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美國是世界第1強國,是西方發達經濟的領頭羊,是多個區域經濟貿易閤作組織的重要牽頭國,是現當代世界治理規則的主要製定者。美國也是中國貿易夥伴國、主要的經濟競爭對手,是中國和平發展的外部變量。在雙邊和多邊領域裏,現在和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裏,美國對中國的影響仍將深遠而巨大。深入瞭解美國、對當今中國而言,仍是一項重要的國際功課。《列國誌(新版):美國》以豐富的資料、全麵的論述、通俗的文字,嚮讀者奉獻瞭一把瞭解美國的新鑰匙。
作者簡介
楊會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編輯部副主任,《商業評論》月刊編輯,原《美國大觀》月刊副主編。畢業於蘭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南京大學。曾任美國俄亥俄州凱特琳基金會訪問學者。
目錄
序 言
再版序
第一章 概覽
第一節 國土與人口
一 自然地理
二 人口、民族和語言
三 行政區劃
第二節 宗教與民俗
一 宗教
二 民俗
三 節日
第三節 特色資源
一 遊覽勝地
二 著名城市
三 建築藝術
第二章 曆史
第一節 上古簡史(15000年前~1492)
第二節 殖民時代(1492~1775)
第三節 開國初期(1775~1860)
一 獨立戰爭與建國
二 建國初期
第四節 鍍金時代(1860~1898)
一 內戰與廢奴
二 南部的重建
三 經濟高速發展
第五節 擴張歲月(1898~1945)
一 20世紀初葉的經濟實力
二 對外擴張、對內反腐
三 在世界大戰中脫胎換骨
第六節 戰後以來(1945~2013)
一 雄霸世界
二 尼剋鬆時期
三 從福特到小布什
四 奧巴馬政府
第三章 政治
第一節 國體與政體
一 國體
二 政體
第二節 國傢機構
一 總統的職權
二 總統辦事機構
三 聯邦部委
四 獨立機構
五 政府公司
第三節 立法與司法
一 立法機構
二 司法機構
第四節 政黨與利益集團
一 政黨
二 利益集團
第五節 選舉製度
一 法律規定
二 主要選舉
三 爭議話題
第四章 經濟
第一節 概述
一 經濟現狀
二 經濟迭代
三 經濟製度
第二節 農林牧漁業
一 資源
二 政策
三 科技
第三節 工業
一 概況和資源
二 現代化之路
三 挑戰與復興
第四節 服務業
一 概述
二 交通和通信業
三 金融和財政事業
第五節 對外經濟關係
一 國際貿易政策
二 國際貿易狀況
三 國際投資
四 對外援助
五 對外資的監管
第五章 軍事
第一節 概述
一 建軍簡史
二 國防體製
三 國防預算
第二節 軍種與編製
一 陸軍
二 海軍
三 空軍
四 海軍陸戰隊
五 海岸警衛隊
第三節 軍事訓練與兵役製度
一 軍事訓練
二 兵役製度
第四節 國防科技與國防工業
一 國防科技
二 國防工業
第五節 對外軍事關係
一 軍事條約
二 軍事援助
三 海外駐軍
四 曆次對外戰爭
第六章 社會
第一節 國民生活
一 就業和生活
二 社會保障與福利
三 移民
第二節 社會管理
一 社會階層
二 社會組織
三 社區建設
第三節 醫療衛生
一 概況
二 醫療衛生製度
三 醫學研究
四 醫療服務與保障
五 醫療衛生現狀
第四節 環境保護
一 環境基礎
二 環境保護運動
三 環境保護現狀
第七章 文化
第一節 教育
一 教育簡史
二 教育體製
三 教師資源
第二節 科學技術
一 簡史
二 科技成就
三 科研力量
第三節 文學和藝術
一 文學
二 電影
三 音樂
四 舞蹈
五 美術
第四節 體育
一 棒球
二 籃球
三 橄欖球
第五節 新聞齣版
一 報紙
二 雜誌
三 廣播
四 電視
五 圖書
六 網絡傳媒
第八章 外交
第一節 外交概況
一 外交傳統
二 政策製定
第二節 與歐洲國傢的關係
一 經濟關係
二 安全關係
第三節 與俄羅斯、東歐國傢的關係
一 蘇聯解體之前
二 蘇聯解體之後
第四節 與中國的關係
一 從1949年到1979年
二 從中美互設聯絡處到中美關係正常化
三 正常化以來的中美關係
四 1989年之後的中美關係
五 21世紀的中美關係
六 中美經貿關係
第五節 與亞太、中東國傢的關係
一 與日本的關係
二 與朝鮮半島國傢的關係
三 與東南亞國傢的關係
四 與南亞國傢的關係
五 與澳大利亞的關係
六 與中東國傢的關係
第六節 與美洲國傢的關係
一 與加拿大的關係
二 與墨西哥的關係
三 與拉丁美洲國傢的關係
第七節 與非洲國傢的關係
第八節 與聯閤國的關係
大事紀年
參考文獻
索 引
前言/序言
編寫本書的目的,是嚮讀者獻上一把瞭解美國的新鑰匙。
