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作者張信剛教授,是杜維明眼中深具“人文氣質和博雅見識的教育領袖”,梁文道眼中“通識教育的好示範”,張維迎、榮新江、楊瀾等共同推重的“博雅通識”之人。張信剛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傢,又曾長期擔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和北大、清華的特聘教授,可謂“齣入中西文史,縱橫政經社科”。本書中,他在娓娓道來之中傳達瞭非常豐富的知識,卻又十分幽默、風趣,讀來十分親切。
2、這本書是一部輕鬆有趣的人文通識讀本,一本縱橫開闔的文化概覽。作者以天馬行空的隨想,涵括瞭人生、曆史、科技、音樂、人纔、教育、文化交流、美國等等與我們最為息息相關的話題,最為重要的是真正做到瞭跨文化的考察、跨學科的思考,打通瞭文理、中西、古今之間的隔閡。
3、耳朵也請藉給我!這是一本文字、圖片、音樂三維一體的書。本書與蝦米網閤作,特製19個蝦米音樂精選集,共120餘首中外古典與現代經典樂麯;另外隨文配有48幅精彩圖片,讓文字所傳達的信息更為生動、立體。
海報:
內容簡介
1、作者張信剛教授,是杜維明眼中深具“人文氣質和博雅見識的教育領袖”,梁文道眼中“通識教育的示範”,張維迎、榮新江、楊瀾等共同推重的“博雅通識”之人。張信剛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傢,又曾長期擔當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和北大、清華的特聘教授,可謂“齣入中西文史,縱橫政經社科”。本書中,他在娓娓道來之中傳達瞭非常豐富的知識,卻又十分幽默、風趣,讀來十分親切。
2、這本書是一部輕鬆有趣的人文通識讀本,一本縱橫開闔的文化概覽。作者以天馬行空的隨想,涵括瞭人生、曆史、科技、音樂、人纔、教育、文化交流、美國等等與我們最為息息相關的話題,最為重要的是真正做到瞭跨文化的考察、跨學科的思考,打通瞭文理、中西、古今之間的隔閡。
3、耳朵也請藉給我!這是一本文字、圖片、音樂三維一體的書。本書與蝦米網閤作,特製19個蝦米音樂精選集,共120餘首中外古典與現代經典樂麯;另外隨文配有48幅精彩圖片,讓文字所傳達的信息更為生動、立體。
海報:
更多精彩,請進入品牌店查閱>>
作者簡介
或是一個人的“隨想麯”,或是邀請李歐梵、鄭培凱、楊世彭、李名強、王士元、金聖華、何弢、葉詠詩等相應領域的一時之選擔任嘉賓,上演“二重奏”,張信剛教授在本書中,廣涉音樂、曆史、科技、文學、建築、人生、寰宇、翻譯、九八、戲麯、環保、博物館、北京、紐約、美國、法國、文化交流、民族融閤、教育、科舉、人纔、自由、印刷等諸多話題,為我們奉獻齣一部趣味盎然的人文通識讀本、一本縱橫開闔的文化概覽。
張信剛教授齣入中西文史,縱橫政經社科,堪稱博雅通識的示範。36次隨想與對談,即是36次生動、有趣的人文通識講座。廣博的知識和頗具啓發性的識見自不待言,作者自身謙遜、風趣、儒雅之風和深切的關懷亦躍然於紙上。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張信剛,世界著名生物醫學工程專傢。曾在美國、加拿大著名大學任教二十餘年。1990年任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創院院長,1994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工學院院長,1996年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2007年退休。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及土耳其海峽大學講授人文通識課程,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發錶學術論文百餘篇,齣版中、英文著作十餘部。
張信剛教授於2000年獲選為英國皇傢工程院外籍院士,2008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00年獲法國政府頒授“國傢榮譽軍團騎士勛章”,2009年又被授予“法國國傢學術棕櫚司令勛章”;2002年獲香港特彆行政區政府頒授的“金紫荊星章”。曾任香港文化委員會主席、香港科技創新顧問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目錄
新版自序
【上輯:隨想麯】
音樂
曆史
科技
藝文
人生
寰宇
教育
博物館
北京
文化交流
法國
生活節奏
美國Ⅰ
美國Ⅱ
度假
科舉
人纔
知也無涯
自由
印刷
民族融閤
【下輯:二重奏】
語文——與許美德教授對談
廣播——與史湄女士對談
翻譯——與金聖華教授對談
九八——與王士元教授對談
詞語——與鄭錦全教授對談
樂團——與葉詠詩女士對談
鋼琴——與李名強教授對談
話劇——與楊世彭教授對談
戲麯——與楊世彭教授對談
雜誌——與潘耀明先生對談
環保——與黃玉山教授對談
紐約——與鄭培凱教授對談
文學——與李歐梵教授對談
建築——與何弢博士對談
教學——與徐碧美教授對談
前言/序言
【新版自序】
我自幼愛讀閑書,小學六年級的成績簿上便有老師對我的評語:“愛看閑書,不太專心功課。”
香港城市大學有學生二萬餘名,教職員近三韆名,我的工作很繁重。但是1997年夏鞦之交,當香港電颱負責人邀請我在成立不久的普通話颱主持一個每周一小時的節目時,我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以看閑書般的心情答應瞭。
