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战略(2015.2) [China Language Strategies Volume 3 Number 2(2015)]

中国语言战略(2015.2) [China Language Strategies Volume 3 Number 2(201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阳,徐大明,方小兵 等 编
图书标签:
  • 语言战略
  • 中国语言
  • 对外汉语教学
  • 语言政策
  • 中国文化
  • 语言推广
  • 国际交流
  • 文化传播
  • 中国软实力
  • 语言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624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42332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hina Language Strategies Volume 3 Number 2(2015)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3
字数:3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战略(2015.2)》主要关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具体的语言问题,以及这些语言问题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的相互影响,关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剧烈变化所引起的语言使用、语言认同、语言教育、语言保护、语言规范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中国语言战略(2015.2)》提倡实地考察和个案研究,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中国社会复杂而丰富的语言生活及相关问题进行描写、分析和解释,鼓励引进和借鉴国外的理论与经验,同时以中国语言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丰富语言规划学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语言战略(2015.2)》将遵循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的宗旨,积极推动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理论研究,促进适应中国国情的语言规划理论和语言规划学科的产生。

内页插图

目录

特稿
Long-term Accommodation and Language Planning Strategies:Network Density,Dialect Vitality,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hanghai Speech Community
简论“一带一路”核心区西北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

言语社区
The Theory of Speech Community
乡村言语社区的“城市化”——以连岛言语社区为例
言语社区理论视角下的普通话与方言关系分析
网络言语社区建设及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的思考
甘肃天祝土族语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论濒危言语社区——以巴马言语社区为例
英国华人社区华语词汇的特点及其成因

语言经济与语言服务
论语言与经济的关系
医疗行业语言服务调查研究
公共交通方言报站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高校多语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媒介语

语言教育
实践社区视角下的汉语学习者课堂参与研究
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认同与英语教育规划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述评:2000-2014

国际视野
日本“二战”后国家语言战略70年述要
日本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发展和现状
日本医疗临床方言学方法简介

书评
语言政策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语言政策和政治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英语》评介
《语言教育政策:关键问题》(第二版)介评

简讯
第13届城市语言调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Contents

前言/序言


《中国语言战略》第三卷第二期(2015年) 《中国语言战略》期刊,作为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致力于深入探讨国家与区域层面的语言发展、推广与管理策略。本卷第二期,聚焦于2015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汇集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旨在为理解和应对当代中国语言格局的复杂性提供多维度的视角。 本期内容广泛,涵盖了从宏观的语言政策设计到微观的语言实践分析。研究者们通过严谨的学术方法,对中国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推行的语言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评估。特别关注的议题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与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成效、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语言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 期刊文章探讨了语言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分析了语言能力建设如何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其中,一些研究深入剖析了语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了如何在教育体系中优化语言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人才。 此外,本期也关注了数字时代对语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与机遇。研究者们探讨了信息技术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习惯、语言的传播方式以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对于网络语言的兴起、社交媒体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以及人工智能在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期刊也进行了前沿性的探讨,力求为理解语言发展的未来趋势提供理论支持。 在国际视野下,本期也对中国语言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者们探讨了如何提升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推广、以及中国在国际交流中语言服务能力的建设等。这些研究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立体和深入的中国语言国际形象。 《中国语言战略》第三卷第二期,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洞见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语言学界、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关注中国语言发展的人士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本期研究不仅是对当前语言状况的梳理与总结,更是对未来语言发展趋势的探索与预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文化传播和国际关系抱有长期关注的爱好者,而《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这本期刊,正是切中了我的兴趣点。我深知,语言的背后是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让世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认识真实的中国,而不仅仅是西方视角下的刻板印象,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本期刊将“语言”提升到“战略”的层面,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分量。我特别希望看到期刊中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建设”的研究。这不仅仅是指学习外语,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有效沟通、理解和融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能力对于个人发展、企业国际化乃至国家间的友好往来都至关重要。期刊能否提供一些理论框架或实践案例,来指导如何提升整个社会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此外,我也对其中可能探讨的“数字时代下的语言传播策略”非常感兴趣。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语言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下,更有效地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抵制不实信息,构建积极的网络形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期待在这本期刊中找到一些关于应对这些挑战的创新性思路。

评分

拿到这本《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似乎是一本非常“硬核”的书籍,它触及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是国家发展和国际影响力层面的战略性问题。作为一名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语言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键纽带,也是展现一个国家文化底蕴和精神面貌的窗口。这本期刊将“语言”置于“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让我看到了国家层面对于语言力量的重视。我非常好奇其中是否会涉及到语言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在技术引进、国际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语言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战略的执行效率和成效。又或者,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如何通过语言的精心传播,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这其中的挑战和机遇都非常值得探讨。我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关于“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的论述尤其感兴趣。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布局不断扩大,对高质量、专业化的语言服务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本期刊能否为语言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能否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能面向国际市场的语言服务生态系统?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

