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晶 著,荣千 编
图书标签:
  • 股票
  • 财务报表
  • 投资
  • 价值投资
  • 选股
  • 财务分析
  • 股市
  • 大牛股
  • 新手入门
  • 实战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ISBN:97875429467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236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擒住大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8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以一份完整的财报为案例,告诉你如何探知财报背后的企业秘密。没有晦涩的术语、没有难懂的公式,教你轻松读懂财报。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以简单的文字,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叙述财务报表分析的诀窍。这正是想要练好价值投资基本功的好教材,是没有会计学背景的投资人,进入价值投资领域的上佳途径。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对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重要科目都有深入浅出的说明,解读出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秘密。解读这些数字的背后,事实上也隐隐道出巴菲特、彼得林奇、格雷厄姆、王亚伟等大师的投资哲学。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的内容是投资大师逻辑功夫的基本马步,深含意义,值得推荐给股民来反复练习。关键在于读者读完全书后,能不能够认真跟着去做。

内容简介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从财务角度入手,全面、系统地阐述通过财报分析企业经营能力的思路和方法;将分析的视角拓展到报表以外的其他财务信息;重点介绍了合并报表的分析方法;结合了近年来鲜活的上市公司有关财报信息实例展开点评,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

作者简介

  荣千,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学历,在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供职20年,中信贵宾理财专家团成员,长期从事金融投资业务,对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业务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市场经验。
  在职业生涯中,成功管理200多个基金及信托项目,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为投资者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高额投资收益,由其负责的“中信盛景”等基金得到投资者的高度认同。

目录

掌握财报分析的基础
第1招 明确分析财报目的何在
第2招 确定分析财报的原则
第3招 弄清财报分析的要求
第4招 分析财报的内容
第5招 确定财报分析的基本程序

明确财报分析的工具
第6招 确立财报分析评价标准书
第7招 水平分析法的运用
第8招 垂直分析法的运用
第9招 趋势分析法的运用
第10招 比率分析法的运用
第11招 因素分析法的运用
第12招 综合分析法的运用

资产负债表分析
第13招 分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第14招 分析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第15招 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第16招 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第17招 资产的结构分析
第18招 资产规模分析
第19招 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第20招 资产的分项目分析
第21招 负债结构分析
第22招 负债具体项目分析
第23招 所有者股权结构分析
第24招 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
第25招 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分析
第26招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第27招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利润表分析
第28招 分析利润表的独特性质
第29招 分析利润表的格式
第30招 分析利润表的结构
第31招 利润表分析的基本程序
第32招 收入确认及其分析
第33招 费用类项目及其分析
第34招 利润项目分析
第35招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36招 增长能力分析
第37招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现金流量表分析
第38招 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内容
第39招 分析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第40招 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
第41招 现金流量的分类和计算方法
第42招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第43招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第44招 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内容及分析
第45招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第46招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第47招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第48招 现金流量表比率分析
第49招 收益质量分析
第50招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
第51招 成本和费用的内容
第52招 成本费用报表的分类
第53招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意义
第54招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内容
第55招 成本费用报表分析的方法
第56招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第57招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第58招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第59招 制造费用分析
第60招 管理费用分析
第61招 销售费用分析
第62招 财务费用分析


企业合并财报分析
第63招 分析合并财报的性质与作用
第64招 合并财报的种类
第65招 分析合并财报的特点
第66招 分析合并财报的编制
第67招 具体分析合并财报的范围
第68招 编制合并财报的方法
第69招 分析合并财报自身的局限性
第70招 分析合并财报的特殊信息含量
第71招 分析合并财报中的特殊项目
第72招 合并财报的抵销项目分析

财报综合分析
第73招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的目的与内容
第74招 杜邦财务综合分析
第75招 企业经营业绩综合评价
第76招 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目的
第77招 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内容
第78招 财报趋势分析
第79招 财报预测分析
第80招 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
第81招 企业价值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第82招 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第83招 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第84招 以价格比或价格乘数为基础的价值评估

财报附注分析
第85招 财报附注分析的意义
第86招 关于附注时代的辩证观
第87招 附注内容安排及其作用
第88招 财报附注的主要内容
第89招 附注披露分部报表的意义
第90招 报表分部的确定
第91招 分部报表的信息内容
第92招 分析主要报表分部信息
第93招 分析次要报表分部信息