在整個20世紀,美國一直是世界第一強國。冷戰結束後美國所占據的唯一超級大國地位,至少可以再保持二三十年。今天,美國是中國最重要的外交對手,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國傢安全、政治穩定和祖國統一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同時,美國又是在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同中國交往最多的國傢。無論是總結20世紀的曆史經驗、展望21世紀的世界未來,還是分析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藉鑒發達資本主義國傢的經驗,都必須全麵瞭解美國,深入研究美國。
美國在1894年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大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1914年,美國的國民收入和人均收入已經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傢。除瞭20世紀20年代末大蕭條時期、二戰時期和二戰後初期的特殊情況外,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占世界生産總值的1/4左右。80年代中後期,日本和西歐對美國構成強勁的經濟挑戰,齣現瞭美國即將衰落的種種議論。但從90年代初開始,美國的經濟力量又有較快迴升,國內生産總值在世界總産值中的比例,從1990年的24.2%上升到2003年的30%以上。
美國一直在進行全球經濟擴張,在世界貿易和投資中的份額穩步提高。美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國。90年代以來,美國穩居世界第一齣口大國地位。在美國齣口商品中,信息技術産品、生物技術産品、光學電子産品、飛機、高技術武器裝備等技術含量高的産品占齣口額的60%,以上,僅民用飛機一項就占5%,左右。美國的計算機軟件及其服務業占世界市場份額的3/4。美國生産和投資的全球化給自己帶來瞭巨大的利潤。由於起步早、經驗豐富、資本雄厚,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幾乎每一個經濟領域都具有強大的競爭力。近年來,美國一些大跨國公司通過兼並和收購其他公司,進一步擴大瞭規模。美國的金融業也迅速嚮全球擴展。美元在國際貨幣體係中占據優勢地位。
一個國傢能夠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裏保持強勁的經濟活力並獨占世界鰲頭,必然有其特殊的條件和原因。列寜在1915年就指齣:“無論就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發展速度來說,或者就已經達到瞭資本主義發展的高度來說,無論就根據十分多樣化的自然曆史條件而使用最新科學技術的土地麵積的廣大來說,或者就人民群眾的政治自由和文化水平來說,美國都是舉世無雙的。這個國傢在很多方麵都是我們資産階級文明的榜樣的理想。”列寜當年指齣的事實,至今沒有發生變化。列寜關於美國資本主義的分析,仍然具有理論意義。
美國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阻擋強敵入侵的地理位置,為它的長期和平發展提供瞭其他大國無法比擬的先天條件。這在本書中有詳細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美國的移民國傢特性,是美國得以迅速到達資本主義高度發達階段的最重要的後天因素之一。恩格斯指齣:“美國從一誕生起就是現代的、資産階級的;美國是由那些為瞭建立純粹的資産階級社會而從歐洲的封建製度下逃齣來的小資産者和農民建立起來的。”來自歐洲先進國傢的移民驅動著美國經濟的杠杆,它以巨大的規模開發瞭北美大陸。在非洲強製性販賣奴隸而造成的大批黑人移民,為美國的早期開發提供瞭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另外,移民也為工農業産品提供瞭廣闊的市場。
19世紀末美國跨入世界先進工業國行列之後,繼續吸引科技人員和熟練工人移居美國。僅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就吸收瞭將近3700萬新移民。到20世紀中葉,占世界人口總數6%的美國,擁有350萬工程師和科學傢,是世界總數的29%。今天美國在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研究領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沒有一項能離得開近幾十年來移居到美國的科學傢,其中包括華人科學傢。20世紀美國的經濟發達和科技進步,依賴於源源不斷地流入美國的新移民,特彆是優秀的科技人纔。這一社會力量的源泉至今遠未枯竭。
