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千秋人物》主要写了一些政治领袖品评、历史文化名人及人生随笔等。这些文章虽然只有几千或万把字,但梁衡先生的作品中都可见其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他就像一个洞悉万物的智者,总是在轻轻拂去历史尘埃的同时,娓娓向你讲述他那独到的发现。
内容简介
《千秋人物》精选梁衡最新人物散文50篇,包括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瞿秋白、方志敏、邓小平、诸葛亮、陶渊明、韩愈、范仲淹、文天祥、柳永、李清照、林则徐、王洛宾、季羡林、赵朴初、吴文季等名人的评点、感悟和思考。梁衡先生为我们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加上他独到犀利的点评,行文如流水,文字优美,摒弃其他历史书的枯燥乏味,无论是史学专业还是非史学专业皆可拿来一读,老少咸宜,让人受益匪浅。该书采以图配文的编排增加了文本的美感和轻阅读感。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集《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跟梁衡学新闻》,散文集《觅渡》《红色经典》《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政论集《继承与超越》。有两横散文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散文《晋祠》《夏感》《觅渡,觅渡,觅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入选中学和大学课本。
精彩书评
★我在几篇谈散文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看法: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是“松散派”,另一个是“经营派”。我还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同寻常。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季羡林 目录
假如毛泽东去骑马
这思考的窑洞
毛泽东用人
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
周恩来的普世价值
大无大有周恩来
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
周恩来让座
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
总理手植一品梅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广安真理宝鼎记
邓小平的坚持
谁敢极言?谁能极言?
邓小平认错
觅渡,觅渡,渡何处?
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
二死其身的彭德怀
带伤的重阳木
清贫之碑
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
你不能没有家
朱镕基不修传
梁思成落户大同
宋子文怒辞外长
秋风桐槐说项羽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心中的桃花源
读韩愈
读柳永
青州说寿
乱世中的美神
把栏杆拍遍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与朴老缘结钓鱼台
百年明镜季羡老
以后这样的人不多了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康定情歌后面的不了情
青山不老
母亲石
特利尔的幽灵
跨越百年的美丽
普京独行在空旷的大街上
死与生的吻别
印度土王邦寻旧
佩莱斯王宫记
人格在上
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
一片历史的青花
精彩书摘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
到韶山参加一个纪念毛泽东诞辰120 周年的活动,意外地发现在离毛故居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座毛泽东图书馆。为伟人、名人建纪念图书馆,在国外几成风气,美国每个退休总统都有一座,中国却极少见。关于毛的
这座图书馆也未能建在北京等大都市,而是在他家乡的小山冲里。我很好奇,便进去一看。
图书馆不大,实用面积只有680 平方米。这里只收三类书,一是毛写的书,各种选集、文集、单行本;二是毛看过和评点过的书;三是写毛的书,即各种研究毛泽东的书。馆的功能以收藏、陈列为主,兼有一点借阅,游人可免费参观。但因知道的人不多,来者廖廖,那天我去时馆内十分清静。
一般无论博物馆、图书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我问接待我的刘馆长:“能不能看看你们的宝贝?”他自己先戴上一副薄薄的白手套,又递给我一副,然后让管理员捧出一个盒子。打开,是一本蓝皮黄纸的书,小32 开本,约有一寸之厚,他说:“这就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是已知的历史上出版的第一本《毛泽东选集》。”1942 年延安整风时党中央成立了宣传教育委员会,毛泽东是主任,王稼祥是副主任。整风过后,为了推动干部的学习,晋察冀边区请示中央宣教委会后决定编一本《毛泽东选集》,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的邓拓。邓是党内的才子,是一个好学习、好收藏、好研究问题又很有政治眼光的知识分子,他平时犹好收集毛泽东的讲话、文章。边区党委1944 年1 月下文件,邓三个月后就编出了这本书。现在我们看到版权页上写着,编印:晋察冀日报;发行:晋察冀新华书店;定价:三百元(边币);一九四四年五月初版。
