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正像公民道德歌所唱的那样:中国老百姓,炎黄好儿孙,重情重义重品行,立志先立人。爱国又守法,盛世享太平,明礼讲诚信,不负天下人,团结友善一家亲,勤俭自强万事兴。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中国好传统,大家来继承。
内容简介
《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时间起止为1949-2013。收入了像孟泰、向秀丽、雷锋、王杰、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李四光、邓稼先、韩素云、吴登云、孔繁森、任长霞、文花枝、郭明义、龚全珍…等逝去或健在的道德模范50人,将其归结成五大类。简介其生平,展开其事迹,并配置肖像或插图。
作者简介
白云涛,男,历史学硕士,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已出版图书多部。仅在我社就出版了《百年中国社会图谱》(全10卷)、《落日依旧辉煌》(全2卷)、《中华女杰》(全3卷)等多部作品。
目录
助人为乐,善行无疆
雷 锋 大爱的胸怀,民族的脊梁
一 苦孩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
二 干一行爱一行
三 服务人民、助人为乐
四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五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韩素云 默默奉献的模范军嫂
一 未婚撑起婆婆家
二 积劳成疾患绝症
三 好军嫂感动国人
谭竹青 48年的“小巷总理”
一 兴办企业
二 心系待业下岗职工
三 圆了居民楼房梦
四 拆自家房建幼儿园
五 “敬老院比家还好”
李春燕 苗寨里的无翅天使
一 大塘村的第一位医生
二 艰难地守护
三 记者偶然发现的感人素材
四 感动中国的乡村医生
吴登云 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
一 扎根帕米尔高原
二 7000毫升鲜血与13块皮肤
三 建起不走的队伍
李桂林 陆建芬 坚守悬崖小学20余年
一 爬上天梯当教师
二 夫妻一起上“天梯”
三 心甘情愿选择清贫
林秀贞 无私赡养孤寡老人30年
一 老有所终,三十载无怨无悔
二 幼有所养,一颗心温暖四方
三 艰苦创业,献大爱扶贫救困
常香玉 常留馨香在人间
一 誉满华夏的常派艺术
二 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机
三 一生为人民而歌唱
郭明义 新时期“雷锋的传人”
一 部队中的好战士
二 岗位上的排头兵
三 生活中的爱心大使
龚全珍 从将军夫人到山乡教师
一 名声显赫的将军夫人
二 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
三 永葆本色的离休老人
见义勇为,舍己为人
王 杰 扑向炸药包的英雄
一 立志做英雄
二 扑向炸药包
三 英雄被确认
四 精神万古存
向秀丽 一身正比泰山重
一 在党的哺育下成长
二 纵身扑火不犹疑
三 忘我仪型永世垂
王树先 打开生命通道的平凡英雄
一 打开生命通道
二 助人为乐的好心人
三 不垮的小桥
殷雪梅 一命挽救六条命
一 永恒的瞬间,瞬间的永恒
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徐 伟 冰湖中救出三个学生
一 冰窟义举
二 老师同学眼中的徐伟
韦正雄 32名学生与亲人间的抉择
一 他救出了32名学生
二 他痛失7位亲人
三 一位真心英雄
魏青刚 三次下海救人的民工
一 三次入海,勇救落水者
二 对社会心存感恩
赵传宇 被“揭发”出来的英雄
一 寒冬里江中救人
二 特殊的寻人启事
三 自强不息志奉献
谢芳秋 冲向铁轨救老人
一 火车冲来的瞬间
二 帮助他人是快乐
三 自强不息勇拼搏
李学生 用生命谱写英雄赞歌
一 刹那间的挺身而出
二 平凡之中见英雄
三 困难时刻伸援手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文花枝 把生的机会留给游客
一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
二 “我只是一名普通平凡的导游”
三 “我只想平静地生活”
曹道云 民政岗位孺子牛
一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二 民政工作靠创新
武秀君 替夫还债的艰难路
一 祸从天降,债重如山
二 艰难的还债之路
三 把诚信的火炬传下去
王乐义 农用技术的绿色使者
一 受命于危难之际
二 找到了致富之路
三 蔬菜大棚技术的传播者
范玉恕 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房
一 工程都是良心活
二 奥运工程夺金牌
三 “8.5.15”项目管理工作法
王一硕 河南归还助学贷款第一人
一 感恩社会
二 服务社会
三 报效社会
唐中和 坚守麻风村的“编外医生”
一 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
二 编外医生,无怨无悔
三 把家当旅馆的人
吴恒忠 十年替子还债的诚信老爹
一 晚年丧子,人生剧变
二 辛勤劳作,子债父还
三 道德高尚,信义无价
敬业奉献,恪尽职守
孟 泰 把一生献给了祖国钢铁事业
一 贫苦人有了信仰
二 把工厂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三 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时传祥 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
一 报答党的恩情
二 “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三 我还要干它30、60年
张秉贵 “一团火”精神
一 过硬的技术,高尚的道德
二 “一团火”的服务精神
三 为人民服务是我毕生的愿望