擺脫瞭封建製度的桎梏,崇尚變革創新,講求實效,不拘一格,是美國資本主義能夠維持強大生命力的又一重要原因。恩格斯在談到他對美國的印象時說:“美國是一個新世界,新不僅是就發現它的時間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製度而言……這個前進最快的民族(the,most,go-ahead,nation)對於每一個新的改進方案,會純粹從他們實際利益齣發馬上進行試驗。這個方案一旦被認為是好的,差不多在第二天就會付諸實行。在美國,一切都應該是新的,一切都應該是閤理的,一切都應該是實際的……”
重視科學,重視教育,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形成瞭20世紀美國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美國在校大學生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美國的教育體製比較開放、靈活、分散,易於實現知識更新。二戰後的諾貝爾物理奬和醫學奬,美國人囊括瞭將近1/2,經濟學奬美國人拿走瞭2/3。在矽榖等技術創新的“孵化器”裏,集中瞭來自世界各地一大批最優秀的科研人纔和知識精英,將高新技術和創業資本、創新精神結閤起來,將知識轉化為生産力。近十幾年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信息産業在美國迅猛發展,占其國內生産總值的1/7以上。産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使美國經濟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相對縮小,對高技術、信息和人的素質的依賴大大增強。同時,商業周期中的增長時間拉長,衰退幅度縮小,而且衰退多為增長型的衰退。在本書付梓時的2003年底,美國經濟又一次齣現瞭強勁的增長勢頭。
美國在20世紀最大的製度創新,當屬30年代經濟大危機中的羅斯福新政。當時,美國統治階級采納瞭主張國傢乾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在市場經濟中除價值規律這隻“看不見的手”以外,又多瞭一隻國傢宏觀調控的“看得見的手”。新政改良使社會生産力很快恢復,同時緩和瞭階級矛盾,把美國資本主義從崩潰的邊緣挽救齣來。
從20世紀初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到羅斯福新政,到80年代裏根大力激活私人資本的保守主義經濟政策,90年代剋林頓政府對新興産業的扶植和引導,再到21世紀初布什政府削減稅收刺激經濟復蘇的措施,美國在國傢與市場的關係上已有瞭較成熟的理論和政策。從美國通行的經濟理論上來說,某些市場失靈的情況要由政府乾預來糾正,同時自由市場的作用也是政府無法替代的。政府的經濟功能應當分散,由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社區分彆開展公共經濟活動。
美國是最早製定反壟斷法的國傢。1914年通過瞭加強反托拉斯的剋萊頓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法。近年來,司法部同微軟公司就銷售軟件中的壟斷行為進行的鬥爭,就是這方麵的新事例。美國的反托拉斯法沒有也無法製止壟斷現象的齣現,但政府的反托拉斯行動在限製壟斷、保持市場相對公平的競爭和活力方麵,一直有著相當的成效。
然而,政府的反托拉斯行動,社會福利政策,以及國傢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其他調整措施,沒有也不可能根治當代資本主義的種種痼疾。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長率固然高於大多數其他發達國傢,但其經濟製度和政策必然帶來的貧富不均、兩極分化,比其他發達國傢更為嚴重。根據一些統計,美國1%的資産者長期占有全國1/3傢庭的財富。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到瞭20世紀90年代,1%的人口占有全國傢庭財富的比例已上升到40%。1979年,美國收入最高的5%的傢庭與收入最低的20%的傢庭,其收入之比為10∶1;而到瞭1999年,這一差距已經擴大到19∶1。
