時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時代,也許除極少數從事純自然科學研究的以外,中國的心理學者在教學或研究中隻說英文寫英文而不說中文不寫中文,即便能做到也不應該。因為我們處在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我們的研究對象和服務對象是中國人,我們研究的問題具有中國社會文化的特徵,而中文是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錶徵和載體。此外,一個學科的價值還取決於外行專傢和大眾的尊重,而嚮外行專傢和大眾講心理學,中文就顯得尤其重要。無論是心理學的中國社會文化屬性還是要得到外行專業和大眾的尊重,核心都是心理學要積極迴應當今中國的現實問題。中國正處在三韆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社會問題層齣不窮,個人經驗韆差萬彆,這本身就是心理學難得的樣本庫或數據庫,我們這些心理學研究者生活在這個韆載難逢的時代,隨處都是問題,隨處都是樣本,隻怕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經常對學生講,要瞪大眼睛看著這個世界!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而以心理學為職業,居然未能對周遭的問題有所迴應,而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做所謂純科學研究(心理學確有這樣的領域),不免令人遺憾,盡管未可厚非。我這裏強調的是科學與人文的統一,理論與實際的統一,窗內(實驗室)與窗外的統一,當然不是否定心理學的科學性,恰恰是為瞭更好地實現其科學性。
因此,在我從教30年的職業生涯中,通常是閱讀以英文為主,寫作以中文為主。用中文講來自英文的心理學知識,更用中文講中國的社會曆史文化的心理學蘊涵。與此相對的是用英文講來自英文的心理學知識,以及用英文講中國的社會曆史文化的心理學蘊涵。用王登峰教授略帶調侃的說法,分彆是:鬍話漢說,漢話漢說,鬍話鬍說,漢話鬍說。四種工作各有其閤理性。當然,前二者我做得更多、更勝任。主要原因是我不太會“鬍說”,這當然是一種局限,但也可將中文發錶視為一種優勢。我和我的學生們翻譯齣版瞭300多萬字的心理學名著和教材,齣版瞭270餘萬字的專著和教材,發錶瞭140餘篇中文論文,其中僅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的就有32篇,十餘年來僅在《心理科學進展》上就發錶綜述29篇。
這些文字用現在的大學評價標準都不屬於高水平的標誌性的“科研成果”,也基本拿不到奬金,但在我看來,它們自有其價值。“文章我自甘淪落,不覓封侯但覓詩。”(陳寅恪)與其說是一種矯情或文飾作用,不如說是一種堅守,因為這是基於我多年帶研究生的經驗。早些年科研項目很少,而研究生擴招,每屆要帶好幾位碩士生,還有一兩位博士生。我很少依項目指定題目,而是要求研究生讀JPSP(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等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領域的主要英文期刊,通過大量閱讀找到感興趣的問題,然後寫齣綜述並在小組報告,綜述在投稿之前要在我指導下反復修改,投稿後通常也要經過一兩次修改纔能發錶。在此基礎上確定學位論文題目,經過開題報告後進入實證研究,完成後通過答辯。我的經驗是,凡是在綜述環節上做得好的學生,後麵的學位論文環節上也做得好。基本功很大程度上是在這個環節上打下的。好學生也是在這個環節上脫穎而齣。綜述寫作是一種綜閤訓練。首先,它要求一種主動性。學生要經過艱難的迷茫和探索,加上持之以恒的閱讀,還要和老師同學的反復討論纔能確定一個題目。正如《新約》中所說:“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對神聖價值的內在的尋求是不竭的動力。其次,它要求下苦功夫。寫一篇綜述要求圍繞一個專題至少閱讀30至40篇文章(主要是英文文獻),從理論到方法都要融會貫通,然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文章結構。用瞭這番功夫,就成為某個研究領域的專傢瞭。與此要求相適應的條件是,進入新世紀後,由於電子數據庫和網絡的使用,文獻的檢索及其全文獲得的便利為研究提供瞭保障。現在的師生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付齣大量時間精力去找文獻瞭。最後,它要求嚴格的寫作訓練。我提齣瞭文章寫作的初級標準和高級標準,初級標準包括準確、簡練、連貫、完整、規範,高級標準包括流暢、厚實、有趣、文采、創新,並嚮學生講解每個標準的具體含義。經過這種訓練,發齣一兩篇文章,學位論文的寫作就水到渠成瞭,中文寫作也可以說過關瞭。當然,博士生與碩士生的標準不同,主要是在選題和方法的創新性以及工作量上有更高的要求,但基本功的訓練是相通的。令人憂慮的是,在我看來,就算是用我的初級標準,現在的很多碩士生甚至博士生並沒有過中文寫作這一關,更糟糕的是他們自己甚至他們的導師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至於中國學人寫不好中文而能寫好英文者,即使有,也必定是很罕見的。
我將我做的這部分工作稱作“用中文講心理學”,如果包含目標和標準,應該說是“用優質的中文講心理學”。心理學界似乎早已習慣瞭佶屈聱牙、晦澀難解(翻譯而來)的定義和理論,似乎心理學傢的工作就是將人人都懂的事兒說得人人都不懂!對此,我從學生時代就有切膚之痛,深受其害。我知道很多人與我有同感,對心理學興緻勃勃而來,大失所望而去。我希望自己能為改變這種狀況盡點力。為此,我要求自己和學生寫東西盡可能不帶翻譯痕跡,盡可能用標準的現代漢語講西方的心理學。當然,我們是這樣要求自己,實際做得如何,還需要讀者評判。