王进喜 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
一 从放牛娃到“钻井闯将”
二 松辽石油会战中的铁人队长
三 求真务实,勤俭节约的实干家
邓稼先 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两弹元勋”
一 求学报国的“娃娃博士”
二 默默无闻的两弹元勋
三 舍生忘死的民族脊梁
李四光 “地质元帅”,石油功臣
一 一个炎黄子孙的报国之路
二 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和人民
三 祖国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林巧稚 接生5万多婴儿的妇产大师
一 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不能没祖国
二 一切为病人负责
三 有精湛医术才能守护病人
陈景润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一 皇冠上那颗璀璨的明珠
二 风雨中永不改变的执着
三 生前身后名
焦裕禄 县委书记的榜样
一 无限忠诚跟党走
二 鞠躬尽瘁为人民
三 清廉简朴待自己
孔繁森 用生命回答什么叫高尚
一 无私做官,有情做人
二 情系藏族孤儿
三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孔繁森
四 他用生命对高尚做了最后的诠释
任长霞 中原大地女英雄
一 郑州女神警
二 铁腕女局长
三 柔情女公仆
四 嵩山泣女杰
袁隆平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一 百折不挠,普济苍生
二 攀登高峰,永无止境
三 无私奉献,淡泊名利
孝老爱亲,大爱无声
罗映珍 久病床前有贤妻
一 英雄挺身而出
二 用爱呼唤生命
三 创造生命的奇迹
曹于亚 19岁女孩捐肾救父
一 用自己的肾救治父亲
二 用真情回报社会
张 晓 4岁后挑起家庭重担的坚强男孩
一 为了母亲,一切都值
二 坚强少年立志成材
罗桑扎西 宁木特草原上的孝星
一 从小塑造了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 担起家庭生活重担
三 发家致富不忘乡亲
吴新芬 我是军人的妻!
一 不爱红装爱武装
二 书信架起沟通的桥梁
三 用爱树立英雄的信心
朱邦月 一句承诺40年的付出
一 为了对朋友的一句承诺
二 慈父爱如山精心照顾病儿
三 架着伤腿照顾妻儿
孟佩杰 从8岁起侍奉养母13年
一 8岁起开始照顾养母
二 带着妈妈上大学
三 社会向母女伸出爱心之手
罗长姐 35年照顾一等伤残退伍军人儿子
一 用母爱撑起儿子的天空
二 用行动捍卫退伍军人尊严
三 用人格魅力影响一家人
许张氏 近百岁母亲照顾病儿43余年
一 40多年照顾病儿无怨无悔
二 爱心感动世界
吴林香 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个家
一 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二 希望成为医生为母亲治病
三 社会伸出关爱之手
后 记
精彩书摘
助人为乐,善行无疆
雷锋
大爱的胸怀,民族的脊梁
雷锋(1940—1962),原名雷正兴,湖南长沙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被一根木杆砸昏,经抢救无效身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一苦孩子成长为解放军战士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堂村,父母是贫苦农民。雷锋3岁那年冬天,地主唐四滚子闯进雷家,逼着重病卧床的爷爷年前还清租债,爷爷在年关时节被逼死。父亲雷明亮,曾遭到国民党逃兵和日军毒打,内伤成疾,1945年春节死去。当童工的哥哥因肺病去世,小弟弟被饿死。母亲受尽地主欺压和凌辱,雷锋7岁那年,母亲悬梁自尽。雷锋从此成了孤儿,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艰难地活了下来。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长,同年夏天,雷锋背起书包上学了!1954年,雷锋成了少先队员。1956年,雷锋高小毕业后,乡政府留他当了通信员,不久,组织上调他到中共望城县委当公务员。1957年2月,雷锋加入了共青团。1958年春天,望城县团委号召全县青少年捐献一台拖拉机,雷锋捐款20元,成为全县青少年中的“捐款大户”,县委决定派他学开拖拉机。雷锋离开县委,成为团山湖农场一名拖拉机手。不久报名到鞍钢当炼钢工人,被分配到化工总厂洗煤车间,成了一名推土机手。1959年8月,雷锋又报名到条件更为艰苦的矿山焦化厂工作,1960年1月,雷锋光荣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二干一行爱一行
雷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自觉服从革命需要,忠于职守,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像一颗闪光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贡献。
他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想成为一名炼钢工人,领导考虑他开过拖拉机,就把他分配到鞍钢的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去开推土机。他不理解,车间主任就开导他,讲洗煤、炼焦、炼钢的关系,他懂得了不把煤炼成焦,不把煤气送到炼钢厂,就炼不成钢。他愉快地当起了推土机手,从徒工学起,拿徒工工资。他不怕天寒地冻,每天在露天煤场驾驶着推土机,把从列车上卸下的煤推成堆。他为了多干一些活,一次不小心把煤场的小铁道撞坏了,师傅批评了他,他用休息时间又把小铁道修好了。他学徒三个月,就成了熟练的推土机手。雷锋个子矮,而推土机又高又大,他坐着开车,看不见推土铲;站着开车,又直不起腰。所以,他只得猫着腰开车,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但他从不叫苦,从不喊累。
