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养牛生产技术(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分为7章,内容包括养牛生产基本知识、养牛生产基本技术、奶牛饲养管理岗位技术、肉牛饲养管理岗位技术、繁殖员岗位技术、挤奶岗位技术和经营管理岗位技术。章前在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章后设置了目标检测,各岗位技术列有实训指导,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内容贯彻“标准化生产,健康生态养殖”的理念,注重养牛生产与技术教育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使理论课程实践化、实践课程实训化,强调了工学结合,突出了实践能力培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岗位性、职业性、技术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专业特点。
目录
第一章 养牛生产基本知识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养牛业现状与趋势
一、发展养牛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世界养牛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我国养牛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第二节 牛品种识别
一、牛种分类
二、国外牛品种
三、中国牛品种
四、其他牛品种
第三节 选育与杂交改良利用
一、牛的引种
二、牛的选种选配
三、牛的杂交改良
知识拓展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常见指标
专项实训 牛品种识别
目标检测
第二章 养牛生产基本技术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牛的体型外貌评定技术
一、牛的体型外貌特征
二、牛的外貌评定方法
第二节 牛的生产力评定技术
一、奶牛生产力评定
二、肉牛的生产力评定
三、牛肉的质量评定
第三节 牛的日粮配合技术
牛的常用饲料及其调制技术
二、奶牛日粮配方技术
三、肉牛日粮配方技术
四、全混合日粮(TMR)调制技术
第四节 牧场规划设计与环境控制技术
一、奶牛场规划设计与效益分析
二、牛场规划设计的基本格式
三、奶牛场规划设计及效益分析
四、肉牛场规划设计及效益分析
五、牛场的环境控制
知识拓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专项实训二牛的外貌评定
专项实训三原料乳质量检测
专项实训四 肉牛屠宰试验及牛肉质量评定
专项实训五 全混日粮(TMR)调制与检测
专项实训六 牛场规划设计
目标检测
第三章 奶牛饲养管理岗位技术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犊牛饲养管理
一、犊牛初乳期饲养管理
二、犊牛哺乳期饲养管理
三、犊牛断奶期饲养管理
第二节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一、育成牛7~9月龄的饲养管理
二、育成牛10~12月龄的饲养管理
三、育成牛13~15月龄的饲养管理
第三节 青年牛的饲养管理
一、青年牛16~18月龄的饲养管理
二、青年牛19~22月龄的饲养管理
三、青年牛23~26月龄的饲养管理
第四节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一、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
二、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
三、预防奶牛产后疾病
第五节 泌乳期奶牛饲养管理
一、泌乳盛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二、泌乳中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三、泌乳后期奶牛的饲养管理
……
第四章 肉牛饲养管理岗位技术
第五章 繁殖员岗位技术
第六章 挤奶岗位技术
第七章 经营管理岗位技术
附录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线性鉴定规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养牛生产技术(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三)核心母牛群选择
建立核心母牛群,主要是为创造、培育良种公、母牛。这是育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对不断提高种牛质量,加速牛群改良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胚胎移植技术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广泛应用于养牛业。组建核心母牛群,选择其中最优秀的个体作为超数排卵的供体母牛,与选出的最优秀的公牛配种,取得胚胎并经性别鉴定和分割后,植入受体母牛子宫中发育成长至分娩。从得到的后代全同胞的公犊牛选留一头饲养,其余淘汰。母犊养至15~16月龄时进行配种,这样到2.5岁时已应有90d的产奶纪录,将这些母牛的生产性能即产奶量、乳成分、饲料采食量、排乳速度、抗病力和体型外貌等性状按家系进行比较,根据生产性能的好坏决定是否将它们全同胞中所留的公牛淘汰。这些母牛再使用最佳公牛配种,通过胚胎移植生产第三世代。数个世代后,核心牛群选出的公牛、母牛的平均育种值将优于商品牛群的牛只,甚至可优于提供精液配种的原公牛。这样选择出的优秀公牛就可以为其他牛群提供优良精液了。
核心母牛群种子母牛的选择标准是:群体中产奶量和乳脂率最高的5%头胎牛或成年产奶量在9000kg以上、乳脂率在3.6%以上、外貌评分在80分以上的母牛。
(四)冻精选择及系谱资料
公牛冻精系谱资料与质量,具体由种牛站负责。这是关系到牛的繁殖率与繁殖后代质量的关键因素。
公牛冻精主要有两种形式:颗粒和细管。现阶段主要采用细管冻精,因为细管冻精制作设备昂贵,不容易有假,质量更可靠。其表面有种牛的资料,包括种公牛品种、个体号、冻精日期、生产单位等,利于选种选配。冻精质量参照国家标准执行。
牛的系谱资料,应全面、系统,充分体现个体的各项性状,反映其生产性能和生产潜力。
不同品种公牛的系谱资料,内容和方法略有区别。荷斯坦种公牛的资料包括:其父、母、祖父以及与他们性能的一致性;其后裔测定成绩,主要有产乳性能,包括产乳量、乳脂率、乳蛋白浓度、排乳速度、乳中细菌含量与体细胞数;奶牛体型外貌,包括乳房、骨盆的结构、乳区均匀度;奶牛的繁殖性能,包括繁殖率、分娩难易度、利用年限。其中,牛的体型外貌由专家评估。同时,综合以上性状成绩,计算出奶牛乳用育种值和复合育种值,确定该公牛的种用价值。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育种公司,会通过月报、季报、年报的形式定期向社会发布种牛的上述信息及种牛的排名。
(五)选配方案及其实施
选配的方法有个体选配和群体选配之分。个体选配就是每头母牛按照自己的特点与最合适的优秀种公牛进行交配;群体选配是根据母牛群的特点选择多头公牛,以其中的一头为主、其他为辅的选配方式。在选配和制定选配计划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要根据育种目标综合考虑,加强优良特性,克服缺点。
第二,尽量选择亲和力好的公母牛进行交配,应注意公牛以往的选配结果和母牛同胞及半同胞姐妹的选配效果。
第三,公牛的遗传素质要高于母牛,有相同缺点或相反缺点的公母牛不能选配。
第四,慎重采用近交,但也不绝对回避。
第五,搞好品质选配,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同质选配或异质选配。
为将选配方案制定好,首先必须了解和搜集整个牛群的基本情况,如品种、种群和个体历史情况、亲缘关系与系谱结构,生产性能上应巩固和发展的优点及必须改进的缺点等,其次应分析牛群中每头母牛以往的繁殖效果及特性,以便选出亲和力最好的组合进行交配。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近交与不良的选配组合。
选配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应变动。但在下一代出现不良表现或公牛的精液品质变劣、公牛死亡等特殊情况下,可作必要的调整。三、牛的杂交改良我国黄牛和水牛虽然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乳、肉性能都不高。牛的改良须采用本品种选育提高和杂交改良相结合的方法,并因牛因地制宜。
(一)黄牛的改良与新品种的形成
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发这项工作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先后引进乳用荷斯坦牛、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及肉用的夏洛来牛、利木赞牛等十多个品种公牛改良我国黄牛。主要采用的杂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导入杂交当一个品种已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状,其性能已基本符合育种要求,只是在某一方面还存在个别缺点,并且用本品种选育的方法又不能使缺点得以纠正时,就可利用具有这些方面优点的另一品种公牛与之交配,以纠正其缺点,使品种特性更加完善,这种方法称作导入杂交。
……
前言/序言
养牛生产技术(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养牛生产技术(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