财报的粉饰与识别
第94招 财报粉饰的动机分析
第95招 财报粉饰的类型
第96招 财报粉饰的方法
第97招 财报粉饰的行业特点分析
第98招 财报陷阱预兆信号分析
第99招 被粉饰财报的识别方法
第100招 粉饰金额估计和剔除

精彩书摘

  财报陷阱预兆信号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众多财报陷阱案例表明,企业存在财务危机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财报陷阱一般要持续相当久的一段时间。
  企业在出现财务危机之前,其实早有种种不祥的预兆信号逐渐浮现。财报陷阱预兆信号分析是对影响公司绩效的各种陷阱环境预兆信号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影响财报真实性的环境预兆信号和证据,从而判断其存在财报陷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对财报陷阱的识别,首先要找到陷阱设置的线索,这主要体现为财报陷阱预兆信号。在财报陷阱的分析与识别中,我们要根据信息作出决策,但信息量极大,真假信息难以识别。如何通过不同信号来判断信息的真伪,尤其是在无数信息中,找出最关键的信息,是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识别公司的财报陷阱,从关注内部预兆信号入手,可以掌握分析重点,寻找线索,找出突破口,判断财务资料的可信度,为财报分析者提供一些警讯。
  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既服从于技术规范,又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制约。对于一个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经济主体,其最终的财务产品——财报很难真实、公允。分析人员重点在于评价考虑下列情况。
  1. 应付账款规模是否不正常增加
  在企业产销较为平稳的条件下,企业的应付账款规模还应该与企业的营业收入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是,如果企业的购货和销售状况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企业的供货商也没有主动放宽赊销的信用政策,则企业应付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可能是企业支付能力恶化、资产质量恶化、利润质量恶化的表现。
  2. 应收账款规模是否不正常增加
  应收账款与企业营业收入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同时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应收账款的不正常增加,有可能是企业为了增加营业收入而放宽信用政策的结果,它可以刺激企业营业收入立即增长,同时企业也面临着未来大量发生坏账的风险。
  3. 企业存货周转是否过于缓慢
  存货周转过于缓慢,表明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存货控制或营销策略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的营业收入的条件下,存货周转越慢,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也就越多。过多的存货占用,除了占用资金、引起企业过去和未来的利息支出增加以外,还会使企业发生过多的存货损失以及存货保管成本。
  4. 企业无形资产规模是否不正常增加
  企业自创无形资产所发生的研究和开发支出,一般应计入发生当期的利润表,冲减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无形资产列示的无形资产主要是企业从外部取得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无形资产不正常增加,则有可能是因为收入不足以弥补应当归于当期的花费或开支,企业为了减少研究和开发支出对利润表的冲击而利用这些虚拟资产将费用资本化。
  5. 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是否过低
  从企业目前的会计实践来看,企业应当在其对外披露的资产负债表上为短期债权、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以及长期投资计提贬值准备,此外,企业还要对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企业计提贬值准备以及计提折旧的幅度,取决于企业对有关资产贬值程度的主观认识以及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在企业期望利润高估的会计期间,企业往往选择计提较低的准备和折旧。这就等于把应当由现在或以前负担的费用或损失人为地推移到企业未来的会计期间,从而导致企业的后劲不足。因此,以计提过低准备和折旧的方法使企业利润得到的业绩,不应获得好评。
  6. 关注企业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政策,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利润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的信心程度:利润质量不好、对利润支付能力较差,以及对未来盈利能力信心不足的企业,是难以考虑支付大规模的现金股利的。
  7. 管理当局与分析人员的关系紧张或异常
  包括:频繁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或解雇审计人员;在重大的会计、审计或信息披露问题上经常与分析人员发生意见分歧;对分析人员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对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作出不合理的限制;对分析人员施加限制,使其难以向有关人士进行询证、获取有关信息、与董事会进行有效沟通等;干涉分析人员的审计工作,如试图对分析人员的审计范围或审计项目小组的人员安排施加影响;存在购买会计原则的倾向。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企业是注册会计师的客户。注册会计师一般不轻易失去客户。
  只有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的意见与企业管理者就报表编制出现重大意见分歧、难以继续合作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才有可能主动放弃客户。因此,对于变更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考虑企业的管理层在报表编制上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受托进行的审计,应予以协助和配合。如果公司一反常态,对审计人员所需的资料迟迟不予提供,对审计人员的提问不予做答或含糊做答,甚至设置障碍,注册会计师应保持高度警惕。
  8. 是否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以牺牲企业其他方面的明显利益为代价
  如前2年连续亏损,今年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公司(为了避免被ST处理);前2年平均净资产报酬率达到10%或6%,今年公司行业不景气的公司(为了争取配股的资格)。
  9. 企业是否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按照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企业的会计变更政策和会计估计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企业有可能在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条件下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此时的目的就有可能是为了改善企业的报表利润。因此,在企业面临不良的经营状况,而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恰恰又有利于企业报表利润的改善状态下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应当被认为是企业利润状况恶化的一种信号。在企业的管理层曾经有过利用会计手段改善其财报财务状况的“前科”时更是如此。
  10. 财报不能及时公开
  财报不能及时报送,财务信息公开延迟一般都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征兆。但这只是提供一个关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可能性的线索,而不能确切地告知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对这样的公司不仅要分析财报,还要关注财报附注以及有关的内幕情况,防范风险。
  仍然以蓝田股份(原代码600709,现已退市)为例,蓝田股份2000年年报显示,蓝田股份主营业务收入18.4亿元,而应收账款仅857万元,显然不合常理。
  ……