我俯下身子仔细观察这件宝物,虽然手上也戴着一双白手套却不敢去翻它一下,生怕碰碎那已经被岁月浸泡了70 年的的薄纸。全书分为五卷,实际上是一本五卷本《毛选》合订本。解放后正式出版《毛选》合订本是文化革命后期的事,当时是四卷合订。我记的刚看到这种合订装帧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想不到在抗日的满天烽火中就曾诞生过《毛选》合订本,而且还是五卷。看着这本小书,你会明白什么是思想的力量,什么是领袖的魅力,而书籍就是在收集思想,收藏历史。以当时的条件,毛泽东的文章不可能收齐,比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只收了前两个部分。这本集子主要来源于邓拓个人的剪报资料。当时纸张奇缺,从书的封口上可以看出,纸质和色度都不一致。印装也有失误,如124 页后就找不到125 页。但它却有一个惊人的装帧——蓝色缎面精装。这是从地主老财家找来缎子被面,用手工制作的,这样的精装本只做了10 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本子是三年前图书馆花了30 万元从河北一个收藏者手里买来的。现在社会上还流传着另一本,品相比这还好一点,缎面上的一朵暗花正好在封面的中心,拍卖价已经出到160 万元,主人还不肯出手。《毛选》的编辑出版贡献最大者有两人。一个是邓拓,在战火中编了第一本《毛选》;一个是田家英,精心保存了毛的许多手稿,是解放后《毛选》编辑的第一主力。可惜这两人在文革中都死于非命。在珍品室还有这样几件藏品。一件是解放前国统区正申书局出版的小册子,封面书名为《孙中山先生论地方自治》,打开后里面却是毛泽东的文章选编,这是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检查。还有一本《六大以前》,落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印,1942”。当时为配合整风,中央编了《六大以前》、《六大以后》、《两条路线》等几本书。因为是作为高干学习之用,印数很少,又赶上胡宗南进攻延安,撤离时大都销毁了,所以流传极少。这本《六大以前》现在全国仅存两本。
馆内收藏的各种毛泽东著作版本约2000 多种,1949 年以前的有700 种。其中还有一些珍品。如1945 年7 月我江南根据地在芦苇荡里用芦苇制纸印刷出版的《毛选》,有陆定一曾签名收藏的中共晋察冀中央局1947 年3 月编的《毛泽东选集》1 ~ 6 卷,等等。最特别的是一种手抄本《毛选》。抄者大都是书法爱好者,且对毛泽东有特别的敬仰之情,做这件事时怀有一种僧人抄经式的虔诚。一位河北沧州的退休干部用行书在宣纸上手抄了全部《毛选》4 卷,每个字如小核桃之大,然后手工装裱成本48 册,在1998 年12 月26 日毛生日那天他亲自将书送到韶山。还有一个手抄本更为奇特,也是毛笔宣纸手抄4 卷本,但一色蝇头小楷,每个字与《毛选》里的铅字一样大,每一页无论页码、标点、版式、字数都与原书相同。抄完后也手工装订成一套《毛选》4 卷。这简直是一件巧夺天工,以手工而夺现代印刷机器之工的稀世艺术珍品。这些手抄本都曾有人出天价收藏,但作者只捐赠这里,分文不取。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许是一种巧合,他在中南海办公的地方就名菊香书屋。读书是毛泽东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他平时睡一张大木板床,半张床上却堆满了书。他在延安时说:“如果我能再活10 年,我就要读9 年零359 天书。”直到去世前7 小时他还在阅读,真正是伴书食,伴书眠,伴书工作,伴书而终。毛去世后从菊香书屋清出9 万多册书。这些书上有他大量的批注手迹,都一起移送中央档案馆了。而那张与书共眠的大木床则被乡亲们请回了韶山,现保存在离图书馆不远的毛泽东遗物馆。毛晚年视力不好,阅读困难,他就用自己的稿费印了一批大字本的书,共119 种。开始用三号、二号字印,后来视力再减退,干脆用标题字来印了。可想他当时想要读书的急迫之情和捧读之苦。毛的读书习惯是看一遍画一个圈,有的书上竟画了24 个圈。他一生读过多少书,已经无法统计,从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到《红楼梦》,甚至还有《安徒生童话》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9 万册书啊,这是一个伟人为自己筑起的一座蜿蜒逶迤的知识长城。单凭这一点,毛也该赢。当然他最喜欢读的还是中国的史书,现馆内收有一套线装本《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复制本。
馆藏书中最多的还是第三类,即后人研究毛泽东的书,大约有3 万多种。这些书研究他的生平、思想、战例、战法、著作、讲话、家事、家谱、生活习惯等。有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有长期追随他的将军、书记、部长的追述,有学者的研讨,还有近年兴起的借毛的思想对经商、处世、治学的研究。毛去世已近40 年,人们对他研究的热情并不稍减。这个研究经历了把他从神坛上请下来,又融入尘俗的过程微妙。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没有办法,历史抹不去毛泽东。毛走过了一个时代,创造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物事件,边边角角,时时处处,都折射着他的影子。在书架的长阵间浏览,你会看到许多这样的书名《毛泽东与周恩来》、《毛泽东与蒋介石》、《毛泽东与斯大林》,还有《毛泽东与佛教》、《毛泽东与戏曲》,直到《毛泽东与南阳》、《毛泽东与城南庄》等,从大到小,从近到远,一草一木都无不与之相关。这真是一个毛泽东时代,普天之下的每一根神经都连着这一个中枢。这时突然你会明白什么是领袖。领袖就是他的思想、意志、魅力摆在那里,你不得不随他前行,而他离开这个世界后却仍然定格在历史上。
从图书馆出来我又重游了毛的故居。真不敢想象,就是从这几间小土房子里走出了这样一位巨人。故居旁是毛8 岁时开始上的第一个私塾——南岸私塾。他8 年换了7 个私塾,总是不停地发问。小山冲已经放不下他,他便到长沙求学,到北京大学工作,去见李大钊,见蔡元培。从南岸私塾到毛泽东图书馆,一个伟人就这样走过了一条读书之路。这两处的空间距离只有一里地,而时间跨度是80 年。80 年的读书、思考、奋斗造就了一个伟人;而80 年的血与火,情与泪,功与过又全部留在他的书里,藏在山坡上的这座图书馆中。
2013 年11 月6 日记于韶山
……
前言/序言
千秋人物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千秋人物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