一天下了夜班,他在调度室里看书,突然下起雨来。调度员说:“糟糕,工地上还放着七千多袋水泥呢!”雷锋马上跑去叫醒段长;又跑回宿舍喊醒大家,他抱起自己的被褥跑到工地,把被褥蒙在水泥上,他又脱掉外衣盖在水泥上。经过大家的奋力抢救,几千袋水泥保住了。
雷锋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劳动之中,几乎月月超额完成任务。一年多时间里,他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十八次被评为标兵,五次被评为红旗手……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个人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连在一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贡献。
三服务人民、助人为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是雷锋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毕生的追求。他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一次,雷锋出差去安东,在抚顺至沈阳的火车上,他看到旅客很多,列车员忙不过来,他就把座位让给一位老人,自己动手干起活来。他帮着擦地板,擦车窗玻璃,把小桌子收拾干净,熟练得像个列车员。他给旅客倒水,给老年人找座位,帮助妇女抱孩子,帮下车的旅客拿行李。没活干的时候,他给旅客念报纸……
到沈阳车站换车时,在检票口,他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中年妇女,她没有车票,还急着要上车。雷锋一问才知道,原来那位大嫂从山东老家到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都丢了。雷锋领着大嫂到售票处,掏钱给她买了一张车票。大嫂问他的名字和单位叫什么,他笑道:“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大嫂非常感动。
从安东回来,雷锋又在沈阳换车。他背着背包,在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老大娘,拄着棍子,背了个大包袱,吃力地走着。他问老大娘去哪里,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说,要到抚顺去看儿子。因为同路,雷锋把老人的包袱接过来,扶着老人说:“我送您到抚顺。”上车后,他给老人找了座位,并掏出刚买的面包给老人。老人不知道儿子住在哪儿,她掏出一封信给雷锋看,雷锋也不知道信上的地址在哪儿,但他告诉老人,一定帮她找到儿子。到了抚顺,她背着老人的包袱,扶着老人,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老人的儿子。
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很多很多,他是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好事。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雷锋做到了。他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
四锐意进取、自强不息
雷锋脚踏实地地干事,勇于探索和创新,学习和工作上永不懈怠,具有一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1960年1月8日,雷锋光荣入伍,成为保卫祖国的一名军人。他在日记本的首页贴上黄继光的照片,写下了入伍后的第一篇日记:
这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入伍的这一天,我并提出如下保证:
一、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党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
二、加强政治学习,多看报纸和政治书籍,按时参加部队各种会议和学习,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密切靠近组织,及时向组织反映各种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三、尊敬领导,团结同志,互帮互爱互学习。
四、严格遵守部队一切纪律,做到虚心向老战士学习,刻苦钻研,加强军事学习,随时准备打击敌人。
五、克服一切困难,发扬长辈优良的革命传统。我要坚决做到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投降。我一定要向董存瑞、黄继光、安业民等英雄的战士学习。
六、我要努力学习政治、军事、文化,我要好好地锻炼身体,我一定要在部队争取立功当英雄,我一定要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好战士,我要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
以上六条是我努力的方向和我的奋斗目标……
新兵入伍的头几天,进行手榴弹投掷练习。老战士一投,手榴弹飞出老远。雷锋使尽全身力气,也投不到25米。晚上,战士们都睡了,他却在偷偷练习。早上,别人没起来,他早已起床练习投掷了。胳膊都练肿了,一动就痛,他仍坚持练习。战友们劝他休息,他就是不肯,认为胳膊肿一点算什么。