前言/序言


《华尔街操盘手:在波动中发现价值》 在波涛汹涌的金融市场中,每一次价格的跳动都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在市场的潮起潮落中稳操胜券,找到那条通往财富增长的航道。许多人迷失在纷繁复杂的数据和难以捉摸的趋势中,最终与机遇擦肩而过,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华尔街操盘手:在波动中发现价值》正是为这样一群渴望在投资领域获得成功的实践者而作。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分析教科书,也不是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堆砌。它以一位经验丰富的华尔街操盘手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股票市场的真实运作机制,以及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中,如何培养卓越的投资决策能力。我们不谈玄之又玄的理论,只聚焦于实战,将复杂的市场行为抽丝剥茧,呈现出最本质的逻辑。 本书将带领你深入了解: 市场的本质与驱动力: 股票价格为何会波动?是什么在真正影响市场的方向?本书将揭示那些隐藏在价格表象之下的深层力量,帮助你理解市场的“语言”,洞察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公司基本面以及投资者情绪等关键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塑造市场走势。你将学会区分噪音与信号,不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迷惑,而是能看到更长远的趋势。 操盘手的思维模式与策略: 一位成功的操盘手是如何思考的?他们如何评估风险?又如何在瞬间做出决策?本书将分享顶尖交易员的核心思维方式,包括如何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如何识别并利用市场中的非对称信息、以及如何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保持冷静和理性。我们将探讨不同的交易策略,如价值投资、趋势跟踪、事件驱动交易等,并分析它们的优劣势以及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适用性。 风险管理的核心艺术: 投资的最高境界在于“保住本金”。本书将把风险管理置于首要地位,深入剖析各种风险的来源,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工具和方法。你将学会如何设置止损点、如何进行仓位管理、如何分散投资组合以降低整体风险,以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对投资组合的冲击。本书将强调,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再好的盈利策略都可能付之东流。 信息解读与价值发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投资机会?本书将教你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报道、分析师报告、公司公告等各类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研究。你将学会如何识别被低估的价值,如何在市场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发现潜在的黑马,以及如何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心态的修炼与情绪的控制: 投资不仅仅是智力的较量,更是心理的博弈。贪婪与恐惧是投资者的两大敌人。本书将深入探讨投资心理学,教你如何认识并克服自身的情绪弱点,如何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出客观理性的决策。你将学会如何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市场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保持稳定的表现。 实战案例与经验分享: 理论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印证。本书将穿插大量的真实交易案例,分析成功的交易和失败的教训,让你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的理念和方法。通过对过往市场的复盘,你可以从中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并从中提炼出适用于自己的投资智慧。 《华尔街操盘手:在波动中发现价值》是一本写给每一位希望在股票市场实现财务自由的投资者的实用指南。无论你是初入股市的新手,还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本书都将为你提供新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将帮助你建立起一套独立的思考体系,掌握实用的交易技巧,培养稳健的风险意识,最终在市场的波动中,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 本书的目的,是让你不再被动地跟随市场,而是成为一个主动的价值发现者和风险管理者。它将赋能你,让你拥有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喧嚣中洞察真相的能力,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华尔街操盘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投资股票就像是去辨别一匹千里马,而《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这本书,就像是给了我一副能看清马匹骨骼和肌肉的X光机。在此之前,我投资股票,更多的是一种“凭感觉”的游戏,看到市场热点,听到别人推荐,就匆忙入场,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套的状态。技术分析的书也看了不少,但总觉得那只是表面的功夫,像是看“面相”,而真正的价值,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财报,这个词在我脑海里,一直是枯燥、复杂、遥不可及的代名词。每次尝试去研究一家公司,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就觉得头晕眼花,最终只能放弃,继续我的“凭感觉”游戏。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作者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清晰、逻辑严谨的方式,将财报的奥秘一点点揭开。他不是直接给你一堆公式,而是先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比如“一家公司的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花的?”,然后逐步引导你认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并且教会你如何从这些报表中提取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判断一家公司是“真赚钱”还是“假赚钱”,以及它有没有能力应对风险。书中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更是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非常实用,我能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公司分析中的。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只看股价的“小白”,而是开始拥有了“内功”,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公司的价值,也因此对未来的投资更加有信心。