當代美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屬族群之間的關係緊張和種族歧視。美國黑人為反對種族壓迫進行瞭長期艱苦的鬥爭,其高潮是20世紀60年代以馬丁·路德·金為代錶人物的民權運動。美國少數族群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取得瞭重大成果,他們贏得瞭同白人平等的法律地位和許多應有的社會、經濟權利。但是,事實上的種族歧視,特彆是對黑人的歧視,在當今美國仍然十分突齣。例如,雇主往往以種種藉口刁難和拒絕錄用黑人,黑人獲得銀行貸款的機會比白人少得多。經濟機會上的不平等,使黑人的失業率比白人高齣近一倍。生活在官方貧睏綫下的成年黑人是白人的三倍。黑人嬰兒死亡率是白人的兩倍。黑人在政治上也繼續遭受歧視,他們難以實現平等的參政權利。有的地方政府采取重新劃分選區的辦法,使黑人無法在本選區占到多數。黑人占美國總人口的12%,而在各級經選舉産生的席位裏隻占5%,在參議院裏隻占1%的席位。由於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少等諸多原因,黑人犯罪率高。美國囚犯的一半以上是黑人。司法判決對黑人往往缺乏公正,殺害白人被判處死刑的黑人是殺害黑人被判處死刑的白人的四倍。應當指齣的是,當今種族間仍然不平等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法律和公共政策方麵,而是曆史積纍下來的諸多社會因素。惟其如此,糾正起來就需要很長時間。
不斷流入的移民雖然給美國帶來瞭活力,但也産生瞭民族融閤的障礙。美國前總統剋林頓在其1996年的就職演說中,最為強調的政府任務便是加強社會凝聚力,避免種族差彆帶來的分裂。他承認:“種族差彆始終是美國的禍根。每一次新的移民潮都給舊偏見提供瞭新靶子。”1990~2000年的新移民潮使美國增加瞭1300萬人口,也埋下瞭種族矛盾的種子,增加瞭社會福利負擔。非法移民問題引發種族主義抬頭、排外情緒升溫。從長遠看,美國族群構成的變化必然帶來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變化,主流社會的政治傢和思想傢已經對“文化分裂”的現象憂心忡忡。再過不到半個世紀,美國的少數族群加起來將超過美國人口的一半,屆時美國的主流政治文化將發生何種變化,值得關注。
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事件對美國的社會安定和民族凝聚力形成瞭巨大衝擊。兩年多以來的事實說明,“9·11”不但沒有破壞美國的內部凝聚力,反而給保守主義勢力上升、排斥外來移民、鞏固主流文化的統治地位、加緊對外戰略擴張,提供瞭更多的理由和藉口。“9·11”之後,美國政府在加強國內治安措施時,采用瞭監聽監視公民的正常通訊交往、長期羈押和刑訊逼供犯罪嫌疑人等侵犯公民權利的措施。但這些措施的受害者多數是少數族裔,特彆是來自伊斯蘭國傢的移民,他們在美國的社會地位不高。當然,布什政府對國內穆斯林群體也進行瞭一些安撫工作。因此,“9·11”之後美國的民族凝聚力反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
美國的犯罪率雖然近十幾年來有所下降,但仍然遠遠高於西方其他國傢,而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美國囚犯占人口比例之高,一直占世界首位。校園持槍凶殺案層齣不窮,震驚全國,損害瞭美國在全世界的聲譽。槍支泛濫是持槍犯罪的重要原因。從總統到普通公民的億萬美國人都強烈呼籲嚴格限製槍支齣售。但是從槍支製造和買賣中獲利的極少數人,卻可以操縱某些利益集團和政治機器,阻撓槍支管製的法案齣颱。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費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的吸毒問題尤為嚴重,濫用毒品的人數占人口總數的6%,青少年吸毒者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吸毒不僅損害人的健康,還增加瞭社會醫療開支。吸毒者犯罪和走私販毒,不但危害美國社會安定,還加劇瞭跨國犯罪活動,損害他國人民的安全和福祉。
高度發達和持續發展的美國經濟,靠長期穩定的美國政治製度維係。而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種族歧視、犯罪率高、毒品泛濫等種種弊端,也可以在美國政治製度中找到根源。因此,對於美國的政治製度,需要做齣辯證的、全麵的分析。
自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以來,除瞭20世紀20~30年代的經濟蕭條和60~70年代初反對越南戰爭、反對種族歧視的民權運動時期以外,美國國內政治基本穩定。憲法在美國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維護美國政治穩定和政策連續性的重要原因。美國憲法是世界曆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也是迄今曆時最久的憲法。它製定200多年來,雖經17次修正,但其基本原則並無大的變化。建國初期即已確立的聯邦製度,政教分離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體製,四年為一任期的總統選舉方式,兩大政黨在國傢最高立法和行政機關中輪流坐莊的局麵,一直保留下來,並且至今看不齣有改變的現實可能。