新兵训练结束后,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当汽车兵。新的汽车兵开始汽车理论学习时,雷锋被抽调到演出队排练节目,一个多月后他回到运输连,别人的理论学习要结束了,即将学习驾驶技术。雷锋非常着急,他抓紧时间学习汽车理论,经常爬到车上、钻到车下,对照实物复习。当时教练车少,一时还轮不到雷锋上车学习驾驶。雷锋和战友小韩商议做个汽车教练台模型,在教员的帮助下,画出教练台设计图,他们找来一些木料和其他废旧物品,做成了一个教练台。油门、离合、挂挡、方向盘等俱全,坐在上面模拟汽车驾驶,就像驾驶真的汽车一样。由于雷锋认真学习和钻研,把落下的课程赶上了,他还当了技术学习小组长,很快成为一个技术比较全面的汽车兵,能够为工地运送建筑材料了。
雷锋作为汽车兵,工作任务繁重,但他抓紧零碎时间读书学习,挎包里装着书,有空就读书。晚上熄灯以后,他就到厨房、车场工具棚等处学习,常常学到大半夜。
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雷锋入伍后,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他每月的津贴,除了交团费、买肥皂和买书外,余下的钱都存入储蓄所。他的袜子补了又补,脸盆和刷牙缸已用了多年,瓷都掉了,也不舍得买新的。一件夹衣,穿了多年,洗了又洗,补了又补。部队发放夏装,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胶鞋。当司务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时,他只领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和一双胶鞋。
雷锋不浪费一点东西。他有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螺丝钉、螺丝帽、铁丝,零件、破手套、牙膏皮等东西,他把这只木箱叫作“聚宝箱”。修车时缺了个螺丝、螺帽,他就翻“聚宝箱”,能用的就用。破手套当作擦车布,至于牙膏皮、铁丝条等废铜烂铁,他就卖给收破烂的,然后把钱交给公家。
雷锋对自己很抠,而对别人却很慷慨。1960年,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抚顺市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也成立了。雷锋看到群众敲锣打鼓,欢庆公社成立,心里充满喜悦,他考虑为公社做点什么。于是,他跑到储蓄所,把自己积攒的200元钱全部取出来,跑到和平人民公社党委办公室捐款,办公室人员对雷锋的一片热心非常感动,但就是不肯收下钱。在雷锋的一再要求下,公社的同志答应收下100元钱。
事隔不久,辽阳地区遭受特大洪灾,当地群众全都投入抗洪抢险斗争,党中央派飞机给灾区送粮送衣。雷锋想到自己还有被公社退回的100元钱,他就跑到邮局,把100元钱和一封慰问信寄给了辽阳市委。
雷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也影响了战友,大家自觉地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油、一度电、一分钱做起,继承和发扬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962年8月15日,雷锋招呼助手把汽车开到营房后面的空地上去擦洗,他在指挥助手倒车时,汽车碰倒了一根战士们晾衣服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木杆砸到头部,当场昏倒,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年仅22岁。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为雷锋题词。每年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等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韩素云
默默奉献的模范军嫂
韩素云,1961年9月出生,山东省汶上县人。南宁财政局干部。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称号;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一未婚撑起婆婆家
1961年9月,韩素云出生于汶上县韩垓乡马店村。1983年初,经二姨介绍,韩素云与本县南旺镇十里闸东村19岁的倪效武定了亲,两村相距15里。同年10月,广西边防部队到山东征兵,倪效武报名参军。当时的南疆还处在战火中,他决心用枪杆保卫祖国。但家里的困难又让他犹豫不决。
他家有祖孙三代,共9口人:奶奶80多岁,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父亲患慢性阑尾炎,母亲有神经性官能症;哥哥在矿上做工,离家100多里,平时很少回家;嫂子身体虚弱,干不了重活;弟弟眼睛不好,视力只有0。1;一对双胞胎妹妹,正在上小学。家里还有12亩责任田,他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这个家要靠他撑着。
就在效武犹豫不决的时候,韩素云鼓励他去参军,对他说:“我从小就做过参军的梦,可惜没有女兵的名额。你参军,我也跟着光荣。家里的事,庄稼地里的活我来做,你放心地走吧。”看着韩素云诚恳而坚毅的神情,效武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参军去了广西边防法卡山守备部队。
效武走后,韩素云经常骑车到他家去,看望和照顾“公婆”和“奶婆”,帮他家种地、收割。
当时,广西边防前线还在打仗,效武到部队后,从新兵中列入骨干队伍,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爆破手,他请战上前线,决心用热血来报效祖国。韩素云写信鼓励他:“俺支持你的选择,生为祖国,死为祖国,轻生死重大义,是咱山东人的本色!”
1984年秋
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道德楷模(当代卷)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