评分

不得不说,《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股票投资的认知。之前,我一直认为,炒股成功的关键在于“消息”或者“眼光”,总想着能够捕捉到下一个暴涨的股票,但这种方式,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成功率太低,而且风险巨大。每次看到那些厚厚的财务报表,我就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的游戏,我一个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一直都在技术分析的海洋里挣扎,学习各种指标,结果却越学越迷茫,因为很多指标都会互相矛盾,让人无所适从。这本书,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生动形象的方式,把原本枯燥的财报,讲得像一本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他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收入,什么是成本,什么是利润,然后逐步深入到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并且用大量的实例,来教会我们如何从这些报表中读懂一家公司的“健康状况”和“盈利能力”。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自由现金流”的讲解,这让我明白了,一家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最终还是体现在它能否持续地产生自由现金流。以前,我总以为利润高就是好公司,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没有现金流支撑的利润,都是虚幻的。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看”财报,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懂”财报,让我能够真正地去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仅仅被股价的波动所迷惑。

评分

读完《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之前我简直是在“闭着眼睛炒股”!长期以来,我对股票投资的理解,基本上就是盯着股价的涨跌,追涨杀跌,结果可想而知,亏多赚少。技术分析的书籍也看了不少,但感觉就像是学习了很多招式,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而且很多时候,指标之间会互相冲突,让人无所适从。财报,这个词在我脑海里,一直都是一个“高冷”且“神秘”的存在,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术语,让我望而却步。我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才能玩转的东西,自己永远也学不会。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作者用一种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一步步地引导我进入了财报的世界。他不是那种一开始就丢给你一大堆公式的作者,而是先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比如“一家公司赚钱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健康成长的?”他通过清晰的逻辑,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娓娓道来,并且用非常贴切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财务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强调了“现金流”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利润很高的公司,最终会走向衰败,而那些利润不高但现金流充裕的公司,反而能稳健发展。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去“读懂”财报,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种全新的“看”公司的视角,让我能够更理性、更深入地去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不再仅仅被股价的短期波动所干扰。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醍醐灌顶,虽然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讲得云里雾里,实际操作起来总感觉隔靴搔痒,摸不着门道。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没想到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书名就非常直白地指出了关键——财报!我一直觉得财报就是一堆数字,枯燥乏味,而且充满了各种会计术语,看得人头晕眼花。每次想去研究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最后都无功而返,只能跟着市场情绪或者“小道消息”瞎猜。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也让我错失了不少机会,甚至亏损过。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没有回避财报的复杂性,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地教会我如何去解读那些看似高深的数字。他不是直接丢给你一堆公式,而是先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资产负债表,什么是利润表,它们分别反映了公司什么样的情况。然后,再逐步深入到更核心的指标,比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等等,并且非常细致地讲解了每一个指标背后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最重要的是,他强调了财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结合行业背景、公司战略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来综合分析。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总是死抠数字,忽略了这些更宏观的因素。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看”,更教会了我“懂”,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仅仅被股价的涨跌所迷惑。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财报束手无策的门外汉了,而是有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可以更自信、更理智地进行股票投资。