美國社會中的政治權力分散,在西方國傢中是比較突齣的。這保證瞭它在保持政局穩定的同時建立一些自我調節機製,實現某些社會變革,不斷更新法律和行政法規,緩和社會衝突。五花八門的利益集團,代錶著大企業、行業協會、工會、教派、媒體等不同社會團體的利益,它們對分散政治權力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益集團的政治目標不是自己上颱執政,而是通過其活動影響公共政策,以促進本集團成員的利益。各個利益集團通過其所組建或控製、支持的基金會、民間研究和谘詢機構,提齣政策主張和具體的操作方案,然後通過新聞媒體和大眾傳播工具提交各級政府和立法機構。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傢中,美國大眾傳播媒介的獨立性最強,對政策和國內外公眾的影響也最大。美國政府在製定或改變其政策時,既要考慮輿論,又總是力圖引導和影響輿論。
從根本上說,美國的民主和法治是為維護資本主義秩序而建立並鞏固起來的。美國國內政治鬥爭采取的形式是民主的、和平的,但壟斷國傢資源的極少數富人操縱國傢和地方政治的現象,卻難以改變。列寜曾經尖銳地指齣:“北美閤眾國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共和國之一,可是沒有一個國傢像美國那樣,資本權力即一小撮億萬富翁對全社會的權力錶現得如此橫蠻,采用如此明目張膽的賄賂手段(凡是在1905年以後到過那裏的人大概都知道這一點)。資本既然存在,也就統治著全社會,所以任何民主共和製,任何選舉製度都不會改變事情的實質。”
2000年美國的總統選舉,競選經費達到破天荒的30億美元。人們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寜所譴責的“資本權力”透過金錢政治而産生的“橫蠻”的影響。有的美國學者譏諷道,美國的總統選舉,就是公民每四年去一次投票站,在兩個性格不令人生厭、觀點正統、膚色白皙、衣冠楚楚的英國人後裔中間進行選擇。不論是哪個總統候選人入主白宮,也不論哪個政黨在國會占據多數席位,美國仍然是1%的人擁有1/3以上的社會財富,而槍支泛濫等社會弊病仍然得不到根本治理。
美國領導集團和社會各階層對各種政策問題不斷展開激烈交鋒。例如,在國傢政府的職能上有大政府主義和小政府主義、聯邦集權和地方分權之爭;在政治思想上有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之爭;在外交思想上有孤立主義和擴張主義之爭;在國內經濟政策上有自由放任和國傢乾預之爭;在對外經濟政策上有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之爭。各種政見的公開辯論,反映瞭國內各種利益的衝突和交匯,也使得美國的內外政策具有一定的彈性,産生瞭某種糾錯機製,使損害國傢長遠利益的政策不至於走到極端。
但是,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在這些思想交鋒中卻保持著高度的一緻性和連續性。美國意識形態的主要基礎是私有製和基督教傳統,並從中發展齣根深蒂固的個人自由、保護私有財産、民主、法治、限權政府、市場主導經濟、自由貿易等觀念。在標榜思想自由、觀念創新的美國,許多有良知的思想傢和學者,以至普通公民,對美國的製度、文化、傳統、政策、領導人都可能提齣激烈的批評;吸毒、賣淫、色情、同性戀等,都可以受到寬容和同情,甚至惡性犯罪也可能得到寬恕。但同時美利堅民族又是一個愛國主義十分強烈的民族,如果有人要挑戰憲法,攻擊華盛頓、傑斐遜等開國元勛,褻瀆上帝,否定私有製,宣傳共産主義,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遭到難以承受的社會壓力。美國統治集團對國內的政治控製和思想控製是十分精巧、隱蔽、嚴密的。
美國對內實行民主和法治,對外推行強權政治。美國通過1898年的美西戰爭,正式走上瞭爭奪世界霸權的舞颱,對古巴、菲律賓等國實行直接軍事占領和殖民化政策,其行為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霸權色彩。同時,就像在1899~
列國誌(新版):美國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列國誌(新版):美國 [America]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