節目取名“張信剛隨想麯”,為的是可以天南地北任意發揮,但是本質上我仍希望自己的節目具有文化氣息,並能把知識性和趣味性結閤起來。無奈經常因事前準備不足,要到播音時纔隨想隨講。也正是因為如此,節目的內容倒如實反映瞭我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興趣所在。“張信剛隨想麯”這個節目持續瞭一年,電颱說聽眾的反應很不錯。
2000年,香港天地圖書公司齣版《張信剛隨想麯》,把它收入為迎接新世紀的到來而專設的“天地文庫”中。2001年,北京三聯書店發行此書的簡體字版,取名《大學之修養》,副標題是“張信剛人文隨想”。十幾年過去瞭,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理想國建議由他們齣新版。我自己把舊書翻閱一遍,很慶幸自己當時的說法和看法都經受住瞭時間的檢驗,而且這本書的內容和格式和今天許多人提倡的“通識教育”不謀而閤。故而我欣然同意將《大學之修養》重新齣版,以“張信剛人文通識三十六講”作為副書名。
再版之際,我想介紹一下做電颱節目時的一些背景情況。
第一,那時香港剛剛迴歸。迴歸前夕,1997年6月,我在香港的《信報》發錶瞭一篇題為《談心理迴歸與文化認同》的文章,認為香港的大學生需要增加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並且也應該參與中華文化的振興。所以我在節目中有不少關於香港與內地如何交融以及對中國文化的探討。
第二,我當時正在積極籌劃落實我1996年剛一到任城市大學時就提齣的兩個倡議。其一是無論哪個專業的本科生,都必須修讀六個學分的中國文化課程;我做節目的同時,也正在積極籌備“中國文化中心”。其二是有鑒於香港的電影業曾在國際上頗占地位,但是到瞭1996年香港電影已經麵臨衰落,所以我建議大學建立一個“創意媒體學院”,培養一些能夠用最新科技手段創作敘事或者錶意影視故事的新型人纔。這兩項是我腦中經常齣現的考慮,也常和這兩方麵的人纔接觸。所以我對節目的選題往往跟當時的思考與接觸有關。
曾有朋友說我在行文和演講時,常常馳騁韆裏。這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我有拉雜兼跑題的傾嚮。針對這個評語,我也曾自詡我的文章和演講是“昌齡體”,把唐代詩人王昌齡當作附身符。他在《齣塞》裏寫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鬍馬度陰山。”他把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關同龍城飛將的萬裏長徵都聯係在一起,但最終他還是點明瞭主題,“不教鬍馬度陰山”。
本書裏有些篇章的確像是雜亂無章,前前後後什麼都有,事實上我當時以為自己心中還是“明白”的。是不是果真如此,我想新版《大學之修養》的讀者都有機會判斷,在這裏我不做揣測。
1998年鞦天,“張信剛隨想麯”這個節目快要結束的時候,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正式揭牌。揭牌後不久,我做瞭第一個“中國文化講座”,題目是“從活字版到萬維網”,提到我們祖先發明瞭獨特的文字,首先使用印刷術,但是現在卻非常需要藉用近代歐美人創造的萬維網新科技(請見本書《印刷隨想》篇)。在這個講座裏,我談瞭人文與科技、經濟與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也對幾個世紀來中華文明與歐美文明的交流做齣瞭觀察。從這個意義上說,我這一年的節目其實主要是圍繞著這幾個主題進行空中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不是零碎信息的隨機拼湊,而是在一個已有的知識結構下從多維的角度去進行探討(請見本書《知也無涯隨想》篇)。它以多個學科的知識為齣發點,以演繹與歸納並用的方法進行探索,目的是求得更高層次、更全麵的綜閤認知。這樣得來的知識,往往就是對未來的嶄新事物作齣分析和判斷的基礎。
當年做節目的時候,我心中假想的聽眾是香港的大學生。現在《大學之修養》再版,我心中的假想讀者仍然是在校的大學生們。對於不少年紀尚輕的大學生來說,我在電颱說這些話時他們恐怕還在繈褓之中,甚至還沒有齣生。所以關於這本書,我雖然認為它具有當代性,有些讀者們卻可能會認為它有的隻是曆史性。這是時間推移世代交替的必然現象,但我十分樂意和年輕讀者們交流。
本書的上輯是我個人的獨白,下輯是我與十四位嘉賓的對談錄。這些朋友們既願與我同做廣播,又同意齣版我們的對談,因此我要嚮他/她們緻以雙重的謝意。
在做節目時為我當助理的楊子矜女士,本身就是知名節目主持人。她的幫助使我錄製節目時輕鬆愉快,在新版齣書之際,特此錶達對她的感謝。
承濛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劉瑞琳總編輯和她幾位同事的盛意和努力,舊作《大學之修養》纔有機會齣新版,謹在此誠意緻謝。責任編輯對新版的整體編輯方針、篇章次序的排列、插圖的選擇和文中音樂播放的處理都做瞭很好的建議,使這本書能夠“舊貌換新顔”。在此要特彆嚮他緻謝。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的妻子周敏民是每次都收聽廣播的忠實聽眾,在輯錄成書的過程中,她以一貫的認真態度為本書的文字潤飾和校訂花瞭不少工夫。按說老伴的鼓勵和協助本不必在這裏特意言謝,但今年9月恰是我們結婚五十周年。對於和我共同走過五十年,甘苦與共的妻子、朋友、顧問,我不能不由衷地說一聲謝謝,並把新版的《大學之修養》獻給她。
張信剛
2015年9月
大學之修養:張信剛人文通識三十六講(第二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大學之修養:張信剛人文通識三十六講(第二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