评分

坦白说,在翻开《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之前,我对自己的股票投资能力其实是挺悲观的。我属于那种典型的“跟风”型散户,看到哪个股票涨得好,就赶紧冲进去,结果往往是在高位站岗,然后眼睁睁看着它跌下去,损失惨重。我心里明白,这样下去迟早要出大问题,但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技术分析的书籍我倒是看过不少,什么MACD、KDJ、RSI,学了一堆指标,结果就是指标太多,用起来顾此失彼,有时候一个指标说涨,另一个指标又说跌,简直让人抓狂。后来有人跟我说,要看公司的基本面,尤其是财报。但财报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书,那些各种数字和报表,我完全不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更别说从中分析出公司的价值了。每次打开公司官网,看到那些长长的财报,我就自动进入“放弃”模式。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用一种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一步步地教会我如何阅读和理解财报。他没有试图用复杂的术语来吓唬读者,而是从最基本的逻辑入手,比如,一家公司最核心的是什么?是盈利能力,是它的资产健康状况,是它有没有持续的造血能力。然后,他用非常清晰的逻辑,把这些概念和你需要看的财务报表一一对应起来。我尤其欣赏他对“现金为王”这个概念的强调,以及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表来判断一家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这一点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公司看起来利润很高,但实际上现金流却很差,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茫然无措的散户了,而是开始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分析工具和框架,可以更理性、更深入地去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

评分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给我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长期以来,我对股票投资的理解,基本上就是凭感觉,看到市场热点,听别人推荐,就赶紧买入,结果大部分时间都是亏多赚少,而且总是有一种“瞎子摸象”的不确定感。我尝试过学习技术分析,但那些指标往往互相矛盾,让我更加迷茫,无法做出清晰的判断。而财报,这个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禁区”,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复杂的术语,让我望而却步,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非常朴实、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将复杂的财报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他不是上来就讲各种高深的公式,而是先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比如“一家公司赚钱的本质是什么?”,“它的钱是怎么来的,又花到哪里去了?”通过对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详细解读,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判断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现金流”的强调,让我明白了,利润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家公司的健康状况,真正的“造血能力”才是关键。书中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更是让我学到的知识能够立刻得到验证和应用,让我能够更自信、更理智地去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仅仅被股价的短期波动所左右。

评分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打破了我对财报的“恐惧症”。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对数字和报表感到头疼的人,尤其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每次看到都想绕着走。在投资股票这件事情上,我更是觉得自己像个瞎子摸象,只能凭感觉或者听别人推荐,这种不确定性让我非常没有安全感。身边总有人说,炒股厉害的人都能看懂财报,那是一种“内功”,但我总觉得那是有钱人、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离我太遥远了。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可以说是“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财报知识,变成了一场有趣的探索。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各种复杂的公式和模型,而是从最核心的问题出发,比如“一家公司为什么需要赚钱?”“钱是怎么来的,又花到哪里去了?”通过层层递进的讲解,我竟然能够理解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术语,比如“毛利率”、“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等等,并且明白了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以及对公司运营的影响。书中举的那些案例,也让我感觉非常真实,不是那种脱离实际的空谈,而是真正从上市公司的财报中提炼出来的分析。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现金流”的章节,之前我总是盯着利润看,总以为利润高就一定好,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没有现金流的利润是虚假的,一家真正健康的公司,一定能够产生持续的正向现金流。这本书让我感觉,原来财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维,普通人也能看懂,并且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