评分

我是一名一直关注中国语言政策演变和社会发展动向的读者,因此,《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这本期刊,从标题上看就极具吸引力。我一直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认同、社会凝聚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如何科学、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语言战略,显得尤为重要。这本期刊所聚焦的“语言战略”,预示着它将从宏观的视角,审视语言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我非常好奇其中是否会涉及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这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也关系到社会信息的公平传递和共享。又或者,期刊中会不会探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发展”这一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如何在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同时,也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多样性,这需要高超的智慧和审慎的政策。我期待在这本期刊中,能够看到基于深入研究和严谨论证的政策建议,能够理解国家在语言方面的顶层设计思路,并从中学习到如何将语言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目标。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传播有着长期关注的读者,我偶然发现了《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这本期刊,立刻被它所吸引。我一直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语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本期刊将“语言”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无疑触及了国家发展的重要层面。我特别期待看到期刊中关于“中国语言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探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使用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种影响力,需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长期的投入。又或者,期刊中是否会涉及到“语言服务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对高质量、专业化的语言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这本期刊能否为语言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我希望能够在这本期刊中,找到一些能够启发我思考,帮助我理解中国在语言国际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的深刻见解。

评分

说实话,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语言政策和战略研究领域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关注,而《中国语言战略》这本期刊(2015年第二期)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不是专业的语言学家,但我深知语言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尤其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格局下,如何有效运用语言工具,提升国家形象,增进国际理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本期刊的出版,恰逢其时。我尤其被其中探讨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这一议题所吸引。在全球信息传播日益碎片化、西方话语霸权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一套能够清晰、准确、有力地传递中国声音和中国价值的自主话语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期刊中应该会对这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可能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此外,我对其中可能涉及的“外语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的内容也充满期待。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民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如何在教育体系中,更有效地培养既懂语言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需要,这是非常实际且紧迫的问题。我渴望从这本期刊中获得启示,了解当前学界和政策界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

评分

当我偶然在书架上看到《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这本期刊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我并非语言学专家,但我一直深信,语言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这本期刊将“语言”置于“战略”的高度进行探讨,这本身就说明了国家层面对于语言力量的重视和战略性考量。我特别期待看到期刊中关于“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研究。在全球信息传播日益碎片化、西方话语霸权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一套能够清晰、准确、有力地传递中国声音和中国价值的自主话语体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期刊中应该会对这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可能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此外,我也对其中可能涉及的“外语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的内容充满期待。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民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如何在教育体系中,更有效地培养既懂语言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需要,这是非常实际且紧迫的问题。我渴望从这本期刊中获得启示,了解当前学界和政策界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观点。

评分

当我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时,我被这个标题深深地吸引了。我并不是一个语言学专业人士,但我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事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一直坚信语言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语言,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更是其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沟通和施加影响力的重要工具。这本期刊将“语言”与“战略”这两个概念结合,让我看到了国家层面对于语言力量的深刻认识和战略性考量。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在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中国在语言战略方面有着怎样的布局和考量。例如,在“中国梦”的宏大叙事下,语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通过语言的有效传播,塑造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正面形象?我又或者,期刊中是否会探讨语言在推动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方面的独特作用?我希望能够在这本期刊中,找到一些能够启发我思考、帮助我理解中国语言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意图的深刻见解,让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中国语言战略》刚到手,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从目录和编委会名单来看,就足以让人期待。我一直关注中国语言发展和国家战略层面的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语言作为文化和国际交往的载体,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这本期刊聚焦于“语言战略”,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分量的话题。我特别注意到其中一些研究方向,比如语言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全球传播中提升汉语的影响力。这并非仅仅是语言学层面的探讨,更包含了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多个维度,预示着其内容将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编委会成员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语言学、国际关系和政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保证了期刊内容的权威性和前瞻性。我个人对其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语言服务体系建设的讨论非常感兴趣,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地和实施。同时,跨境语言社区的构建和管理,以及 Minority Language (少数民族语言) 的保护与发展,也都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相信这本期刊能提供深入的洞察和有价值的建议。即便只是初步翻阅,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照已经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智识的盛宴即将展开。我对作者们如何将宏观的战略理念与具体的语言实践相结合抱有极高的兴趣,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语言战略的宝贵经验。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社会发展变迁和国家战略议题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这本期刊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深入探究的渴望。在我看来,语言不仅仅是简单的沟通工具,它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民族认同的纽带,更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将“语言”与“战略”这两个概念紧密结合,意味着国家层面的决策者已经认识到语言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关键作用,并正在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部署。我非常好奇,在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中国语言战略》这本期刊会聚焦于哪些具体的语言战略议题?例如,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语言在技术引进、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又或者,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如何通过语言的有效传播,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中国故事?这其中的挑战和机遇都非常值得探讨。我期待在这本期刊中,能够看到一些基于深入研究和严谨论证的政策建议,能够理解国家在语言方面的顶层设计思路,并从中学习到如何将语言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目标,从而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而《中国语言战略》(2015年第2期)这本期刊,正好契合了我对国家发展宏观议题的探究。语言,在我看来,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地根植于社会、文化和政治之中,并反过来影响着这三者的发展。将“语言”置于“战略”的维度来审视,这本身就显示了国家层面对于语言力量的重视和战略性规划。我尤其好奇期刊中会如何解读“中国语言的国际传播力”。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中国语言和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被世界理解和接受,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推广,更涉及到文化内容的创新、传播方式的优化以及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此外,我也对期刊中可能涉及的“语言政策与教育改革”的关联性非常感兴趣。一个国家的语言战略,必然需要在教育体系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如何调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具备新时代需求的语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这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议题。我期待在这本期刊中,能看到权威的分析和深刻的洞察,为理解中国语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宝贵的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