這本書自然也是這種工作的一部分。開始接到楊玉芳老師和彭呈軍主任的任務,要我主持編寫一部反映當代人格心理學研究成就的專著,我猶豫瞭幾個月不知如何下手。因為我曾經編著過三部以《人格心理學》為題的書,有60多萬字的大部頭研究性著作,也有40多萬字的教材。他們各有其定位,也各有版權所屬。現在要接受的工作,必須是新的,不能重復,然而又要有連續性,不能自己否定自己。所以是個難題,自己陷入一籌莫展的境地。直到突然有一天,腦子裏豁然開朗!10年來我和我的研究生們所做的工作,略加梳理就可形成一個清晰的框架!這個框架與我們過去的工作是一脈相承的,就是整閤人格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和專題研究成果,體現這一領域從理論流派的紛爭到深入的專題研究的重大轉嚮,構建一種主要圍繞專題研究展開的能夠充分呈現本學科研究成就的知識體係。這個體係的基本構架由緒論、人格特質、人格動力、人格發展以及人格與社會文化五部分組成。由於以上所述的原因,早些年我帶研究生基本沒有事先指定的題目,但學生們自選的題目大緻都可以分彆歸入這五大部分。加上近年承擔的與社會文化問題相關的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的一些文章,也可以歸入這五大部分。於是就有瞭如下框架:
1 緒論
第一編 人格特質
2 健康特質
3 政治特質
4 精神特質
第二編 人格動力
5 目標
6 自主
7 自我調節
第三編 人格發展
8 自我
9 依戀
10 死亡意識
11 人生敘事與心理傳記
第四編 人格與社會文化
12 幸福
13 問題行為
14 文化與人格
需要說明的是,這隻是一個粗略的框架,而不是一個嚴密的學科體係。人格心理學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學科體係,我試圖搭建的框架應該是學科體係建設的一種努力。這一點在緒論部分有專門的論述。但本書是我和我的小組10年來研究工作的一個匯集,而體係構建主要應該是教材編寫任務,在我之前齣版的教材中有充分的體現。本書的任務是用一種思路將我們的研究工作串起來,有思路但沒有嚴密的邏輯。嚴格說,心理學既不如成熟的自然科學,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也不如成熟的社會科學如經濟學,科學發現與數學、邏輯高度結閤,也不是成熟的理論學科如哲學、數學、邏輯學,其學科知識本身就具有邏輯體係的完整性。心理學還是一門發展中的科學,一方麵研究發現層齣不窮,另一方麵海量知識缺乏嚴密的組織。人格心理學尤其如此。
我這個框架,從宏觀上看,人格特質、人格動力、人格發展是屬於人格心理學領域內部的問題,而人格與社會文化則屬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的交叉領域。還有一個交叉領域是從生理學(特彆是神經科學)、行為遺傳學和進化心理學的視角和方法研究人格,由於不是本小組研究所長,本書雖有涉及,但沒有作為專題來探討,而在我之前齣版的教材中是有專章介紹的。從廣義上講,人格的生物學基礎和人格的社會文化背景都可以歸入人格發展的條件,所以,以人格特質、人格動力和人格發展來構建人格心理學的宏觀體係,理由是充分的。
從中觀上看,每一個宏觀領域之下包括哪些分領域,則取決於現有研究的積纍情況。有的顯得鬆散,如特質領域下,我們將涉及的主題分為健康特質、政治特質和精神特質三個分領域,這種劃分不是公認的,而是根據現有主題臨時歸類的,這種歸類的閤理性隻能是大緻上的,而不是經過邏輯論證的,隻能說它們之間似乎有一種心理生活上的遞進關係。人格動力領域下,涉及目標、自主和自我調節三個分領域,都是人格動力領域的研究熱點,但這種排列也隻能反映我們對於這些主題之間關係的一種理解,好像它們之間有一種從知到行的關係。有的則顯得嚴密一點,如人格發展領域下,涉及自我、依戀、死亡意識、人生敘事和心理傳記,分彆著重探討瞭青少年、成年、老年,以及人生的整閤,這部分貫穿著人生全程發展的思路。
從微觀上看,每個中觀分領域下為什麼是這幾個主題,也不是基於邏輯,而是基於現有研究的積纍情況。如自我批評、自我寬恕、物質主義都主要與心理健康相關,權威主義、社會支配傾嚮和馬基雅弗利主義都涉及人的政治行為並且概念提齣的背景都有政治因素,所以我們分彆用健康特質和政治特質來歸類,但嚴格地說這些主題都與廣泛的心理生活領域相關,甚至有些主題究竟是特質還是價值觀,還沒有定論。至於同一分領域下的幾個主題之間是什麼關係,有的是不清楚的,硬要去說明它們之間的關係,必然牽強附會。如自我批評、自我寬恕、物質主義雖然都被列在健康特質之下,但它們三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前二者之間有比較明顯的關係,但物質主義與前二者之間的關係則不清楚。有的似乎更清楚些,如精神特質下,儒傢人格、道傢人格和佛傢人格,這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三大精神取嚮,嚴格說是缺乏心理學研究的,我們對道傢人格做瞭初步的較係統的研究。為瞭引起學界的關注,我特邀瞭兩篇理論稿件,從心理學思想史的角度分彆講儒傢人格和佛傢人格,雖然與本書其他章節在寫作風格上不太一緻,但從內容的完整性和重要性上看,它們是不可或缺的。還有,自我領域下,通常講自我概念、自尊和同一性,但我們小組隻對同一性和自我概念中的關係自我有所研究,為瞭保證主題的完整性,我又特邀瞭國內專傢分彆提供瞭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專稿。
無論從宏觀、中觀,還是從微觀,我們組織本書的基本

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人格研究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人格研究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人格研究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評分

超級好的書籍,非常好的

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人格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