评分

《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之前的投资之路是多么的盲目和片面。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对股市充满了向往,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散户。我的投资决策,大部分时候是基于市场的热点、媒体的报道,甚至是所谓的“内部消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亏损,让我一度对投资失去了信心。我也尝试过学习技术分析,但总觉得那些指标就像是“空中楼阁”,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难以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判断。而财报,这个对我来说原本是“天书”般的存在,在我看来是专业人士的专属领域,我也从未想过自己能看懂。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把钥匙,打开了我通往真实投资世界的大门。作者以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晦涩的财务报表,剖析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回避财报的复杂性,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为什么需要看财报”讲起,然后一步步引导我理解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我特别赞赏书中对“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如何从数字中看出公司的“真功夫”和“抗风险能力”。更重要的是,书中大量真实的上市公司案例分析,让我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立刻得到验证和应用,仿佛亲身参与了一场对公司的深度体检。这本书让我明白,投资不应是盲目的冲动,而应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深刻理解,而财报,正是理解公司价值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径。

评分

读完《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是这样!”。以前总觉得炒股需要特别高的天赋,或者某种神秘的内幕消息,否则很难赚到钱。尤其是在面对那些厚厚的公司财报时,感觉自己像是在看天书,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上的数字,在我眼里就是一串串冰冷的、毫无生气的符号。我尝试过看一些其他的投资书籍,里面会讲到各种技术分析,K线图、均线、MACD等等,学了一堆指标,但总感觉抓不住重点,而且这些指标有时候会互相矛盾,让人无所适从。后来听别人说,真正的投资高手都是看基本面,也就是公司的财报。但财报实在太难了,我尝试过自己去研究,结果是越看越迷糊,越看越焦虑,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财务概念变得通俗易懂。他不是那种上来就教你“绝世秘籍”的作者,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从最基础的“为什么需要看财报”讲起,然后一步步带你走进财报的世界。他讲到如何通过利润表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从资产负债表看出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情况,以及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表判断公司的造血能力。我尤其喜欢他对“自由现金流”的讲解,这让我明白了一家公司真正赚钱的能力到底有多重要。书里还穿插了很多实际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中的理论,并且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股票选择中。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讲财报的书,更是一本教我如何“像个老板一样”去审视一家公司的书。

评分

在读《擒住大牛:看不懂财报,就炒不好股票》之前,我一直坚信,炒股的成功,靠的是“直觉”和“运气”。我属于那种看到哪个股票在涨,就赶紧买进,希望能搭上顺风车,结果往往是在股价高位接盘,然后眼睁睁看着它跌下去,损失惨重。我也研究过一些技术分析的书,学了一堆指标,什么K线、均线、MACD,但感觉就像是学了一堆“皮毛”,无法真正触及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而财报,对我来说,简直是比外星语还要难懂的东西,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术语,总让我感到头晕眼花,望而却步。我一直觉得,只有那些专业的投资经理,才有能力去读懂财报。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作者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财报,变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探险。他没有故作高深,而是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比如“一家公司为什么会赚钱?”,然后一步步引导我们理解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我尤其喜欢他对“现金流”的讲解,让我明白,利润只是纸面上的数字,而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公司能否持续产生健康的现金流。书中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更是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非常实用,我能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公司分析中的。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只看表面现象的“韭菜”,而是开始拥有了一套能够深入理解公司价值的“内功”。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简单的把会计学体系中的财务报表分析或者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报表分析抄写过来,就形成了这样一本书,我真不知道作者有这样的胆子出版,脸面何在?

评分

不错哦,正好要学习一下,偶遇优惠活动,赶紧下手为强~~

评分

多掌握一些知识,等到机会使用

评分

好好好,喜欢

评分

还没时间看,物流挺快。后续评价

评分

下述规则是为我对股价走势图的一些分析注解。

评分

质量挺好的。

评分

1)不同板块或个股到达顶部的时间,与大盘指数达到顶部的时间是不一致的,而处于底部的时间却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不同板块或个股往往会在同一时间段内筑底。比如说,1932年7月,债券、股票、产量、保险销售以及其他人类经济活动的很多领域都同时见底。当然,那是大超级循环第2浪的底,这个现象自然应当得到特别的重视。

评分

12)始终在同一张图表中关注某一特定级别的波浪运动,不管它是小浪、子浪、中浪、基本浪还是更大的浪级。否则,波浪的标示、它们的相对大小以及运动将要达到的点位就可能变形,从而容易发生混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