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少林拳谱 第二册
:21.00元
作者: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00937951
字数:190000
页码:29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据《少林拳谱》记载,北宋建隆元年(九六一年),少林寺方丈大福居大和尚,一连三次招集关内外高手会集少林,进行武技交流。在此基础上,根据福居大师的指示,由弟子灵智、灵丘等广泛吸取众家之长,绘集成《少林拳谱》。拳谱包括十八家拳械,其中有宋代以前十三棍僧的十三路看家拳、十三棍僧的稀有兵器、孙恒的猴拳、孟苏的七十二艺、崔连之的炮拳、王郎的螳螂拳、黄忠的罗汉十八手及通臂拳、杨滚的大力金刚拳及六合拳、燕青的擒拿点穴功法、高怀德的春秋大刀。总的来说,《少林拳谱》四十八卷由福居大师和灵智、灵丘等弟子汇编,其中拳术一百七十三路,兵器一百三十三路,另集奇功,共计三百三十路,绘图三千八百五十幅。
现在出版的这部武术界期待已久的八卷本《少林拳谱》是根据永祥和尚的手抄本影印的。本书为第二册。
目录
第八卷 少林七星拳 朝阳拳
第九卷 少林看家拳
第十卷 少林金刚拳
第十一卷 少林炮拳
第十二卷 少林长护心意门拳
第十三卷 少林五合拳
第十四卷 少林六合拳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购买这类书籍,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所代表的文化传承去的。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一套拳法,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少林文化宝库的大门。文字中透露出的那种对武德的推崇,对礼仪的重视,以及对生命本源的敬畏,远超出了单纯的技击范畴。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坚韧与自律。那些关于禅宗思想如何融入武术训练的章节,尤其引人入胜,它揭示了武术不只是身体的较量,更是精神层面的磨砺。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平静与对道的执着追求。
评分我对一些传统武术书籍常常抱有的疑虑是,它们是否能真正适应现代人的学习节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尽管语言古朴,但编排的循序渐进性极强。例如,对于初学者容易感到困惑的弓步和马步的转换,作者不仅详细描绘了正确的姿态,还附带了常见的错误示范以及如何自我纠正的要点。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在独自练习时,也能像是有位经验老到的师父在一旁指点。特别是对呼吸与动作配合的描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清晰,它教会我如何将每一次呼吸的力量导入到每一次出拳中,极大地提升了练习的效率和深度。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花了心思,封面那种古朴的墨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拿在手里就有种沉甸甸的历史感。纸张的质地也选得很有讲究,不是那种光滑刺眼的现代纸张,而是略带粗粝感的米黄色,仿佛能从中嗅到一丝陈年的墨香。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体的选择非常传统,楷书遒劲有力,又不失飘逸。在阅读一些复杂的动作图解时,插图的线条清晰度令人赞叹,每一个关节的转折、每一次出拳的力度走向,都通过精细的黑白线条被完美地捕捉了下来。说实话,光是把这书捧在手里,翻阅这些细节,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它不仅仅是一本武术教材,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对于一个真正热爱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远比花哨的色彩堆砌来得更有吸引力。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习武者,我对于实战性和理论深度一直都很看重。这本书在理论构建上展现出极高的体系性和逻辑性,它不是零散地罗列招式,而是将少林拳法融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最基础的桩功到复杂的套路演练,每一步都有其深刻的哲学根基。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关于“中正平和”的论述,它强调的不是咄咄逼人的进攻,而是在防守中寻找平衡与反击的最佳时机。这种沉稳的武道思想,在如今这个追求速度和爆发力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读完这一册后,我感觉自己对武术的理解从“打赢”转向了“修炼心性”,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进步。
评分我尝试着去理解这套书里所蕴含的“内劲”和“气沉丹田”的概念,坦白说,一开始是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书中的文字描述,那种古老的术语和比喻,像是直接从古代武林高手的口中流传下来的一般,初学者光是理解这些名词的字面意思就已经颇具挑战性。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对照那些复杂的口诀,试图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那种描述中的“松紧转换”。它没有像现代武术书籍那样,用大量的解剖学图示来解释肌肉群的发力,而是更加侧重于心法的修炼和整体意境的营造。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方式,虽然需要反复揣摩,但一旦领悟到一二,那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感是任何外在的蛮力都无法比拟的,这才是真正的武学精髓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